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未来有出息的孩子,从小都有这个特征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未来有出息的孩子,从小都有这个特征

2019-11-06 10:33:11 作者:小飞老师 来源:飞慕课 阅读:载入中…

  1

  什么样的孩子未来一定不会差?

  我想到了一部电影——《驭风少年》。

  讲述一个14岁非洲小男孩,凭一己之力,改变整个村庄命运的故事。

  

未来有出息的孩子,从小都有这个特征

  主人公叫威廉,出生在一个非常不发达的的国家。

  那里世代以耕作为主,翻地、播种、收割等都靠人力,唯一的灌溉方式就是下雨。

  

  旱季来了怎么办?

  那就祈雨吧,就像几千年来他们的祖先那样做。

  

  威廉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头脑聪明,热衷于研究机械。

  

  在学校里,最喜欢上科学课,他还有个特殊的爱好:去垃圾场捡零件

  

  大家笑他:你就是个捡垃圾的。

  但威廉继续搜集各种“垃圾”,不理会别人的闲言碎语。

  后来,威廉辍学了,交不上学费。

  但威廉没有放弃学习,借朋友的笔记来看,开始在图书馆自学。

  

  图书馆里的书内容全是英文,没关系,他在阅读时,摆着一本英文字典在身边,遇到看不懂的,就一个词一个词地查。(看人家这学习精神,家里有不爱学习的熊孩子,一定要带他们看看。)

  

  然而,一场20年未见的旱灾打破了这种宁静的生活。

  几袋玉米,成了威廉一家人未来一年甚至更久的口粮。

  

  忍饥挨饿的人们为了粮食,疯狂地哄抢、厮打......

  

  饿殍遍野,只要天不下雨,土地就没法种植粮食。

  大家除了祈雨,只剩下等死。

  而威廉没有选择这样做。

  他很快理清问题的核心:干旱,需要地下水,抽取地下水,需要通电的水泵。

  所以,第一重要的,反而不是水,而是电。

  威廉决定自己做一台风力发电机!

  为了证明这个方法,威廉召集小伙伴制作了一台简易的风车发电机。

  

  

  好不容易测试成功,只要做一个比这更大的风车,就能启动水泵,抽取地下水进行灌溉了。

  但是,制作一个巨型风车发电机,需要父亲的自行车。

  于是,威廉向父亲展示了自己的实验成果。

  然而,却遭到父亲严厉的责骂。

  他并不相信一个小孩能有办法解决问题,认为他是读书读疯了。

  

  没有人觉得他会成功,同村的人也劝他:别白费力气了。

  旱灾越来越严重,大家走投无路。

  在母亲的劝说下,父亲才终于愿意贡献出自行车让威廉一试。

  多番尝试,最后获得了成功。

  干涸的土地,迎来了源源不断的灌溉水源。

  

  农田里也重新长出嫩绿的新芽。

  

  威廉一下子成了全村人的少年英雄。

  但此时,依旧有人造谣:这是一台邪恶的机器!它赶走了上天的雨!

  这是一个真实故事改编,威廉最后拿到了奖学金,在南非读了大学,还获得了去美国留学的机会。

  

  很多人看了这部电影,感触最深的是,知识改变命运。

  然而,在我眼里,是这个少年强大的复原力,成就了他。

  复原力是什么呢?

  即孩子面对困境和沉重压力的反弹能力。

  复原力强的人拥有3个明显特征:冷静接受眼前的事实;在艰难时期依然能找到生活意义;有惊人的临时应变能力,擅长利用手中一切资源。

  这些在威廉身上就很好地体现了:

  喜欢机器研究,家里没条件,就去垃圾堆里捡;

  想获得理论知识,交不起学费,就求老师放自己进图书馆学习,翻着字典也要看完;

  当面临天灾人祸时,他永远不会想到的答案是:等死,而是研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发电机……

  在困难面前,复原力强的孩子,永远有b选项,b选项不行还有c选项,终点也许只有一个,但道路却是千千万万条!

  

  有人说,世界上极少有走不出的困境,却有很多走不出困境的人。

  而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复原力太差。

  2

  受得了多大的委屈,就有多大的涅槃

  前不久,被一则新闻震惊了。

  一个四肢健全的22岁男生小华,吃饭都要奶奶一口一口的喂。

  这件事的起因,源于父母的离婚,小华被接到奶奶家。

  奶奶觉得孙子有一个不完整的家庭,受了天大的委屈。

  从此,她心里暗想,不再让孙子受半点委屈。

  只要是小华想要的东西,父母和奶奶都会无条件满足,但这并没有让小华从此变得阳光。

  后来小华母亲将他送到新西兰读大学,小华也是多以打游戏来消磨时间。

  经济上他也从来不懂什么是节俭,两年间至少花了200万。

  小华的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孤僻,回国后,天天在家上网玩游戏,足不出户,吃饭是奶奶一口一口喂。

  俗话说,惯子如杀子!

  如果你培养的孩子,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嘴不会说、一点委屈受不了。

  孩子未来怎么样我不说,身为父母,你这辈子都会活得很憋屈。

  

  郭德纲曾说过,吃亏要趁早。

  有的路,孩子必须自己走,有些委屈,孩子必须独自咽下。

  唯有这样,孩子的心胸才能慢慢变得宽阔,收容各种不顺,内化为自己的能量。

  有一段演讲,至今让印象深刻。

  这是一位父亲在儿子的中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我希望你们在未来岁月中,不时遭遇不公对待,这样才会理解公正的价值所在。

  愿你们尝到背叛滋味,这会教你们领悟忠诚之重要。

  抱歉,我还希望你们时常会有孤独感,这样才不会将良朋挚友视为理所当然。

  愿你们偶尔运气不佳,这样才会意识到机遇在人生中的地位,进而理解你们的成功并非命中注定,别人的失败也不是天经地义。

  当你们偶尔遭遇失败时,愿你们受到对手幸灾乐祸的嘲弄,这才会让你们理解体育精神的重要性。

  愿你们偶尔被人忽视,这样才能学会倾听;感受到切肤之痛,才能对别人有同情的理解。

  无论我怎么想,这些迟早会来临。而你们能否从中获益,取决于能否参透人生苦难传递的信息。

  这段演讲,当时震撼人心,其实就透露了一个道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我们经常会讨论:成长,是什么?

  从婴儿到成年算不算成长?

  我觉得,年龄的增长并不代表什么,成长,是一个人从内心饱满到伤痕累累再到学会自我修复的过程。

  3

  如何培养孩子的强大的内心

  走在路上,经常能看到很多发传单的学生,他们一开始热情澎湃,每递出去一张都面带微笑。

  后来被拒绝得多了,他们开始麻木,不再相信有人会接他们的传单了。

  当他们开始有这个想法,就真的不会有人要他们的传单了。

  像我们开头影片那样的少年,永远面带微笑,直面自己的问题,优化提升的真是太少了。

  那么孩子内心的强大是天生的吗?当然不是,复原力是可以后天培养习得的。

  1、 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最近,任正非女儿孟晚舟,因为出庭受审再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

  被软禁、监视十个月,脚带电子脚铐的她,脸上却是淡定、从容与自信。

  王阳明说:临难不惧,是真正的内心强大。

  孟晚舟就是这样的人。

  

  

  翻看孟晚舟的人生履历,发现她的外祖父对她影响特别深。

  孟晚舟从小就经常听母亲讲外祖父的故事,他住过牛棚,做过很多苦力,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所以孟晚舟从小就对外祖父格外崇拜,她希望跟外祖父一样,能吃苦耐劳,逆境前行。

  当年父亲创办华为,她也没想过把父亲当作避风港,而是想去更远的地方,开阔自己的视野。

  所以,我们生活中不要轻易地去贬低他人的形象,善于挖掘我们自己或者父辈身上的优良品质及励志故事,讲给孩子听。

  孩子不但乐于倾听,还会以你为榜样,为你骄傲。

  以后见到再好看、帅气的艺人明星,你也永远是他心目中最亮的那颗星。

  遇到再大的磨难挫折,他就想起你,你没有被打倒,他当然也不能丢这个脸。

  2、 直面现实,让孩子接受一些痛苦训练

  看过一个音乐家的故事。

  七岁时因为青光眼失明了。

  孩子嘛,天性活泼顽皮,于是总在家里到处跑呀跑,撞呀撞,不停地碰到东西跌倒。

  痛了他就边哭边大喊:妈妈,妈妈。救命!救命!

  然而,妈妈就站在房间的一个角落里,满脸泪水,却一言不发。

  因为她知道,孩子总要学会与黑暗自处,在跌倒中学会走路,找到人生的方向。

  

  平时我们也可以带孩子去攀岩,跑马拉松,让孩子自己出去兼职赚钱,将痛苦量化,练就孩子强大的内心,同时他会更懂得珍惜身边所拥有的一切。

  3、 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

  成功只是偶然事件,失败才是人生常态。

  封闭型思维的人会把失败定义为自身能力不足,局限在过去的能力里。而成长型思维的人把失败看成生存体系的反馈。

  那怎么培养呢?

  孩子取得成就和犯错,是培养孩子的重要时机。

  比如孩子犯错了,很多家长就骂,责备孩子,而我一个同事就做了很好的典范。

  有一天一家人一起吃饭,孩子不小心打破的喝水的杯子,同事没有急着说孩子,而是取来另外一个杯子,告诉她:你经常用右手吃饭,如果你把杯子放到左手边,是不是没那么容易碰碎呢?

  同事会引导孩子去思考,这个杯子为什么会碎,怎么放不容易碎?

  长此以往,孩子会形成这样的思维,遇到问题就会分析,找出优化方案。

  

  夸孩子也是讲究技巧的。

  经常使用“聪明”“漂亮”“很棒”“有天赋”等词语夸奖孩子,就容易使其形成固定型思维模式。

  而用“努力”“坚持 ”“勤奋”“不断练习”等词语来夸孩子,就容易使其形成成长型思维模式。

  前者认为自己的能力和智慧等,主要由先天决定,后天改变的空间不大,而后者正好相反。

  所以说,夸孩子不是简单的事情,使用正确的夸奖方式,能帮助孩子形成成长型思维模式,让他勇于面对困难,迎接挑战。

  4

  对孩子未来最好的投资,带ta见世面

  曾经,有一件事我很迷惑,那就是天才程序员苏享茂之死。

  苏享茂是个农村人,白手起家,研究生毕业后一人开发了WePhone,拥有3000万用户,在苹果商店里排名同类第一。

  我相信途中他也遇到了大大小小的困难,可最后却被前妻逼到跳楼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后来我猜测,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在他的世界里接触的人太少、经历的事情太单纯,所以当生活给他沉重打击时,他一下子找不到出路了。

  作家李海鹏的书里写过这样一段话:

  我姥爷问我:“你这辈子想干啥?”

  我说:“吃冰棍!”

  他就说:“不对,老爷们儿要闯天下,见世面。”

  为什么要见世面?

  因为见过世面的孩子,知道掉了一颗糖没有关系,超市里还有一堆糖,棒棒糖,棉花糖,麦芽糖等应有尽有。

  见世面的方式有很多,也不一定要花很多钱,有一个省钱的方式,那就是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知识和书籍,是人类最昂贵的宝藏,那是世上无数牛人大脑的才华和经验攒下的,只要愿意去阅读,就可以占为己有。

  那些读过的书,会凝结成精神内核,帮助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在人生路上,他接受从零开始。

  相信自己能超越。

  所以不会被打倒,永远以乐观心态拥抱生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