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越低的人,越爱跟人较劲
有句话说,一个人怎么样,他的世界就怎么样。
一个人的层次不同,他所看到的世界也不同。
层次越高的人,他所计较的事情就越少,他的世界就越自由宽广。
而层次越低的人,越爱跟人较劲。
01
认知水平越低的人,
越爱跟人较劲
有一期《吐槽大会》,李诞吐槽过一个奇葩的飞机乘客。
有一航班飞机飞回上海,因为天气不好,暂时降落不了。
于是机长广播:“各位尊敬的乘客,由于虹桥机场天气原因,我们需要在上海上空盘旋一个小时,感谢各位乘客的谅解。”
但是这个时候,有一名乘客较起劲来,指着窗户大喊:“我看这明明就可以下降,你这都不敢降落,当什么飞行员,你看人家《敦刻尔克》那飞行员,没油都能落!”
这位大哥越说越激动,还煽动起乘客说“降落!降落!”
这个时候飞机突然一阵颠簸。
这个乘客瞬间怂了,赶紧问乘务员说:“还有没有多的安全带,能不能把安全视频再播放一遍。”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达克效应”: 那些能力较弱、认知水平较低的人,反而更喜欢自以为是。
一个人的认知水平越有限,想法就越单一;缺乏判断力,人就会表现得特别固执,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认知水平越高的人,越明白外面的世界之大,他们明白已知的圆圈外是更大的未知圈,所以他们更懂得谦卑礼让。
02
自我认同度越低的人,
越爱跟人较劲
我有个朋友丽丽,特爱跟人较劲。
吃饭要比我们精致,化妆品要比我们高档,就连平时聊个话题,她也要占上风。
有一次,她无意中得知一个小伙伴比她工资高,有时候当面酸,有时候在背地诋毁,大致就是说人家的钱来路不正,气得那个小伙伴跟她绝交了。
丽丽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农村家庭,从小就不受父亲待见。
小时候家里有好吃的好玩,肯定是弟弟优先选择。她和弟弟发生争执的时候,被责怪的肯定是她。
有一次深夜,家里发生了火灾,她被呛醒了,睁眼看到父亲冲进房间,抱着弟弟就跑,而她只能自觉地跟在后面赶紧追着出去。
就这样,从小父亲就把一文不值这个标签,深深地烙印于她的心底。
丽丽很自卑,同时也很要强,似乎始终要向人证明自己是最好的,特别敏感,特别爱跟人较劲。
自我认同度低的人,他们时刻需要刷存在感,才无论什么事,总喜欢与人争个高下。
在他们的生活里,人生的唯一价值就是面子。只是,他们眼里大过天的“面子”,在别人眼里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03
对生活满意度越低的人
越爱跟人较劲
对生活满意度低。更喜欢找机会发泄负面情绪,所以爱跟人较劲。
小区里有位四十来岁的中年妇女,很喜欢跟人吵架,动辄就骂骂咧咧。
有一次,一位卖菜老人挑着菜担从她身边经过的时候,不小心把脏东西蹭到了她的裙子上。本来这也不算什么事,老人也是无心,一直道歉说对不起。
但这位妇女却是不依不挠,一直谩骂。憨厚老实的老人家,站在那里手足无措,涨红着脸不停地道歉。
最后有人看不下去了,说就这么点事,为难一个老人家干什么?
她的炮火马上转向这位帮腔的路人……
据说,她与丈夫关系不好,公婆也不太待见她。她平时最大的特点就是爱抱怨,对一切都不满,好像在她眼里别人都是傻瓜,仿佛天底下从没啥好事。
抱怨实际上可视为是一种较劲,换言之,当你没什么可值得跟人较劲的时候,你只好不断展览你的痛苦和烦恼;一旦被人激怒,就得理不饶人。
就像杜月笙说过的: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对生活满意度越低,越会处处表现得盛气凌人,通常有理的时候会将小问题无限放大;而就算他无理的时候,也会狡辩三分。
他们需要被证明,需要获得外界的认可。他们一定要拼命跟人较劲,以此来证明自己。
他们生怕别人小看了自己,其实最看不起他们的,还是他们自己。
04
所有的较劲,
都是在跟自己过不去
作家周国平在《人生不较劲》说:
盲目较劲往往是人世间痛苦的根源,唯有具备不较劲的智慧,你才能把劲儿节省和积聚起来,使在正确的方向上,从而实现自我的价值,得到真正的幸福。
所有的较劲,都是在跟自己过不去。
人生的许多痛苦都源于盲目较劲。而盲目较劲的源头,无非是因为内心的自我期待与现实出现了落差。
越是要争输赢,越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肤浅与内心的不自信。
人生最大的一门功课,叫接纳自我。
无论眼下是好是坏,都怀着一颗接纳的心,当你觉得自己不低人一等的时候,没人敢看不起你。
成天与烂事纠缠,只会让自己心里满是负累,并且无暇顾及生命中更重要的事情。
当你心态变好了,豁达了,便没有容不下的事了。
放过自己,不与烂事纠缠,你值得更宽广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