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奥斯特名言大全
1、要进入另一个人的孤独,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真的可以逐渐认识另一个人,即使是很少的程度,也只能到他愿意被了解的程度为止。
2、由于隔着一条街侦察布莱克,对布鲁来说就像是在照镜子,而并非只是窥视他者,他发现他也在观察自己。 ----《纽约三部曲》
3、我在九个月不到时间里写完了那本书。打字机打出的原稿厚达三百多页,每一页都是我苦苦挣扎的结果。我能坚持到底,是因为除了写作,我什么都没干。我一周工作七天,每天在桌前坐十到十二小时,除了偶尔到蒙塔古街做趟小小的旅行,采购所需的食物纸张、墨水和打印机色带之外,我几乎足不出户。 ----《幻影书》
4、我们周围的世界改变得多么迅速,一个问题多么快地替代了另一个问题,几乎没有享受胜利喜悦的时刻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
5、我随口说了些坚持开下去,多给一点时间或许会好转之类的话,但他只是再摇了摇头,笑着说,一直都梦想有家自己的店。像这样卖笔和纸的店,我的美国梦。面向所有人的生意,对吗?”“对。”我说,还是吃不准他在说什么。“人人都有话要说,”他继续说,“人人都把事情记下来。孩子们在学校用我的本子做功课;老师们用我的本子批分数;情书装在我的信封里寄出去。我这里的每样东西对生活都很重要,这使我高兴,让我的生活有价值。” ----《神谕之夜》
6、每样事物都在震颤,摇曳,不断向四处崩离。因此头几个星期,我简直搞不清自己的身体停在哪里,周围的世界又是何处。我撞上墙壁或是垃圾桶,缠上拴狗的皮带和飞舞的纸屑,绊倒在最平滑的人行道上。我生来就住在纽约,可我不再清楚这里的街道和人群,每次出门做小小的远足,感觉就像迷失在一座异域的城市里。 ----《神谕之夜》
7、仿佛死一直拥有生- 总是想要更好地活下去这个念头是个美丽的陷阱,总和厌倦,重复,止步不前做理所当然的无休止抗争;仿佛这是意义,却在这时候,生命可能在任何时候停止。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8、那颗子弹已经赦免了你的罪行,她说,你把我的生命还给了我,我现在要把我的生命还给你 ----《幻影书》
9、那是人们死后将要去的地方。当你的灵魂离开身体后,身体会被埋进泥土中,灵魂却会匆匆前往下一个世界。在过去的几个星期里,威利曾喋喋不休地说着这件事,而现在,在这条狗的脑海中,下一个世界无疑是个真实的存在。那个地方叫作廷巴克图,据骨头先生所知,在某个沙漠的中央,离纽约或巴尔的摩很远,离波兰或者任何一个他们旅行中曾经到过的地方都很远。有一次,威利把它形容为 “精神的绿洲”。还有一次,他说:“这个世界的地图结束的地方,就是廷巴克图地图开始的地方。”为了到达那里,你显然必须穿越一片宽广无垠的沙与火的王国,一片永恒的虚无之地。骨头先生感觉这将是一次最困难、最不愉快的旅行,但威利向他保证不是那样,一眨眼的工夫就能走完全程。 ----《在地图结束的地方》
10、要进入另一个人的孤独,我意识到,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真的可以逐渐认识另一个人,即使是很少的程度,也只能到他愿意被了解的程度为止。那个人会说:我觉得冷。或者他什么都不说,我们会看见他颤抖。不管哪种方式,我们会知道他觉得冷。但假如这个人什么都不说也不颤抖呢?当一切都无迹可循,当一切都与世隔绝,全无踪影的时候,人们能做的就只有观察了。但人们能否从观察到的东西里找出意义,则完全是另一回事。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11、想到自己穿着死人的衣服走来走去,令尼克感到温暖。现在他已经停止存在了,而穿上一个同样不存在的人的衣服就显得很相宜——似乎这种双重否定能让他更加彻底、更持久地抹掉自己的过去。 ----《神谕之夜》
12、她知道了这个故事,而当一个人有幸生活在故事之中,生活在一个想像的世界里,这个世界的悲苦也就消失了.只要这故事不断延续下去,现实也就不再存在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
13、人永远不应该当众承认自己放屁.这是不成文的法律,是美国礼仪中最为严格的一条.屁并非来自谁和来自何处,它们是匿名的散发,属于整个团体,即使屋子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指向肇事者,其惟一明智的做法就是否认,不明事理的达德利这样做是太老实了,何况,他始终没有得到大家的原谅.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
14、危机关头人们会活力倍增。或者:置死地而后生。 ----《幻影书》
15、电影模拟现实世界模拟得越像,它表现现实世界的能力就越弱——世界不仅仅在我们周围,同时也在我们脑中。 ----《幻影书》
16、我的起源是个谜,我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来自何处。这就是定义我的东西,我已经习惯于自身的晦暗,并且把它当成自我理解和自我尊重的来源,当成本体论的必要性而紧紧守住不放。 ----《月宫》
17、我也说不清为什么,就是觉得这样的尺寸讨人喜欢。第一次把笔记本掂在手里时,我忽然感到一阵莫名的惬意,几乎是一种生理上的愉悦。 ----《神谕之夜》
18、孤独,但不是孤身一人那种状况,例如,不像梭罗为了寻找自身的位置而把自己放逐,也不是约拿在鲸鱼腹中祈祷获救时的那种孤独,而是退隐意义上的孤独,是不必看见自己,是不必看见自己为他人所见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19、我是我自己的人,他对自己说。我是我自己的人,除了自己,再没有人能替我负责了。 ----《纽约三部曲》
20、整个一生他都梦想成为百万富翁,成为世上最富有的人。他要的并不完全是金钱本身,而是他所代表的东西:不仅仅是世人眼中的成功,而且是一种令自己变得遥不可及的方式。拥有金钱不仅意味着有能力购买东西;它也意味着世上的需求永远不会影响你。于是,金钱意味着保护,而非乐趣。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21、拍电影就像活在某种精神错乱的谵妄状态里。那是人们发明的最艰苦、最劳神的工作,而他发觉它越艰难,就越让他兴奋。他正在学着掌握秘诀,正在慢慢地精通这项工作错综复杂的方方面面,他确信再给他多一点点时间,他就能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电影人。那便是他一直以来对自己的全部期望:做个很会拍电影的人。那是他唯一想做的事,因此那也是他永远都不允许自己再做的事。你使一个无辜的女孩发疯,你让她怀孕,你把她的死尸埋到八英尺的地下,你不可能在干了这些事之后还指望继续像从前那样生活。如果一个人做了他所做的那些事,就应该受到惩罚。如果这个世界不惩罚他,那么他就必须惩罚自己。 ----《幻影书》
22、腼腆总比傲慢好,我想,谨慎地融入人群总比令人难受的完美四处胁迫人好。 ----《隐者》
23、于是记忆,与其说是我们身体里的过去,不如说是我们活在当下的证明。如果一个人要真正地存在于他的环境中,他就必须不想着他自己,而想着他看见的东西。他必须忘记自己,以便存在于那儿。而记忆的力量便出自那种遗忘。这是一种活着的方式,于是什么都不曾失去。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24、他们发明了用眼神造句,他们创造了一套纯粹的肢体语言,除了影片背景中那些服装、汽车样式和古老的家具,那套语言永远都不会过时。在那种语言里,思想转化成了动作,人们用自己的身体表达自己,因此它通行于所有时代。大多数的喜剧默片甚至都懒得讲故事。它们就像诗,就像对梦的翻译,就像令人眼花缭乱的灵魂的芭蕾舞,也许是因为它们已经死了,它们似乎对现在的我们比对它们那个时代的观众显得更为深刻。 ----《幻影书》
25、它是一座为活死人准备的旅馆,一间为饱受折磨的灵魂准备的驿站,住在这种空空荡荡、毫无个性的空间里,会让你明白:世界就是个每天都要更新的幻影。 ----《幻影书》
26、一扇门关上了。
另一扇门打开。
你已经进入了生命的冬天。 ----《冬日笔记》
27、写作是一件孤独的事情。需要你付出整个一生。在某种程度上,一个作家是没有自己的生活的。就算他人在那儿,其实他并非真的在那儿。 ----《纽约三部曲》
28、活着时,一个人和他的身体是同义词,死亡时,这个人和他的身体是不同的存在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29、这种态度里固有的是一种感知的原始主义,一切差别都被消除,一切东西都被减至他们的共同点。真正精细的东西几乎受到憎恶,它意味着你要不得不支付额外的价钱……他的想法是对于需要的东西。尽可能支付一个最接近价值的价格。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30、死亡将我们带到一个离生与死的隐形边界如此接近的地方,以至于我们不在知道我们在哪边,生变成了死,仿佛死一直拥有此生,毫于预警的死,也就是说,生命停止了。而生命可能在任何时候停止。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