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特色卖货丑文化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日志文章 >

中国特色卖货丑文化

2017-04-12 作者: 胡说胡又说 来源: 胡说胡又说公众号 阅读:载入中…

中国特色卖货丑文化

  中国的形形色色节日很多,以后要不过滤限制,年历月份牌子上有堆不下的可能。但虱多不咬,节多难记。印到人心上的节日有限。有一个日子人们倒是记住了,就是“3·15打假日”。这一天,官家,民间都吆喝起来,电视报纸杂志标语活动纷纷岀笼,喊一喊顶用吗?

  在假惯了的世界生存,即使是真的人们也不相信了。谎言说上一千遍,它就成了真理。这句话是希特勒第三帝国的宣传部长戈培尔的经典名言。希特勒的铁蹄一度几乎踏遍了欧罗巴大地,凭的就两样武器,一样是坚不可摧的坦克,一样就是给人民灌迷魂汤的假话。假话是文化,耳濡目染的东西久而久之就变成了条件反射。所以马云也知道世界上最难的两件事,一件是把别人兜里的钱掏出来装进自己的腰包里,一件是把自己的思想注射到别人的脑壳里。

  本文谈到的是商业文化,政治上军事上讲的诡道咱不懂。而且商业文化也是边际辽阔,我们说丑陋的就是卖货这码事儿。

  前些日子上下班时,总要路过一家卖广东红木的家具店。玻璃橱窗是落地式,商店门脸也显的脏兮兮的不整洁,更显赫的是玻璃上糊贴了几十条显赫白纸黑字的标语:“关店清库大甩卖”,“滴血处理”,“亏本大放血”,“飚泪痛心清理”…。门口还有音响高分贝的广播。别说,还真有广告的魅力。过往的男女忍不住都会拐进去。店里数百平米的大厅摆放着各式红木傢具,横七竖八,东邪西歪,脚底下尘灰老厚,好象就是抗日神剧里面日本人刚扫荡过的感觉。每件家俱灰不溜丟,只有价格牌明显,一概都是歪歪扭扭的手写数字,大部分都是二折三折叫卖,且标明是名贵材质手工制作。一看这阵势,加上玻璃上的悲情广告词儿,心里替业主惋惜落泪,想这买卖做的多惨啊。笔者看看也真有心购买,便宜的惊人,一万的货两千就可买走,怎奈囊中羞涩。许多男女动心动情的不少,交易量于是挺好。几个月过去了,再进这家店里时,各种货品仍不见减少,反而增加了不少款式。心里不得不怀疑了,这不清理库存血本甩卖吗?这下我心里有数了,店主莫非是个心机深厚的山林高手?于是就用心看了几种货品的价格,专门到另一家正规的红木家具广场对比了一下。这家店陈列时尚,相比前面说的甩货店,同类家俱擦的油光锃亮,竟然比甩卖店的价格还便宜。

  这下终于明白了。兵者,诡道也。商者更诡道也。李逵的正规店的生意清冷,玩这类把戏的李鬼店风生水起。终搞明白其中的猫腻,人家并不是关门歇业,是玩儿销售的招数。一是由衷的佩服这家甩卖店的老板是山林中的高人,可能是把战国时代鬼谷子的计谋和孙子兵法消化到血液里了。二是面壁朝墙,嘲笑一向不含糊的自己是多么的愚不可及。

  这种浅显的把戏实际是没有高深之处,我们作为一个消费人也找不到老板的无良毛病。大道之简嘛,人家也没坑没骗,没做大批天花乱坠的广告,没请美女明星亮肌肉,明码标价,童叟无欺。钱是自己掏岀来,货就是这样的货,甩卖无错呀,虽然是假甩卖。

  谁促成了商家的这种狡猾营销?说到底,是我们全体消费的国人。

  商家的营销战略制定养活了一批念兵法懂诡道的专家。他们发明了许多很接国人文化地气的“营销金招”,如“饥饿营销”,小米手机用这种勾引人食欲胃口的奇招,真还打出一块大天地。有的是美女营销,用红的发紫的几个当红女星穿比基尼做招魂牌,麻醉了消费者,鬼迷心窍的把钱掏岀来。还有的是恐怖性营销,把一个身体上的小毛病玄画的神乎其神,心惊胆战之下,乖乖掏出腰包保命。刚才说的甩卖营销,那叫悲情营销加挠痒营销。要关店了,国人善心慈肠,加上发国难财占便宜的思维,于是纷纷掏岀钞票,到后来知道中了圈套时,为时已晚。 (经典文章阅读 www.wenzhangba.com)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一个朋友下海做买卖,由于手里没有多少本钱,就从石家庄贩回一批便宜服装在街上摆地摊卖。一条裤子标价11块,每条进货价9块。结果一连3天无人问津,递了光头。他万分沮丧烦恼之际,有人出了个馊主意,说干脆把价格11块后边加个O,变成110块,然后打3折甩卖。朋友不假思索,反正活马权当死马医,照这样办了。他做了个甩卖的大牌子。还立马生效,一群一群男女消费者围过来买三折的裤子,不一会儿,滞销多日的裤装被一抢而空。

  计划经济时代,各个城市的货品紧缺,百货公司是国营的,商品价格透明度高,偶有打折甩卖的,不是库存积压的旧货残次品,也是换代换季的处理货,再者有甩卖的没错,也是商家升级换档或者破产的无奈之举。后来成了市场经济为主导,私营企业自主权以后,这五花八门的营销就纷纷岀笼了。

  如今我们吆喝打假,但渗透在我们骨髓里的假比假货更为可怕。现在我们在大街上游走一圈大小商店,购物中心,几乎所有的铺面都在“打折”,“特卖”“免费体验”,即使不打折,换个花样,买价的一半给优惠券。这已经成了所有人心照不宣的商业文化套子。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套子里生活,这个套子不是商业人的专利,每个人都应该是套子的编织人。商家不打折不会卖,消费人看不到“打折”二字不去问价。自己糊弄着我们自己也不觉疼不觉痒。

  这就是我们逃不脱的商业文化,看不到的丑陋却在腐蚀着国人健康灵魂,人们可以莫谈国是,可以迴避敌我,而商业文化就在我们的生活方式中,我们无法不面对。久而久之,我们都很习惯了,都被麻醉了,商业信用崩溃了。由此也觉得这个世界不知道什么才是真的。

  搞企业,搞经济的都知道,生产产品的,做流通的,开各种商店,没有利赚那就是耍流氓,那就是败家子。没有利润,怎么养活自己,怎么养活工人,怎么缴房租?

  打折,免费,亏本卖…都是鬼话,都是丑陋的商业文化的产物。说打折买下来比成本价贵几倍,说亏本实际赚的更多,网络说免费,可不知不觉的把费用扣走了,温柔的陷阱谁能逃脱。羊毛岀在狗身上,牛买单,这是典型的欺哄金言。老百姓是羊,最终链条上掏腰包的还是老百姓,买单的还是羊。

  我们需要活在一个真实的世界里,仁义道德最浅显的认知就是一是一二是二,陷在这黑白混杂的商业把戏中,这份警惕处处存在,好象危机四伏,水越淌越深,这些都是引起国人思考的问题。

  这种用心编织的商业游戏是艺术?咱也说不清楚。反正一到商场,怀疑和被怀疑,欺诈和防欺诈,买卖双方都在博奕。3·15打假只是浮在水皮上的,商业文化的这种现象国外不多见。其实这是社会信用的危机,是丑陋的商业文化。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