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14岁写诗,22岁嫁给老师,43岁执导北京奥运会,这个女人也太疯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14岁写诗,22岁嫁给老师,43岁执导北京奥运会,这个女人也太疯了

2019-07-06 21:00:51 作者:一本叔 来源:一星期一本书 阅读:载入中…

14岁写诗,22岁嫁给老师,43岁执导北京奥运会,这个女人也太疯了

  文 | 一本叔

  “‘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是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答案

  和绝大多数不同的是,王潮歌身上藏着三个“我”。

  第一个,是你在电视里看见的。虎背熊腰,强悍严厉嗓门大得能吼人。

  第二个,是你在现实中看见的。身材不高,自信张扬,举手投足间都有股子劲儿

  第三个,是你在作品中看见的。看完她的作品之后,你不会知道,这个王潮歌到底是男是女。

  在王潮歌这里,三个“我”轮番上阵,从不缺席。

  作为中国最具创新精神导演,也是最率性自由艺术家,这位特别女人,用她独特力量,将每个“自我”都活成了自己宇宙中心

  - 01 -

  “王潮歌是谁?”

  说起王潮歌这个名字,你可能未必熟悉

  但若是提起她的几个头衔,你势必多多少少有印象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六名幕后导演之一;

  《印象刘三姐》《印象国乐》《又见敦煌》系列总导演;

  和张艺谋、樊跃并称为“印象铁三角”,收获票房无数;

  ……

  甚至有人评价她的演出:“从地球上任何地方买张机票来看都值得。”

  然而,相较于作品享誉中外知名度,王潮歌始终像个幕后哺育着作品的母亲,鲜少在公众面前剖白自己的内心。但她的故事,却有着并不输于作品的精彩

  上世纪六十年代,王潮歌出生于北京一户知识分子家庭中,可她并非传统意义大家闺秀,反而带着股北京大妞特有的“皮”劲儿。

  由于只擅长语文作文数学烂得一塌糊涂,几乎每次发成绩单,都要倒着才能找到她的名字。

  甚至一次上课的时候,她因走神被老师罚站,但一歪头,却发现视角很适合看窗外的春天。于是她就这么盯了整整一节课,还在课本上写下了一首小诗。

  这抹来自春天的新绿,让她觉醒了血液深处与生俱来的自由。从那以后,一发不可收拾。

  14岁时,她写的诗在《人民文学》上发表,旁边紧挨着的名字是文豪贾平凹;

  大三时,她执导的处女作《暑假里的故事》登上央视,主角是当时还年轻的巩俐;

  ……

  心气高、有才华、爱冲闯,给了王潮歌不输于男人韧性底气

  她就像一把刚出鞘的剑,挥出的每一股劲都是闪闪发光、惊世骇俗的。

  上大学那会儿,王潮歌邂逅了自己一生的真爱对象是当时的班主任徐东。徐东比她大7岁,儒雅温和风度翩翩,让这个情窦初开的女孩芳心暗许。

  他指导她拍戏,提出意见总能恰到好处弥补她的不足;他陪她去看戏,聊天时评论内容总让她深受启发

  而两人相似家境、相投的性格、甚至吃冰棍习惯,都让他们如同磁极两端般彼此吸引,逐渐产生爱情的萌芽。

  要知道,在那个时候,师生恋还是件绝对离经叛道的事,而徐东父亲中戏院长身份,更让他们的恋情备受风言风语阻碍

  王潮歌也曾惧怕过流言蜚语,但她却没有任何办法舍弃这段恋爱。她决心赶上丈夫步伐,为自己赢得坦荡尊严

  幸运的是,她真的做到了。

  她在《舍得智慧讲堂》里形容自己“不是动物,我是植物,我是一棵树,一棵肆意生长的树。”

  的确,她就像一棵肆意生长的树,树根深植在野外,浑身都是未经修剪的枝桠,却偏偏长得繁荣昌茂,足以抵挡人世间风风雨雨

  - 02 -

  性别不是我的枷锁

  凡是见过王潮歌的人,都很容易被她吸引。她的头发蓬松目光坚定,身材虽然不是很高大,却无时无刻不泄露出蓬勃的生命力

  毫无疑问,她是个绝对的理想主义者,有着很“大”很“多”的想法

  她坦诚,最不愿意知道,孩子眼中最美的,是白雪公主的纱裙,最不愿意看见,中国的那些二胡琵琶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以及写意留白、红墙绿瓦变得不值一提

  《又见国乐》在肯尼迪艺术中心演出后,美国的《华盛顿邮报》用了整整一版来报道,评论中不乏赞美之词,这让王潮歌觉得非常高兴

  她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将中国审美带向世界,在“被你们喜欢,被你们承认”的同时,也“被他们喜欢,被他们承认”。

  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王潮歌希望能在“导演”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一点。

  但,做导演是件非常需要天分和力量的事情,做女导演要求尤其高。不仅要解决拍戏时的难题,还得直面别人贴上的“女性”的标签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时,有人兴冲冲地做了个榜单,说她是女导演中排第一的人物。她特别不服气地反问:都是创意,怎么会有男女的分别呢?

  就算因为“印象”和“又见”系列享誉中外,但比起被冠上的“知名女导演”的标签,她还是更喜欢人称她一声简简单单的“王导”。

  每当别人称她“女性导演”,王潮歌都会反思:自己有什么地方,用了女性思维吗?

  对于王潮歌来说,性别从来不是枷锁。无论作品还是人生,她都要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体力不够?那就再加把劲!最夸张的时候,她在零下十几度的室外,连续工作十几个钟头,就这么坚持了十天,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声音太小?那就用扩音器!在人声嘈杂片场,能看到她双手叉腰,拿着一个扩音器,吼到声嘶力竭,干劲天地传达着自己的指令,甚至一度呼吸道感染至失声。

  很多时候剧场没竣工,她就得戴着安全帽、顶着满身灰过去,踩着的全是大大小小的螺丝钉

  她向全世界下了一张宣言书:男人能够做到的事情,女人也一定能做到!

  不疯魔,不成活。正是这种要强态度,让她在满是男性的片场中游刃有余。就连向来挑剔完美主义者张艺谋,也在和她的相互“折磨”中,把她当成人生最可靠伙伴

  王潮歌如是形容她和张艺谋之间的感情

  “我们经常意见不同,他是个比较强势的人,我也是,所以经常谁也不服谁。”

  在排演奥运会开幕式的点火仪式时,二人曾爆发过一次激烈冲突

  当时设定画面是李宁举着火炬走在空中,画卷随着他的脚步展开。王潮歌认为,画卷应该编辑一下,但张艺谋毫不客气地说她是“幼稚编导意识”和“画蛇添足”。

  这也是他们每次聚在一起开会时的模样:每个人提出一个创意,再毫不留情地指出对方缺点,一遍一遍推翻重来,有时甚至争执嗓子嘶哑

  但一到第二天,他们又会和好如初。这是一种知己间的独特默契

  王潮歌说,想要赢得张艺谋的信任,只需要做到两点:

  “第一,相信我一定比他更勤奋;第二,一定要比他更聪明。”

  而除了张艺谋之外,几乎所有和王潮歌合作过的人,全都被她“折磨”过。

  《印象刘三姐》的创作途中,她花了两年时间,先后将剧本修改了109遍,哪怕是临上台前已经准备好的舞蹈,也全部推翻重来。

  在马来西亚排练《又见马六甲》时,甚至有不少当地演员,无法适应她的高强度工作节奏,经常生病、晕倒,肉体心灵都备受折磨。

  剧组曾经有个段子广为流传

  那是中场休息时她去上厕所,里面的人一听有人喊“王导来了”,就哗啦哗啦全往外跑。但王潮歌却并不以之为忤,反而哈哈大笑

  但这些苦难对于王潮歌来说,不仅仅是“折磨”,更是“享受”。

  在接受《舍得智慧讲堂》采访时,记者问她:“有没有有的时候觉得,自己能够坚持这样的状态,一走就是三十年,是件特别可怕的事情?”

  王潮歌回答说:

  “怎么能可怕呢?多好啊,老天爷如果幸运的话,再多给我点。”

  她的人生就是如此。一次次推向极点、一次次逼至崩溃。她跳进黑不见底的深渊,再抓住那一缕照耀进来的光。

  就像她在香港书展中做过的那场名为《绝大部分人“死”于36岁的讲座》:

  “12年一个轮回,到36岁,家庭、工作、生活都趋于稳定。有人在36岁时会倦怠,每天做同样的事、吃同样的饭、走同样的路。36岁,截然分成两种人:一种是重复着36岁;另一种就是开始寻找新的人生。”

  毫无疑问,王潮歌属于后者。

  有一分光,就发一分光,有一分热,就发一分热。生活的每一天,都会是崭新的。

  她活过,爱过,存在过。这就足够了。

  - 03 -

  “家庭和事业没有冲突”

  或许对于很多女人来说,成为王潮歌是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毕竟,她面对的不止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还有常年不着家的工作环境。一年差不多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外地,有时候需要在剧场驻扎三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有些网友会对她提出质疑:

  “工作那么忙,真的有时间顾家庭吗?”

  但在王潮歌的心里,家庭和事业从来不是只能二选一的单选题

  在《舍得智慧讲堂》中,她首度剖露出自己的心声

  “我来这世上并不是给谁当妈的,也不是给谁当老婆的,我首先要做艺术,我要做个很好的艺术家,然后才是妈妈。”

  很多女性都在努力做个好妻子、好母亲、好女儿,却顾不上做一个好的自己。而王潮歌首先是她自己,然后才是妻子和母亲。

  刚刚生完女儿仅仅十天,她就顶着剖腹产刀口出现在自己的片场上,继续完成工作。

  她不希望做个一把屎一把尿把孩子带大的家庭主妇,而是希望做一棵强大的树,以最漂亮自信的模样,站在丈夫身边,一同为整个家庭遮风挡雨

  她从来都清楚,家庭和事业应该分别放在什么位置上。

  这一点从她的衣柜可见一斑

  片场里的王潮歌,永远穿着宽大工装裤、方便行动的平底鞋,一副素面朝天的模样。而一旦回到家,她就会立马换上漂亮衣服,用世界最顶级的化妆品

  在她家中,有一个二十多平米的房间,专门储存自己的衣服,但也只能放上一季的。

  有时候离家时间一久,她甚至会在酒店家人也开上一间房。她笑称是“把家人也打包带走,女儿是我的行李之一”。

  每当拍完戏收工,她都会和先生女儿一起吃饭,一桌三人、三餐四季,就是最平凡温暖幸福

  王潮歌的成功从来不是苍凉的,家人是她的翅膀,也是她的堡垒

  她毫不掩饰地在《舍得智慧讲堂》中,展示自己工作室墙上挂着的肖像画。那是丈夫画的第一幅油画,也是送给她的礼物

  她说:

  “他们很理解我的工作,这种理解让我很安心。我不在,他们生活的轮盘运转得很好。女儿从不在电话里哭着说‘妈妈,我想你。’”

  也难怪张艺谋如是形容她:“女导演中少有的‘全活人’,聪明能干,家庭还幸福。”

  王潮歌给女儿起了个很特别的学名——东歌自在

  东,取自丈夫,歌,则源于自己。而自在则意味着“天地之大,自有我在”。

  她希望让女儿知道,人活在世上,就是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一件事。

  这才是她最宝贵东西

  - 04 -

  “我将往何处去?”

  王潮歌曾在《开讲啦》中,提出过一个发人深省问题:“我将向何处去?”

  她也做出了属于自己的回答:

  她说,在自己的过往岁月中,十指一直保持着攥紧拳头姿势,试图抓紧眼前所拥有的一切。而时间走入第四个十年,她终于把拳头慢慢舒展成掌。

  该流走的东西,都顺着指缝流走了,而留下来的,才是自己真正想要握住的东西。

  现在的她,是个非常容易获得满足的人。哪怕是只想到食物,就会幸福得不行。每到一个地方,都直奔好吃的去,而只是买上一件新衣服,也能够让她高兴上好一阵子。

  人生迈入50岁的大坎,王潮歌再次涅槃重生

  她不再是那个宣称全世界都是敌人小女孩,反而更懂得以温柔武器探寻整个世界的足迹

  去年12月,她所执导的《只有峨眉山》系列正式开机。

  抛开过去的山水实景,她选择走进小村庄,将那些逝去的记忆悉数保存和加固,建造成全新的剧场。

  那些孩子们留下的贴画、墙上斑驳的铜丝埋线,都让她想起童年金色回忆、想起故乡院子中的洗手池。

  大概人走到一定的年龄经历的东西越复杂思考的事情就越简单。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让更多的人忘记世俗、忘记岁月,感受人类初生最单纯快乐

  就像王潮歌在《舍得智慧讲堂》里所说的:

  “有一种幸福,不是拿时间衡量的。有一种时间,是要有意义的。”

  这才是她真正渴求归处

  其实人生不正是这样么?前路一片浑浑噩噩,时常看不到未来在何方。

  但,那有什么关系

  只要你对得起自己,那就已经足够了。

  作者:一本叔,本文系一星期一本书原创转载标注来源:一星期一本书()。一星期一本书,再忙也不忘记充电。

  - 广告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