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仁德上人 随缘做事,心空不着相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仁德上人 随缘做事,心空不着相

2019-07-15 10:02:52 作者:仁德上人 来源:仁德法语、仁德歌集 阅读:载入中…

  人生活世间,不可能不面对一切的境界。用什么心面对应该面对的境界,这是最最重要地方

  第一条,随缘,千万不能攀缘。攀缘是烦恼生死,随缘即是解脱自在。第二条,遇事要面对,达到心空不着相。也就是对一切的人事物,无取无舍,没有丝毫的爱憎分别心。着相分别执着是烦恼生死轮回,不着相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即没有烦恼,即是断除生死轮回。第三条,随缘明理无私心,即是解脱自在。攀缘迷惑自私自利,即是烦恼生死轮回。

仁德上人 随缘做事,心空不着相

  以上三条的最基本条件必须要随缘,才能自在解脱。什么是随缘呢?首先要明白,一切事相都是由各种因素、条件合和而产生的一时的幻境幻相。在面对这一切应该面对的幻境幻相时,要心中明白,这一切的境相,本空、本幻、本不可得,不要动丝毫的爱憎心,更不要在一切的事相上动丝毫的贪恋、追求牵挂计较心。要在面对一切事相的当下,明白都是空的、都是假的,都是根本得不到的虚幻影相。虽然在表面上有形相,但只是一时的镜中影、空中花、水中月。好比电视屏幕中的画面,虽然有,是假的、是空的,是永远也得不到的。要用自己的空性智慧明白观察,不能执着一点东西为实有。一切的事相,只是自己的真心灵知所显现的一时影子。根本没有一点东西,更得不到、求不到、抓不到的,因为全是空的。

  最直截了当的解脱法,即是不着相的无法之法。如果做不到事事来临,面对不着相,只有退一步,用方便的转念法或用改变念头法。转念法是当下空不了,只有转成感恩报恩,或用空性转一切的执着,用慈悲转一切的仇恨,用菩提心转一切的世智情见,用大智慧转一切的烦恼业障习气。变念法,比如一句佛号代替一切的妄念,以一念取代一切的杂念,最后达到心空无念,一念不生,即是真解脱。一念不生,并不是不动念,而是没有我执法执,没有一点私心。在这三种方法之中,最究竟的是时时见性不着相,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谛而不动。也就是说而无说,听而无听,做而无做,无做而做,空有二边都不执着。在一切的事相上面见到自己的本性,遇事真正做到如如不动心。虽然不动分别、执着、计较心,而又明明白白了了常知。这正是:

  认可灵知不着相,随缘应对妙用。妙用不着妙用相,时时认知见本性。

  本性本空不可见,说见说知都是幻。知幻即离当体觉,了了觉知真佛现。

  真佛无佛更无觉。无觉无知全体现。真如本体常灵知,灵知无知正知见。

  正见无见不着相,凡所有相皆虚妄。虚妄之中见真实,没有佛性谁虚妄。

  若问妄念何处来?没有灵知谁妄念。妄念不离真如体,离妄即是正知见。

  语言文字全是假,起心动念全是幻。若能离幻认灵知,了了常知真心现。

  真心灵知不分别,真诚平等关键。真诚平等用慈悲,慈悲平等活佛现。

  佛是智慧与慈悲,大慈大悲利人天。要问慈悲哪里来?真如本能妙难言。

  不用起心动妄念,自然慈悲利人天。说长道短全是假,放下执着真性现。

  真性无性无一物,了了觉知不动念。无心无念是什么?如如不动全体现

  心领神会认灵知,知而无知正知见。

  如果当下不能时时安住空性灵知,时时见性不着相,只有方便使用后两种方法——转念法或者改心法。这两种方法达到的最终目的,还是时时见性不着相。只有真正不着相,才是真正的究竟圆满的无上解脱大法。说是大法,没有一法可得,虽然不可得,但在事相上面又能妙用无边,在妙用的当下见到本性,明了一切空无所有,一切皆不可得。在见到本性空无一物的同时,又能随缘应机面对一切应该面对的人事物,在面对人事物的当下,明了这一切的人事物、一切的幻境幻相,都是自己真心所显的影子。就在影子的当下认取镜子,影子虽然千变万化,镜光清净无一物,时时常常知,如如不动。这正是自他不二、性相不二、凡圣不二、烦恼菩提不二、生死涅槃不二、理事不二,时时认取无二之性,即佛性。无分别、无执着的平常心,即是无上的大智慧心。真正的智慧心,即空除一切的烦恼、业障、习气毛病。空心无一物,即出三界,即了生死,即没有丝毫的烦恼。

  最后歌

  最后一生成佛道,见性成佛空无我。

  执着自我难见性,不见佛性难成佛。

  来在人间后生,放下自我知是佛。

  无量劫来苦苦修,不知今生佛该成。

  六道轮回今生了,认知无我见佛性。

  最后一生要珍惜,切莫空过这一生。

  这生是为成佛来,是为明心见佛性。

  最后生啊最后世,生死轮回到此终。

  珍惜此生定成佛,成佛必须我我空。

  我空法空性真空,证到空性无我用。

  起心动念不为我,全心全意为众生

  众生为我造生死,诸佛无我见佛性。

  见性好啊见性妙,唯有见性成佛道。

  佛道必须见佛性,见性必须我执空。

  空净身心再起用,起心动念为众生。

  生死轮回最后生,空我认知见佛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