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斯琴文贤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斯琴文贤

2019-10-08 21:33:52 作者:木棉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斯琴文贤

  今天早七点多钟就接到斯琴文娴的电话,她说她要来我家,帮我打扫卫生,我说:“你来吧,咱们不打扫卫生,只说说话,好久不见了,挺想你的。”

  斯琴文娴是我儿子两年前认识的。说来话长,两年前的深秋季节,我儿子在一个琴房给学生声乐课,一个高大的胖胖的高鼻梁眼睛看上去有四十七八岁的蒙古女子站在儿子面前,操着不太标准普通话说:“年轻有为老师,我能跟您上几节声乐课吗?我是我们蒙古族的歌手,没有接受过美声唱法的系统训练,所以发音不太标准,很想跟你从理论上系统地学学,将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儿子说:“您都是歌手了,肯定比我强,我恐怕教不了您,让您失望,我只是带高考生。”

  斯琴文娴一听急了,迫切的说:“老师,我会按时付学费的,高点也行,你不会嫌弃年龄大吧?我刚才看您教学生这么有方法声音也好,很是让我佩服。所以当您的学生当定了。”

  “那好吧,我得好好像你学习才是啊!”儿子谦和的说。

  从此他们有了师徒关系。听斯琴文娴给儿子叙说:她没有家庭一生未嫁。父亲是个将军,蒙古族人母亲是大清王朝的格格,应该说家庭背景经济条件都是很好的,只可惜文革期间父母双双被迫害而死。斯琴就成了孤儿,没了任何经济来源,只靠姐姐姐夫支助读完初中,后跟蒙古族人放牧为生。草原蓝天白云羊群溪水,给了她无忧而粗犷性格嗓音,十七岁就被蒙古歌舞团选拔而出,加之她的刻苦勤奋,两年后就成了蒙古族著名的歌手。先后四次参加过省和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歌赛,均获得二等奖优秀奖,再加上她有菩萨一样的心,把演出费30余万全部捐献给蒙古子弟,建起希望小学和水力发电站,给蒙古学生带来光明。儿子说,关于她的事迹,《蒙古画报》早有报道,斯琴文娴拿给他看过,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近七八年来,由于她身体多病,不能登台演唱了,经济也困顿了。儿子知道她的近况后,决定不收她的学费,可她硬给。最后磨合了很长时间才达成协议:每节课只交100元钱,斯琴文娴感激万分,甚至内心不安,总觉得给的太少。

  就这样,我也通过儿子认识了斯琴文娴。每当我来北京时,她总要来看我,帮我打扫卫生。我们除了长相有些相同,性格还相同,出奇的谈得来,感情比亲姊妹还亲。

  这不,今天她大早赶来看我,买了很多菜,还带来了蒙古大月饼,因她刚从蒙古探亲回来。吃完早饭,她就开始收拾房间打扫卫生了。我们把搬家时用的纸箱子袋子报纸饮料瓶统统卖掉,来收费品的用大麻袋整整背了五趟,累的气喘吁吁。斯琴文娴告诉我:家里一定要干净利落用不着东西坚决扔掉,给儿子创造一个优雅舒适生活环境才能心地唱歌。我感激地说:“这些废品是早该扔掉,我一个人真是没信心打扫,老想着等他爸爸来了一起搞,看来我是太懒惰了,总想依靠别人。”“大姐,我可是把你家当自己家了,把你儿子除了看成老师,更重要地是现在看成自己的孩子了,你笑话我吗?”

  “哪能啊!在教育儿子的长途跋涉中,我有时感到很孤立无助,多么希望有你这样善良好心的人帮我一把啊!咱们姐妹俩担负起共同教育儿子的使命,你不知道我有多高兴啊!”

  她开心地笑了。

  下午四点多,我把她送到楼下车上,把送她的一台旧电脑一桶福临门花生油一台饮水机和一些吃的鱼肉青菜帮她搬上车后备厢,然后依依不舍拥抱告别。

  看着她远去的背影,我几乎从来没这样舒心地笑过。夕阳余晖仍很温暖灿烂地映在西山墙上,也映在我自家的窗玻璃上,还有我的身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斯琴文贤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