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人生便有归途
每年春节将至,总有这几件事要做:抢票,买年货。做这些,无非就是为了一件事——回家。
大家总是抱怨回家过年总会被七大姑八大姨问这问那,对象,工作,年薪……总认为很烦,很不想回家。父母更是会对单身的同志们进行催婚。这一件件烦心事,都令大家不想回家。
但是到了春节,都总会期待,为抢票烦恼,害怕不能回家,想着家中熊熊燃烧的火焰,爸爸的大乱炖,妈妈的饺子……
在我小的时候,我的爸妈总会为春节回哪里大吵一架,这似乎已经成了每年家中的固定节目。而夹杂在中间的我更是被问各种各样令人难为情的问题。
在我13岁那年,奶奶在过年前一天如期的打来电话,邀请我们一家前去过年。妈妈和奶奶的关系一直不是很好,只因为奶奶从来都很偏爱舅舅他们,对我们一家很是冷淡。
但每年奶奶都会叫我们一家前去过年。爸爸很爱妈妈,却也很爱奶奶,尽管奶奶对爸爸不好,甚至在爸爸年轻时,把爸爸读大学的钱给舅舅,而爸爸那时已经考上了大学。
妈妈却说奶奶对我们一家又不好,回去做什么。
总之两个人各有各的想法,各执一词。从最开始的讲道理,到后来衍变成争吵。
但我总是不明白爸爸,我的想法和妈妈一样,奶奶对我们一家又不好,我们去又能做什么。可我也从来没有将自己的想法说出过。
到了晚上,妈妈果然和爸爸又一次吵了起来。
妈妈还是老话:“你妈对我们一家的态度都在那里了,有什么好东西只会拿给你弟。上次我们回去,给你弟两个公鸡,一袋土鸡蛋。给了我们什么呢?啊?回去做什么?”
爸爸也是为了回家拼足了劲,说着“平时逢年过节都去你家,这次春节回一次我家怎么了?如果回去就是为了那点东西,那就哪都不用去了,超市里最多!”
……
最后妈妈还是答应去奶奶家,但却怨言颇多。爸爸为能回家高兴不已,准备好一切事情,万事都尽量不让妈妈挑出毛病。
果不其然,妈妈在路上又问了我这年年都必问的致命问题:“李紫璇,你是想回奶奶家还是外婆家?”
我十分为难,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手心手背都是肉。颤颤巍巍的说:“随便,去哪都行。”
妈妈却不肯善罢甘休又接着发问了:“你觉得你奶奶对我们家好吗?”
我看着窗外一闪而过的一幕幕,突然觉得很累,妈妈每年都会问这个问题,我不知道她到底想要些什么,是想让我铭记我的奶奶对我们不好,还是让爸爸知道孩子们不喜欢他们的奶奶。
直到现在,我也还不明白,妈妈一次又一次的问这个问题究竟是为了什么。
那天,我反复纠结了很久,最后给出的回答还是那样:“不好!”
通过车上的镜子,我能看到爸爸脸上一闪而过的苦笑,但就只是那一瞬间,过后,又变成了他平时的好先生。
我的爸爸真的很好,他很苦也很累,做的工作是十分辛苦的快递员,每天奔波在风风雨雨中,可有时还会被一些人冷嘲热讽。每一顿饭几乎都是狼吞虎咽,每天起早贪黑。
但尽管在外他受了这么多的气,可每次回家他都是笑眯眯的对待家里人,很少对我们发脾气。一直以来,我都是觉得,能不让爸爸受委屈,就别让他难过。
而我的妈妈虽然脾气暴躁了些,说话难听,但却是刀子嘴,豆腐心。我曾看见他为了没工作的舅舅奔东走西,我也曾看见怀了弟弟的她把座位让给一位老奶奶,在我闯祸了的时候,她骂我骂得狗血淋头,信誓旦旦的说着不会再管我,却又去帮我善后。
外人总是很奇怪,我爸为什么总能忍耐我妈,我妈当年又怎么会看上我爸这个穷小子。
而我却总不会奇怪。
长大后,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我爸每年都力求回家,并为此不惜和我妈吵架。
只因为回家这个词是特殊的,回家就意味着见爸妈。有爸妈的地方才有家。
独自在外漂泊,尽管爸爸深知爷爷奶奶对他并不好,但这一切都被孤独,寂寞,时间抹去。剩下的只有深深的思恋。
可能那些年,爸爸做快递员的时候,为什么能坚持下去,是为了家庭,生活,还有过年时能红红火火的回家。
而妈妈,也是为了不让外公外婆担心,才会有如此暴躁的脾气,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保护自己。
20岁那年,爷爷奶奶因一场事故去世,爸爸得到消息时,一直坚强的他,哭得像个孩子一样,但是,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把他当作孩子了
。
而爸爸也再也没有回去过家乡。
以前,路很烂,爸爸就算跋山涉水,也要回家
。
现在,修了油柏路,爸爸却再也没有提过要回去。
爸爸说,从那天开始,他也再也没有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