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复杂经济学》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复杂经济学》的读后感大全

2020-03-12 23:0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复杂经济学》的读后感大全

  《复杂经济学》是一本由布莱恩•阿瑟 (W.Brian Arthur)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99.90,页数:34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复杂经济学》精选点评

  ●丁丁老师作序

  ●用发展的,变化眼光看待经济人和经济活动。这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啊。

  ●论文集合

  ●就是一本文集,算不上系统,但对于经济学的底层认知是非新颖引人深思

  ●只懂类似AI的原理,后边儿开算的时候都不懂呜呜呜

  ●2019-04-11:15年阿瑟的书,《技术本质》的后续,以往文章汇编。有亮点,如导论剥削行为、认知。但也只能是个框架原因在于复杂性统一理论未出。估计还要再等20年,等新人做出理论贡献

  ●这书编辑质量有点差……

  ●认识到“非均衡”是常态微不足道因素也可以产生巨大不确定性。不仅仅是经济学,《失控》中所提及的涌现秩序可以应用到很多领域。如果去用生态系统演化思维去看待经济的迭代发展,最好的例证是“实体店网店—新零售”,而快速建立反馈循环则有助于保持竞争优势

  ●就是从这里开始迷上复杂性。这绝对是前沿的前沿!

  ●经济无时无刻不在重新构建自身

  《复杂经济学》读后感(一):摘录

  第一,复杂经济学的理论对传统经济学中的 “均衡”观点提出调整。在复杂经济学看来,我们个人既不是完全理性的,也不是全知全能的,我们的行为都是根据自己所处的情境,搜寻适当策略。所以,在经济学中,“非均衡”才是常态和现实的,经济系统可能一直在向着均衡靠拢,也可能长期达不到均衡。

  第二,复杂经济学的所谓“复杂”,强调的是经济系统的多元和互动。在一个经济系统中,每个人所做的策略选择、每一笔交易都会改变其他交易者所面临的环境,也因此改变了经济系统本身。所以,复杂经济学为我们理解经济现象提供了一种动态演化的视角,经济系统像是一个不断进化的生态系统,可以不断发生自我更新迭代。

  第三,在复杂经济学中,“收益递增”的正反馈现象成了我们关注焦点,只有尽快让企业的发展进入收益递增的正反馈循环,我们才能真正拉开和其他竞争者之间的差距

  《复杂经济学》读后感(二):复杂性遇到经济学

  复杂经济学,简单说来,就是要打破古典经济学的重重羁绊:用异质的、非完全理性人替代同质的、完全理性人;研究方法计算机模拟归纳来替代传统的数学演绎推导;复杂经济学专注于观察体系演变过程以及“涌现”的现象,即注重考虑体系的非均衡过程而非体系的均衡解;为了能够体现经济模拟过程中的多样性,不得不考虑收益递增情况等等。

  作者举了“爱尔法鲁酒吧”问题与圣塔菲人工股票市场两个问题来说明复杂经济学究竟是如何运作的。从认知的角度看,在这两个问题中,实验者给每个主体一堆不同的“解释器”,即数学模型,并给每个解释器一个分数作为评判的标准,主体根据这个分数选择在他看来最优的解释器,而当新的结果出现后,主体将更新自己对于解释器的分数,从而试图模拟复杂的认知。从结构的角度来看,不同主体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参考对方有效的“解释器”,为我所用,这样就建立了不同主体间的联系,加深了体系的结构。最后从“过程与涌现”的角度看,我们观察到了有趣的现象,如“泡沫与崩溃”,“集群波动”等等。

  这种方法本质上是基于随机过程中的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

  收益递增与正反馈原理在作者看来这是复杂经济学的显著特征,因为只有基于正反馈,体系才会呈现复杂性与多样性,打破原有的结构,并建立新的结构。作者用正反馈来研究技术选择问题,发现基于正反馈逻辑的技术才可能发生路径依赖性,即人们从诸多目的相同的技术中选择了其中的一种。

  “对一种经济学方法的描述,并不一定能构成一种研究纲领”。在我的理解中,基于“过程与涌现”的观点尽管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以及新颖的方法,但确实没有理论可以统领或联系一般现象,这便是复杂经济领域面临的最大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理解经济学,这条道路究竟能走多远,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个问题是否能解决。

  《复杂经济学》读后感(三):经济是不均衡的、动态变化的、不确定的、进化的复杂系统

  1.发自底的喜欢看书,能丰富你的思想,拓展你的视野,带给你新的想法和新的视角,让你一点点拓展你的认知边界,满心欢喜 2.读书能丰富你的认知维度,世界是多维的,你只看到了几个维度而已,带给你新的世界观、人生观、自我观 3.吸收这本书的重要思想就行了,一些细节不必过于关注、不必过于计较 4.复杂经济学认为经济是一个复杂系统,不均衡的、不确定的、非线性的、永远在进化,经济是一个进化的复杂系统,要有复杂性思维。 4.1复杂系统 是由大量组分组成的网络,不存在中央控制,通过简单运作规则产生出复杂的集体行为和复杂的信息处理,并通过学习和进化产生适应性。 5.涌现(Emergence) 就是指系统中的个体遵循简单的规则,通过局部的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整体的时候,一些新的属性或规律就会突然一下子在系统的层面诞生。 6.经济结构是不断变化的 7.经济主体,如企业、消费者、投资者,不断改变自己的行为和策略,以便对他们共同创造的结果做出反应,而且这种反应进一步改变了结果,这又需要他们重新进行调整 8.在复杂经济学看来,经济是运动着的、永远在“计算”自身的。或者说,经济无时无刻不在重新构建自身。均衡经济学强调秩序、确定性、演绎推理和静态分析,而复杂经济学则强调偶然性、不确定性、理解(即意义建构)和对变化的开放心态。 9.复杂性科学(Complexity Science) 一门研究系统中相互作用的要素如何生成整体模式,整体模式反过来又如何导致这些要素发生变化,或导致这些要素调整以适应整体模式的科学。 10.行为主体在不断的探索、学习、适应,经济永远处于破坏性运动中 11.经济是不断地通过创造新要素来实现自我创造和再自我创造的。这些新要素通常是新技术和新制度,随着经济的进化,它们会产生新的结构。 12.复杂经济学却可以告诉我们,经济系统永远对各种各样的反应开放,它的每个组成部分永远对各种各样的新行为开放,包括通过钻空子来谋利、结构上的突然变化等。 13.复杂经济学以一种不同的方式来思考经济。它从来不将经济视为一个均衡系统,而是把它看作一个动态系统,一个不断进行自我“计算”的系统,一个不断自我创建、自我更新的系统。均衡经济学强调秩序、确定性、演绎推理和静态均衡,而复杂经济学强调偶然性、不确定性、意义构建(sense making)和一切变化皆有可能。 14.复杂经济学告诉我们,经济永远都在发明自身,永远在利用机会创造可能性,永远在应对各种变化。经济不是死的、静止的、永恒的和完美的,恰恰相反,经济是活的、永远处于变化之中的、有机的和充满活力的。 15.归纳推理:我们形成各种各样的工作假设,并根据其中最可信的那个工作假设采取行动,如果不再有效,那么就用新的工作假设取而代之。 16.经济会随着技术的进化而改变它自己的结构 16.1经济不仅必须随着技术的进化而重新调整适应,而且还必定会随着技术的进化不断地形成和重构。这也意味着,经济的特征,即它的形式和结构必定会随着技术的变化而变化。 17.不断改变自己大脑中的思维结构、思维节点、思维模型 18.经济学是关于不确定性的理论,是一门艺术,和严谨逻辑的科学是不一样的

  19.经济中自然会出现复杂系统。经济行为主体,不管是银行、消费者、企业,还是投资者,都会不断调整自己的市场行动、购买决策、价格,并做出预测,以便适应所有这些市场行动(或决策、或价格、或预测)所共同创造的市场形势。

  《复杂经济学》读后感(四):收益递增和复杂系统的宏观表现---《复杂经济学》读书笔记(3)

  公众号:埋埋的九分书屋

  收益递增现象是作者早期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它是指如果一种技术处于领先地位,那么在“正反馈”机制的作用下,他就会拥有更进一步的优势,从而可以获得更加领先的位置。这在现在很容易理解,但在以前的传统经济学里似乎找不到解释这种机制的内容。

  作者说收益递增的规律已经在硅谷为代表的互联网市场得到的充分的应用,现在每一项新技术、新的商业模式开始运营,市场就会疯狂的投钱,用早期的巨亏来换取竞争优势,占领更多的市场,从而让其他技术、其他玩没有进化的可能。这种快速缩短商业周期的玩法,在以前几百年里是无法想象的。这其中,亚马逊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如果一个系统只存在负反馈(在经济学中,叫收益递减),那么系统很快就会收敛到均衡状态,表现出“死”的行为。如果一个系统只存在正反馈,那么系统会偏离均衡,表现出爆炸性行为。如果同时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系统才会表现出“有趣的”或者“复杂的”行为。”

  其中有三种典型的非均衡现象:

  一、资产价格变动的自我强化,或者通俗的说是“泡沫和崩溃”。最简单的是:根据上一篇笔记中描述的,人群都在使用各种各样的预测模型。其中一群人发现:“如果股票在最近K日内连续上涨,则下一个交易其内会继续上涨X%”,我们暂时称他们“交易者”;另一群人发现:“如果当前股票价格是基础盈利或股息的Y倍,那么预期价格会下跌Z%”,我们暂时称他们“投资者”。

  第一种预测行为会导致“泡沫”:如果价格上涨,则交易者发现自己的预测模型有效,进一步买进,导致价格继续上涨。到最后,当这种预测驱动价格上涨的一定高度后,会引发第二种预测。于是投资者开始卖出股票,股价下跌,这样终止了第一种模型的有效性,导致交易者动摇了对第一种模型的信心,也开始抛售,最后导致了股价的“崩溃”。

  大家都想找这两种模式切换的时刻,这甚至成为左侧交易者的“圣杯”,但实际上这种切换的规模和持续时间各不相同,而且发生时间很随机。唯一可以预测的是,这种切换的现象肯定会发生,并且振动规模大小有一定概率分布。唐书房最近一篇文中有一句有意思的话:

  其实内在逻辑就在于复杂系统中不同时间不同情况时,基于技术面的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是不确定的。

  二、第二个暂时现象是集群波动,即低波动期和高波动期随机交替出现的现象。在现实金融市场数据中,这种随机的低波动期和高波动期交替的现象,被称为“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行为”(GARCH)。

  :高晓松经常说的“大师总是一波的来,一波的走,中间可能沉寂很长时间”,感觉也属于这种涌现的规律。

  三、我们称为突然渗透的现象。如持有不良资产的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会很快通过多米诺效应传遍整个银行体系。……而根据作者的研究表明:只有当模型中所刻画的调节强度或联系强度的基本参数阈值超过某个阈值或达到了某个临界水平时,一些现象才会出现。在这个关节点上,系统的整体行为会出现相变……该理论表明,这种事件会进一步引发其他事件,他们的传播有一些典型特征,如幂次法则(幂律,由很多小型且频繁的传播引起,只有极小数由大型且罕见的传播引起)、重尾概率分布(长程传播虽然罕见,但仍然比正态分布所预测的更加频繁)、以及长程相关性(事件可以长距离、长时间传播)。这些在现实的复杂系统中,这些特征都是显而易见的。

  《复杂经济学》读后感(五):经济学的范式转换

  在读本书之前,有必要先读读梅拉妮·米歇尔那本《复杂》,了解什么是复杂性科学以及相关研究包括网络科学、动力学、混沌、分形这些概念,对阅读本书帮助很大。

复杂9.0梅拉妮·米歇尔 / 2011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在读本书作者布莱恩•阿瑟的另一本书《技术的本质》的时候,我还奇怪为什么这个经济学家会对单单技术(而非科技)这么好奇和探究入里。读了《复杂经济学》才明白原来技术的本质只是他在复杂经济学研究过程中的副产品。因为技术和经济的关系在作者看来是“经济是技术的表达”,“经济通过技术的建构形成”。技术供应动力,而经济是伴生或依附技术而成。作者在后面提出了两个标准经济学所面临的难题,之所以是难题正是因为经济学的依附性地位,而且依附的主体又都是变量:一个是依附于人的活动,而人有情感和偏好;另一个是依附于技术,而技术又会不断进化。所以可能和物理学的境遇一样,这两个难题也成了传统经济学理论大厦上方的两朵小乌云?如果是的话,那复杂经济学的提出可能和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一样,肩负着经济学领域的范式转换的使命。

  如何转换?先来看复杂经济学对比标准经济学在假设上的不同。在标准经济学里,认为市场总是收益递减总能到达均衡的;认为交易主体是同质性的以及绝对理性的;认为市场是确定的,总有理性最优解的。而反过来复杂经济学的假设是什么呢?技术通过不断组合进化所以可以是收益递增的,所以市场也可以是不均衡的;交易行为主体是异质的非理性的,有情感和偏好不同;市场是不确定的,是会被行为主体的预期所影响的。

  所以复杂经济学认为市场是“会学习”的,是动态的。通过对异质性市场主体的预期建模,可以发现市场中的“新行为”和“新结构”的涌现。市场会自组织成为一个复杂的体制。泡沫和崩溃也是不可避免的。同时复杂经济学还解释了随机事件的重要性:在一个收益递增(正反馈)的市场里,随机事件会决定哪一种技术最终占据支配地位(锁定)。这种技术未必是最优的,它真的就是随机的。比如作者提到的QWERTY布局的键盘设计。

  复杂经济学对市场上的很多问题还没有具体答案,比如如何更智能的调用人类世界的知识库,实现对市场主体更精确的建模,比如如何像食品安全,航空安全一样改进经济安全。但这个建筑在复杂理论之上经济学给读者的最大启示,就是我们需要改变一直以来惯用的确定性思维。量子力学的物理世界不也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不再是绝对确定性的和客观的吗?引用作者的原话:“经济本身就是从我们的主观信念中涌现出来的,主体和客体也不能整齐地区分开来。在所有层次上,它都包含着不确定性。它涌现于主观性,并将回到主观性上。”

  最后想到一点,前几天看奇葩说一场关于"做好事要不要发红包“的辩论。看辩题不用想我肯定站反方。但是正方三辩梁秋阳的发言很打动人。他说到一个人不是因为善良去做好事,而是因为不断做好事而变善良。意思是通过做好事这个行为不断收到正反馈,才改变一个人。人不是天性有善恶,而是后天的环境和细节造就了人的善恶。所以我们可以把人和市场一样看成是“会学习”的,会因正反馈而被激励,也会受随机事件(人生中某次选择)影响而改变命运。但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总希望并努力让市场更安全,而人生从来不存在一条最安全的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