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张涵予: “言”于律己,自我精进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哲理文章 >

张涵予: “言”于律己,自我精进

2020-02-27 20:23:46 作者:候爱兵 来源:做人与处世 阅读:载入中…

张涵予: “言”于律己,自我精进

  有记者张涵予:“《中国机长上映之后,个人主演电影的总票房要破100亿元了,有没有想过怎么庆祝?”张涵予说:“票房多少亿并不是我所追求的。有时候票房好并不代表电影就好,有时候卖很多票房的电影,你作为演员可能都会觉得不好意思,说实在的。我是求质不求量,将永远抱着认真负责态度始终初心,做好演员工作,演好每一个角色。”张涵予获得百花奖、华表奖、金鸡奖、金马奖,谈起自己他总是“言”于律己,让人感受到一种成功力量

  大件瓷器很难烧造

  张涵予从配音出道到成为一线男星,历经20年。那年张涵予已45岁,有记者问:“对于大器晚成这样的评价,您能接受吗?”张涵予说:“我挺喜欢这个词的。很多人不明这4个字说的是什么,大件瓷器很难烧造,要花很长时间,烧成功就直接进宫献给皇上了。这个词来源于我最喜欢收藏的瓷器。器就是瓷器,大器就是大瓷器。在古代,大型瓷器很稀罕,有瑕疵的都得砸了重烧,千百个里面才有一个能经历几年烧制成为贡品。我打小就知道,世上根本就没天上掉馅饼这种事儿唐僧取经,还得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能修得正果。如果没人认同你,只能说是你功力不够。我以前觉得自己挺不走运,但现在想想,这也是我的幸运不然哪会有今天的我。”

  张涵予溯本求源,妙释要道。对于“大器晚成”的评价,他毫不介意,并不感到难堪,而是追溯原义,顺势引申,丰富内涵升华其义,十分机趣横生地说明了要成功、要成大器必须耐得住寂寞、经得起磨砺道理

  什么都能演不是好演员

  张涵予演的多是英雄,《集结号》里的谷子地,《林海雪原》里的杨子荣,《湄公河行动》里的缉毒队长高刚,《红海行动》里的舰长高云,以及《中国机长》里的英雄机长刘长建。有记者问:“你长期演英雄和硬汉角色,会不会造成局限?”张涵予说:“我认为这样挺好,这类角色可以给年轻人树立学习榜样。我觉得一个演员演技再好也做不到什么类型的角色都能演,演员要自,但是不能盲目自信,我不相信什么都能演的演员就是好演员,如果真的什么都能演那就是一行活,就是什么都行,什么都不精。至今我都不愿听艺人这两个字,我们小时候崇拜的是表演艺术家,他们真的是用全身心塑造人物。我从小就受这样的影响,所以,不太喜欢现在那些流量、那些快速的东西。他们老说我得跟上时代潮流,但一人一风格,尤其是演员,一定要有个性。”

  张涵予不卑不亢,言近旨远。他不怕演英雄定型,不惧类型化,鞭辟入里地道出一个好演员要有自己的定力,要有自己的风格,与其全面开花不如独放一枝,与其追求速度不如厚积薄发。

  不轧戏是原则

  张涵予在2018年8月底接到邀约,准备拍《中国机长》,他就排开时间,一等着这个戏开机,足足等了4个多月,直到2019年1月才开始拍摄。这中间,张涵予没再接其他任何戏。记者问:“为什么甘愿一直等?你其实从来不轧戏的,到现在还是保持这个标准吗?”张涵予说:“等,是因为剧组先得做一架1∶1大小的空客319飞机,时间老是不行,但是我觉得等一年都值得。不轧戏对我来说是一种常态,不轧戏是做演员最基本的原则。一个事完了再说另外一个事,而且一个事完了,我一定要休息休息,把自己归零,把自己隐蔽起来,先在里边沉淀一下,再拍下一部戏,今儿在这剧组拍戏,明儿到那个剧组拍另一个角色,我从来干不了这种事。如果碰到两个都喜欢的剧本,他们真要想找我演,那就相互商量下,大家都把时间挪一挪,不轧戏是我心里的原则,不能动,我没这个能力,不可能去轧戏。”

  张涵予直抒胸臆,意之谆谆。他开诚布公地表明演戏要专一,坚决不轧戏,一语道破流量明星与演员的真实差别。某些流量明星为了能够获得高额的报酬,一下子轧三四部戏,多个剧组串戏,怎会有充沛的精力去“钻”角色,难怪烂片一部接一部。慢工出精品,这个道理应时刻记得。

  不混饭挣钱

  张涵予并不是高产演员,但每部作品都是经典。生活中的他很低调,不常露面。有记者问他:“入行这么多年,你一直是怎样一种心態?”张涵予说:“没有什么不好的心态,我不是天上掉馅儿饼的命。从迷恋电影到获得一些奖项,这条路我走了30多年,够扎实了,不算徒有虚名,真不是混饭吃的,什么都可以拿出来比试。虽然近些年片约很多,但我接的戏并不多。我接戏要看导演和剧本,坚持宁缺毋滥的选择,宁可不出名,也不出骂名和臭名。往往有演员一走红,就趁机接很多戏,但两三年之后就没这人了。现在好多演员在上面飘着,是因为太会炒作了,各种戏外的功夫、绯闻。我一直坚决把住自己,不能乱接戏,演一个得是一个。我不想混饭挣钱,接的角色必须让我有兴趣拍完,一定要做到满意,不给自己留遗憾。我是一个做减法的人,还是慢慢走吧。”

  张涵予抱朴守拙,情真意切。在很容易浮躁的演艺圈,张涵予有着通透清醒的认知,他没有借机自我炒作,不愿混饭吃,而是谨慎接戏、扎实演戏,令自己的自我修炼达成一种天性,一种风范。

  有一家媒体专访张涵予,助理告诉记者,张老师是个老烟枪,烟瘾十分大,烟不离手。为了让张老师聊得尽兴,助理特意在他坐的桌子前准备好了烟灰缸和打火机,方便他吞云吐雾。但张涵予很严肃地说:“在公众面前,这样影响不好,也影响你们的工作环境。”张涵予在整个采访中忍住了烟瘾,让记者由衷地感到他是一个很自律的演员。

  (编辑/张金余)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