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一下醒
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多结交比你年纪大点的朋友,因为他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给你提建议,这样,你就可以避免去跳坑了。
一开始看到这个建议的时候,我嗤之以鼻,觉得这不就是一句鸡汤嘛!后来啊,自己经历越来越多的事情,越来越体会到,这句话,真TM正确。
这句话的正确性就在于,几乎每一个人,当处于当下的时候,是很难跳出来,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反思的。
我们就像一辆自动滑行的公交车,只有到了某个站点,停下来之后,我们才会对过去走过的路,进行反思和复盘。
曾哥毕业不少年了,成功过,也失败过,期间,因为自己经常跳出来,对当下的自己,进行反思,所以有了不少教训,今天就分享给大家。
1,不要错把娱乐,当作是学习
曾哥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不少人把刷知乎,把看综艺节目,甚至是把刷微博,当作是学习,尤其是在浏览与学习有关的内容,虚假的学习心态,更是达到了顶点。
他们浏览的速度极快,像读小说一样,从这个网页,跳到那个网页,从这个问题,转移到那个问题。
可等把网页给关闭了之后,你问他们学习到了什么,他们就会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这种虚假学习,其实就是娱乐,和看爽文小说,打王者荣耀是一模一样的,它们都要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完全没有任何压力,更不需要输出任何成果。
因为不需要输出任何成果,自己当然会像一只无头苍蝇,到处乱撞,或者干脆就成为了和尚,当一天和尚,形式上就敲一天钟。
而真正的学习,必须具备以下的几个特点:
需要带着问题去学习;
还需要学会分享出来。
举个栗子:
曾哥每次刷知乎,都是带着特定的问题去刷的,就像之前我对「情绪管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就带着和情绪管理相关的问题,去知乎搜索相关的关键词,并且,还买了和情绪相关的书籍,回来仔细查看,这样,才能慢慢形成一个系统,最后一步,就是在文章中,分享出来。
你看,走完所有的路之后,自己才算入了个门而已!苦嘛?当然苦!累嘛?当然累!
但真正的学习,就必须走完这些流程,漫无目的,没有任何输出压力的所谓学习,本质上来说,都是在自我安慰。
这种自我安慰,可能会暂时缓解你内心的焦虑,但从长远来看,绝对是弊大于利的。
2,不要错把平台,当作是自己
我在网络上认识了位朋友,毕业后去到一家新媒体公司,做编辑,他们的公众号粉丝特别多,基数大,随随便便那么一写,就有大几万的阅读量。
做不了多久,他就有点骄傲自满了,觉得自己文案写的那么流弊,竟然在公司里面,当一名小小的编辑。
于是,在没有认真和独立思考的情况下,贸贸然就辞职了,说自己要去开个人公众号,专心写文章,实现财务自由,冲啊冲啊冲啊。
结果可想而知,自己的公众号做了很久,还是没有做起来,他发给我的文章,我看了,只能说,他的文章,放在公司订阅号,也就算过得去,放在个人号上,真的不会有读者会去看的。
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会错把家庭资源,错把公司搭建的平台,当作是自己真实实力的具体表现,尤其是到了大公司之后,觉得自己特别流弊,出去办事情,人人都得放下手头的工作,抬头行注目礼。
但其实,摘取大公司给你的头衔,不要公司为你匹配的资源,单单一个人的话,很多事情,你是无法办成的,也就是说,公司不等于你,你更不能等同于公司。
对于富二代,也同样如此。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之所以有这么多,年轻漂亮的女孩子,时时刻刻围绕着他,真正的原因,难道是因为他帅吗?难道是因为他处处为人着想吗?
真不是这样的,还不是因为他是贾府,未来的继承人,是史太君的心头肉,脱去这两个最重要的因变量,宝玉哥哥,就不会那么受欢迎了。
所以,当你觉得自己取得很大的成就,觉得自己流弊哄哄,接着还想目中无人的时候,请停下来,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
不要当下所处的平台,自己还能取得如此成就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那就证明,你本身就很优秀,你是实至名归;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话,那就时时刻刻保持清醒啦,不要错把平台,当作是自己,最后,认不清现实,放松警惕,拒绝成长了。
那样只会耽误自己。
3,不要错把情绪管理能力低,当作是直率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一种人,只要他心情不好,他很难自我排解,一定会把这些负面情绪,倾泻在别人的身上。
更过分的是,天天负能量的他,还会把这样的行为,美化成「直率」、「有个性」、「敢爱敢恨」......
我就纳闷了,为什么明明是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低下,天天把别人当作是垃圾桶,只会向别人索取,不懂得付出,更不知道如何互利互惠,还要给自己戴高帽,真不知道他的脑回路,到底是如何工作的......
现在认真想一想,你身边一定有这样的人,而且,有可能还不止一个。
情绪管理能力,其实一直都被我们忽视,因为相对比智商,也就是考试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情绪稳定,貌似不是很重要。
但实际上,情绪管理能力,是特别非常极其重要的,因为智商的正常发挥,必须依赖于情商稳定这样的前提。
曾哥要是情绪不稳定,动不动就生气发飙,怎么可能逻辑严密地写文章?连吃黄焖鸡,都成问题好不?
好了,现在我们知道情绪管理能力,非常重要了,可问题是,如何才能提高自己掌控情绪的能力呢?
有3个步骤可以分享给大家。
第一,记录情绪波动的情境
第二,识别情境中,自己出现的情绪,并为其打分(0到100分,100分为最强)
第三,揪出自己大脑中,不合理的信念,并以合理的信念,加以替代
举个栗子啊:
第一步:中午去吃黄焖鸡,店家说卖完了,我就想,为什么自己的运气那么差,这里倒霉,那里倒霉......
第二步,伤心,强度为100分,100分,100分
第三步,中午必须得吃黄焖鸡吗?这种必须思维成立吗?貌似不成立啊,谁规定说必须要吃的,法律也没有强制我啊,除了黄焖鸡,不是还有猪脚饭吗?对,吃个猪脚饭!
栗子仅供大家参考哈!
曾哥想说的是,人与人之间,智商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区别,符合正太分布;而情绪管理能力的高低,情绪稳定与否,才是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更为关键的因素。
所以,多观察自己的情绪,多对自己的情绪进行管理,让它为我们所用,而不是深受它的束缚。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是曾少最近写的干货:
不要认命!
斗胆说几句大实话
昨天的文章为什么被删了?
给现在那些低学历的年轻人一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