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学生,好学生
前几天,我和李老师应三个往届学生的邀请,参加了他们组织的一次小型聚会。说来这三个学生已毕业2年多了,其中孟庆懂最大,还不到20岁,年前已结婚,再过三个月就要做孩子的爸爸了;孟金响自己开了一家汽车维修门市,小小年纪,就做起了老板;陈凯正在部队服役,别看年龄小,他可是已有3年兵龄的老兵了,现已做到了士官。
我不是他们的班主任,只教过他们2年语文课。有的二年还不到,就中途辍学了,但我对他们三个的印象还是相当深刻。因为他们在校期间,一向表现不佳,都属于那种整天吵着、嚷着、打着还不愿意学习的那种。他们既然不喜欢学习,就无法稳坐“钓鱼台”,也只有“身在曹营心在汉”了。惹是生非自然在所难免,故挨老师板子也是经常之事。
孟金响,大概是初一没有上完就辍学了。因此,我对他的印象模糊些。只记得他那时脏兮兮的,整天衣冠不整,学习又不好,一般有什么好事是找不到他的,但坏事往往又是他想逃都逃不掉的。
陈凯,他家就在我们学校附近,在小学时就是有名的“混世魔王”。来中学时间不长,他就原形毕露,吸烟、喝酒、上网,永远都只有老师想不到的,没有他做不到的。记得刚开学不久,他老爸就请我们几个老师吃了一顿饭。俗话说,“知子莫如父”。席间,他老爸就向我们摊了自己儿子的底,希望我们老师平时多费些心思,严加管教。之后,发生的一件事至今我还记忆犹新。正在上学的他,突然有一天,偷拿了家里的两千块钱,跑的不知去向。他老爸急得要命,但也无计可施。大约过了一个星期,大概是手中的钱被他花的差不多了,才自己遛了回来。从那以后,他就离开校园参军去了。
孟庆懂,是他们三人中在学校呆的时间最长的一个,虽没有坚持到毕业,但初三是上过一段时间的。那一年,他所在的班级在初三分班时被瓜分了,“皮之不存,毛之焉附?”作为他们语文老师的我自然难免被车裂的命运。因此,初三我就没有再教他。至于他何时离开校园的,我也不是很清楚。在我的记忆中,他有一副好嗓子,能唱出不少动听的流行歌曲。每当班里组织文娱活动,他都是活跃分子之一。辍学后,他就外出打工,不知他从哪里弄到了我的手机号,经常会收到他一些祝福的短信,令我很是感动。去年秋天,我在学校门口见到他,他刚买了一辆崭新的125摩托车,说自己还没有对象。不料,时间不长,突然间接到他的电话,说自己马上就要结婚了。我为他高兴,也将信将疑。后来,他自爆其恋爱史,网恋,从相识到结婚只用了半个月。现在的年轻人真是赶上好时候了,神速。
吃饭时,曾经“标本式”的“坏学生”,对我和李老师毕恭毕敬,端茶倒水,很是殷勤。回忆往事,他们都很后悔,悔自己当初没有听老师的话,常惹老师生气;悔自己没有把握好机会,好好学习。展望未来,他们无不踌躇满志,蓄势待发,他们发誓要用自己的青春赌明天,相信自己的明天会更好。看到他们个个彬彬有礼而又精神抖擞的样子,我心中不禁一颤:多好的“坏学生”啊!
说实在的,混迹于教育十多年来,“好学生”我也教过不少。他们大都凭借自己聪明大脑取得的好成绩为自己在老师面前赢得了“好学生”的美名。老师对那些“好学生”也宠爱有加,并引以为豪。初中毕业后,他们大多继续求学深造,上高中,考大学,越走越高,与我们老师却渐行渐远。这些年来,我接待了一批有一批从前的“坏学生”,但从来就没有再见过过去的“好学生”。
也许,我们的学生都是平等的众生,根本就无所谓好坏。在我们老师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所谓“坏学生”和“好学生”,其实是我们应试教育——以分数论英雄造成的恶果,以至于使不少学生只是因为不善于考试而背上了“坏学生”的黑锅,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