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共读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共读

2020-08-01 21:21:56 作者:木棉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共读

  一早,溧阳的彭峰老师都在发表自己上《黄河的主人》很多收获感悟。令我也忍不住加入进来。我很自然地想到了去年十二月去厦门承启点点滴滴

  承启楼的十一个博士最近我在教学《客民居》时,插入了去年年底在永定承启楼见闻,而且书上的有些资料相对不够细致地方我做了一些补充,这样的课,孩子们睁大好奇的眼,可以入神聆听。同时承启楼还有培养了十一个博士的历史,这些博士而今已经都离开人世,但是我们走进承启楼看见那些视频黑白容颜依然可以感觉那种正气向上的感觉。

  这恰好对应了他们:承前祖德勤与俭,启后子孙读与耕理念。而承启楼的建设也是包含他们祖先辛劳,他们家里四人,其中三兄弟去南洋经商,老大在家操持,所以当他们下南洋回来之后,还是顾及兄弟之情,一起共同建设这个楼。可以说这样的楼也是兄弟和睦见证,之后在培养子方面

  们也是眼光卓越,送孩子们却美国留学

  因为这样的课,我想起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师要用一生时间备课,可能生活之中细细留,行走各地见证风情差异,都可以作为未来教学的储备。唯有真正自己都如此研究,孩子才能受到我们的影响。不断深入探究……

  而群里的朋友一起在赶赴一场精神盛宴,约会名师,聆听春色足音,可是一个教师如自己没有学会真正潜心研究,其实也是不能真的在教学上有所成长

  外出时经常见很多老师喜欢跟名师合影留下纪念,可是不知道在心里有没有真正的唤醒自己向上的那颗心。 年轻时,难免追求热闹,而岁月溜走的路上,我们发现可以更加宁静的心打开孩子的心灵,真正打开孩子心灵钥匙的不是分数,而是语文课堂的魅力花哨东西越来越少,实在效果越来越大。这说明,能够让孩子学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越花哨的东西,越浮躁,很多是模仿来的,因为恐惧,不能肯定自己,而我们超越恐惧,课堂才能回归更加美好姿态,出于生长状态

  而一次次共读,跟很多老师真正贴近心灵的分享,于是我们跨越时间空间网路神奇世界探讨交流,相互鼓励启发……幸福感由此而生。

  一早起来就决定打扫卫生,一做起来就知道, 这其实是一件没有结尾的工作,好容易过一遍,可是看看还是不够满意,于是还得继续灰尘绒毛……

  在尘世之中,一词大概因为灰尘太多无法消除而来吧。

  所以,做得差不多也就是放下了,不能因为房子的卫生付出我毕生的精力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共读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