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读后感精选

2020-08-09 23:3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读后感精选

  《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是一本由闫红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胶订图书,本书定价:39.8元,页数:,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在《红楼》里读懂中国》读后感(一):评《在《红梦》里读懂中国》

  一直以来,对红楼梦的了解仅限于八十年代电视剧。是作者社会人物理的深刻洞见让我从热闹大观表面潜入到底层,去了解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人间百态。然,与如今比较起来,尽管时代背景不同,有些事情却是相同的,比如职场,比如各种情境下人物的心理活动

  闫红的观点比较独到,以往分析红楼的文章,多讲曹雪芹是个有见识社会学家,是个有才情诗人文学家之类,在这里,各方面的分析之下才知道,他也是个出色心理学家

  有朝一日,定要读完原版红楼。

  《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读后感(二):闫红老师女性视角

  读完印象最深刻的是闫红老师的女性视角。第一次发现姨娘巧的悲剧内核是如此相似

  从赵姨娘到曹七巧,她们都是被剥削女人,两者都被原生庭吃定了。 老师对此的点评是,一个人世界的很多认知形成成长期。在我们小时,我们很容易强大者的说法

  若一个女孩生在轻贱女性的家庭,她可能就会以为这理所当然,更要命的是,她的自我因此被沉埋,不会向外界发出任何求救的信号。她会觉得,亲人尚且对自己这么坏,外面一定更危险——奴役者兵不血刃地完成了对外界的妖魔化。 对于赵姨娘和探春的关系

  为什么赵姨娘每每都要给探春难堪呢? 这是因为弱小的女性当了妈,也不会秒变金刚,她的那种弱,渗入母亲对子女天然的控制力里,倒有可能形成一种“弱伤害”。 “巨婴”这个词已经快被用烂了,但是当弱者变成母亲,非巨婴两个字不能形容,她们会把所有不能承受压力,转嫁到她可以控制人身上。春燕娘是这样,赵姨娘也是这样。 赵姨娘搞不定这个世界,女儿探春就成了她的“人质”。 然而,你可以讨厌你的母亲,但你无法抛弃她,她的命运必然有一部分是你的,绝不是以理性就能解脱

  《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读后感(三):“说什么”和“怎么说”

  伊格尔顿的《文学阅读指南》开头虚构了一幅场景:一帮学生正在讨论小说呼啸山庄》里的男主人公希斯克厉夫。如果一个不知道这部小说的人恰巧听到了这场讨论,那么恐怕听不出他们讨论的是小说,没准还会以为他们是在八卦一个行为古怪朋友。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谈论小说或影视作品的,就像谈论现实中身边的人和一样判断角色好人还是坏人,对他们的智力、品德、言语、行为、技艺加以褒扬或贬斥,对情节发展表示赞赏或怀疑,对故事结局感到不满或欣慰。即使一个人没有接受过文学训练,他应该也能够就小说影视的内容(“说什么”)随口扯几句,这也正是小说影视受众广泛的原因之一吧。

  闫红的《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正是这样来谈论《红楼梦》,正应了曹芹在书中说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闫红站在当代知识女性的位置来品评书中描绘的人和事,自然有独属于她的一番见解。我们看文学欣赏类的书,除了看到被品评之人事的高下优劣、来龙去脉外,也往往能看到品评之人的胸襟眼光、性情才具。

  看这本书,轻松惬意,充满乐趣,如同闲时听识见高明的朋友聊天扯淡一般,海阔天空,云淡风轻,也是人生一件快事。但是如果有中文科班出身的人在一旁听了,大概免不了要大摇其首,表示轻蔑,欠其不够专业,缺少“文学性”。

  所谓“文学性”,是指一部作品“怎么说”,属于文学形式的范畴。为了使欣赏水平脱离引车卖浆者流的层次,近段时间啃了几本有关“文学性”的书。本文开头提及的伊格尔顿的《文学阅读指南》就是其中之一,应该说它是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只是因为自己外国文学读得太少,积累不够,作者拿来分析讲解的很多作品都没看过,所以对他的阐述觉着隔膜,难以真切理解。还有张大春的《小说稗类》,作者既是著名小说家,对小说理论亦有常人无法企及的深入认识。内容选题别出心裁,引人入胜,但碍于本人理解能力的局限,所以虽有心领神会、击节赞叹处,但迷迷糊糊、一知半解处也正不少。自以为静下心来,再看一遍,多数内容都能理解。至于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开始几节还能懂,看着看着感觉越来越吃力,字都认识,连起来却没几句明白,到第八节“模式与节奏”,那就全然不知所云了。听人说,这是小说理论的入门书,可我看着它怎么像玄学。这究竟是翻译的问题,是人文科学的问题,还是我的问题?

  《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读后感(四):《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古典文学《红楼梦》的当代解读

  时间跨越数百年,经典永流传。

  因为一本书而形成一门学科的,在这世界中,少之又少。

  图书自诞生之日起,便被拿来研究,代代不休的,少之又少。

  从胡适、鲁迅、蔡元培、张爱玲到周汝昌、刘心武,再到宝岛台湾的蒋勋、白先勇、欧丽娟,诸位优秀学者和作家的解读,更为这本书增色。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每一个人的方式和想法。从历史映射到美学升华,从家族兴衰到个体觉醒,仿佛每一位解读,都会带上独特的符号。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个读者在人生不同的阶段,就会遇见不同的《红楼梦》。

  多半贬低《红楼梦》的人,一是不屑看,一是看不进去。但凡能够看进去的人,都不会忽视《红楼梦》的魅力。

  记不得哪位伟人曾经说过:不读五遍,不足以评《红楼》,由此可见,读这本书所需要的耐心和勇气,用心读下去,能够厘清其中的人物关系已属不易,何况评论?

  所以,当我读到七八遍时,我才尝试着去品其中的人物关系,去品人与人之间的爱恨纠葛,阶层关系以及利益存在。也是有了这几遍的积累,让我用勇气和信心去找出市场上有的解读图书来辅助阅读,去发掘自己的认识困境,去发掘自己的认知深度,当我把蒋勋、白先勇和欧丽娟老师们的解读看完,自觉对《红楼梦》的认识更深一层。但解读终归是假与人说,是不同的读者讲述自己的感受,真正想要有所收获的,还是要潜入进去,用阅读打开心门,去与其中四百多个人物形象卖你对面交流,才能品味到具体到每一个个体的欢喜悲忧。

  《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可以定位为一部阅读《红楼梦》的简易解读版。它不像白先勇版三卷本,也不像蒋勋解读版的八卷本,而是简单的一个本子,十几万字的体量,期望通过这部书讲透《红楼梦》是不可能的,但切合“读懂中国”这四个字,我很佩服作者的选题视角,亦或者是出版社的出版视角。

  是的,纵然跨越百年,《红楼梦》中的当代价值,依然需要我们挖掘和珍惜,同时也充分说明,文化之间的传承,是相通的。比如“下坠中产”“精致利己主义”“升职加薪”“原生家庭”“才子佳人故事的真实性”等等,很多是当下社会发展的痛点和难点,也是很多年轻人面临的问题,在这里,《红楼梦》给了我们答案。

  作者用当下读者熟悉的观点,去解读《红楼梦》中的问题,让我们在读的过程中,有一种深切的代入感,对了解和认识《红楼梦》中人物及人物关系、故事情节,有一定的帮助。对于初读者来讲,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比如通过这部书,我们可以知道大致王熙凤是一位怎样的管理者,贾府兴衰到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贾府作为一个职场,其中的人物是如何对待一次次机会,被称作“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贾雨村为何如此令人厌烦,刘姥姥应当看做怎样的人物来进行深入解读等,甄士隐的家道中落是中产阶级的下坠,贾雨村的上升则是草根阶层的上升等诸多现象。

  因为是独立成篇的文字的解集,所以每一篇都可以当作是独立的文章来看待,不用大费周章的去考察前后文的关系,读完一篇文,就会促使作者返身回来,去品一品自己认识的《红楼梦》中的人,如此阅读的感觉,甚妙。

  但凡事有利弊,因为解读是作者的解读,真实的《红楼梦》到底在写些什么,还是需要读者深入到原著里去读,去捕捉专属于自己的感动和收获。比如,在读闫红老师这本《在<红楼梦>中读懂中国》时,便对其中的观点不太认同。

  可以讲,她站立的角度,是贴合读者的角度进行的,与《红楼梦》所处的时代有一定的距离,再加上她可能因为教育背景缘故,对中下阶层的解读,不那么客气。当然,对于刘姥姥、赵姨娘、探春这样的人物解读,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没有统一的答案,比如闫老师给赵姨娘的定位,是卑微的,行为是龌龊的,格局是不足的,甚至会从她的角度,理解她的做法,有时候还略微替她开解,认为她拿钱请马道婆做法伤害王熙凤和贾宝玉,不是一种大错。

  对于这样的看法,我是极为震惊的。不是大错,那就是无伤大雅的错误,可赵姨娘对王熙凤及贾宝玉分明已经起了杀心,怎么算不是大错呢?实在难以让人理解。

  再,对刘姥姥的看法,过于强调她的底层身份带来的卑微与不堪,甚至把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时,称之为“被'痛苦'驱遣着,来到贾府打秋风”,前面设置的一句前提是“生命是一团欲望,满足不了就痛苦,满足了就太无聊”,作者把问题的两端,一边放上刘姥姥,她是没有被满足的一类人,是痛苦的;一边放上贾母,她是被满足了的,则是无聊的。其实读过《红楼梦》的人知道,刘姥姥不是因为欲望来到贾府,是因为生活无以为继才来到贾府打秋风,她不是吃饱了撑的,非要赊着脸皮来贾府讨生计,而是在舍弃仅有的尊严,来护家人一个周全。如果她再不来,可能一家人都要挨饿了。另贾母一方,她是养尊处优的,但她无聊吗?

  在我们看来,贾母有大把的时间,家由王夫人和王熙凤管,她只需要吃饭睡觉和孙子辈的玩耍。但事实是她很无聊吗?其实不是,她的时间也不完全是自己的,她仍旧时刻看着贾府这张大棋局,为儿孙祈福,重大场合出席,还要关心孙子辈的成长,偶尔得闲,在花园里和孩子们逗逗趣,回忆一下少年时光,她无聊吗?

  我是不同意这样观点的。

  但读书本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能够引发思考,从而引来回应,相信才是解读《红楼梦》最大的功勋。

  《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读后感(五):《红楼梦》:真正的喜欢,是爱而知其恶

  鲁迅先生在他的《中国小说史略》中说:“《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被打破了。”

  关于对《红楼梦》的评价,他用八个字进行了高度概括:“正因写实,转成新鲜。”

  当代著名的红学家周汝昌先生1987年4月在他的《〈红楼梦〉——中华民族的一部文化小说》一文中说:“《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如果你想要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特色,最好的——既最有趣味又最为捷便(具体、真切、生动)的办法就是去读通了《红楼梦》。”

  著名的作家张爱玲说过:人生有三大遗憾:鲥鱼多刺,海棠无香,《红楼》未完。

  因为一本书而形成一门学科的,在文学方面,是少之又少。而一本书自诞生之日起就被大家争论不休的,更是少之又少。

  《红楼梦》算是其中一本。

  从胡适、鲁迅、蔡元培、张爱玲到周汝昌、刘心武,再到宝岛台湾的蒋勋、白先勇、欧丽娟,诸位优秀学者和作家的解读,更为这本书增色。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每一个人的方式和想法。从历史映射到美学升华,从家族兴衰到个体觉醒,仿佛每一位解读,都会带上独特的符号。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就会遇见不同的《红楼梦》。

  记得第一次接触红楼梦,是在初中的时候,星期天跟父母去市里最大的图书馆,就买了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是最早搁置的,对《红楼梦》却是读了又读。

  刚开始读《红楼》,只觉得这是一本写宝黛爱情的爱情小说,为何会被评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上了大学之后,看了各种名人对《红楼》的解读,顿时感觉自己囫囵吞枣,孤陋寡闻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蒋勋和闫红对《红楼》的解读,因为对《红楼梦》的喜爱,所以经常去关注一些有关红楼的信息,然后就看到了《蒋勋细说红楼梦》,看完之后觉得不过瘾,又去听他解读红楼梦的音频,那段时间,每天晚上都是伴随着蒋勋说红楼梦的声音入睡的。

  后来,机缘巧合,遇到闫红的《误读红楼》,便一发不可收拾,把她的书都买了来。个人觉得闫红的解读更加贴近现代生活,更加接地气,很多时候都能通过他对红楼梦的解读里引发自己的思考。

  闫红的这本《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可以看作一部《红楼梦》的简易解读版。它不像白先勇版三卷本,也不像蒋勋解读版的八卷本,而是简单的一个本子,十几万字的体量,通过独特的视角进行解读,让我们在读的过程中,有一种深切的代入感,对了解和认识《红楼梦》中人物及人物关系、故事情节,有一定的帮助。对于初读者来讲,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选择。

  通过这本《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再一次对人生有了新的感知。

  一、人生,好便是了,了便是好

  《红楼梦》开头即写道:“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

  作者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这部小说写的是什么。

  作者首先感叹自己一技无成与潦倒半生,所幸,还有些精彩的女子可以回忆。他说他要写下那一切,让人知道:“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短,并使其泯灭也”是铭记,也是召唤,如张岱所言,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他们以此召唤往日。其次,大荒山青埂峰下的那块石头,原为女娲补天时所炼,但其他那三万六千五百块石头都派上了用场,就剩它落了单。它的那种“无用”感,正与宝玉相同。

  在开篇里,曹公对于这种“无用”感觉复杂,为这“无用之用”自负,又因“幸存者内疚”悔恨自己的无用,这种情绪将作为底色,铺垫在全书中。

  第三,石头后来变成美玉,这种转换固然是为方便起见,但也是人们自我认知上常有的一种茫然,我是美玉?还是石头?然后它被夹带进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一段缠绵里。你可以将石头视为一个打酱油的,也可以将它视为作者有意引入的一种旁观者视角,他试图用一个局外人的眼光,来看自己的故事。

  第四,三生石畔,神瑛侍者曾以甘露灌溉绛珠仙草,绛珠仙草便要跟了他下凡,将这一生的眼泪赠予,“也偿还得过他了”,这一种痴情,是被层层包裹起来的故事的内核。

  这个时候《红楼梦》的调性已经凸显出来,然后再通过甄士隐和贾雨村的交集告诉我们,命运是无常的,哪有什么恒久的富贵,“荣辱自古周而复始”,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你看他起高楼,你看他宴宾客,你看他楼塌了,但同时,我们转眼之间又看另一个人,正在废墟之上,建立自己的根基。

  这世上,一切都在变,不变的只有“变”本身而已。

  二、真正的喜欢,是“爱而知其恶”

  每个红楼爱好者,大抵都要过“拥林”还是“拥薛”这一关。我算是“拥林”派,对于宝姐姐倒没有那么多阴谋论,只是觉得不管是做朋友还是做恋人,若是要在宝姐姐和林妹妹里二选一,当然是林妹妹。

  个人感觉曹公应该也是喜欢林妹妹比宝姐姐多一些的。

  清代的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但曹公偏偏把宝姐姐刻画得近乎完美。她没有个人偏好地公平对待所有人,知行合一的宝钗,用一种政府般的理性处理各种关系,在她给黛玉送燕窝的那一回,黛玉说:“东西事小,难得你多情如此。”宝钗的回复却是:“这有什么放在口里的!只愁我人人跟前失于应候罢了。”

  在黛玉看来,宝钗送燕窝是“多情”,宝钗却也叹息自己不能照顾到每一个人,换言之,照顾黛玉,不过是她希望照顾到所有人这么一个宏大梦想的一部分。

  康德说,只有不带任何个人偏好的善才有道德价值,极端一点就是,那种对任何人都不感兴趣的的善举,才是道德的。

  “任是无情也动人”的宝钗抵达了这个高度,虽然她也曾身带热毒,却通过一枚枚冷香丸化解。她全身心地做好准备,只为将来面对磨难时,就可以更加心安理得,更有尊严。

  而曹公写林妹妹,是“爱而知其恶”的,爱她,如她所是,他从不惮于暴露黛玉的弱点,黛玉确实是尖刻任性了一点,但是这些弱点,并不能减损她的光彩。黛玉的诗意和她的敏感尖锐是她个性中的两面,她最初对于宝钗的各种敲打,也呈现出一个爱而不得其门的少女的委屈与无措。

  说林黛玉人缘好可能很多人不相信,她最初人缘确实不如宝钗,但是越到后来,我们可以看到,她越来越讨人喜欢。湘云已经与她化敌为友。香菱也拿她不当外人,求她当自己的写作老师,一次次地麻烦她。连初来乍到的宝琴,也看出她在众姐妹中出类拔萃,拿她当亲姐姐看。这或者就是曹公的高明之处。

  其实,一个人的人缘好不好,跟是不是热情没有多大关系,主要还是看她有没有个人魅力。

  像林黛玉,她固然表面上有点冷,但是她的纯粹、诗意、对于生命的热情是迷人的,那也是我们所向往的东西,就像一件稀世珍宝,如若它能够让我们领略到某种大美,它即便对我们冷若冰霜又有什么关系。我们还是会由不得地去爱它,想要亲近它和保护它。

  说到底,人们做出选择,都是基于是否利己。利己有两种:一种是比较表浅的:这个人对我很和善,甚至有点讨好;还有一种更为深刻,我能从这个人身上看到或者学到某种可贵的东西。前者只能愉悦我们一时,而且会培养起我们对这种其实价值不大的和善的依赖,并不是真正的有利。后者却是一种滋养,让我们自身变得更丰富乃至更精彩。

  三、在《红楼梦》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记不得哪位伟人曾经说过:不读五遍,不足以评《红楼》。多半贬低《红楼梦》的人,一是不屑看,二是看不进去。但凡能够看进去的人,都不会忽视《红楼梦》的魅力。

  小时候不懂,觉得《红楼梦》只是一部爱情小说,长大后遇到各种各样的版本,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读的时候,我才开始慢慢地去品评其中的人物关系,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爱恨纠葛,阶层关系以及利益存在。

  《红楼梦》是一本具有大格局的超现实主义小说,所谓大格局,就是对于全局的观照,不争一时一地之失,不在犄角旮旯上好勇斗狠,心中有全景,知道自己最应该干什么。这一点,也是我们很多人需要加强的。

  解读终归是假与人说,是不同的读者讲述自己的感受,真正想要有所收获,还是要自己潜入进去,用阅读打开心门,去与其中四百多个人物形象面对面交流,才能由人及己,品味每一个人悲欢离合的同时,认识自我,努力完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