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崩塌的帝国》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崩塌的帝国》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08-12 23:1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崩塌的帝国》经典读后感有感

  《崩塌的帝国》是一本由[美]约翰·斯卡尔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38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崩塌的帝国》读后感(一):太空版《权力的游戏》,所言非虚!

  

本书的作者约翰·斯卡尔齐堪称是当代科幻小说的领军人物,曾多次获得包括雨果奖、星云奖在内的重量奖项,几乎所有重要的科幻奖项都被斯卡尔齐拿了个遍。此前斯卡尔齐最被中国读者熟知的,就是《老人战争》六部曲。而这本《崩塌的帝国》,则是斯卡尔齐的新系列,“互惠帝国”三部曲开篇之作,主题书名上就可窥见一二——帝国何以崩塌,以及如何挽救帝国于危亡。

毫无疑问,这是部太空歌剧式的科幻小说,不管是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其世界观真实人类世界都有着相似之处却又更加宏大,是以故事也比人类世界的故事更加精彩权谋纷争阴谋诡计俊男美女无所不包。书腰上说这是一部太空版的《权力游戏》,并非虚言,本书虽还不能跟《权力的游戏》相比,但其格局的宏大和故事的精彩也足够让人回味无穷了。

互惠帝国由47个星球组成,其统治者大帝住在中枢星上。中枢星相于一个国家首都,是互惠帝国的经济贸易中心,从这里可以去到任何星球。在本书一开始,互惠帝国就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一方面,帝国的正统继承人意外离世,只能由年幼小女儿仓促继位,而帝国中的庞大家族正在一旁虎视眈眈;另一方面星河上联接各个星系支流正在关闭,星球之间将无法互相支援,倘若敌人来袭便会轻易落入敌手。如何处理和星河的崩溃,拯救更多人类,就是帝国正在面临的最棘手问题,也是本系列的主旨

虽说本书是宏大的太空歌剧类的故事,但在斯卡尔齐的讲述下却并不显得晦涩难懂,而是体现出了像爽文一样特性——情节推进丝毫不拖泥带水叙述语言辛辣幽默人物塑造不仅个个有血有肉,还有像奇娃这般让人印象极为深刻的人物。她出口三句之内必有脏话,和异性一言不合就是啪啪啪,是一个酷炫飒爽的奇女子

总之,这本《崩塌的帝国》作为一部科幻小说三部曲的开篇之作,既能在一开始以带感的设定吸引了读者的目光,又能在结尾留下悬念,使读者期待后面的两本续作,说是堪称完美的一本科幻小说也不为过了。

  《崩塌的帝国》读后感(二):“互惠帝国”三部曲

  

本作是近年来十分火热的科幻作家斯卡尔齐的新太空三部曲首部作。作者1996年在他的blog上开始连载《老人的战争》,然后一炮而红。1998年开始全职写书,续写了这个系列的6部曲。他三次获得果奖,十次入围。

本作是作者非常擅长和熟悉的太空帝国类作品。以控制星河(各星球间的快速通道)的中枢、然后通过贸易短时间内获得了极大财富而起的吴氏家族统治了这片有47个星球组成的“互惠帝国”。然而上一任大帝离世,原本继承人却因为车祸早早去世,小女儿 卡登妮亚不得已被捧到了新大帝的宝座。然而身边的人却极力促使她尽快和另一个庞大贸易家族诺哈玛佩丹家族大儿子结亲来维持自己的统治。 诺哈玛佩丹家族的野不止如此,在得到错误情报后派了小儿子到最远的终点星去煽动叛乱,试图掌握星河变动后的主动权。被前任大帝安排在终点星研究星河变化的克莱蒙特家族终于掌握了未来所有星河都会崩塌的证据,并在动乱中把科学家马尔塞送去中枢星向大帝示警。在和诺哈玛佩丹家族敌对的拉各斯家族的女儿齐娃的货运飞船掩护下成功见到了卡登妮亚。然而卡登妮亚和马尔塞面对中枢星和终点星两边的叛乱,同时还要考虑如何尽快拯救更多的人类。

本作虽然剧情宏大,但在作者有趣、幽默的描写下,并没有显得很难读。可以说我读过的大部分科幻并不是很容易能理解,有些甚至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理解作者在讲什么。但是本作却是非常的好读好理解。在作品中,贵族主要集中在吴氏、诺哈玛佩丹家族、拉各斯家族之间的勾心斗角。其中尤其是前两者之间爆发了未来控制权的激烈争夺,而拉各斯家族则更看重自己的贸易势力。诺哈玛佩丹家族的三兄妹都精于算计,并不想承担责任的卡登妮亚继位后也不得不开始为全人类的命运所烦恼,而拉各斯家的齐娃则堪称奇葩,一边出口成脏一边见着男人就上床。诸多人物的设定让人印象深刻,反倒是男主角的马尔塞有些普通,典型的木讷科学家的形象。理清这些关系后这部开篇之作基本上就能搞明白。

后续的两部作品尚未引进,可以猜测下一本的战场应该会重新聚焦到终点星。毕竟卡登妮亚定下的大计划是利用星河尚未崩塌的剩余的时间里尽可能地将人类转移过去。所以已经被诺哈玛佩丹家族控制的终点星是不得不攻略的目标。而诺哈玛佩丹家族也会在中枢星对帝位发起叛乱。后续男主马尔塞和卡登妮亚会如何在两线战场上力挽狂澜?同时这两人是否会擦出火花,而喜欢捣乱的齐娃又如何能左右各方局势,都还蛮期待的。

  《崩塌的帝国》读后感(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崩塌的帝国以太空歌剧为名,事实上却是探讨经济、政治和宗教的关系。

  所谓软科幻与硬科幻,不恰当的可以类比为日系推理中的社会派与本格推理。硬科幻以自然科学为基石,以探索人类未来的科技天花板为己任;而相对应的软科幻则要广阔的多,既可以对人类伦理进行讨论也可以探索文化领域乃至人类学的扩展范畴。而在诸多的软科幻中,太空歌剧尤其受人青睐。太空歌剧何以获此殊荣,私以为它不仅在空间上延展了人类的作为群体的可能性,更在时间上延展了名为人类这个群体所创造的一切政治文化产物的寿命;同时又以无垠的空间为舞台进一步探讨了人类以及它所创造的人造帝国总体的进化渠道。这使得太空歌剧在空间上极尽瑰丽之能的同时,行动上又无限贴近于读者所熟悉的现实,具有了奇幻兼真实的矛盾体验,读起来十分舒畅。而《崩塌的帝国》正是这样一部作品:兼具爽文的屎尿屁特性和正剧的严肃思考性。二者推动之下阅读顺畅但是回味无穷。

  作为三部曲的开篇之作,《崩塌的帝国》需要为全作搭建骨架,同时又不能流于叙述;既要有恰当的矛盾推动这一册作品的故事进展,又需要为后续两部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书名本身就已经搭建了一个世界:以帝国这种形态为政治基础的世界,同时这个世界正在崩塌。因此本册要回答的问题很清楚:为什么会崩塌。以这个为什么为基础,本册自然的追溯了帝国为何形成,至此引出了“互惠帝国”系列所要回答的问题:第一,以商业利润为中心形成的帝国如何存续;第二,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格局基于的谎言是延续还是破灭。围绕这两个问题,本册书没有空虚的说教,而是以星河为纽带,将当下最重要的中枢星和未来很重要的终点星联系;更进一步以星河的存续为纽带,将一个经由商业模式为基础的门阀制如何演变为稳定的帝国制徐徐道来;最终仍然是延续这条星河,将人类何以放弃地球以及在太空中人类兼具的强大与弱小一一道明。本册终结时,仍然仰赖于星河,回到最初的问题,这样的帝国能否继续以及如何继续,将这个问题留给下一册。

  而在星河串起的故事中,吴氏家族、诺哈玛特丹家族的争夺推动着故事的进展。这种争夺仰赖于商业基础,同时也依靠于科学技术。作为基于贸易存续的帝国,其贸易的形式却是基于特许权的贸易保护政策;作为基于商业存续的帝国,它的经济形势却是货真价实的寡头经济。另外一方面,这种高度发达的仰赖于极高科技能力的世界形态,相匹配的却是中央集权的帝制。这些诸多不合理的存在基于帝国的建立基于谎言。不是因为这样的形式适宜人类而形成了帝国;而是因为这样的形式以最大的利润因此形成了帝国。目前谎言行将破裂,如何处理这个行将崩塌的帝国,势必将引发基于经济、科技与政治、宗教之间关系的讨论。而所有的这一切,都将由三组不同的人的角力决定:吴氏家族代表的帝国、诺哈玛佩丹门阀代表的新政治势力以及拉各斯家族代表的新商业垄断势力。新的故事正在酝酿,星河的变迁是否引致人类的新一次飞跃。带着这样的疑问,期待着互惠帝国系列的第二部。

  毫无疑问,崩塌的帝国你值得拥有,后续的故事值得期待。

  《崩塌的帝国》读后感(四):《崩塌的帝国》:一场宏大的太空歌剧

  作为科幻新手,我非常艰难地啃完了斯卡尔齐的这部科幻作品《崩塌的帝国》。据说这是“互惠帝国”三部曲的第一部,所以结尾是开放的。但是我想破头都想不出来,到底最后的“谎言”是什么?读书时候很少做笔记的我,为了这本370几页的书做了整整三页笔记才勉强记清楚其中的人物关系。因为这部作品实在是太宏大了。或者说我的脑容量太小了。或者说我的脑子不太适合读硬科幻。

斯卡尔齐

  我感觉想要读懂硬科幻,必须具备一些物理知识。比如推力,比如磁场,我这文科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本文中,地球已经与人类失去联系。人类居住在位于星河里的四十七个星系里。但是人们不是居住在地表上,而是居住在空间站里或是地底下。而在这些星系之中有两个最为关键,一个是中枢星,它相当于“宇宙的中心”,只有从这颗星才能直接到达任何星系,因此这里成了贸易和经济中心。另一个关键的星球是终点星,只有在这里人类居住在星球表面。这些星系共同组成了一个“互惠帝国”,而统治者——大帝就居住在中枢星上。

银河

  在本书中这个帝国正面临着两个威胁:叛军暴动和星河崩溃。而这两者之间是有关联的。星河崩溃可算是天灾,星河上各个连接星系的支流正在关闭,每个星球都将变得孤立无援。然而诺哈玛佩丹家族三兄妹却得到了错误的情报,他们以为终点星将代替中枢星成为宇宙的焦点,所以他们计划着借暴动之机统治终点星,这是人祸。 后来一个奇葩家族——拉各斯家族在破坏他们的计划上起到了关键作用。她们就是所谓的“重口味三字经母女”。奇娃的人设特别讨喜,出口必带三字经,语言犀利辛辣,行动麻利飒爽,一言不合就滚床单。有人推荐《杀死伊芙》里的小变态来演她。但是感觉她并不屑于变态,她的攻击性是赤裸裸的直来直去的。 另一个科学家家族——克莱蒙特家族也起到了关键作用。木讷耿直的科学家马尔塞跟奇娃配一脸。 最后就是中枢星的卡登妮亚大帝了。她在这部作品中是因为哥哥和父亲相继去世而硬着头皮登上王位的,她意识到了互惠帝国的根基并不牢靠,以神祇为借口实现的统治听上去更像是一个骗局。然而我不确定她到底想怎样结束这个骗局,同时拯救人类。 还是想期待下三部曲的另外两部吧。看看这场太空歌剧到底怎么演……

  《崩塌的帝国》读后感(五):科幻黄金时代风格的完美传承

  如果不看封面作者是谁,初读本书大概率会认为这是科幻黄金时代作品,宏大的宇宙歌剧的场景、动辄横跨几个世纪的时间延绵,当然出现的个性人物都带着浓浓的斯卡尔齐风格,在《老人的战争》系列中已经让人领略其语言辛辣幽默的魅力,这次全新的系列“互惠帝国”又带来熟悉的配方,依旧让人欲罢不能的精彩过瘾,要说缺点嘛,大概就是读客为啥不一次性把三部曲出齐!

  “互惠帝国”乍看之下极其类似《银河帝国》系列的设定,有波澜壮阔横亘宇宙中的国土疆域,而看似辉煌繁荣的帝国也埋藏着崩溃的隐患,甚至这次的题目已经明明确确地将这个讯息写在了题目之中,当然大多数的人依旧怀疑这个崩溃的存在性,也有不少的野心家试图利用这次崩溃,推波助澜中登上权力的顶峰。帝国崩溃的原因不是谢顿通过心理史学作出的犹如诸葛亮锦囊妙计般的预测,而是在这个宇宙中帝国赖以维系发展的“星河”将要全部崩溃。说到“星河”,这本书中的设定是一种异时空的河流,进入它即可以实现某种意义上的“超光速航行”,只是“星河”并不是由人类设计建设而成的,而是由人类发现并利用起来,如同自然界天然形成的河流般,靠近“星河”合适位置的星球就可以参与到互惠帝国的发展中,而位置最优越的“中枢星”是星河支流的汇聚之处成为最重要的贸易和航行星球。人们发现并利用“星河”,却不能掌握它的建造、维护,甚至尚未搞清楚它的原理,这点极其类似去年大热的《爱、死亡、机器人》中的第7个故事《Beyond the Aquila Rift》,几乎雷同的设定,那个短篇故事带来的则是另外一种震撼了。总之,人类在盲目认为“人定胜天”的时候,还是收敛一下夜郎自大的自信为好。

《爱,死亡,机器人》中第七个故事,令人震撼的一幕。

  帝国崩塌之时,唯一的希望火苗又一次出现在了最为偏远的终点星,我知道你也想到了银河帝国里那个被放逐的端点星。只是这次它并不是作为文明幸存的存在,甚至它始终是个动荡不安的混乱之地。但某种理论告诉野心家们,随着“星河”的变化这里或成为下一个帝国中心,这也加剧了这个星球上的纷争,伴着财阀们使用各种金钱、权力手段的角逐,暴乱、绑架、暗杀等等都一幕幕接连上演,虽然用太空版“权力的游戏”宣传着实有点让人觉得不恰当,因为其中的权力纷争比起《冰与火之歌》中的格局还是略显逊色。但从作者角度来看,约翰·斯卡尔齐对于阿西莫夫的模仿致敬,却也十分类似乔治·R·R·马丁对托尔金老爷子的完美传承。如果真的有人有曹雪芹一样的文思与笔力,我想大概每个热爱《红楼梦》的读者也渴望看到这个故事不逊于真迹的完结吧。

《银河帝国》是最宏大美妙的太空史诗歌剧!

  故事中也让我强烈怀疑影射了某些现实,原本帝位继承人因为迷恋赛车意外身亡,只好由随性享受人生的次子(女)临危受命。当然设定中也有科幻特有的超现实设定,如只有帝王可以进入的“记忆室”,一个将历代帝王记忆保存成如同全息影像的存储房间,让迷茫的当代君主可以与家族的祖先们分享智慧,这一幕也是人们对于父母先辈传承智慧的渴望,而《狮子王》中年轻的辛巴,不也在星空之下与自己父亲交谈才获得了前进的勇气——“我永远活在你心中”这句话给了活着的人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念。

  斯卡尔齐笔下的人物真的都可爱的要命,或者说因为太幽默以至于有些脱离现实,但是每每还是抵抗不了这种笔法的诱惑,而他在《老人的战争》系列又采取的类似《安德的游戏》系列的写作方式,好看的故事换个角度讲两遍,对于这种骗稿费的做法,我强烈表示:这么优秀的故事多多益善!《崩塌的帝国》真的只有三部曲?不如再扩充一下讲讲《崩塌的影子帝国》之类的也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