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09-25 19:4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经典读后感有感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是一本由易中天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9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先秦诸子百争鸣精选点评

  ●又节约了几十块钱

  ●YY的很有意思

  ●彩!很喜欢这个包装大片的红,小小的黑字;条理清晰观点明确,通俗易懂,还有不少古代文化介绍;许多古字均标有音字;总之,蛮有营养的。

  ●国学启蒙

  ●好。

  ●  易公这本书很通俗的讲解了先秦诸子对后世政治文化影响最深的四家:儒、墨、法、道,并且加入自己的对四家就是方法评价和四家学说优缺点。但先秦诸子确实不止这四家,还有阴阳家、农家名家等等一些小的学术门类,只不过这些小的学术门派没有什么传世经典或者对后世和时的政治影响都不大,所以我想易公就此未对其他言只言片语。   作为学科普是一本很好的书,当然虽然说是科普语言是通俗,但是易公讨论得很有深度,也很好理解。但是易公显然对六情有独钟全书讲四家却分为六章,每章又分为六节,这多少让觉得很有秦王天下六六三十六郡的感觉。   总体上是一本值得一读好书

  ●把思想史讲到能被电视观众喜欢地步是非困难事情

  ●如果百家不断呢?

  ●蛮能吹的

  ●一中田老师俺的生活伙伴(听的某电台版)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一):用思维导图方式来著书,用传媒的方式来演讲

  我读易中天的书,最深刻的影响就是他对百家讲坛还有一些营销媒体方法的熟练应用

  这本书可读性非常强,是因为他给你构建了一个体系,从儒家开始说,然后各家,各学派进行比较实际上会让你容易横向比较产生记忆

  另外就是百家讲坛的演讲体系,先给框架问问题,然后第一,第二,第三,这个是易中天从汉代系列开始,就掌握纯熟风格,而后来的几乎所有的百家论坛都是这个调调

  一样讲百家,至少得出易中天是强过于丹的,于丹完全心灵鸡汤式的解读,而且属于她自己的内容特别少,甚至有牵强赴会的。 而易中天是有自己的一定见解,而且有体系的,他不会说孔子孟子只是为德而德,他们有他们的政治需要,他们的政治地位,以及现状以及方法,同时横向联系各家的辩论要点,使得读者更好的能把握全局

  总而言之,是百家讲坛成就了易中天以及他的风格,学术与媒体的结合对于我们是一种福气, 因为其他人用通俗易懂的方法给我们建立了框架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二):源

  我自小就没有什么古文修养,用不上,也没有什么环境熏陶,毕竟那都是些被社会曾经批判抛弃东西。仅有的一丁点兴趣也是源自诗文不知其意的朗朗上口,以及当初缤纷的浪漫故事。李白,杜甫,鸿门宴,出师表。。。。。。我对古文的了解也仅限于教材中丁点的篇幅。四书五经太久远,诸子之作太经典,以至于不敢,也没有兴趣染指。对于像我这种没有根基的人来说,易先生这本《先秦诸子》再合适不过。

  通俗,正如媒体冠以“学术超男”,这本书并不是一本晦涩小众的学术著作,而是一本闲话家常般的读后感。以其博学和深入的研究,描述一些浅显的道理,虽为一家之言,但亲近无疑。

  有思,虽以通俗的语法讲述学术的问题,但其条理清晰可见,一步步的对比,一层层的剥离,思索问题的线路清晰无比,增添了一种与考据无关的说服力。对于我中白丁来说是最好的指南了。

  先秦诸子,是太久远的人物、事情,甚至都可以归为‘传说’。但是其影响却一直延续至今,朝代变换、外族入侵、文化断裂、西化等等各种以为能抹去其影响的事件,其实都未如愿。因为这些人物、事情,正是中国人的来源,有国人的地方就有其存在。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三):一以贯之

  第一次看易老师的书是《帝国的惆怅》,和品三国一块儿买的,和以前看的历史书不一样,读的时候很新奇,原来历史事件的背后可以这样解读。所以,偶然间在亚马逊上看到推荐的易老师的这本书,就买了,就是因为之前对于我而言,口碑足够好。

  内容,也没让我失望,诸子百家对于我而言,除了百家争鸣这个成语,一切都很陌生,而本书就像给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生活之中其实无处不在诸子的痕迹。使我印象中阳春白雪的传统文化一下子就有了地气。但是更让我感兴趣的是易老师的解读,就像他在书中说的那样,是手指头。到了我这样的年纪,开始关注哲学,开始关注人生,似乎没有比这本书更合适的入门了。

  一直以来,一级一级地读书、考试,很多时候为了应试,我的知识并不成体系,反而是碎片化的,有些东西也是一知半解,所以我常常后悔自己的中学,乃至大学,尤其是大学,觉得自己不会读书,一直现在才触摸到一丝读书的门槛。诸子为什么会成为大家?因为中有道,一以贯之。所以他们的人生观是自洽的,而我呢,心中并没有道,不知道以后该怎么走,只有世俗的目标,所以一年一年的随波逐流。后来开始信基督,可是对生活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因为还有重要的一点:知行合一。

  古时先知和诸子百家,能够立言立行,不仅因为心中有道,更在于知行合一,去践行自己心中的道。一以贯之不仅是理论,更是实践,特别是墨子,没有亲身的实践努力,怎能得到天下闻名敬佩。这就是我从本书中最大的收获,这本书应该是羊年看的最后一本书了,还有五天就要跨入猴年了,新一年,希望自己沉下来,踏踏实实地阅读,思考,实践,在生命里有更多经历,找到心中的道,坚持心中的道。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四):《先秦诸子 百家争鸣》读书笔记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先秦”指秦始皇焚书之前的一段时间,史称东周之春秋战国。我国主要的学术思想都起源于这个时期。子,是当时对人的尊称,后来称全心全意的著作也叫“子”。现在特指孔子、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等人物。百家一般指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兵家、纵横家等学术流派。据《汉书 艺文志》记载,有名的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后来约有10家发展成了学派。诸子百家是后世对先秦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别的总称,其中以儒家、道家、法家最为成就、传奇也最受争议!兵家代表有孙膑、庞涓,纵横家的代表有苏秦张仪以及祖师鬼谷子。

  百家,耳闻已久,也断断续续在生活中、学习中些微了解了关于百家的思想。本书也则主要讲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想法。对我来说更多的是科普。近期刚好在看央视纪录片《中国通史》,看到春秋战国时期,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这个时代。

  【儒家】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从古至今对中国文化有着重大影响。

  春秋时期周王室地位不复存在,社会动荡,礼崩乐坏,孔子创立了维护周礼的儒家学说。

  礼乐制度别内外,定亲疏,序长幼,明贵贱。等级制度不可取,但仁义道德确是极其珍贵的、应该继承的思想。

  孟子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天下,舍我其谁”。孟子其实个热血、有个性、令人欣赏的圣人。

  孟子提倡性善论(人性向善),而荀子则持性恶论,性伪之分。“伪”即通过人为改造,将天性中“恶”的部分改造为善。

  【墨家】 “兼爱非攻”是墨子思想核心。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然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却走向专制独裁。思想深刻,然而问题更大。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墨家机关术,为了反战,却更懂制作武器。他利用杠杆原理研制成桔槔,用于提水。他还制造了辘轳、滑车等,用于生产和军事。他还擅长守城技术(即所谓的“墨守”),其实墨子是个热血的科学家吧!

  墨家反战,找不到解决方法,只能以暴制暴,身为武士的墨家之人善战。组织内有一个老大,叫“巨子”。所以很多人认为墨家是黑社会组织,其实则不然。墨家只是个高级知识分子的组织。

  然而之于统治者、民众,墨家的学说看似都无益处,也因独尊儒术后在历史上渐渐没落。

  【道家】老庄思想为主,“无为”。

  其实先秦还有个杨朱,一毛不拔成语出自于他。““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后世断章取义,认为其自私自利,其实杨朱表达的只是追求个人的权利与尊严。道德的前提是承认个人的利益,深以为然!“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爱护天下,请从爱护自己做起。觉得道家的某些想法还是挺温柔的。

  老子曰“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而知足常乐经常挂在嘴边,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呢。

  道家最欣赏的还是庄子,潇洒不羁,不受世俗束缚,高洁的隐士。他反对仁义,不要违背人性,觉得世道都是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放得而行,循道而趋。”别压抑自己的天性。当然,恶的部分千万别放纵…“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庄子真是自由的活着。

  【法家】春秋、战国亦称之为刑名之学,经过管仲、士匄、子产、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乐毅、剧辛等人予以大力发展,遂成为一个学派。战国末韩非对他们的学说加以总结、综合,集法家之大成。(韩非和李斯都是儒家荀子的徒弟,挺神奇。)法家其实是很现实、实用,顺应时代潮流,崇尚法治。当然这个“法”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的法,是强制性的法,并不是时代发展的民智提升下的法。法家的“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做法,总是让他们下场很惨。

  四家的区别:

  【儒家】①在君主立场为天下谋,关注文化,建立文化基础:仁爱、正义、自强;②文士;③以德治国,礼治, 取仁爱,去等级制度;④王道。

  【墨家】①站在天下的立场为天下谋,关注社会,构造社会理想:平等、互利、兼爱;②武士;③贤人政治,人治,取公平,去君主独裁;④帝道。

  【道家】①在个人立场为天下谋,无为。关注人生,树立人生追求:真实、自由、宽容; ②隐士;③无为而治,不治 ;④天道。

  【法家】①在君主的立场为君主谋,关注国家,创造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②谋士;③以法治国,法治,取公平,去君主独裁;④霸道。

  百家争鸣起源于礼坏乐崩。礼的核心,是等级秩序,贵族为天子诸侯大夫士。先秦诸子都是士人的代表,没有统治权的贵族末等士人没有负担,成为中坚力量。他们最自由、最活跃、无束缚(国籍出身皆不重要)。他们有着精英阶层的责任感、使命感,如孟子 曰“当今天下,舍我其谁。”

  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百家争鸣,私以为是一个很热血的词。春秋战国,天下大乱,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家族之间流派争芳斗艳。在中国历史上,这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统一的、强大的国家需要统一的思想,或许再没有“百家争鸣”了吧。

  本书6年前从龙喵同学的鼓浪屿书架中借来,现在才读完,着实惭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