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印实修心髓》经典读后感有感
《大手印实修心髓》是一本由雪漠著作,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的345图书,本书定价:46.00,页数:20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是《光明大手印》系列丛书的前身,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大手印的权威专著,自从这本书出现后,研究者和学者们对传承了千年,近乎湮灭的香巴噶举教法及其宗教哲学等才有了一个有据可依的,有路可寻的依托。所以该书被认为是弥补了藏传佛教的一个空缺。
●人活着,不能只为了自己。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我们应在有限的的时空里,给这个世界奉献更多的光明和温暖。当世界充满贪婪、仇杀、血腥和暴力时,我们能否尽自己的心力,贡献一点慈悲、贡献一份祥和、贡献一份博爱、贡献一份无私,以便让这个日渐困难的世界,能因为我们曾经的生存,而变得相对美好一些?要想让事业达到顶峰,需要全力投入最大的生命长度。你要在死神追到你之前做完你该做的一切。只有舍,才能让你的生命拥有最大的可塑空间。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因为人类有灵魂的需求和向往。贵人就是对你的人生产生重大深远影响,引导你积极向上的人。要学会取舍。人生的贵人,就是能教会你取舍的人。你的人生中,若有能改变你心性的人物,能使你离恶向善离苦得乐,那便是你命运的贵人,你一定要善加珍惜。
●好啊
●之前对此作家没什么印象,看到这个作家做的一些商业活动我就呵呵呵了。举个栗子,此作家把自己作品打个包,原价2000多,然后打折卖给读者1700一套,鼓励大家多买,买了后他代捐。还有啥日行一善;大师亲手挑选的佛像售卖等活动,种果树等。没点经济实力的建议别看他的书,玩不起。
●神奇
●“拒絕長篇大論”? “拒絕考據訓詁”伊講!意思就是不像學術作品那樣有專業的註釋。不愧是作家,讀起來真的一點不深奧,很通俗,口語化,具有修習導引性質。適合實修者以及想了解一下香巴噶舉的讀者。
《大手印实修心髓》读后感(一):“直指人心”
在哲学的教条化、宗教的制度化、文学的功利化之后,我一直在寻找一种新的东西。它能汲取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的营养,但又能超越母体。它抛弃宗教之制度化垢病,抛弃哲学之繁琐,文学之虚浮,成为一种能“直指人心”的东西。它简单、澄明、干净、质朴、超越名相,能春雨润物般为灵魂提供一种滋养。
后来,我找到了它,这便是大手印文化。
《大手印实修心髓》读后感(二):大手印和瑜伽是一回事吗?
本来对瑜伽和大手印觉得还是能分的清,可读了这本书后觉得又迷惑啦。
瑜伽一词,源于印度,含义很多,是指一种修行的冥想方式,和佛教的入定还是有较大区别的,见修佛的人有修成舍利子,而修瑜伽后没有舍利,这是外同而内异的两种修行状态。而且佛教中的瑜伽派是以佛教的经意去指导用瑜伽方式修行的一种手段,这是静修方式。
大手印的字义为“大印鉴”或“大符号”。此种修行佛教僧徒是以双手结出不同的手势,带动身体反映出不同的特征,配合心法与呼吸,达到内外平衡,精神与肉体的和谐,自我感知与外在感知的融合,或者是自身能量与外部能量相互交流的法门,它能更好认知自心,这是动修方式。
而一般有修为的大和尚都会分阶段对动静、内外、体意进行修炼,以达到圆满通达的彼岸。
《大手印实修心髓》读后感(三):在红尘中磨炼---《大手印实修心髓》读书随笔(213)
雪漠说:“使命是自己设定的活着的理由。”简单的一句话,蕴含着很多东西。一些话语我久久地回味,久久地思索,慢慢也就使然了。就如一粒种子,在适宜的土壤里慢慢地长大一般。由此,让我对人生,对世界有了另一种认识和洞察。
使命是自己设定的活着的理由。自己设定,不是他人,不是外界所强制的,所命令的,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期盼和目标,说的诗意一些也就是梦想。很多人是没有梦想的,没有大的梦想和超脱的目标,多是局限在物质层次方面的,多是一种形而下的追求。如果一个人仅仅满足于形而下的追求,那么他的生命价值并不高。
自己的人生是需要自己来规划的。但是如果你的心是混沌的,是不明白的,那么你很难来规划自己的一生,多是受到家庭、社会、环境、生活的影响不由自主地随波逐流,随着一股惯性在活着,根本就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没有独立的思考和探索,只能是糊涂终生的。
如果在人的一生中有一“贵人”点拨了你的觉醒,让你的灵魂复苏,那么应该倍加珍惜。雪漠是这样诠释“贵人”:命相学上常有“得贵人”一说。按我的理解,所谓“贵人”,非权贵,非豪门,而是能影响你一生的人物。当然,这影响,更多的是心灵的影响。因为,命由心造,心善则命吉,心恶则命凶;心大成君子,心小为凡俗;利众破执可成菩萨,贪婪损人则为小人;心慕飘流可成迁客,心喜独居方为隐士。可知“命运”之轨迹,大抵不出心性二字。所以,你的人生中,若有能改变你心性的人物,能使你离恶向善离苦得乐者,那便是你命运的“贵人”,你一定要善加珍惜。
在心灵上能影响你一生的人物就是“贵人”,这种影响是最为珍贵的。心一旦慢慢明白了之后,就要在红尘中磨炼心性,让自己在世俗的生活中检验自己悟到的真理,继而修炼自己,提升自己。这是极为艰难的,也是必经的一过程,否则你永远或在空中楼阁里,没有任何的依托。
我有意识地让自己在做事的过程中反省自己的心,渐渐就会发现那些习气和毛病,那些性格中极为卑琐的东西。以前是没有任何觉知的,因为那时也不觉地是错的,没有那种意识。而今心中有了标杆,有了更高的向往和追求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心灵真得需要净化和提升。
人是很难战胜自己的,那怕是向前迈出一小步都是如此地艰难,那固有的惯性的力量太大了。这一点要清醒的认识到,要时时地保持一种清醒和觉悟。即使内心中点燃了一个火星,发出了一点亮光,但是周围巨大的飓风随时都会将之扑灭的。一旦熄灭就会再次回到原点,继续着那所谓的轮回。
但如果勇敢地迈出了一步,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那么你的内心就有了质的改变,你的生命就会燃起耀眼的火光,你的人生旅程中就有了诸多的诗意和不凡。虽然这一些也都是如梦如幻一般的,但这个世界中,你的存在就有了另一种意义。即使这种意义并没有被他人认可和发现,但那也是一种存在,一种高贵。
很多人是活给他人看的,是在扮演他人设定的角色,在既定的规则和程序里跳着一样的舞步,唱着一样的歌,看似一团和气,一派祥和,其实那是一种假象,一种迷惑人的东西,随着时间地流逝,慢慢地就显出了真相。但很多人都是在真相出现的时候才知道上了当,受了骗,懊悔不已,以自己的青春年华,以宝贵的生命做出了最为沉重的代价。
《大手印实修心髓》读后感(四):大手印瑜伽---《大手印实修心髓》读书随笔(2)
大手印瑜伽---《大手印实修心髓》读书随笔(2)
“瑜伽”一词并不陌生,媒体上,书刊上,城市中大大小小的酒店、写字楼、会所、商所、休闲俱乐部等随处可见“瑜伽”。一些朋友也很热衷于瑜伽形体训练,瑜伽锻炼等等,但给我的感觉就是一种休闲娱乐,强体健身,形体方面的塑造等,也知道一些高层次的瑜伽修行,关于灵修等方面的,后者比较神秘,比较令人向往,时下层次高一些的瑜伽修炼多是有钱阶层的“专利”,好像与普通大众离着甚远,问起啥是“瑜伽”时,多不能给我满意的答案。
雪漠在《大手印实修心髓》序言一开始就这样解释“瑜伽”:“瑜伽一词,源于印度,含义很多,但在本书中,我只选用其中一种,代指一种修行方法,意为给牛上轭,旧译为‘相应’。佛教和其他宗教流派用以表示总摄修心修慧的法门。佛门广大,教派繁多,各宗各派,皆有各自的修持之法,或诵经,或持咒,或参禅,或念佛,或严持戒律,或调息炼气,或凝神观想,或持摄静虑,其名目虽多,概言之,皆属于‘瑜伽’范畴。其目的,不过修心修慧也。”
是的,当我问起一些朋友参加瑜伽训练,瑜伽修炼的缘由时,可谓五花八门,众说不一,多者是塑造形体,减肥娱乐,通过锻炼身体而改善心情,提高精神面貌,高层次的追求是修身养性,让生活更有质量。还有的纯粹就是一种社交需要,因为参加瑜伽训练的多是成功人士,多是有头有脸的人。相当一部分人对“瑜伽”真正的含义不甚了解,多是一些泛泛的概念,浅浅的理解。
雪漠说:“需要说明的是,时下流行的,多是身体瑜伽,而真正体现‘瑜伽’本义的,其实是心灵瑜伽。”
心灵决定一切。身体是灵魂的城堡,即使在外表上,在身体上妆扮再怎样的娇媚,再怎样强壮,如果心没有改变的话,总是东施效颦,弄巧成拙的,有些东西并不是经过外在的锻炼就能改变本质的。如地位、身份、财富、职称、官衔等等的高低多少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幸福,一个人的气质一样。虽然通过一些在外的追求能提升一个人的心理素质,能提高一个人的文明程度,但终归的还是要从一个人的心灵出发,从根源上来解决问题。俗谚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雪漠是古印度大手印瑜伽的实践者,他在自命为“红云窟”的关房里或禅修,或读书,或写作,几乎与世隔绝地进行瑜伽意义上的闭关,他修过八年小乘禅定,修了十二年光明大手印才铸就了今天的成就。作为一位作家,他花费二十年写就了“老顺一家”,相继出版了系列长篇小说《大漠祭》、《猎原》和《白虎关》,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仅仅是用二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自己。”其“完成”二字又涵盖了诸多的深意,智者见者,仁者见仁,不同的心自有不同的理解。
按《英汉-汉英-英英佛学辞典》的解释,大手印的字义为“大印鉴”或“大符号”。雪漠延伸解释就是:“大手印是超越名相的,它告诉我,无论是宗教的教派名相,还是诸多的二元对立,都是应该从心里扫除的东西。”
此种禅修传统强调直观自心,而不是经由善巧法门认知自心。大手印瑜伽是心灵瑜伽的一种,它完全超越了宗教的所有名相,而是“直指人心”。
这让我再次思考雪漠的写作,让我思考雪漠小说的真正现实意义。在文学上,它代表了雪漠对于入世的思考和洞察,毕竟大部分的人生活在世俗当中,离不开现实的社会生活,生活中种种的迷雾,种种的现象总是让人分辨不清方向,窥探不出真正的本质来,像困在黑暗中四处摸索的迷路人一样看不到世界的真正面目,而雪漠的小说把整个的人类社会通过小说这种形式,以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将自己对生命,对生活的感悟及思考借助于这些形象一一书写了出来,读后给人醍醐灌顶的感受,猛然间就能醒悟很多很多。
于是,我越来越理解了雪漠不仅在出世还是在入世都是圆融通达的,他摒弃诸多无用的,繁琐的,枝枝叶叶的东西直截了当地,非常质朴地道出了诸多现象背后的实质来,让人从中一眼就能洞察出人性的种种形态来,继而也就使心灵豁然开朗,变得明白起来,清醒起来,久而久之也就学会了放下,坦然而快乐!
雪漠这样来诠释大手印瑜伽者:“大善铸心”也。“善”就是人心所向的大力量,“大善”是传道,传播真理,传播为人之道,大善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精神和文化只有在一个人的心里扎了根才能真正的影响他,影响他的生命,改变他的命运。只有精神和文化才能传承,才能信仰,这是人类文明中最为精华的部分。
《大手印实修心髓》读后感(五):心性修养的文化---《大手印实修心髓》读书随笔(3)
心性修养的文化---《大手印实修心髓》读书随笔(3)
雪漠在《大手印实修心髓》序言里写到:“当这个世界日渐陷入狭小、痛苦、仇恨和热恼时,我们的文化,应该给热恼中的人们带来清凉,带来宽容,带来安详和博爱。”
时下,人类所处的世界是异常动荡不安的,各种矛盾和欲望日益尖锐和膨胀,每个人都深深地感触到一种不安全感,心灵也随之浮躁不安,灵魂也不知何处是依怙,就那样随着潮流茫然无助地席卷而去,生活中有一股很强大的惯性促使着人们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但很多人的主体意识还没有完全觉醒。
大手印瑜伽是人类文明的智慧大海中最为质朴,最为伟大的浪花之一,它最为贴近人的心灵,是关于心性修养的文化。自古以来佛教从印度传递到中国,虽然外显上名目繁多,枝节复杂,看似神秘莫测,不管是净土的“唯心弥陀”也罢,禅宗的“顿悟”也罢,还是密宗的观想持咒、布施供养等等其实都离不开“心性”的修养和训练,究其实质就是在心性上下工夫的。
雪漠在书中序言中针对大手印做了简略而概括的介绍,根据入道方法的不同,大手印可以分为显宗大手印和密宗大手印。显宗大手印又叫实相大手印,实相的原意为本体、实体、真相、本性等,书中如此引申解释为:“实相超越一切相对相,超越一切语言效用,因为一切语言都是相对性,而实相则是绝对的真理。佛教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因缘组成、变化无常的,都没有永恒的、固定不变的自体,这就是‘空’。这种空就是宇宙万有的‘真性’,亦即诸法实相。”禅宗由参话头、坐禅、观心、棒喝等方便法门入手而明心见性也称之为实相大手印。
密宗大手印分为和合大手印和光明大手印。和合大手印亦称为空乐大手印,而光明大手印属于大手印顿入法。书中解释道:“若是具德上师得遇上根弟子,上师观机缘成熟,加持弟子得见光明,故名。” 贡噶上师在《大手印直讲》中说:“最上之大手印,则并亦无须乎灌顶等修,但当恭敬礼拜,承事亲近于其上师,或仅观上师微妙身相,即能立得证悟。”
在雪漠著作《我的灵魂依怙》中可以看出香巴噶举印度祖师奶格玛上师就是不经勤勇,疾速成就的,她直接得源于金刚持,一旦成就就证得究竟佛果。香巴噶举法脉传承的精髓就是“奶格五金法”。同样,雪漠在十年前得遇香巴噶举第36代传承上师江贡活佛,数日内就契入光明大手印,这是江贡上师亲自印证过的。雪漠在《我的灵魂依怙》书中写到了自己的一些宗教体验,这也是奉师之命写出相关觉受和表征,对国内外研究香巴噶举文化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文献资料,具有划时代的社会意义和深远意义。
整部《大手印实修心髓》即是雪漠从香巴噶举法脉的“大手印”、“三分支法”等承载心性学说入手,来谈大手印瑜伽修炼的。雪漠说:“因为无论大小乘或是显密乘,其修炼的实质,都离不开心性。心外无佛,心外无法,离心而求法者,便成外道了。所以,诸多宗派,名相虽异,心髓为一,抓住实质,便能提纲而挈领了。”
雪漠是香巴噶举大手印文化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他曾用十二年时间专修光明大手印,心有所悟并得到印证。诸多的生命感悟及诸多的修心摘要不仅仅书写在相继出版的《我的灵魂依怙》和《大手印实修心髓》中,如果是有心人完全可以在他出版的系列小说中可以窥见一斑,在一定意义上雪漠的文学作品同样承载了修心的诸多要领,只不过是借助了小说中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千姿百态的生活现象来诠释整个的世界真相罢了。如果能真正的领悟到这一点,并可理解了雪漠所说的,他寻找的,不仅仅是写作的意义,更是生命的意义。
文化最重要的承载体是人本身。对于大手印文化的博大与精深,我每每读雪漠的系列小说总是甚为震撼,写了千篇的随笔总也难尽心中的感叹,由此让我禁不住地写下去,研究下去,那是一座人类文化中最为珍贵的宝藏,需要进一步的挖掘和弘扬,让更多的人沐浴其真正的智慧,焕发出更为灿烂的光明。
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心灵困扰问题越加严重,物质的高度发展与精神文化的极度贫乏形成鲜明反差,古老文化的发展与衍化与时下社会的发展也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虽然很多学者也呼吁当今文化应该回归与传统,但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是同时存在的,如何能取其精华,舍弃糟粕更好的服务于人类,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因此雪漠在《大手印实修心髓》中写到:“我觉得,在科学高度发展的同时,人类应该从古老的东方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善文化中汲取能有益于心灵的养分。”
时代在日新月异的发展着,而承载人类文明智慧的香巴噶举也应该与时俱进,远离制度化宗教之诟病,摒弃文化形式之繁琐,放下任何束缚心灵自由的种种枷锁,成为“直指人心”的东西,给世界带来全新的真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