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关于“后天亲人”之思考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关于“后天亲人”之思考

2020-10-21 12:09:43 作者:春水煎茶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关于“后天亲人”之思考

  “后天亲人”这个问题提的奇特,新颖。因此,会引起人的关注甚至共鸣。觉得先天亲人和后天亲人并不矛盾,亲人的定义是什么?是感性的认知?还是理性的厘定?有什么经济意义和法律意义?

  社会发展到今天,互联网,微信,各种信息看似无处不在、呈猛烈轰炸之势,大多数人的觉得自己无所不知,似乎没有什么想不开的。但世故“人情”却依然还在传统的地带徘徊不前,回到亲情氛围里面,举步维艰。春节期间,有好几个朋友说过得很不开心,情绪一度陷入纠结中难以自拔。究其原因都是亲情惹得祸!一个是为压岁钱伤感,另一个则是老家要盖房,亲人要求他拿出钱,而他觉得拿钱非他本愿内心不悦,与亲人之间有了隔阂。

  并非人们不想改变,而改变一点点确实十分困难。

  后天亲人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先天亲人的矛盾之处,就在于身后之事。只要大家都活着,一般而言,不会出现太多的问题

  记得抗美援朝结束后,朝鲜人曾经把志愿军称亲人。《再见了,亲人!》一文被选在语文课本中。可今天朝鲜人还有谁这样称中国人呢?所以,后天亲人也有时段性、不稳定性。

  先天亲人的优势是基于血缘,任何力量都无法改变这样的人际结构。

  只要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亲人就是那个会一直牵挂的人,哪怕互助的力量极其微弱,也还存在着。让人觉得世界不是绝对孤独。

  但是话又说回来,每一个人内心深处最隐秘的地方,亲人往往是探不到的,谁能呢?可能是朋友,知己,这样一来,所谓的后天亲人就出现了,而且会越来越普遍,越来越获得彼此认同。

  记得有人说:和亲戚少来往,和朋友多聚会。说此话的是个社会阅历极丰的人,怎会得出这个结论?我觉得她解释的也在理:你对亲人的付出,亲人一般不会感恩,反而觉得你应该如此;你对朋友的付出,朋友多会互动,且关系越来越密切。

  也就是说:正因为是亲人,觉得彼此之间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亲情不分彼此;因为朋友之间,彼此是独立的个体,你的任何付出,都会有回应,或者,你的付出总能得到,虽然你付出的时候并没有想得到,可是一定会得到。

  这样一来,人心就会有个比较:我的朋友能滋养我的人性之美,我的亲人反而让我倍感挫败时常看到人性之恶。

  所以就有些人,放弃亲情,和朋友的关系却十分牢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