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魄冤魂》观后感精选
《夺魄冤魂》是一部由彼得·梅达克执导,乔治·C·斯科特 / 翠施·范·德沃尔 / 茂文·道格拉斯主演的一部恐怖 / 悬疑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夺魄冤魂》精选点评:
●我最喜欢的那类恐怖片!吓得缩成一团并暗中爽着……冤魂复仇的古典哥特鬼宅电影,片名点题——狸猫换太子,虎毒也食子,活人黑心就得鬼来治;说成《威尼斯疑魂》姊妹篇其实不太合适(细节倒有很多相似:丧女、移居、溺水、风骚闪回快剪),有几场很像《凶兆》比如从栏杆摔落;机位构图深得《邪屋》精髓,极低极高镜位营造出威胁感,摄影机运动是一绝,始终以拟人视角扫过这深深古宅层层叠叠,极速穿越走廊楼梯的幽灵长镜头令人汗毛直立,搭配七八十年代时兴的变焦,用在恐怖悬疑类型非常合适,还有附加惊喜的定格拍摄;配乐牛逼,烘托气氛大功臣。本来觉得巴顿将军的男主气质太Alpha能手撕小鬼,后来发现人设转向“侦探”,那他的宽厚正义+少许偏执的特质是OK的。(《尖叫影院》提及:挖井影响《午夜凶铃》,《黑楼孤魂》抄了不少情节和调度。)
●明明是恐怖片,看得比上数学课还要拽瞌睡
●和鬼混沟通的方式。
●剧情一般,配乐效果吓人
●唱着不怕不怕啦的男主...
●猛然发现我的“想看”标记是“作曲”?两个人看和一个人看还是不大一样,二刷pending
●男主(仰天怒吼):我该做的都做了,你还想怎么样!! 冤魂:你大爷的,装出点害怕的样子会死啊!
●相当牛B!
●好久以前看的了家里好像还有碟orz
●八十年代的古宅追魂索命片,看过的恐怖片中最淡定最正义最关心鬼魂的男主,好看。
《夺魄冤魂》观后感(一):[夺魄冤魂]指南大全
1.这部应该是拍恐怖片的导演必看电影之一。年代久远的恐怖电影几乎都是宝藏,即使后来那些再优秀的恐怖电影你也能从中发现它们的影子。何况是[夺魄冤魂]这部电影,故事情节完整,剧情线索的铺列又升华了电影的内在情感。
2.永远不要完全信任那些处在高等地位的人/机构。毫无保留的呈上证据并不会带给你理想的结果。
3.当身边有人告诉你他所遭遇的一些离奇经历时,不要立即否定/不信,这世界99%的灵异都是假的,只不过真的1%让一些人遇到了。当然你也不要特别明显的给他提搬离住所等建议,你的眼光是很敏锐,但你已经妨碍到别人了,离真相太近的人通常会遭遇不测,这在人的世界也适用。
4.房子大不恐怖,大不了多养几只比格犬好了。恐怖的不是房子而是与房子有关的血腥历史。[闪灵]里的酒店如此,[夺魄冤魂]里空了十二年之久的住宅也是如此。
5.外国的恐怖电影有一点是一脉相承的,无论在哪个年代,主角们都能很方便查询到自己想要的资讯。
6.如果一部恐怖电影中还描绘了秀丽的风景或者画面拍摄的十分优美,我对电影的好感度会提升,因为恐怖片最能让我关注的是其故事本身,而一个好的故事包含了方方面面。
7.一个小球从楼梯方向滚到男主面前,这个球是他逝去女儿的玩具,本应该放在盒子里。随后他开车把球扔到河里,回到家,在回房的前一刻他往黑漆漆的楼梯处看了一眼。所有人都萌生出「觉得有可怕的事情要发生」的心理,过了几秒,那只小球从楼梯台阶的上方弹落下来。
突如其来不可怕,只有对其心存预感才最恐怖。 —Hitchcock
8.各种拍摄视角,但每次拍男主单独在住宅里行动时都是第三视角,所以并不会让观众突然受到惊吓。小男孩也不会让人受惊,他出现的次数非常少且他的面貌是正常的,不过你可以跟着机位找小男孩。大量诚意十足的空镜头,男主一人听录音的那一段使用的是运动镜头?我受到的冲击(悲伤)大于惊吓。灵媒师通灵的桥段经常出现在各种恐怖片里,唯有这次看得眼眶发热,又愤怒又伤心。
答疑解惑时间
小男孩从小身患重病,外公的遗嘱指定他为财产唯一的继承人,他的父亲只有监护权。但如果男孩活不到成年,财产要全部捐献出去。这位父亲把孩子溺毙在浴缸后去孤儿院领养了一个小男孩冒充他的儿子,为了掩人耳目带着小孩出国,很多年后才带孩子回来。男主在家里听到连续巨大的声响是男孩在浴缸里挣扎手打在浴缸的声音。
而小男孩是不是肆意发泄和报复错了人呢?➡️他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让人救他,他没有紧闭大宅的门让人出不去,也没有剪掉家里的电话线,他清除的一些人只是他认为的那是他复仇的工具或者阻碍他复仇的人,你对他有什么要求呢➡️男孩永远停留在孩童时期,他没有接受社会和家庭的教导,他永远无法成为一个道德规范的社会人,当然经过教导的人也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好人。总之男孩的脑中永远不知道自己什么地方做错了(不懂的人可以想下血浆片发生的地点为什么总是在远离大城市,人迹罕至的村庄)。➡️还有可笑的一点,为什么对鬼魂的道德要求如此之高?不能随意迁怒,不能乱报复人。人做到了吗?神都无法做到,在出埃及记里,明明是法老的罪,神大可降罪于法老甚至他的家族,但最后却波及到整个埃及,有道理可讲?小男孩可以黑暗邪恶,那是他的自由。
议员是不是无辜?➡️男主在最后问他“作为谋杀的受益者你觉得你无辜吗?”议员确实与那件事无关,但他在知道整件事后并不是想用事实还父亲“清白”,而是直接派人威胁,夺取男主手中的证据,如果不是手下的死(小男孩的报复真是令人畅快),他都不屑与男主见面。
为什么不直接找父亲报仇?➡️他恨那个占据原本属于他位置的议员,我们有时也会恨错了人,不愿去想去承认谁才是真正伤害我们的人。而如果小男孩其实也想报复却无法报复他的父亲呢?毕竟他被埋在井里,井上还盖了座房子,只有重见天日才能真正开始复仇,可惜父亲已经死了那只能由议员承受他的怒火了。
任何电影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情节逻辑上的问题,但对恐怖片来说更可以适当放宽,追根究底时已经让它失去神秘和美感了。
电影最后小男孩的仇恨得到彻底释放,大火烧塌了连接阁楼的楼梯烧透了整座房子,一切都会平息,从此再也没有不安的灵魂(只是有点忧伤)。
《夺魄冤魂》观后感(二):《夺魄冤魂》——换子疑云
搜索了下脑海中的老版恐怖片中,惊悚悬疑气场如此之强的也只有《威尼斯疑魂》了。老房子里的怪声音、自动移动的器皿、莫名其妙的灵异事件似乎都只是为了证明冤鬼复仇的存在,而主要目的都在于铺垫剧情本身的环环相扣,将寻找凶手的惊险过程以及助鬼怕鬼的矛盾心理刻画的相当细致。如果《威尼斯疑魂》是恐怖片教科书的典范,那么《夺魄冤魂》就是最受欢迎的举例说明。
影片开场相当精彩,短短几分钟之内便让幸福团结的一家三口家破人亡,前后反差令人震惊之余,最重要的是男主角在电话亭中发现危险的一幕让人印象深刻:两辆相向而行又都速度极快的车在雪地上都有难以刹车之势,还在路边玩耍的母女丝毫没有注意到危险来临,而电话亭中的男主角感觉到危险情急之下手慌脚乱竟然打不开电话亭的门,结果只能眼睁睁看着小轿车被大卡车撞飞出去,而就是这辆小轿车要了这对母女的命。
在恐怖片中这算是节奏较慢的了,但对老房有鬼的细节却是一点也不含糊,冤魂一步步指引着男主角发现自己、害怕自己、帮助自己,而配乐又非常的典雅考究(最重要的是男主是有名的作曲家),从未出现过猛然尖锐刺耳吓人一跳的声效,以急促的节奏和诡异的音调代之,让人对这部影片的好感又上升一层。
老房有鬼的恐怖片里总会出现几个通灵者,片中录下鬼童的声音,男主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反反复复的听最后终于心力交瘁累昏在地一段感觉特别的真实。而落满蛛网的空轮椅满屋追着女主跑时绝对是本片最惊悚的一幕,鬼童的愤怒终于让他决定亲自杀死当年取代自己的无辜者的性命,这也是我对很多恐怖片的疑问:这些鬼这么厉害,干嘛不自己去报仇?
《夺魄冤魂》观后感(三):死鬼,你找错人了!
《夺魄冤魂》是部加拿大鬼片,摄于1980年。那个年代的特效技术很是堪忧,导演只得另辟蹊径,在气氛和音效上下功夫,一惊一乍的反而收到了奇效。
本片名声不显,却直接影响了两个大名鼎鼎的后辈:一个,是日本的《午夜凶铃》;另一个,就是号称中国第一部恐怖片的《黑楼孤魂》。(当年可把我吓得不轻)
男主角约翰.拉塞尔,一个功成名就的作曲家,妻子和女儿双双死于车祸,伤心的他跑到西雅图去重新开始。
约翰的工作经常要用到钢琴,为了不打扰邻居,他通过历史协会租下一栋偏僻的豪宅,故事由此展开。
豪宅荒废已久,约翰搬进去后,怪事就接二连三的不断发生。
自动开启的水龙头,不听使唤的门扇,突如其来的怪声,能自己回家的皮球,一切的一切都在表明:房子里还有着另一个“住户”。(这些老掉牙的桥段,现代人早已看腻,在当年还是开了先河的)
这背后必有蹊跷,有钱又有闲的约翰化身福尔摩斯,到故纸堆里去寻找真相。在灵媒的帮助下,还真让他挖掘出一桩尘封了几十年的旧案。
电影的中段有点像侦探剧,跟随着约翰的视角,证据一点一点地被发现,经过推理演绎,最终发现了凶手的动机。
楼中的冤魂叫做约瑟夫,是个六岁的小男孩。凶手不是别人,正是约瑟夫的亲生父亲。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毁灭?这背后,隐藏着一个金钱毁灭了亲情的悲伤故事。
约瑟夫的双亲,是穷小子和富家女的结合,母亲在分娩时过世,约瑟夫小小年纪就和父亲相依为命。外公恨死了女婿,把所有的财产都留给了约瑟夫,没给女婿一分钱。
他用的金钱,住的豪宅,都属于儿子,他只是儿子财产的托管人。万一,儿子没有活到成年,财产就会被尽数捐出,他则打回原形一文不名。老人家万万没有想到,这样的遗嘱反而害了小外孙。
三岁的时候,约瑟夫身患重病,从此瘫痪在床。起初,父亲还很慈爱的细心呵护,但,约瑟夫病的越来越重,眼见着金钱和地位都岌岌可危,父亲想出了一个一劳永逸的毒计。
他溺死亲儿子,从孤儿院中找了一个小男孩来代替,然后,带着这假儿子“出国治疗”,一去就是十几年。待到回国时,小男孩早已长大成人,谁都看不出,狸猫已经换了太子。
出于愧疚,他后来把父爱都倾注在假儿子的身上,两个人父慈子孝的过了几十年。假儿子也非常争气,他事业有成,当了议员,还是当地最大的慈善家。
这些,都让约瑟夫特别抓狂,于是,好奇心重的约翰就成了他的倾诉对象。在他的指引下,约翰四处打探,突破重重阻力,在一口枯井中找到了小朋友的遗骸。(没错,从枯井中爬出的贞子,灵感就来自这里)
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之后,影片就开始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状态:战线拉的太长,七十年过去了,唯一的坏人早已寿终正寝,约瑟夫失去了复仇的对象。
另外,影片的设定也很有问题:冤魂太过神通广大。
鬼片有几个公认定律,其中的一条是,鬼魂只能在夜间出没;另一条是,行动被限制在某间房子内。但,约瑟夫偏偏百无禁忌,光天化日之下跑到大街上去弄翻警车。
不仅如此,他还能同时在豪宅和枯井中显灵,这两个地方,起码相隔了几十公里。这样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无敌存在,引发了影片中最大的一个Bug:如此厉害的约瑟夫,早些时候都干嘛去了?
冤有头债有主的,他放过了凶手,却在几十年后拿一群不相干的人开刀,真是奇哉怪哉。
受害者变成了加害者,剧情的反转,让约翰追悔莫及,好心办坏事,最终,他成了助纣为虐的帮凶。
倒霉的都是无辜者,男主角失去了房子,女主角失去了工作,议员更是糊里糊涂的就送了性命,当年,他还是个六岁的孩子,养父的错,为什么要让他来承担?简直比窦娥还冤。
看着这冤魂不分青红皂白的大开杀戒,让人真想冲进屏幕里,对着他大喝一声:“死鬼,你找错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