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Bike与旧电钢》的影评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Bike与旧电钢》的影评大全

2021-01-01 03:15: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Bike与旧电钢》的影评大全

  《Bike与旧电钢》是一部由邵攀执导,张宜蘇 / 张鹏程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Bike与旧电钢》影评(一):活在云端的人

  孤独的人,存于城市。寂寞的人,存于自然。洒脱的人,存于人间。自由的人,存于云端。虽然导演的专业技巧还不太娴熟,但也不妨碍他对片中人物的展现。片中的两个人,我认为在一定意义上,都被生活所束缚,因为“他们选择用活着来与命运抗争”,然而他们却在最大程度上活出了自由。他们是自我的灵魂,是他人的治愈者,是精神的拥护者,是天性的释放者。感谢导演,让我知道世间竟有这般奇人存在。

  《Bike与旧电钢》影评(二):音

  「自行车与旧电钢」

  一部描述两个小人物的纪录片儿

  让你在最难堪的角落里发现至诚的音乐

  见证市井小民(又或可称“屌丝”乐手)如何靠无形的信仰生存,战胜生活

  祝你也可如两张般活得“不忘初心”

  -

  余下的内容是为了填补豆瓣的字数要求...期待导演的下一部电影,刚才在深圳的点映会上没听清名字,知道的朋友们可以发出来

  《Bike与旧电钢》影评(三):噫嘻,五星

  大家都在聊拍摄上的不足。

  纪录片是讲究拍摄技巧的,诚然这部作品在剪辑,结构,内容的深入性上有很多的可以提高空间。

  但是纪录片更重要的是内容。是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这是纪录片的初衷和实质。这就像开石头,好的故事就是开出玉了,哪怕雕琢上不足甚至是不作雕琢,依然胜在质地的醇厚无比。选材需要的是一双好的眼睛。

  所以我想说选的真好,奇人必有异能,感谢导演给他们留下镜头,记录了这些些故事。

  《Bike与旧电钢》影评(四):逍遥。

  电影看至一半,满脑子都是“逍遥”二字。

  前半段我所想的,却是“魔幻现实主义”。

  导演说,张鹏程和张宜蘇是完全不同的人,一个是阳,一个是阴。

  不过,我看到的却是同一种人,都是何等可爱的人物。

  尽管可爱,可是,又有谁会真正去爱。

  就像观影过程中那此起彼伏的笑声,却分不清这笑声究竟意味着什么。

  被逗乐?可笑?还是嘲笑?

  让你在现实中遇到这样的人,恐怕也是远远的走开吧。

  即使不远远走开,也只是想看看奇人异事罢了。

  甚至整个纪录片看下来,都似乎是猎奇的过程。

  噫唏!“我们都选择活着和命运斗争”。

  《Bike与旧电钢》影评(五):别的不多说了,就列一下片子里的翻唱歌单吧。

  片中每一首都震到我了,翻唱的歌曲在最后没有列出来。等到把原唱和各个版本找出来都觉得不如他唱的生命洋溢。。。。。

  【greatest love of all】 Whitney Houston

  【women】 John Lennon

  【September morning】Neil Diamond

  真的台湾范儿十足,我听得不多的台湾音乐剧[比如蔡琴的]就是这个味阿。

  也能听出胡德夫和陈升来。

  大陆的人有此才华,不是民谣就是实验去啦,况且他自己风格成形的时候大概是没接触这些音乐的,只是小时候家在台湾。为啥呢。。

  《Bike与旧电钢》影评(六):谁的六便士和谁的月亮

  自行车与旧电钢。

  片名毫无吸引力,下午三点的场,怕自己真的瞌睡,冒着晚上失眠的风险,还是点了杯咖啡,但是,没想到,很惊喜!

  拍摄的镜头晃的跟鬼样,画质粗糙,甚至断片,但真实的不影响欣赏。

  邋遢的老师张宜苏,衣服永远油迹斑斑、不修边幅、跟乞丐无异;贫嘴的学生张鹏程,张口就像个段子手,一口徐州方言普通话自带笑点,刚被他们感动的潸然泪下就又破涕为笑,大概有趣的灵魂就是有这样的魔力,你眼中的六便士,却是他们心里的月亮。

  我以为这样物质经济浮躁的社会,已遍寻不到这样的灵魂,但有些人就在身边活得如此超脱。

  他们不会迷茫困惑孤单失落吗,是常人都会如此,只不过他们内心的光亮比我们更闪烁吧。

  《Bike与旧电钢》影评(七):一个喜欢说“噫嘻”的火云邪神

  如果真有个“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那么徐州的张宜苏绝对是里面的NO.1。如果他活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估计他一定能和庄周很聊的来。在现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一个人居然还能这样坚持自我,守住内心,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中国这样的人太少太少了。到我42岁的时候,我是否还能像他一样,一直保持内心的愉悦,开开心心的过好每一天,我不敢想。人应该活好当下的每一天,每一天都应该去用心去感受身边的生活,而不是现在一天一天的冷漠下去,对别人对自己。正如片子中有个戴眼镜的小胖子说的“把人活到最本质,想干什么就赶紧去干,不要浪费时间”,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懂,但是有的人在25岁的时候放弃了,有的人在26岁的时候放弃了。有的人在30岁的时候放弃了。出于危机感,为了将来的自以为的好生活,放弃了当下的每一天,一天天的冷漠下去,对自己对别人。我感觉自己正一天一天把自己卖掉。最后,想不到中国有这么好的纪录片,感谢导演邵攀。

  《Bike与旧电钢》影评(八):《命运馒头》

  片子里听了前几句,已经快要热泪盈眶……

  还没有找到歌曲,上网搜到了歌词:

  有的人依靠音乐和命运斗争

  有的人靠卖馒头和命运斗争

  有的人依靠自杀和命运斗争

  你和我选择活着和命运斗争

  所有的人,

  都必须和命运斗争

  无论他们依靠的是什么是什么

  所有的灵魂,

  来吧,面对这人生

  或许他很冷,

  或许他很冷

  但冻不死你的热情

  所有的灵魂,

  都必须和命运斗争

  无论他们追求的是什么是什么

  所有的人,

  来吧,战胜这人生

  千万别妥协,

  千万别妥协

  你要相信自己的热情

  《Bike与旧电钢》影评(九):1月27日下午2:00在上海大光明还有一波点映!

  1月27日下午2:00在上海大光明还有一波点映!

  大家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购买。

  可能是年前最后一次观影机会了,大光明地点好,票价不贵,欢迎来啊~

  《自行车与旧电钢》成片5年后,历经坎坷,终于要通过「大象点映」在大银幕上与观众见面。我作为大象点映发起人,邀你一起把这部影片带到我们的城市。目前已经报名9人,集满60人就可以放映了,未达人数会全额退款,这很有可能是春节前最后一次点映了,1月27日周日下午14:00在上海大光明影院,期待你的到来哦!

  大家可以扫描图片二维码或者点击阅读原文报名,这绝对是你用音乐和电影留住2018,最好的方法。

  《Bike与旧电钢》影评(十):追逐梦想的两个人

  昨日,吾偶得影院一叙,幸观《自行车与旧电钢》,颇有感触,现献拙文一篇。两逐梦人,一名曰:张鹏程,另一名曰:张宜苏,二人同为江苏人也。(白话文)两人始终不放弃自己的音乐梦想,虽然张鹏程在北漂一段时间后,放弃过自己的音乐梦,但苦苦探索之后,觉得骑在自行车上弹着吉他唱歌才是自己最快乐的时光,后来又将音乐梦做了下去。在记录片中张鹏程有一个故事,他在删片子(禁欲),给它们进行了祭奠仪式。另一位主人公,张宜苏培养出了许多音乐人才,他从来不收学生的学费,而靠倒卖旧电子设备来赚自己的生活费。这也就是电影名《自行车和旧电钢》的由来。张宜苏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追着乌云洗澡。很多人认为做音乐的人是很有个性的,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他们坚持做自己,追逐自己的梦想。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导致改变了自己的初心,最后泯然众人矣。上帝造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为什么很多人最后没有了自己的个性了呢?,我想是自己没有坚持下去的勇气,觉得太难,肯定不行。但是不去试试你怎么知道。可能很多人会问,世界上会有这么多位置给我们吗?但我想说,路是人走出来的,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