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沙与沫》读后感1000字
《先知·沙与沫》是一本由纪伯伦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9.0,页数:12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先知·沙与沫》精选点评:
●如今看来怪硬的
●郑州。大地喜欢亲吻你的赤脚,风渴望抚摸你的秀发。
●如涓涓细流而来 他的思想深邃自由 仅次于柏拉图的细致。
●有爱,有婚姻,有孩子,有施舍、饮食、工作、悲与喜、房屋、衣服、买卖、罪与罚、人性、法律、自由,有理性与激情、痛苦、自知、教学、友谊、言谈、时间、善恶、祈祷、欢乐、美、宗教、死亡……
●他的诗真美
●警句迭出,妙喻天成。
●甚喜
●绝壁五星
●喜欢了很多年的书,今天重读,思绪万千,就这样一点点地,让我好好地体味生活吧。
●唯有一篇 我觉得写反了 目前的我
《先知·沙与沫》读后感(一):先知
关于爱和美。书中的先知说了很多方面的道理,我认真思考过的只有爱情,自由,理性与激情还有其他几个。最近再读很多书,以主流积极向上作品优先。我希望自己能感受更深刻,能写出点东西,能更好一些。我是说,更爱一些。
《先知·沙与沫》读后感(二):很美啊 海边的风景
小时候咱很认真的被他忽悠着了。
高二的时候学校图书馆里这本书,让我抄了好长的一段时间 小时就那样看到好东西就想占有。那句话好玩极了:给我一只耳朵,我将给你以声音。还有个:我把客人拦在门口说:“不必了,在出门的时候再擦脚吧,进门的时候是不必擦的。”
《先知·沙与沫》读后感(三):无需赘言
这本书经典到没什么可说的,反正我这人表达能力也不行。总之没的说,绝对值得一读。只是诗诗比较抽象的东西,如果没有一定的思考可能会看不懂。而且个人认为这一版翻译的不错的,价钱很便宜,体积也很小巧,我复读的时候天天拿在手里看,很方便。不过对于沙与沫没有什么深刻的体会,因为看的比较少,精力都用在了先知上。这一次是彻底体会到了经典的东西虽然好,但是很累人。我读了差不多快十遍,还是觉得吃不够,不能彻底消化,越是看就越是觉得有内容,越是觉得语言美,越是能感觉到作者的单纯与博大。这个或许就是经典的魅力,不怕你仔细体会,就怕你看不懂。
《先知·沙与沫》读后感(四):万物总是拥抱着前行,正如生与死,光与影
很久以前偶然的的买了这本书,谁不出的契机。白白的书皮在一大摞五花八门的的书架子上,它并不是在很显眼的位置,然而我停下来,踮起脚尖很吃力的把它拿了下来。
最初我本没有注意到它的语言和内容有多抢眼,吸引我的是英文和汉语相互对应的排版,那时候我甚至到现在我也觉得那是很特别很精致的。
一打开书,右面是楷书的印刷体,中间有小小的间隔让一行行的字句变得立体,很细微的东西最能体现诚意;左面是类似于电影里面住在英伦古堡里面穿着华丽的服饰用白色的羽毛笔蘸着墨水写成的英文,流畅而庄重的美感,初看是觉得衬托书本生的一些气韵,现下却又认为那样的字形有些喧宾夺主的,大致的原因还是因为作者,纪伯伦,阿拉伯文坛奠基人之一,出生于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里,在短暂而辉煌的一生里,饱经颠沛流离、痛失亲人、爱情波折、债务缠身与疾病煎熬之苦。
高中的时候把它送给别人,那个人早已没有了联系,当时就觉得看完书能想起一些品性有关与他,非关风月,只为真心。虽然忽略掉这个世界最基本的一些规则,毕竟不是所有人的内心都是清明的。
我依然记得书里的那句话,并非故意很深刻的记着,只是时间这么久了,向来是不会忘掉了。“万物总是拥抱着前行,正如生与死,光与影”。
《先知·沙与沫》读后感(五):先知分明就是作者自己啊
初读纪伯伦时刚上中学,《沙与沫》起的作用就和《读者》或《意林》上的语录差不多。比如:“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他获得了什么,而在于他想获得什么。”“真怪,渴望某些快乐,正是我痛苦的一部分。”“真正自由的人是那有耐心忍受契约负重的人。”多励志呀,不是么?
当然,更多的是让我似懂非懂的美丽文字:“树是打的写在空中的诗。我们把它们砍下做成纸,好来记录自己的空虚。”它们和席慕容、三毛或莎士比亚一起,被我认认真真的摘抄到小本子上。
不管我如何回顾那个十多岁小女孩的阅读,我都得承认:纪伯伦的浪漫与睿智,早已印在我心底。06年,当我搭建自己的博客时,将所有哲思的文章归于一类,取名 Foam,即来自于 Sand and Foam。(另三个类目分别是写闲适生活的 Innisfree,写欢乐趣味的 Cuckoo,回忆童年往昔的 Champac,大家可以猜一猜出处。)
最近这几年里看到被引用得最多的,大概是关于孩子的诗:“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每每读到,就开始感叹我用纪伯伦来装点门面彰显文学素养的日子。
今日重温此书。在世间多度过了二十个年华之后,我终于能读懂一些。忍不住惊叹:写下这些文字的,分明是先知自己啊!他那么多的智慧究竟从何而来?他怎能修炼出那么纯粹又广博的爱?他一定见过至高无上的美,否则他怎能将之生动的描绘给我们?
我去搜索他的生平简介,并没能找到他是先知的证据。可我最终还是知道他确实就是,因为我读到了这句:
我父母想要个孩子,他们生下我。
我想要个母亲和父亲,我生下夜晚和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