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金刚经》的影评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金刚经》的影评大全

2021-01-19 03:34: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金刚经》的影评大全

  《金刚经》是一部由毕赣执导,陈永忠 / 谢理循主演的一部剧情 / 短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刚经》影评(一):随心颂读一遍

  喜欢《路边野餐》的长镜头,一路到底,悠长悠长,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部短片奠定了毕赣的风格,神秘虚无,似是而非,时空错乱,如诗如画。就像读一首晦涩长诗,翻一本迷离画册,似懂非懂,却是不知不觉入梦,时间一下闪去。特别喜欢片尾的电闪雷鸣。山雨欲来风满楼。让人更加地期待起《地球最后的夜晚》来。一个非常不一样的导演。

  《金刚经》影评(二):时间线

  我第三道刷又想明白了些

  之前对时间线绊住了

  应该是:1、花和尚托船夫运送杀完人的他们到过一次木桩子,拿了一部分钱,他们在那儿唱歌

  2、片头 花和尚打电话说交剩下钱的地点:荡麦村荡麦河边 他们自己问路

  3、遇到老人 治好牙

  这样才能解释通为什么到过一次的地方要问路,为什么船夫对他们畅聊抢劫无动于衷

  《金刚经》影评(三):世界依靠衰老维持平凡

  这片子的诗意充盈了每一毫秒的镜头,毕赣用缓慢的如泣如诉的腔调将两个杀人犯的紧张,害怕,迷惘,故作镇定娓娓道来。一阵电闪雷鸣,立马将两颗脆弱的心从宁静的高山水涧强行拖回到堕落的地狱。神经在颤抖,人们在喧哗,他们将自己的良心出卖给死神,又向佛祖祈求安慰。

  毕赣的世界观是建立在一个比较宏大的空间上,没有从前,没有现在,也没有未来。这部片子的解读永远都是多元的,也就是说毕赣的目的达到了。

  期待他之后的作品。

  《金刚经》影评(四):時間的斷裂

  金剛經中的時間是斷裂的,理應不能重組故事,但因著有許多細節從而能從些端倪由觀眾中重組(我也是看了兩遍才了解多些)

  個人認為真正的時間線是:二人坐在船夫船上討論犯罪及以後想怎樣》山中殺人〉放煙引人來》急忙跑到河邊柱子中拿下帽子,拿了手錶,唱歌〉船前有著帽子打給花和尚》坐車回村,牙痛〉遇見牙醫問路》受害人對犯案人的審判

  至於目的其實我也猜不透,但十分佩服導演對於時間的分離及重組,再以此對陳昇及老歪作一個道德的判決,或者從而超渡亡靈或對片尾獻給的老歪致敬

  《金刚经》影评(五):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承认看得并不是很懂。导演故意漏的时空上的破绽,着实让我有些摸不清头脑。而且这股独立电影的故作之味确实有点。。

  就诗歌来说,比较喜欢第一首和最后一首,中间的那些确实有些自我重复的感觉在。而且觉得并不高明。

  看这部电影之前读了半年的经文,觉得《金刚经》选得并不高妙。如果你说《金刚经》刻在木桩上,是为了超度这河边的一切生灵,那为什么不去选择专门用来超度的《佛说阿弥陀经》、《地藏经》、《大光明经》?

  凡所有相,皆为虚妄。执着以表意,执着于形式。梦幻泡影间沉浮的毕赣先生,看来还是没有开悟。

  《金刚经》影评(六):有点遗憾

  阿彼察邦说过一句话:我不“导演”电影,电影有自己的生命。 毕赣的自省觉知很好,他是能够领悟这句话的深刻内涵的。是呀,如果仅仅看这随意想怎么拍就怎么拍的这部电影,你会发现毕赣似乎明白一切唯心造,只要回归心了,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所以这部电影单纯从电影画面和影像是没有问题的,但是 毕赣似乎不是那么克制,诗显得有点充满了影像的整体和谐感,虽然文本和影像是可以和谐的,但是诗歌太多了,显得有些过度,所以整体和谐被打破了,有点画蛇添足了。这是毕赣的过分表达,也反应他的状态有点急功心切。看看过几年的路边野餐,里面同样四处横行的诗歌,但是就显得平静内敛多了。

  《金刚经》影评(七):人性?

  人性的救赎?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阴影面,只有正视它才是真正的救赎。在《金刚经》里,他们二人为钱杀死了一个跟自己毫无相干的人,这在生活中不也经常有嘛,为了自己的利益,呵! 最后还是会遇到那个自己不想面对的人,或许是与‘死者’相关,或许就是湖面中的自己。《麦德姆》中姜戈这个人物,其实也是个阴影面特浓厚的底层人物,没有及时认识自己,正视自己,而不断做出一系列任性感性的过失,其实存在就有他的合理性,不敢相信的事情也却有发生的,一昧的去证实,去寻找也是白搭。不过好在《金刚经》中把这些所谓的现象都形象化了,简单又复杂,令人发思,而《麦德姆》则是用大长镜头和写实的剧情延展来刻画人物的性格,以此进行对戏剧的升华,比较耐人回味。

  《金刚经》影评(八):一场惊心动魄的救赎之旅

  一场惊心动魄的救赎之旅——黑白两人,在“花和尚”的“佛意”引导下,从地狱杀人到人间治病,再到天堂畅谈梦想,渐而化身为诗人和歌手。 关于对痛苦的救赎这一命题,这部片子用了短短20分钟却又有条不紊地进行了一次诗性大胆阐释,凝练深刻,意味深长。 影片大量运用对角线构图,营造延伸感,从而体现“超度”意味。另外,影片结构采用循环结构,将原故事删繁就简,只取精要段落,并重组顺序,片段缝隙不需明讲就能通过线索顺理成章,使结构在宿命感体现上极为玄妙。 ps:这部短片是一座为逝者(老歪)所立的墓碑。根据中国传统墓碑刻字礼仪,黑字代表逝者(影片结尾有黑字“献给老歪”),红字代表生者(影片片名以及最后工作人员名单全为红字)。而影片画面取黑白色调,一则喻为遗照,二则喻为祭奠。《金刚经》本为佛经,在此为题引申为超度。

  《金刚经》影评(九):金刚经

  这片构图很漂亮。虽然吾未看过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但根据毕赣自己的访谈,电影分格,应该是受其影响的。对佛教著作《金刚经》的理解,我觉得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两个杀手杀了一个老农的儿子,去河边领票子。途中遇到老农,老农为其拔牙解除痛苦。老歪在去河边的船上讲述了自己是怎样在福建抢劫小姐的钱的。说自己相当歌手,听着台下听众的鼓掌,霸道滴很。

  河边刻着金刚经的木桩,说风吹过,可以超度这里的一切。

  木桩上插上杀人刀,老歪当做麦克风,当起了歌手,周围的一切都是听众。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生活在平静的河水里 就像农夫安心醉于回家的马路 吊在树上的鞋是路人的捉弄 白天放生哀鸣的动物 夜晚将星空收入囊中 温顺的心脏经常被琐事击中 有时生活在草丛里 听见魂魄之间的对话 巧妙地避开人们敞开的胸怀 如同站在汽车门口 看它四个轮子匀和的转动 生活在遥远的山上 和相处的几户人家修建鱼塘 将回光转移到梦境里的酒杯 随着蝴蝶的频率起飞 生活在天空第一次停顿 世界依靠衰老维持平凡 目睹了一切的律动 经历了游荡的人群 我走在其中 以沉重的呼吸配合步调

  《金刚经》影评(十):轮回,因果,和梦想

  金刚经这个短片讲的还是很深刻的,有佛教里的轮回(开头出现的帽子和片尾的帽子)因果(去拿钱的时候遇到了死者的父亲) 梦想(杀人犯唱起歌对着木桩和荒野完成青年时的梦想,实现不了的梦想) 花和尚从来没有出现,似乎导演就是花和尚,让他们去杀人,去拿钱,去遭遇死者的父亲,完成内心的救赎,当然,最后没有拿到钱 坐船有渡人的意思,佛渡众人,那个划船的人就是佛,他一言不发,听着他们讲人世间扯不清的罪恶,和梦想欲望(一个人说想当辉煌的歌星,喜欢掌声,这就是欲望) 河的水面就像是一个镜子,可以看见真实的自己。 残忍暴戾的人也有平凡的梦想,希望获得粉丝的肯定,陈升总是给别人点烟,看起来很随和,背面却为了钱杀人抛尸,这就是普罗大众的底色,人性就是如此丑陋贪婪,又被困在无奈的生活之中,一切都在轮回 木桩上的红色也是血的颜色,或者红尘俗世,就像白先勇在十三邀说的,宝玉披着一袭红袍出家了。 影片黑白色调,因为黑白色是人生毫无意义的底色。也可以说是白昼与黑夜的不断轮回,永不停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