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里来了新邻居》读后感摘抄
《楼里来了新邻居》是一本由[英] 萨拉·麦金太尔著作,天略童书馆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楼里来了新邻居》读后感(一):人与人之间请少一些偏见多一点宽容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中的申公豹说过这么一句话: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都无法搬动。 成见这个东西真的非常害人,我就在工作中遇见过。一个是我的大领导对我的成见,我们办公室两个女文员,每次遇到车间里缺人手帮忙的时候,大领导第一个就会想到叫上我去,办公室门口走廊有哪里脏了也是让我去打扫,从来不会叫另外一个女文员。对我说话有时候也是阴阳怪气的,在公司遇见领导我肯定会打招呼的,他的反应就是点一下头。我也不知道我哪里做错什么了,让他对我有那么大的意见。 成见其实就是偏见,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对偏见的定义是:人们一句有错误和不全面的信息概括而来的,针对某个特定群体的敌对或负向的态度。分解到具体的生活中,大概也没那么生动和有章可循,大多数时候,不过是更为主观,随心所欲而已。 我想生活中,人们对熟知或不熟知的人存在偏见的人一定很多吧。 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有关偏见的故事。 这一天在一座高楼的楼顶上,鸽子先生对在楼顶上玩耍的小兔子们带去了一个消息,今天我们楼的一楼要有新住户要搬进来了,他们是一对老鼠夫妻。 你们猜小兔子们听到这个消息会有什么反应呢? 这座楼里还住着小猪一家四口,还有山羊老奶 奶,绵羊小姐,北极熊一家三口
《楼里来了新邻居》读后感(二):自从楼里来了新邻居
01.
自从楼里来了新邻居,未见其容,未闻其声,邻居们之间就炸开了锅。
几只小兔子蹦蹦跳跳,新邻居来好开心。
他们兴奋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绵羊,绵羊有些苦恼。
接着,他们又跳跳着通知楼里其他小伙伴。
先是猪爸爸,猪妈妈,然后是熊爸爸,熊妈妈,然后是牦牛先生,牦牛太太,山羊奶奶。
可是这些动物一听到新邻居要来,一点也开心不起来,甚至还有些惊慌!
因为——
要来的新邻居是老鼠一家。
原来,除了小兔子,其他动物都觉得“老鼠不整洁”“又脏又臭”“喜欢偷东西”“爱打洞”。
于是他们决定将老鼠一家赶走。
可是就当他们犹豫着来到老鼠家门口,不安地敲开门时,惊讶地发现,老鼠一家不但不脏,而且还非常整洁。他们邀请新邻居们来家里做客,品尝老鼠妈妈新做的小蛋糕。
除小兔子们,其他动物多少都有些不少意思——他们之前还想赶走老鼠一家来着。
故事的最后,老鼠家门前堆满了小礼物,是那些邻居们欢迎而送的。
02.
《楼里来了新邻居》讲的是一个非常浅显易懂的故事,看似温顺善良而又正派的动物们,在听到老鼠搬进了楼里之后,连看都不看,一个个就揣测,老鼠一家早晚会让这座楼崩塌的。所以他们决定赶走老鼠一家。
只有最先知道要老鼠搬来楼里这个消息的小兔子们。他们对老鼠一无所知,也不恶意揣测,而是开开心心迎接对方。
这实际就预示着,孩子们的心地之善良单纯,他们对世界的态度友好单纯。相反,自以为经历很多,见过很多世面的大人们却用自己的刻板印象恶意诋毁风评不好的同类。
直到亲眼看见,他们才意识到自己错了。
03.
在人类世界里,流传着“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谚语,“鼠辈”就是对他人的蔑称。
比如华佗给曹操治病,曹操不屑一顾,这样的鼠辈有什么能耐,天下之大,再找一个岂不非常容易?
《三国志·魏志·华佗传》里记载,荀彧对曹操说: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曹操回答说,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
所以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鼠”“鼠辈”,并不是什么好词。
换句话说,这其实也是对老鼠的一种刻板印象。
这样看来,《楼里来了新邻居》这部绘本,除了用动物之间的故事说明了老鼠并不都那么讨厌,有的不讲卫生,爱打洞;也有爱干净,懂礼貌的。不能一概而论,必须亲自去看看才知道真相。
这也就是教育小孩子们,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不能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一定要亲自查看事实真相才行。从而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同时呢,也告诫读者,刻板印象要不得。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昔日令人讨厌的老鼠也可能成为整栋楼最友好的邻居,不能一棒子将人打死。
《楼里来了新邻居》读后感(三):放下成见,才能收获友谊和快乐
2019年最火的电影当属获得了50亿票房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在部国产动画片中,哪吒顶着黑眼圈,露着小豁牙,挂着坏坏的笑,不仅颠覆了以往的形象,也确确实实的得到了大朋友小朋友的喜爱。
小朋友喜爱自然是源于欢乐的、搞笑的、温馨的、感人的剧情。大朋友喜爱则离不开电影传递出的引人思考的内涵。比如电影中有名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又比如“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对于成见或者说偏见,可以说所有人都深受其害。也因此破除偏见就成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去做的一件事。而破除偏见最简单,也最应该入手的就是小孩子们,绘本《楼里来了新邻居》就是这样一本讲述偏见、打破偏见的故事书。
《楼里来了新邻居》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故事里小兔子一家和其他动物共同居住在一栋大楼里。这一天鸽子先生给小兔子们带来的新消息,“你们楼里住进来老鼠了,他们今天搬进了一楼”。
小兔子们听到了有了新邻居别提多高兴了,他们蹦蹦跳跳的跑下楼准备去看望他们的新邻居。在去和新邻居打招呼前,小兔子们决定问问楼下的邻居绵羊要不要一起去。
绵羊听到老鼠住了进来说“我认为老鼠不是很整洁的邻居。我们要确保他们能保持楼里的干净。我们把楼里的住户都叫到一起,想想该怎么办吧。”
于是绵羊和小兔子们下楼去找小猪一家,猪妈妈听说老鼠住了进来非常生气的说“老鼠很脏、而且有臭味,这个消息太可怕了”。
接下来他们又来到了北极熊家,猪妈妈说,“又臭又脏的老鼠搬到楼下了”,熊爸爸听到后说“老鼠又臭又脏,而且,他们喜欢偷食物。”
当他们来到牦牛家时,熊爸爸说“又臭、又脏、又喜欢偷东西的老鼠现在住到楼下了,而且我听说老鼠喜欢在墙上打洞!整座楼可能都会倒塌。”
牤牛夫妇被吓坏。他们急急忙忙的去找山羊奶奶,牦牛先生对山羊奶奶说“老鼠!又大、又臭、又脏、又喜欢偷东西、又危险的老鼠搬到了楼下,他们会把整座楼弄塌,把我们活埋在老鼠屎里!”
听了牦牛先生的话后,山羊奶奶尖叫道“我们必须现在就把他们赶走!”
一群人来到了老鼠家,大家你推我挡,都不敢去敲门,最后小兔子小菜鼓起勇气敲了敲门。门开了,一只小小的、整洁的、很友好的老鼠对着大家微笑着。她说“你们好,你们是我们的新邻居吗?你们愿意和我们一起吃自己做的蛋糕吗?”……
在这个小故事里,老鼠一家从小兔子们很期待的新邻居,变成了绵羊心中不够整洁的邻居,又变成了猪妈妈心中又脏又臭的邻居,最后变成了又大、又臭、又脏、又喜欢偷东西、又危险,还会把楼弄塌的怪物。
这一层层变化代表了每一种动物对老鼠偏见的叠加,他们没有经过考察,就将自己道听途说的、想象的论断加诸到了老鼠身上。
他们对老鼠充满了敌意,充满了愤怒,也充满了恐惧,他们因偏见而陷入了无谓的情绪困境,在偏见中他们首先伤害到的就是自己。
在小故事的最后,老鼠一家整洁、友善,并且热情的招待大家一起分享美味的蛋糕,而这些最初对老鼠满怀敌意的邻居最后也纷纷送上了自己的爱心礼物。
儿童故事当然要有一个happy end,毕竟这个故事的本意就是为了凸显偏见的无知与可怕,以及揭示放下偏见后能够收获的快乐与美好。
作为一本儿童绘本,《楼里来了新邻居》在绘画上既清新又可爱,每一个动物都能展现出他自身的特征,还能表现出他在那一个时刻的情绪感受。从绘画层面,小朋友可以感受到这些动物们对新邻居的不同看法以及他们的内在情绪。
在文字层面,作者通过每一个动物的言谈将他们的形象和感受塑造的栩栩如生。而且还将偏见的可笑展现的淋漓尽致。
从某种意义上讲,楼中的动物像极了心怀成见的人们,他们为成见所累,差点就错过了友谊与快乐。放下成见,才能看到事物的真相,也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和美好。
《楼里来了新邻居》读后感(四):真相显然只有一个……
楼里来了一位新邻居,这是好事,还是说会另有隐情呢?美国童书作家萨拉·麦金太尔在她创作的绘本《楼里来了新邻居》,就通过动物们得知有一位新邻居住进了他们那座楼的消息时,略有差异的表现以及最后大结局式的反转,让人在品味故事、欣赏细节之余,又不禁会陷入了沉思:如果自己是那座楼里的一位住户,在听说以后要面对一位新邻居的时候,自己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呢?
人们平时喜欢说“远亲不如近邻”。意思是说,指遇到情况需要帮助的时候,远道的亲戚发挥的作用很可能不及近旁的邻居能够提供及时帮助。而且,由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缘故,既然需要长久地作为邻居,那一个好邻居的作用就宛如三月里的春风般令人感到温馨,而一个名声不好的邻居无疑会让人心里头添堵甚至不得不“避退三舍”,也来学一学“孟母三迁”的昔日典故。
所以,面对一位新邻居的到来这个消息,楼里的住户——也就是小动物们——显然给出了不同但却非常符合各自身份的反应:带来消息的鸽子先生是“高兴地说”了这个新消息。小兔子们是“尖叫着”并且说“太好啦”,还“蹦蹦跳跳”跑下楼梯去告诉下一层楼的邻居小菜。小菜无疑多少有点儿惊讶,抑或是一种略有不那么开心的意思,还说自己“以前从来没有和老鼠一起住过”。绵羊的态度则是“若有所思”,并且认为“老鼠不是很整洁的邻居”。猪爸爸的态度则是“咕哝着”说了句“不要”,很显然,它对这个新邻居不仅仅不欢迎,还有点儿排斥;猪妈妈的反应更差一些,它一口认定“老鼠很脏,而且有臭味”,所以新邻居的到来显然是一个“太可怕”的消息。猪妈妈在告诉北极熊夫妇的时候,直接就是一句“又臭又脏的老鼠刚刚搬到楼下了”。而北极熊爸爸在告诉牦牛夫妇的时候,又因为厌恶的感受而“添油加醋”,说“又脏、又臭、又喜欢偷东西的老鼠”搬到楼里了。以至于山羊奶奶则断言:“我们必须现在就把他们赶走!”
动物们一层楼一层楼地下楼告诉楼下邻居老鼠搬来楼里住的消息,从一开始的高兴,到担忧,到不满甚至是极端厌恶,态度确实不一样。但动物们却没有想到,其实它们还根本没有见过新邻居呢,当然更不知道新邻居的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它们之所以会有那样的反应,完全是基于每个动物平时或者以往的感到,当然也不排除那种道听途说人云亦云的跟风反应。那么,到底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楼里的住户会有这些反应的呢?
真相当然只有一个。当大家真的来到了新邻居老鼠的家里,见到的却是“整洁的”老鼠、热情的接待!而新邻居其实也知道大家在得到它们到来时可能会有的反应会是什么样的!仔细体会这个时候这些话的“言外之意”,以及大家的当场反应,其实也是非常有深意的。
故事讲到这个时候就自然而然地结束了——但是,真的结束了吗?,多想一想的话,接下来是什么还真不好说。萨拉·麦金太尔在绘本中没有继续下去的讲述,读者们——无论是大人们,还是孩子们——都不妨可以再多去想一想,接下来如果还会有故事,又会怎样去讲呢?
毕竟,就纯粹客观而言,动物们的反应也无可非议——因实实际情况中往往还真的会如它们的想法那样,它们那样的反应一点儿都不奇怪,相对来说也还是比较正常的!但真相显然只有一个,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不冤枉哪一个,还是要去调查调查再说、接触接触再说,而不能仅仅跟着感觉走、跟着一贯的“常识”走!
《楼里来了新邻居》读后感(五):能让人“去世”的谣言有多可怕
2013年,成龙被报道从12层的高楼上跌落身亡,各媒体争相报道这一重大“新闻”,逼的成龙不得不拿出当天的报纸,拍照来澄清谣言。
2015年的时候,成龙又被一家国外媒体报道“因心脏病去世”而且还煞有其事,后来被证实这个新闻是被PS过的,新闻中的主持人也已经在很久之前就停职了,成龙发微博表示:真的很无奈......到底这些谣言为什么会产生,而且一旦出现就愈演愈烈,越传约邪乎呢?
如今网络高度发达,方便信息传递的同时,也给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很多并没有经过证实,或者根本没有事实依据的东西很轻易地就传播在了网络上。所谓的“键盘侠”们根本不去求证,就把自己捕风捉影的东西加工之后四处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三人成虎,很多人很多事情都遭受到了流言的摧残。
谣言猛于虎,但谣言也止于智者。我们每一个成年人都应该做到不传谣不信谣不造谣,同时正确教育我们的孩子去做一个终止谣言的“智者”,去传播更多真善美和正能量的东西。
美籍英裔插画家、儿童作家萨拉·麦金太尔创作了一个幽默诙谐的故事,用不说教的方式让孩子了解谣言是如何产生的,告诉孩子不能轻信传言,对传言要保持理智,要自己去发现真相。这个故事被娟子翻译后制作成儿童绘本,名字就叫做《楼里来了新邻居》。
故事就发生在一栋七层的楼房里。看到书里的这栋楼房,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小时候住过的筒子楼,那时候一栋楼里的邻居们都住的很近,大家彼此熟悉,来来去去都是熟人。你家今天做了什么好吃的,他家孩子今天穿了新衣服,再小的事情也能传遍整栋楼。如果要是哪天搬来一户新邻居,孩子们肯定都会好奇地跑去看,大家一起帮新邻居搬东西。
书里的这栋七层楼房里就搬来了一户新邻居—老鼠。七楼的六只小兔子知道这个消息后,就飞快地跑下楼挨个通知每一层的住户,从兔子姐姐小莱到山羊奶奶,小兔子们在拜访邻居们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绪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关于新邻居“老鼠”的传言也越来越变了“味道”。直至真正看到新邻居小贝和小娜时,大家才知道原来谣言不可信,新邻居原来是这么可爱可亲的一家人。孩子在看书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故事中大家心情的变化和大家最后满满的友爱,也告诉小朋友一个道理:传言不可信,真相等你发现。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受到过谣言的困扰,这些谣言就像一副副“有色眼镜”,蒙蔽了大家的双眼,我们作为家长更要以身作则,摘掉这些“有色眼镜”,引导孩子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真正做到“兼听则明”。
《楼里来了新邻居》读后感(六):人与人之间的偏见,是真正的人格缺陷
世上的罪恶差不多总是由愚昧无知造成的。没有见识的善良愿望会同罪恶带来同样多的损害。人总是好的比坏的多,实际问题并不在这里。但人的无知程度却有高低的差别,这就是所谓美德和邪恶的分野,而最无可救药的邪恶是这样的一种愚昧无知:自认为什么都知道,于是乎就认为有权杀人。杀人凶犯的灵魂是盲目的,如果没有真知灼见,也就没有真正的善良和崇高的仁爱。 -《鼠疫》加缪内图
假如这个故事倒着来
小楼种住着许许多多的动物,他们开心和谐的生活在一起,有活泼的兔子,稳重的 绵羊……小猪……北极熊……。有一天,他们得知老鼠夫妻要搬走了,那个讲卫生令人舒服的伙伴要离开了,兔子知道了,很伤心,蹦蹦跳跳.......,就这样,整个楼里都知道了老鼠夫妻要搬走了,他们十分舍不得,不断地送来自己的拿手美食,进行挽留,不得已的原因,他们,一定要走。
不管老鼠夫妻去了哪里,依然会记得来自这里的温暖,一群可爱的朋友们。
偏见,毁掉一个人的认知
提到老鼠,我们会想到可怕,传播迅速且强悍的鼠疫,会想到十二生肖里因为“小聪明”拿到第一名的小动物,会想到偷盗粮食的“小偷”,会想到它所有的不好。这就是偏见的起源,关于他们的故事,口口相传,无一例外,都是他们的“坏。”
之前,在讨论人之初究竟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是因为沾染了社会才开始发生变化,一个人,不会是单纯的善良,当然也不会是单纯的恶,就像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好人也会做错事,坏人也会做好事。事情是不断的变化的,偏见,就像是一杯毒酒。
网图,侵转删故事往往是现实的映照
之前,有一个新闻,充满了笑虐,有一个小男孩的父母因为杀人,被判入狱,同学们都叫他,杀人犯的儿子,他们根本没有去了解,事件的原委,孤立他,排挤他,欺负他,令男孩十分痛苦,他开始自闭、暴虐,成为大家眼中的“坏孩子。”
未知全貌,不予置评,人们总是很难做到这点,知道一丝的八卦,就幻想出了全貌,用自己的假想,去定义这些。如果他们去温暖这个孩子,哪怕去试着了解事情的原委,或许,他也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不会被迫“学坏,”坏,只是为了保护自己,去面对来自世界的恶意。
我不是老鼠,也不是猫
如果世界是一个牢笼,我们都只是其中的囚犯,不过是混的好坏不一样,那,阶级就取决于我们的认知。当然,我在其中,扮演的不是“老鼠”,也不是“猫”,只是一个随波逐流,随时消失的平凡人。
我愿意依旧光明的去相信,人人都愿意对我报以善意。
《楼里来了新邻居》读后感(七):教会孩子成长的第一步,就是不从别人的嘴里认识这个世界
新邻居来了,快来认识一下吧。
如果有一天,我有了孩子,我会在他开始明白道理懂得交流的第一时间告诉他,“宝贝,如果你想快乐长大,就要学会不从别人的嘴里认识这个世界,学会自己去了解探索好吗?”
这次读的绘本《楼里来了新邻居》同样给了我不少的启发,儿时的自己因为人云亦云失去了性格,也对别人有了很多情感的亏欠。不要从众,因为这一生,被迫从众的时候有很多,这本《楼里来了新邻居》告诉我们,不论遇到什么人和事,请保持好奇的眼睛和独立的心。
你喜不喜欢吃榴莲蛋糕啊?从不喜欢到真香我需要一次实际的试吃体验。最近因为妹妹我开始读绘本,睡前讲故事的环节成为了最近我生活里一项重要的任务。
绘本《楼里来了新邻居》的作者萨拉·麦金太尔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美籍英裔插画家、儿童作家。1999年毕业于布林莫尔学院,主修俄语,辅修艺术史。创作之余,还致力于少儿阅读与绘画推广。她是英国埃塞克斯一所小学的“阅读与绘画推广计划”赞助人。她还是慈善机构Read for Good的推广大使,该机构主要致力于举办校园读书会。各式各样的华丽帽子和尖角眼镜是她的经典标志。
·宝贝,面对陌生的事物,第一个念头是不要害怕
一栋小动物居住的楼里来了新的朋友,它们是老鼠夫妇,小兔子们最先收到消息,姐姐小莱觉得应该告诉楼里其他的邻居,一场消息的传递开始了,大家却都充满了自己的理解与惊恐,小兔子、牛妈妈、小熊、山羊奶奶....每层楼的邻居得知消息后都有自己不同的反应。
“它们会不会把楼里卫生弄的很乱?”
“它们会抢走我的小熊玩具吗?”
“老鼠都不讲卫生还带着细菌。”
带着偏见和恐惧大家跌跌撞撞的来到新邻居的家门口,门一打开,却是两位和善精致的老鼠夫妇,它们做了香甜可口的美味蛋糕,正准备邀请大家来家里做客。
大家进到屋里发现不仅蛋糕可口家里环境也十分优雅整洁,忍不住惭愧懊恼起来,为自己之前的想法和不好的揣测感到脸红羞愧。
吃了美味的蛋糕,大家意犹未尽的离开,第二天,老鼠夫妇发现家门口堆满了大家送来的欢迎礼物。
绘本画风活泼诙谐,色彩压力,人物刻画细腻生动,有作者自己独特风格,孩子读起来,思维跟着故事情节充满了乐趣与活力。它告诉小朋友,遇到陌生的人和事,首先不要害怕,而是接纳,仅管内心有许多的不安,也要学会向身边的人询问和求助,然后勇敢的面对一切吧。
·宝贝,不随意揣测是交到好朋友的第一步哦
人之初,性本善,不论之后的名作大家,各方学派如何阐述着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然而面对孩子,爱的教育是首位的。吃没有吃过的东西、接触新的事物、进入陌生的环境,孩子是充满惶恐和依赖的,还记得朋友的孩子刚上幼儿园前一个月每天撕心裂肺的哭泣,小朋友不认识、老师不认识、床和被子也那么陌生,饭也不是妈妈的味道。这下可愁坏了她,后来她每天接孩子下课后都会在幼儿园附近的公园陪孩子玩一会,睡前和孩子一起交流今天在学校遇见了什么好玩的事,鼓励孩子交朋友,不要害怕。
午饭后的小西瓜是不是特别好吃?小熊饼干是不是比妈妈做的甜?自己今天的同桌是上次觉得很可爱的小女孩吗? 不喜欢的那个男孩子,今天有原谅他一点点吗?
潜移默化中孩子渐渐喜欢上了去幼儿园,因为他有了面对陌生环境的安全感和思维,同时也拥有了独立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
·认识这个世界,要从爱中开始
绘本是孩子的童话王国,也是开启生活思维的指导书,我们儿时也是从看到、听到的事物,影像中模仿着语气和神态,希望拥有他们同样美好的品质和生活。王子公主历经磨难走在了一起,骑士打败了巨龙,看着画本上的美食垂涎三尺仿佛自己已吃进口中。
那些美好的爱啊、温暖、温柔、勇敢、坚强、知错就改、真心祝福都是从周围有关文化的事物中学到的。一本书,一本图画,让孩子懂得了人生的道理,在他们所理解的世界里用他们熟悉的语言告诉他们最赤诚的心和认识世界的道理
《楼里来了新邻居》读后感(八):幽默、灵动的精彩绘本,教会孩子如何对待新事物
对于新事物,人们往往会充满新奇与胆怯,甚至有点小畏惧。因为对于未知的事物,总是抱有神秘感与排斥感。
大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孩子呢?
那么,如何引导孩子对待新事物,则成了我们大人站在孩子角度需要考量的问题了。
曾荣获英国利兹图像小说奖的萨拉·麦金太尔通过绘本《楼里来了新邻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诙谐、温情、能引起共鸣的新邻居的故事。
萨拉·麦金太尔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美籍英裔插画家、儿童作家。曾荣获2010年度英国谢菲尔德儿童图书奖最佳图画书奖、 2011年英国利兹图像小说奖、2015年英国文学协会儿童图书奖、2019年英国文学协会儿童图书奖。
通过亲子阅读名家的精彩绘本,我们不仅享受了一个节奏明快、内容生动、意义深刻的阅读感受,而且也通过绘本的描述与启发,引导了孩子如何对待新事物,甚至给家长也带来了深思。
观察员小鸽子第一个发现楼里来了新邻居,于是告诉了在顶楼玩耍的小兔子,小兔子们超级兴奋,迫不及待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姐姐小莱。小莱觉得应该去跟新邻居打个招呼,于是一边下楼,一边招呼其他邻居共同拜访新邻居。欢快、幽默的故事情节就此展开……
文字明快,语言诙谐
节奏轻快、幽默诙谐的文字是绘本的一大亮点,能最大程度地引起孩子的阅读兴趣。
作者使用重复的、有趣的词汇来描述每种动物的动作,或是蹦蹦跳跳,或是一路小跑,或是摇摇晃晃……对动物们的形象描述引起了孩子的共鸣,将动物们的形象生动、明快地描绘出来,增加了阅读快感,增强了阅读享受。
细节丰富,绘画精彩
除了文字的形象描述,生动活泼、细节丰富的插画也是绘本的吸睛之处,每一个动物的表情都绘画的恰到好处,作者不仅文字活泼生动,绘画更是精彩形象。
尤其是随着剧情的发展,动物们的表情呈现出不一样的丰富,文字和插图在画面上的安排也变得越来越拥挤和混乱,使我们的阅读感受也随着文字描述和画面呈现变得越来越紧张,极大地满足了空间想象和视觉享受 。
图文结合,寓意深刻
《楼里来了新邻居》不仅图文完美结合,而且随着剧情发展,版面变化也是灵活且合理,为我们呈现了一个跌宕起伏的邻里故事。
书中大小不一的文字、混乱且生动的版面、图文在空间的穿插,都将整个故事的发展衬托的更加生动、形象。图文的完美结合将每种动物的独特个性完全展露,情节的起伏也使我们在阅读中身临其境,引起共鸣。
阅读完《楼里来了新邻居》,大人孩子都长舒一口气,为邻居们的和谐相处,为新事物的完美融入,也为温情故事的深层涵义。不用太多说教,孩子已然明白,对于新事物,只有自身深入认识,不听传言,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和处世之道。
《楼里来了新邻居》读后感(九):抛开固有思维,就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01. 你在面对“陌生”的邻居时,是怎样对待的呢?
记得曾经读过一个人的经历分享,说因为在外地打工,所以是租的房子,那一年生了孩子,特别高兴,于是买来很多糖果,按着老家的习俗,给楼上楼下的邻居们送过去。住商品房,大家也是知道的,一般不会像农村那样串门子,平日里各安其室,即便是在楼道里碰到了,也仅是点个头,搭话的几率基本是零。
所以,分享人特别感慨,说是楼上楼下敲门时,遇着有小孩子在家的,孩子通常会很开心地接过糖果说谢谢,遇着成年人时,即便是听完自己的解释,也是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点点头,虽然嘴里说着谢谢,眼里表露出的大多是警惕和怀疑。
只是,邻居开门时的莫名其妙和一脸警惕加嫌弃,远不如第二天下楼看到单元门口的垃圾桶让人震惊,自己昨天送出去的糖果竟然全在垃圾桶里。那一刻,心里的膈应真的是无法形容了......
是啊,如今的商品房,不仅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在其中注入了不信任因子,不仅如此,对“陌生人”和“外地人”甚至有着一种让人近乎无法理解的警惕和偏见。
最近读了萨拉·麦金太尔著的《楼里来了新邻居》,感触特别深。故事虽然短小,但是给人内心深处的共鸣却颇多。
萨拉·麦金太尔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美籍英裔插画家、儿童作家。她曾参与创作的图画书荣获过英国谢菲尔德儿童图书奖最佳图画书奖,英国文学协会儿童图书奖等奖项。她自写自画的漫画书Vern and Lettuce荣获英国利兹图像小说奖。
不仅如此,萨拉·麦金太尔在创作之余,还致力于少儿阅读与绘画推广。她是英国埃塞克斯一所小学的“阅读与绘画推广计划”赞助人。她还是致力于举办校园读书会的慈善机构Read for Good的推广大使。
《楼里来了新邻居》是萨拉·麦金太尔在Vern and Lettuce漫画书发表七年后,再次以时书中的的主人公——绵羊和兔子小莱作为重要角色创作的绘本。
在书中,萨拉·麦金太尔使用重复和有趣的词汇来描述动物的动作,比如,在描写下楼梯时,是蹦蹦跳跳、一路小跑、摇摇晃晃……插图在画面上的安排也变得越来越拥挤和混乱,直到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在书中,不仅可以引发我们对邻里关系的共鸣,还幽默巧妙地揭露了人们在面对未知事物时可能出现的虚伪和危言耸听,甚至还涉及了“偏见”和“不宽容”的话题。只是,这些“不和谐”的情绪,并没有通过说教来呈现和纠正,而是在有趣的故事中营造了一个“安全”的环境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02. 固有思维,有时候并不靠谱
楼里来了新邻居,小兔子们超级兴奋,迫不及待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姐姐小莱。小莱觉得应该去跟新邻居打个招呼。只是,当她们敲响住在楼里的其他邻居的门,说老鼠搬进了楼里时,各种各样的反应和猜测评论,让小兔子变得忐忑起来。
“老鼠?我认为老鼠不是很整洁的邻居......”
“天呐!老鼠很脏,而且有臭味。这个消息太可怕了......”
“老鼠又臭又脏......而且,他们喜欢偷食物!”
“我听说老鼠喜欢在墙上打洞!整座楼可能都会倒塌!”
......
大家的言论,从不高兴到怀疑,再到厌恶讨伐,最后甚至弄得群情激愤,想着要将那个没有见过面的邻居赶走,直到敲开老鼠家的门,他们才惊讶地发现,这位新邻居和自己想象中的竟然完全不一样!
最终,一场兴师动众,怒气冲冲的讨伐会,变成了快乐温馨的茶会。老鼠在他们的眼前呈现出的也并不是又臭又脏,爱打洞的邋遢样,而是干净整洁的,体贴热情的绅士样。
大家心里一时间特别尴尬,好在美味的蛋糕和新邻居的热情,很快让大家开心起来。
你看,固有思维,有时候真的是太不靠谱了。
3. 用温暖来欢迎陌生人——不管他们是谁、来自哪里
这几天,成都17岁男生将好心帮他按电梯的8岁男童绑走毒打事件,几乎引起了众怒。更让人不解的是,在男童的家人找到浑身是血的孩子后,那位男生的家长没有慰问,没有道歉,反而是男生妈妈在小区业主群发声,请大家给她这个失败的母亲和她的儿子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而后甚至还提出自己的孩子受到惊吓后才打人的。最最让人想不通的是,男生被刑拘后,她的奶奶竟然选择去被打男孩的家中跪地道歉......
对于伤人者及其家人的行为,这里不做任何评论。想说的仅仅是,我们究竟该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陌生人?
在《楼里来了新邻居》中,我们看到小动物们对新邻居的态度分成了两类,一类是绵羊、猪、熊、牦牛......他们看待陌生邻居时,抱着固有的思维,觉得老鼠就代表不卫生,代表会偷东西会打洞,和老鼠做邻居是有危险的,直白说就是带着偏见看人。另一类是小兔子们,她们从鸽子先生那里得知来了新邻居,特别开心,并决定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所有的邻居们。她们习惯用温暖来欢迎陌生人。
在书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那就是老鼠夫妇,他们搬到楼里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亲自做好美味的蛋糕,想要请邻居们来品尝。不得不说,老鼠的友好、整洁,让那些带着偏见的邻居们很是不好意思。
在书中,每一种动物又可以看作是不同性格的人。在吃完蛋糕大家各自回家时,小兔子杰克打了个饱嗝,甚至表示,长大后也想当一只老鼠......
第二天早晨,老鼠家门前,摆满了各种礼物,礼物上还有邻居们写下的暖心卡片。老鼠用温暖的行动欢迎陌生的邻居们,邻居们也用温暖回馈老鼠这位新邻居。
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你爱护别人,别人同样也会爱护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很多时候就像照镜子,你哭,他也哭;你笑,他也笑;你和善,他也和善;你凶狠,他也凶狠......你想要镜子里的人怎么对你,你就要怎么对待镜子里的人。
再回到电梯伤人事件,试想,若是那位男生的妈妈在孩子还小时,就告诉他应该如何待人,面对善良该如何回馈,也不至于发生今天的伤人事件。一个被宠坏了的孩子,一个不会解读善良的孩子,折射出的是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
教育是最偷不得懒的事情。你在孩子成长中所偷的懒,日后都会在孩子身上成百倍地显现。
不同的成长阶段,孩子接受到的教育直接决定了他成长的方向。有些孩子听得进道理,但大多数孩子对说教始终存在一份抵触心理。
《楼里来了新邻居》一书中,没有任何大道理和说教,有的只是在有趣的故事中通过小动物们的表现来阐述正向的观点。
在这本幽默诙谐、充满活力的书中,萨拉·麦金太尔不仅为读者带来了快乐,还用温暖来欢迎陌生人——不管他们是谁、来自哪里。
《楼里来了新邻居》读后感(十):孩子超爱小剧场
昨天给孩子读了新到的绘本《楼里来了新邻居》,嗯,孩子觉得挺有趣。
绘本讲述是老鼠搬进一栋7层的楼房,它们住在最底层。当鸽子把这个重大新闻告诉顶楼的小兔一家时,这窝兔子们开心得不得了,于是争相跑去告诉其他楼层的邻居们。
绘本内页结果6/5/4/3/2楼的邻居都认为:老鼠不是一个好的邻居.而且一个比一个夸张!
绵羊说:我认为老鼠不是很整洁
猪妈妈说: 天啊,老鼠很脏,而且有臭味!
熊爸爸说:老鼠又丑又脏,而且喜欢偷食物,打墙洞,整栋楼可能都会倒塌!
牦牛夫妇说:我们必须做点什么!
山羊奶奶尖叫:我们会被活埋在老鼠屎里,必须现在就把它赶走!
绘本内页结果,当这群住户们乱糟糟地从楼道里滚下来,堆到小老鼠家门以后,打开门迎接它们的是两只整洁又亲切的老鼠-小贝和小娜,它们正准备邀请邻居们来吃蛋糕,连盘子都准备好啦。
于是大家在热情的老鼠家里美食了一顿,不好意思地离开了。不过第二天,老鼠家门口就堆满了各家送上的一堆礼物呢。
绘本内页真是一个有趣的邻里故事。读完我问儿子,你觉得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儿子说:“如果你听说老鼠脏,那就要自己去看看。不过,必须跟爸爸妈妈一起去,不然可能会遇到危险”。
哇哦,没错,凡事需要自己去看看。这就是绘本《楼里来了新邻居》传达给孩子的主题思想。
楼里来了新邻居评价人数不足[英] 萨拉·麦金太尔 / 2020 / 天略童书馆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本书的作者是著名儿童插画家及作者萨拉·麦金太尔,曾获得过谢菲尔德儿童图书奖以及彼索普斯托福绘本奖。
萨拉·麦金太尔出生于美国,后移居英国学习插画,在伦敦城南部的一所旧警察局和朋友开了一间工作室。萨拉的作品富于想象力,她自己也酷爱夸张的打扮,各色的眼镜和帽子是她的标志。
她在英国《卫报》开了一个漫画专栏,叫《Vern and Lettuce》.深受读者喜爱。而漫画的主角正是绘本《楼里来了新邻居》里的兔子小莱(Lettuce)和绵羊(Vern).
图片来自网络这本《楼里来了新邻居》里面角色比较多,一开始我担心孩子会觉得画面有点凌乱,但后来发现孩子都理得清,因为作者画出了每个小动物不同的特色,而孩子正好拥有一双善于寻找乐趣的眼睛。
比如这只在厨房把面锅套头上的贪吃兔,儿子立马就盯上了。
并根据兔子衣服的颜色翻到第一页,辨认出这是兔子小欧。
而这只率先从绵羊脚下钻进门去的草莓兔,是杰克。
你看,孩子从来不会乱。
而且故事的剧情很简单,进展也很快,除了兔子家和绵羊家给了2页的篇幅,其他家都只给了一个场面。但作者巧妙地借用楼道这个线把大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随着一起跑下楼去赶老鼠的小动物越来越多,把剧情一步步推向了高潮。
最后在老鼠推开门的瞬间,来了一个反转。读起来就像看一个小剧场的感觉。
总而言之,绘本《楼道里来了新邻居》的阅读体验非常不错。凡事不要亲信谣传要自己去验证的道理,我想孩子自会在故事中慢慢去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