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美国真相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美国真相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2-06 02:59: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美国真相经典读后感有感

  《美国真相》是一本由[美]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元,页数:32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国真相》读后感(一):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5000年历史,经历多少朝代的变更。

  美国一个还不到300年历史的国家,在世界文明的历史上河里,只能算一个朝代。再看世界政权的更新交替,没有哪一个是永久不变的。美国的当下,正是崩盘的时刻。

  斯蒂格利茨这位诺奖经济学家研究得非常透彻,而且逻辑十分清晰。看看这本书,会让你说得更有理有据。

  我只能说: 2020年,如果你想让自己在美国这事情上有一些与众不同的观点,看看这本书,会提升你的段位。

  《美国真相》读后感(二):金融与美国危机

  我对美国的认知形成在读完《货币战争》这套书之后,从金融战的视角来描述美国金融史的书,其对货币发行权是一国金融主权和美元的本质与危机的等方面论述很为精釆。 而《美国真相》则像是《货币战争》的续写,系统的阐述了一个以资本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政府是如何加剧社会资源的不公平分配。金融繁荣的背后酝酿这更大的经济危机。在该书中,民主自由,三权分立,已然成为少数人的游戏,社会公平的天平依然导向了富人。 美国的社会生态已经走向负面化,美国人民的焦虑,政府的赤字,种族歧视,疫情的扩散使得这个200余年的国度值得深思国家体制。而金融改革的难点在于政治不在于经济,这正是对美国政府的嘲讽。

  《美国真相》读后感(三):美国真的要走到尽头了吗?

  最近在读斯蒂格利茨的《美国真相》,恰巧又赶上美国22个城市的反种族游行,也算是有幸见证了历史。在这本书中谈到的“日益增长的不平等现象”中,作者总结说,正是因为美国在其本土留下的都是高精尖行业,譬如金融、计算机、影视娱乐之类,而底层民众能得到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少,再加上美国隐形的种族歧视原因,导致了美国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和反种族浪潮。

  我也算是有幸去过美国,去过繁华的纽约、洛杉矶,也去过美国的贫民窟密苏里州、肯塔基州。非常能明显的感到,如果一个地方越发达,它的配套设施就会越全面,社区福利也完善的不像样,游泳池,健身房,网球场能建的的都给你建了;而那些不贫穷的地方,甚至连基本的安保都无法得到保证,真因为收不到更多的税收。这就是很典型的“马太效应“,而大国民小政府的机制对此更是无能为力,

  这种情形很像5世纪末的罗马帝国,罗马皇帝对入侵帝国的日耳曼人、高卢人、汪达尔人已经无能为力,只能让他们各自为政,最终结果就是476年,罗马帝国灰飞烟灭。

  这本书还写了更多有关美国的没落的缘由,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斯蒂格里茨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他在本书中给出了解决之道,就看川皇的手段了

  最后,强烈推荐这本书,可以当做是珍藏,作为我们这是时代这一时期的礼物

  《美国真相》读后感(四):看得见的手,要强而有力

  之前看过斯蒂格利茨的《不平等的代价》,老人家的写作风格一以贯之,内容松散地组织在一起,段落短而多,有些碎碎念,读起来总有些分神。

  “美国真相”这书名估计是国内出版社应景而起,副标题“民众、政府和市场势力的失衡与再平衡”更能说明主旨。大企业和富豪主导的市场势力过于强大,通过经济实力影响政治势力,主导政策制定,从而巩固自己的利益、削弱政府的职能、侵占与剥削社会大众的利益,导致贫富差距拉大、不平等与不公平、社会动荡、侵蚀民主与自由的美国价值观等一系列问题。老人家书中除了体无发肤地大骂“种族主义、厌女症和破坏法治”的川普外,一直强调以下几点:

  1.“看不见的手”绝不是万能的,甚至会被“看得见的手”深深影响。一切交给市场来处理,放任市场自由发展,可能导致贫富分化、金融危机、社会动荡等问题。

  2.涓滴经济学是错误的,一厢情愿的。先富起来的人会不择手段、不顾廉耻地想赚更多的钱,守住自己的钱。

  3.金融机构、高科技公司、医药企业等大型商业机构通过自身强大的市场势力,渗透到政治势力中,影响政府制定对自身有利的政策,阻止竞争,打压“工人”势力,保护超额利润。通过更为隐秘、精细的垄断手段,从社会大众攫取、剥削更多的财富。

  4.“看得见得手”很重要,而且要有力。美国目前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正是市场势力过于强大,政府监管与管理职能软弱导致的。解决的办法就是强化政府力量来对抗市场势力,维护社会大众的利益,维持国家长治久安。

  《美国真相》读后感(五):民主党精英的战斗檄文

  

对于不了解“美国社会现状”的同学有很好的普及意义。但对读过相关题材的人来说,本书的新意与深度着实有限,直白的批评与口水话过多,而且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法模棱两可。

本书主要观点大致包括:可持续的美国需要在政治以及经济上更平等的社会;放任的自由主义会加剧不平等;要对富人增税补贴穷人;政府要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而减少对货币政策的依赖;提高以保险、教育为核心的社会福利帮助缩小不平等;最根本的是改变“一美元一票”的金钱民主。基本都算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

本书在阐述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时很是笼统。比如在描述如何应对全球化和自动化带来的美国制造业工人失业问题时,作者写道“因此,美国政府有必要通过所谓的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来促进劳动力市场转型过渡。这些政策有助于对个人针对新工作进行再培训,并帮助他们找到新的工作。美国政府的工具之一——产业政策,有助于调整经济走向,使之朝着人们期望的方向发展,并有助于在新部门中建立和扩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

对我来说,这些话就连放在公文写作里都可以算是啰里啰嗦且空洞无物了。而本书通篇这样的口水话,阅读体验不言自明,完全是因为作者的诺贝尔奖光环才勉强读下去的,好在篇幅很短。

从本书的通俗全面但浅显的写作风格来看,个人觉得出版于2019年的本书更像是面向下层美国民众,为民主党摇旗呐喊的大选预热宣传。

对国人来说,本书更重要的意义可能在于国情的对比。

  《美国真相》读后感(六):新技术带来的挑战

  

科技进步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

近20年科技进步,主要利于再分配,而不是创造新财富。以更低的成本、更便捷的方式、更少的人力去满足原有的需求。如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对传统大商场、零售渠道分销体系的冲击,使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通过规模效应和马太效应,地方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被掌握线上销售平台的大企业进一步压缩。

同时,渠道相对于生产商的谈判地位增强,互联网巨头利用自己的强势谈判地位剥削供应商的利益。因此线上有利于头部企业消灭小的竞争对手,更有利于线上垄断性的寡头平台剥削生产商。

互联网商家对消费者有更强大的控制力,即可以通过精确利用大数据来预测消费者决策,对用户群体进行分析和区分。如大数据杀熟(携程、京东)。

带来的社会政治后果之一,是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提供有价值的劳动,劳动将成为人类生活的一种特权,而不再是天赋的人权。《黑镜》描绘的未来世界中,人们只通过虚拟网络交流,依靠骑车赚取赖以为生的消费点数,以此讽刺科技对人类劳动的异化。

之二,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巨头与政府的谈判地位变得更强。传统工业时代,企业巨头拥有的是以实体财富为主的生产资料,而数字经济时代,网络巨头拥有的是以信息财富为主的生产资料,而这正是政府所需要没有掌控的。数字经济打破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平衡。

之三,大部分蓝领工人(技术工人

  《美国真相》读后感(七):顽疾缠身,如何自顾?

  

五星推荐。

看完这本书使我对美国的经济政治格局有了新的认识。斯蒂格里茨将目前美国的现状完完整整得展示在读者面前,这是写给美国人的书,更是写给世界的书。

美国的资本主义就是政府和企业的合谋骗局,与去年看过的21世纪资本论一样,斯蒂格里茨也将目光聚集在贫富差距上。

对民众的第一轮压榨:特朗普上台之后推出的一系列的政策,尤其是给富人减税(累退式税率)这种做法简直不可思议,还用涓滴效应来给民众解释说最终资本家的钱会流到工人手里,与虎谋皮是也。结果就是资本家的资产增值,工人的薪资几十年都没有改善。

对民众的第二轮压榨:大企业垄断市场,运用知识产权保护等手法,并购或者打压竞争对手,抬升商品价格对消费者进行压榨。

对民众的第三轮压榨:对富人减税导致美国税收不足,政府只能依靠降低利率的手段来刺激经济,购买债券等保值的普通人资产减值。

对民众的第四轮压榨: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投入没有钱,使得穷人家庭出身的人难以得到良好的教育/医疗,或者进入大学被背负巨额债务。

对民众的第五(零)轮压榨:大企业为选举贡献金钱,换取政党对企业的优惠政策。

仔细看完发现这还真是一鱼多吃的好手段。这样一来社会就完全是为了最顶层的1%在运作,政府就是最好的帮凶。斯蒂格里茨提出了很多的改良手段,但是正式由于两党制,要做成一件事情很难,但是阻碍对方做成事情就容易多了。美国在出现政治强人之前要对社会体制进行改革实在是太难了。然而,政治强人又难以从这两党中脱颖而出,所以美式资本主义已经顽疾缠身,难以自顾了。

  《美国真相》读后感(八):无药可救的美国。

  

#读书 《美国真相 - 民众、政府和市场势力的失衡与再平衡》【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本书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对于美国现状及出路的最新思考和总结。

总体来说,美国目前的糟糕现状主要是由金钱政治和市场势力所导致的,加上选出一个奇葩的总统,前景更是扑朔迷离。对于特朗普,作者好不掩饰其鄙夷的态度。比如说“特朗普的经济学是打了兴奋剂的巫毒经济学”, 称特朗普”擅长煽动和利用人民的恐惧和偏执“,是”伪君子,打着自由市场的幌子,实则推行强有力的保护主义政策“,而且”他们能够推行自己的政策,仅仅因为他们拥有推行这项政策的权利“。”正是这种对真理、科学、知识和民主的蔑视“,造成了美国如今糟糕的政治现状。

作者认为美国的选举政治是目前美国走衰的罪魁祸首之一,因为类似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这两项具有反建制主义色彩的投票结果已经说明,民治体制下选民的智慧是存疑的。可以感觉到,作者对西方民主和选举政治的态度是暧昧的,想批判,又不知道如何批判,把锅甩给人民的IQ。

作者抨击涓滴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的财富将向下渗透,逐渐惠及所有人。但现实是美国正在创造一个世袭的富豪统治集团,富人的资产、权利和社会地位一直攀升,中下层阶级的生活水平在最近50年几乎没有得到丝毫改善。美国的不平等程度是惊人和无解的。

作者对美国复兴的前景是乐观的:“现在拯救美国还为时未晚”,并指出路径是:政治改革,不是对现行政治体制的细微调整,而是大刀改革。但是作者讲到这个地方似乎显得特别无力,因为总不能说改成社会主义吧。。。但似乎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作者强调在改革中提高政府职能定位和增加监管,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增加国际合作,重新审视全球化的作用。

作者开出的终极药方式:“建立一个设计合理、监管良好的市场机制,并与政府和民间社会机构进行广泛的合作。这才是美国走出困境的唯一途径。”

  《美国真相》读后感(九):美国真相之新兴技术与数据

  

美国真相从不同的层面、维度进行挖掘,我的阅读让我最为入心入眼的,当属新兴技术与数据的真相。

新兴产业的兴起伴随着权力的滥用,从拓展市场势力到侵犯个人隐私,最后升级为操纵政治。

新兴技术正以多种方式影响个人及其他与人的互动。人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长正在缩短,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本无法解决难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有限,社交圈子的固化越来越严重,导致社会两极化程度加深,人们彼此之间的芥蒂增多,想找到共同点也越来越困难。久而久之,社会合作会变得更加遥不可及。

集体行为最重要的部分在于做出集体决定时整个过程的完整性,以及这此决定背后的合理依据。

新技术创造了一个更大的公共空间,人们可以在此各抒己见,每个人都拥有话语权。然而,我们渐渐看到了其更为阴暗险恶的一面。新兴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一国的经济利润,也可以用来操纵舆论,使人们对与之相异的观点产生怀疑。

当一个人的数据与其他人的数据相结合时,将会创造出更有利于企业剥削消费者的环境。

人们必须意识到,随着企业掌握的数据总量增加,个人的隐私和权益越来越有可能受到侵害。

或许可以对数据的使用或存储进行征税。

或许可以要求数据只能以“集合体”的形式存在,而且被这些存储的数据没有单独的标识符(即以匿名的形式存储)。允许研究人员收集相关的数据用以分析消费者的行为模式,但这些数据不能直接指向特定的个人。

对于同一件商品,每个人所支付的价格应该是相同的,但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可以令不同的人支付不同的价格。

由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采集了消费者的偏好信息及愿意支付的价格,企业被赋予了价格歧视的权力,它们可以向那些对产品价值评价更高的消费者或选择空间较小的消费者收取更多费用 。

  《美国真相》读后感(十):值得每个字都去读的书

  这本《美国真相》,看起来是一本发美帝之作,实际上,却是美国一名杰出的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斯蒂格利兹写的一本资本主义探讨之作。我认为甚是不错,值得一读,至少我看完很有启发。不仅仅是从资本主义角度来看,更多的是这个社会的发展,当然作为个体,在大时代面前,不过都是沙粒,无从选择,但是在风向中翱翔还是有机会的。所以,这本书其实也算是个人的选择励志的一本好书。当然,本书还是不适合右翼人士阅读,如果不能理智跳出框架,可能会产生生理不适。

  书就是从国富论讲起,这本书开始试图研究美国经济走向低迷的原因以及现阶段作者看到的美国出现的问题。

  当然作为老牌左翼人士,作者认为,美国已经成为少数人靠剥削榨取而形成的小团体主义国家。当然,这也说明已经完全的阶级固化。写到这里,很多人就会自然认为作者的左翼很可能是亲共,但是其实不然,作者认为,充满活力的经济体应该是复杂多变的,所以需要职责分明但权力有限的政府,而良性的发展机制更是有赖于政府、市场和民众社会三者的彼此平衡。

  而这种观点,其实更像是一直以来从华盛顿建国开始提出的理念,更是很多人向往美国自由女神的核心观点。但是不幸的是,这个在这个作者见面前,他用了无数案例论据,去讲述美国与他们的理念和宣传背道而驰。

  作者认为核心原因是市场和政府之间博弈的结果。当然,其核心还是认为是资本主义制度经过时间验证,得到了另一种结局。

  当然,本书最亮眼的部分,是对于中国的肯定。他认为,中国未来可期。

  这本书,我觉得十分值得一读,绝对不仅仅是经济学的泛泛而谈,而且,对于每个人来说,虽然立场不同,但是都应该可以在书中找到一种醒世,这种醒世藏在书中的很多角落里,绝对不是书评可以概况的,甚至还有可能被带偏,这是一本值得每个字去阅读的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