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夏日会在晚餐后》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夏日会在晚餐后》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3-31 00:14: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夏日会在晚餐后》经典读后感有感

  《夏日会在晚餐后》是一本由龚林轩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5.80,页数:2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夏日会在晚餐后》精选点评:

  ●高級食譜:( 出乎意料的難看,被書名和推薦人迷惑雙眼。

  ●作为图文集,图片如此模糊,书还没有人好看

  ●米兰的蛋糕店Pasticceria Marchesi好像拼错店名了

  ●我觉得评分不用太苛刻,大概因为是睡前,这本书我读的挺惬意的。文笔还行,前半部分菜谱,后半部分餐评,夹杂了不少絮絮叨叨的思绪感悟。会放在我的旅行参考书目中。

  ●代入感很强 很多似曾相识的经历 温暖而美好

  ●远方的平淡灿烂的日子

  ●细读他的文字 让人觉得舒服惬意 但是缺点就是很难让人细读下去…

  ●书籍装帧是谁做的啊 等我以后钱多了也去找他给我出书 哪怕写得像坨屎也能给我弄出这其实是本好书的错觉

  ●两三年前开始关注left2,很喜欢他关于lifestyle的风格。这本小格局的书很快读完,一如既往细腻的文字和照片,还有美好的食谱。又想起两年前在欧洲的生活,想再回去佛罗伦萨河对岸的教堂广场坐坐,想再去巴黎走完每一条街。不知何时才能再去找回当年忽略的情致。

  ●作者连小说和杂文都分不清, 写了几篇大众点评都可以集结出书。

  《夏日会在晚餐后》读后感(一):夏日会在晚餐后

  这本书里面书写了作者在不同国家的所见所闻所感 游记也好 散文也罢 没有去过这些国家的读者很难有所共鸣 所以评论里的贬低作者其实也是在贬低自己 自己的阅历不够 见识不足 就开始抖机灵贬低别人了 很少在豆瓣里面发声的我 实在是忍不住说几句

  从几年前的left2 到现在的 龚林轩 我了解并不多 也谈不上喜欢 但就我自己的一点了解 他出这本书的目的并不想取悦任何人 仅仅是记录自己珍贵的回忆 在日后某一顿晚餐后来细细回味 如果能带给读者一点点情绪上的共鸣 给你带来一丝平和美好 那就是锦上添花了

  《夏日会在晚餐后》读后感(二):0387.你最珍贵——读龚林轩《夏日会在晚餐后》

  

保存美好本身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比如日落时的一次漫步,比如车窗外的一株梧桐,比如一个忽然到来的夏天,比如午睡醒后咬了一口杏的那一瞬间。

我们都在涉水前行,也曾湿了衣角,或是眼角,小心翼翼地避开尖锐的溪石,面前是湍急的流水,有着初生牛犊的勇气,也有着心力交瘁的疲倦与畏惧。也许并没有捞起什么在他人看来很有价值的东西,没有见到金色黄昏中泉水尽头的那头花鹿,但这一切,仍旧是那么珍贵。

面前都是问题,过往都是故事。答案在哪里呢?

鲍勃.迪伦说,答案在风中飘荡。

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条路,才能被称为一个男人。一只白鸽要越过多少海水,才能在沙滩上长眠。一座山要存在多少年,才能被冲向大海。一些人要生存多少年,才能获得自由。一个人要抬头多少次,才能看见天空。

也许我们就是答案本身。这些带着迷惑、憧憬和欢乐的思绪,大概就是生活的意义。

即便是这个星球上重复了千千万万遍的故事,每个落日还是有尽头的,但每段故事并不需要结局,以后,还有那么多个以后。不必着急,也不必寻着一个确定的ending。浪漫是一瞬间的事,而温情却是永远的暖流。

即使最终,一切能触及恋旧情感的地点和故事都会丢失,或者很早之前就已经消散它们当时存留的意义。没关系的,永远年轻的我们,还有故事、爱恋与回忆,还有不曾老去的,闪闪发光的自己。

  《夏日会在晚餐后》读后感(三):<夏日會在午餐後>

  這本書很有意思,和味道有關的地方、人、事情。以前也有看過一些書籍與之類似,但它們都更傾向於如何製作食物以及食物味道本身。最喜歡的是開頭幾個故事,

  又美好又遺憾,在我感歎萬分地翻頁時,書中都附上故事中提及的食物/飲品的製作方法。感覺以後品嘗每道美味,自然而然會想起熟悉的場景。作者的遊歷讓我們能“看見”許多味道。

  《夏日会在晚餐后》读后感(四):那些在异地,让人感觉温暖的某时某刻

  那些在异地让人感觉温暖的某时某刻,回忆起来都像是某种记忆深刻的食物,清香又有韵味。

  腌渍的食物总是占据味蕾的绝对地位,就如第一次碰到的令人惊艳的风景一般,很难忘掉。经历熟成的食物,通常都是淡而特别的,如一段情感的记忆,当初是没什么感觉的,后想起来忍不住细细体会。

  作者龚林轩写这本《夏日会在晚餐后》的异国游历散文是想保存那些美好的时刻,我看这本书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心情。

  曾经去过好几个让我想留在那里的地方,就只是看着,待着,都觉得舒服的地方。那时,我对这个世界太过小心翼翼,那些地方让我不再那么忐忑,让我有了一些勇气。也让我留恋,让我不想离开。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也是如此,没太多让人情绪起伏的片段,却让人感觉平静,舒心,也让我向往何时何地遇到这样的好时光。

腌 渍

  这一章的食物和城市故事跟腌渍这个保存食物的方法有一定的关联,食物经过腌渍这一步,这些城市是作者去过几次的地方。在作者心里,这些地方有时跟这些食物一样,有时又不如这道菜,带有回忆的食物,总是能盖过那些美而短暂的风景。

  38℃的佛罗伦萨,最需要一杯桃子无花果气泡水去冲淡燥热,还有即将离开的失落情绪。没有计划的来,再没有计划的离开,是想借旅行逃避纷扰的世界的人的普遍行为,这样才可能消解之前的冲动,后悔并不是没有,遗憾好似更多。若是待上几个月,这些遗憾,便如同气泡水一般消失在空气里。

  阴雨连天的伦敦,最适合窝在屋里,再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番茄豆子汤。

  秋日里的悉尼,满眼望去一片金黄,就如一碗用料不重的金黄的葱油面一样,看起来简单,却很用心。

  四月的东京,樱花已到了凋落的时候,浪漫总有时,比不过有家的味道的简单的一道白斩鸡。

  除了这几个城市,还有在伦敦意外遇到跟作者聊自由和人生的陌生人,放不下的巴黎,一言难尽的罗马,以及夏日里如白昼的北大西洋的法罗群岛。

熟 成

  熟成这种保存食物的方式,对温度、储存空间有一定的要求,基本都用在肉类身上。这一章选的城市基本是作者待的稍微久一点的地方,提到食物的篇幅不多,选取的都是这些城市让作者记忆深刻的地方。

  佛罗伦萨的一家美术馆终于展出了波提切利的《春》,画中不但有上百种花,还有代表着美和爱的希腊神话里的几位神。人总是对美和爱无法抵抗,是因为它们是心底最深的欲望。

  夏天繁忙的哥本哈根的机场,是旅行的起点及终点。次序井然的东京,看起来很孤独。记忆里,地中海最美的地方是卡布里。《爱在日落黄昏时》里的巴黎,不只是日落咖啡馆。

  意大利最有夏日风味的Gelato,当然是仲夏夜里最好的抚慰。

  在伦敦花市工作,是最幸福的事。

  冬天的伦敦,最需要圣诞节来欢送这一整年。

风 味

  在一个地方待久了,总有些地方是让你舍不得离开这个城市,这一章主要是写这些去处。

  巴黎有既好看又好吃的四家餐厅。米兰不只有Prada,还有好看又好吃的甜品。佛罗伦萨的米其林餐厅,端出来的绝不只是传统的意大利菜。适合散步的哥本哈根,喝一杯咖啡也是不错的选择。传奇的Noma,让美食荒漠的北欧扬眉吐气……

  这三章的风格不统一,倒跟章节标题贴合。第一章有故事有情节还有食物的做法,跟腌渍一样,需要过程需要时间。第二章更多是某个时候“我”的感触,跟熟成这一方式很相近,都是在特定地点发生的。第三章重点在去处推荐上,有风味有特色的推荐。

  这本书需要平静的时候去看,若你在旅行,那就更好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