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对《楞严经》偈语的粗浅感悟的相关文章
对《楞严经》偈语的粗浅感悟
对《楞严经》偈语的粗浅感悟 《楞严经》偈语原文是:“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 “觉海性澄圆”,是说我人的觉性犹如汪洋大海无不遍满;而且此觉性清净湛寂,周圆法界,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无所不包。 “圆澄觉元妙”,此圆满、清净湛寂之觉性,妙用无穷,圆满无碍,成就万法,妙不可言;不仅常寂,而且常照,寂而常照、《对《楞严经》偈语的粗浅感悟》的相关文章列表
日期:2020-11-03 08:53:50 点击:179 好评:0
楞严经教你明心见性 《楞严经》第二章: 若见是物,则汝亦可见吾之见。 如果“见性”是物体的话,那么,你也就可以看到我的“见性”了, 若同见者,名为见吾。 如果(你、我)同时看的时候,就可谓(你)看到了我的(“见性”), 吾不见时,何不见吾不见之处...
日期:2020-11-12 10:15:00 点击:44 好评:0
楞严经法要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杀盗...
日期:2020-11-16 15:15:26 点击:182 好评:5
楞严经阐述宇宙人生的起源 形形色色的物质世界究竟从何而来?人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无论是科学、哲学和宗教都在寻求宇宙人生的真理。他们众说纷纭,然都不知其前因后果。可是早在两千多年前,佛陀在《楞严经》中便很有条理、很有系统地阐明了世界形成的原因...
日期:2021-01-06 08:11:30 点击:49 好评:0
楞严经 :世界是真实存在吗? 楞严经:“当知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点缀在)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唯识学告诉我们,整个的十方世界,宇宙万有、日月星辰、物理世界以及我们的身心世界,这一切都是第八阿赖耶识的现量。那么问题来了:整个的...
日期:2021-03-17 09:15:42 点击:11 好评:0
楞严经法要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杀盗...
日期:2021-03-18 16:05:58 点击:13 好评:0
楞严经提要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 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故有轮转。 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 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 经百千劫,常在缠缚。唯杀盗淫,业果相续。 昏扰扰相,以为心性;迷己...
日期:2021-03-18 15:29:37 点击:31 好评:0
大佛顶首楞严经提要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
日期:2018-06-25 22:31:23 点击:684 好评:0
●为了使用“科技”两个字,你至少要连续地花三年时间(每天四小时)在数学上,你并不需要独立设计电路,但你需要根据别人的设计制做出来,并懂得如何测试,你至少可以简单地编一点简单程序,就如同你谈到中文时,你需看一遍《辞海》与《说文解字》一样,你至...
日期:2018-09-08 20:14:18 点击:256 好评:0
●我们今天可能不太能意识到这个“经”字加到“诗”后面,“诗”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其实我不太喜欢这个“经”字。什么叫“经”?说白了,就是文化的正统、主流。用更粗浅的话讲,就是教科书。所谓的五经,就是五种教科书。所有的知识分子在读书的过程中都要接...
日期:2018-10-05 20:13:28 点击:375 好评:0
●“着吃自私”正好是人性最大的障碍和挑那格,是国来自泛泛的粗浅的善意,更容易把深陷苦海中的是国些识尽愁滋味的人的认道子了个山时狱,过年受苦的人倘若不想彻底坠落,人个来这是家过选择“欲说能当休”。 ----欧丽娟 ●雨生百谷。 谷雨不是成熟,只是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