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放开我的手》读后感锦集
《别放开我的手》是一本由[法]米歇尔·普西(Michel Bussi)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别放开我的手》读后感(一):温馨浪漫小岛背后的仇恨追杀
法国作家米歇尔·普西的作品从来都不会让人失望,《别放开我的手》也是这样。但跟前面已经看过的《永远不要忘记》和《黑色睡莲》又有些许不同,综合来说,这仍然是一部令人为之侧目的悬疑小说。
突然失踪的绝佳美人妻子莉安娜,报警之后判若两人、互相矛盾的丈夫马夏尔,还有年仅六岁的女孩索法,仅仅一个小时的时间,将这个看上去完美、甜蜜的家庭搞的分崩离析,与此同时,海边崖下发现了一个面目全非的受害者,相互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阿加作为这个岛上特立独行的警察,一直以来都对留尼汪岛有一种特殊复杂的感觉,这源自于她的父母尤其是父亲带给她的影响;还有警局的老油条克里斯托,看似无欲无求,散漫飘洒的性格,其内心其实是个非常热情的人。在接到马夏尔那非常异常的报警之后,在经过一系列的调查之后,貌似所有的事端都被引向了一个非常奇妙的发展趋势,而这,貌似又跟十多年前的一个事件相关,陡然间,这个案子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米歇尔·普西的小说,一直以来都有着非常吸引人的铺垫,就算将所有的线索都呈现出来,读者也未必可以猜得到结局。《别放开我的手》讲述了一个令人悲伤的故事,生活的残酷造就了种种悲剧,哪怕那些悲剧是无意中发生的,但终究是因为一些极具巧合的事件而造成了不想看到的后果。懊恼也想,痛苦也罢,有些人选择了遗忘,而有些人则选择了仇恨,并且为了仇恨不择手段。心理的扭曲已经无法阻止悲剧的发生,只是任何人都没有想到究竟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
幕后真凶的残忍和其本身的遭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这个人口稀少的小岛的过去,究竟发生了一些怎样的故事呢?所有的人在故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以至于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海岛从轻松、浪漫的氛围变成了紧张、血腥乃至于不安的炼狱?
这部小说的行文非常友好,分成了很多小章节,并且按照时间进行统筹,其中有些章节采用了个人内心想法的视角进行表述,帮助读者理解剧情的走向。这种结构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有效增加读者的心里紧张程度,吸引读者一直持续阅读的兴趣。
《别放开我的手》读后感(二):七十四点五个小时
封面
第一次读米歇尔·普西的作品,这本《别放开我的手》给我感觉非常好。
故事发生在2013年3月29日15:01到2013年4月1日17:33。不到75个小时内的三起谋杀,时间紧迫到以分钟计算。再加上美丽的小岛、神秘的火山、浪漫的海滩。哎,刺激的故事总是要有一个绝顶的环境来搭配。总而言之,这本书真的值得一看!
小说叙述的视角一直随着时间变化,在犯罪嫌疑人马夏尔、马夏尔的女儿索法以及两位警察阿加和克里斯托等间切换,让读者站在各个角度俯瞰全局,了解不同人物的所思所想。在索法的视角,是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周围发生的一切,天真地感受着最残酷的故事。她太可爱了,尽管她不再相信妈妈尚在人世,也不愿意相信仙女了,但还是愿意相信爸爸。而在马夏尔的视角,就让人感到迷惑,如果他有罪,他为何如此心惊胆战如履薄冰?如果他真的无罪,为何还要坚持克服万难前去赴约?真的很吸引人继续读下去。
虽然故事的结局并不特别出人意料,但是作者对人性的剖析真的非常的细腻深入。爱,让人偏执、让人解脱也让人肩负起沉甸甸的责任。如果一直沉浸在过去的爱中无法自拔、无法向前,偏执与仇恨会将人拉入无尽深渊。不同的人,不同爱的方式才有了生动的故事和复杂波折的人生。而人生,总归是要不断向前的。
作者对人物的刻画同样非常到位,每个人物都格外立体鲜活。认真负责绝不服输的警察阿加也会在一切结束后意识到对家人的忽视,想要好好拥抱孩子,想要和爱人出逃,“爱他个三天三夜”。留尼汪岛上的马普尔小姐伊梅尔达酷爱侦探小说,尽管意识到了危险却还忍不住探求真相,她的结局也让人慨叹命运好像格外爱开玩笑。以及很让人喜欢的吊儿郎当的警察克里斯托,看似对一切毫不在意,但却能在关键时刻肩负起责任,有时放弃很容易,但坚持很难。这些饱满的人物让故事变得更加好看了,也让人感受到这个美丽的小岛上普通人的闪光点和多彩人生。
之后会阅读和关注米歇尔·普西的其它作品的!
《别放开我的手》读后感(三):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貌美,身材傲人的妻子莉安娜突然消失,丈夫马夏尔慌乱之下报了警。警方调查下发现另一个面目全非的受害者,而凶器上的指纹全部来自马夏尔,还带有莉安娜的血迹。下令追捕他时,马夏尔已“挟带”自己女儿索法逃离。这两起案件是否都是马夏尔所为,又有何种联系呢?
这是我第一次读米歇尔·普西的作品,之前被其他书友种草过,所以在读之前就很期待这本《别放开我的手》,读完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整本书是按照时间来划分的,从立案到破案,不到七十五个小时,每一个小时都可能导致事件发生不一样的变化。作者将其分成了很多小章节,但读者不会感到丝毫的拖沓,反而加深了刺激紧张程度,吸引读者继续往下读。
我很喜欢书中的伊梅尔达。可能都喜欢读侦探小说,也喜欢分析。在马夏尔向警方报案后,满房间的血迹,他其实是有时间去清扫的,却为何直接选择向警方报案?总不能是他对自己有十足的把握,不会被警方怀疑吧!在警察追踪马夏尔逃亡的路途上,案情又开始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如果马夏尔真的是无辜的,莉安娜也还活着,那么究竟谁掳走了她,还威胁要把他们的小女儿带过去?如果目标是她女儿,又何必费这么多周折,房间的血迹又是作何解释。在警方不断追踪案件的时候,又牵涉出了十年前的那起案件,那么马夏尔的前妻在今天这桩案件中又起到什么作用?种种谜团萦绕在我内心,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故事读到最后,没想到是这么一个悲伤的故事。一个意外的发生是偶然的,可其他人总会为这场意外找一个责怪的对象。如果没有,也会凭空杜撰一个出来。想起刚刚读完的《司藤》,秦放的前女友陈宛酒后失足,跌入游泳池,不仅是陈宛的父母,秦放自己都无比的愧疚。其实换我可能也会这样,但司藤有着不一样的想法,她认为,酒喝多了头昏就应该去休息,去什么游泳池。只要她自己不去游泳池,就不会有后面发生的事情了。
悲剧的发生,人力不可阻挡。懊恼、悔恨、痛苦之后,应该将自己从深渊之中解救出来,而不是让自己被仇恨、畸形的爱蒙蔽了内心,做出失控的举动。
《别放开我的手》读后感(四):一场为了拯救的生死大逃亡
这是第二次看米歇尔•普西的作品了,上一本还是大概一年前读的《黑色睡莲》,那本书当时给我带来了非常好的阅读体验,也是为数不多的过了这么长时间还能记得其中许多情节的作品。而这次这本《别放开我的手》看完依然没有让我失望,个人已经快要成为普西的粉丝了。
这本书的风格其实和之前的《黑色睡莲》大相径庭,虽然都是悬疑小说,但《黑色睡莲》始终笼罩在一股压抑黑暗的氛围之中,而这本虽然一直不断发生惨烈的凶案,但整体风格还是挺明快的,故事发生的地点就在风光迤逦的度假小岛,另外作者在文中加入了大量的黑色幽默,让整个故事在刺激之余不至于太沉重。
小说以一天作为一章,整个故事也不过是四天内发生的事情,而在每个章节中又以具体的时间点作为分隔,故事在不断地视角切换中层层推进,有六岁小女孩索法的第一视角,有以犯罪嫌疑人马夏尔以及警方为主的第三视角。当开始的失踪案发生后不久,一切的证据都指明凶手是马夏尔,似乎并没有什么值得质疑的地方,然而一通奇怪的留言却让他突然踏上了逃亡之旅,对于读者来说,对于马夏尔突然改变态度自然是莫名其妙,也知道背后必然存在隐情,但作者设置的紧张刺激的情节让读者来不及多想,只能随着故事的推动,自然而然地加入这场追逐大战…
看完全书回头来看,其实整个案件并不是很复杂,虽然最后有一个大的反转,但在故事发展过程中真相已一点点显现,使反转到来时有一定意外性,但不至于让人惊掉下巴,不过作者讲故事的能力的确很强,使整个故事能吸引读者一口气读下去。
本书着墨最多的角色是马夏尔和阿加,不过让我想说说的确是另外两个角色。一个是最后的凶手,为了不泄底,自然不能透露其姓名和身份,但其犯罪的起源在我看来其实是爱,一种在日积月累中越来越畸形的爱,使其丧失了自我,不过最后变得如此泯灭人性,杀害了数个无辜之人实在让人无法接受。另外一个人物是全书中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就是克里斯托(还有充满了人情味的“马尔普小姐”伊梅尔达也很喜欢),这个看似吊儿郎当的警察其实内心充满了责任与温情,也是他的插科打诨让整个故事增色不少,最后的结局也是让人动容。
最后不得不感谢博集天卷带来了这么一位合我胃口的作者,期待后续看到更多的作品。不过话说这次的封面设计还是比较迷的,反正个人不喜欢。
书封,这个男人的脸和红唇,一言难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