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她们》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她们》读后感精选

2021-04-29 04:52:1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她们》读后感精选

  《她们》是一本由【美】玛丽·麦卡锡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4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她们》读后感(一):独立与止损

  我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之前接触到伏波娃的第二性和Lily的歌曲hard out here,也有感于国外女性的独立与先进,故此选择《她们》一阅。无论你受于何种家庭教育,社会阅历,环境氛围。作为一个女性你总是面临职业规划,伴侣选择,生孩育婴,家庭矛盾。甚至是出轨,家暴,同性恋,产后忧郁等一系列问题。百年来后的今天,我们作为独立自主的一代新女性,也避免不了这种话题,但是一定要知道如何去规避风险。简化一句话,婚姻带不了你保障,请有养活自己的能力,婚姻要落实到柴米油盐再结婚,琐事处理不好,爱消磨的很快。有钱才能独立,遇事及时止损。

  《她们》读后感(二):重创的疼痛

  据说苏珊桑塔格是读了这本书然后决定追随麦卡锡的脚步成为一个知识分子。

  《她们》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八个20余岁的女孩从美国著名女校瓦萨学院毕业后的人生轨迹。她们名校毕业,心中满怀理想,不甘做没有姓名的家庭主妇,努力工作养活自己。但当她们与现实生活遭遇时,虽有惊喜,更多的却是种种问题。

  刚开始是完全是混乱的。婚礼开头,主要人物全部登场,谁都没有记住,坚持读下去终于渐渐入戏。结尾葬礼,每个各有千秋、个性十足的姑娘在步入社会不久后境遇有着如此巨大的差异。麦卡锡像是局外人始终冷漠克制,每个女人都经历过或事业或爱情或家庭的重创,由于个人选择的不同结局不同。

  我看这本书大概还是早了点。前言《欲望都市》的编剧说:年轻的时候把这本书当小说当故事看,当自己到了一定岁数,有过一些经历,发现字字珠玑,每个女人或多或少都能从中发现自己生活的足迹。年轻的女孩子看这本书怕是要恐婚。我越来越发现婚姻从来不会是女人的避风港,相反婚姻是她们面对最大的挑战。只有足够独立自主才能掌控婚姻的自主权包括幸福,其中相当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到经济独立。时代再发展女性面对的困境也会随之增多,我们与“她们”所处年代环境不同,但仍能感受到强烈的认同感和被动的无力感,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吧。

  《她们》读后感(三):凯的葬礼

  凯是《她们》中最惹人恋爱的一个女人。她大胆,敢于众姐妹前结婚,且婚礼也很新颖——简而言之就是“简单”“快捷”,她似乎把结婚当成人生中一件好不惊奇的小事,却将自己十分投入到婚姻。

  小说的开篇是凯的婚礼,末篇是凯的葬礼。两种截然不同的仪式在同一座教堂举行。参加凯婚礼的人在葬礼上都出现了。

  在凯的葬礼上,人们似乎同在她婚礼上各怀心事一样一个一个又在“若有所思”。众姐妹中,有的为了遗体是否该穿内衣踌躇满志;有的为了是否立即下葬还是举办风光的葬礼而谋划着;有的在葬礼仪式进行中不知道该跪还是该坐;有的在担心自己的婴儿是否把大便拉在了裤子上……凯的前夫也来了,他一来便将众人的目光全都吸引了过去,他这样一位剧作家,总是喜爱人们将目光聚焦在他身上。就连凯的死,他都能将重心引到自己身上。“我才是这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女人们都该为我服务”他大概是这样想的。直到最后,众姐妹中出柜的莱基看透了他的把戏,将他逼迫现了真身:他其实爱的是男人。可是他却将自己所遭受的一切都归咎于女人……

  凯的葬礼,让很多人释然,让很多人不安。他们忧虑的事情太多以至于在葬礼上忘却了葬礼本身。他们怀念着凯,当然,他们今后还得在怀念某人的言语中打发漫长无聊的带孩子时光。

  瓦萨学院的女才子们都湮灭了——凯的死亡大约也隐喻着这一点。

  《她们》读后感(四):一些片段

  《她们》里有一段很经典的对于婚姻和性的对话剖析。诺莉的丈夫普斯南有着性障碍(对底层社会的淫秽女人与妓女才有性感受,对着妻子这一类的“好女人”却是阳痿状态),于是她三番两次和男人偷情,最终被好友凯的丈夫哈罗德吸引。海伦娜作为他们的朋友,意外发现了这件事。哈罗德为了掩饰心虚当即做些“焚烧自己手稿讨好妻子”的把戏,以及言语间不断透露“自己的可怜与可悲”(暂时搁置一边不加赘述了)。 诺莉为了不让海伦娜将事情揭发,将自己和丈夫不幸的婚姻生活暴露在她面前(有祈求同情之嫌)。海伦娜对她委婉表示同情之时,用“许多女人没有性也能生活”“而许多女人没有普特南也可以生活”来劝谏她远离情人和丈夫离婚,劝说丈夫去治好性障碍。 在诺莉叙述她的不幸中有几个小细节,虽然性生活不和谐来自于丈夫的性障碍,但却是她去看过两次医生,其中一次对方问她是不是为了怀孕,她说不是(只是为了性生活正常),对方竟然将她赶了出来。两人的婚姻生活每天都是在记账单上倒腾,丈夫控制着她的花销,两人的生活质量也很低(虽然并不贫穷,且在社会上都有一定地位。) 经过海伦娜的劝说之后,“巧舌如簧”的诺莉用她和丈夫的社会地位说明了两人不可能离婚,且自己也没办法减少和哈罗德的接触。 有点唏嘘,艺术家用艺术的形式维持婚姻,社会学家用地位来继续婚姻生活。夫妻关系即使名存实亡也能成为某些成为歧途女人的“救命稻草”,可是啊,命是救了,但也只剩一条苟延残喘的命罢了。

  《她们》读后感(五):如果理解生活……

  在看过《爱这个世界:阿伦特》和阿伦特与麦卡锡的书信集《朋友之间》之后,很期待看麦卡锡的著作,特别哪些辛辣尖锐的书评,不过只找到《群体》即《她们》,我还没有练习着写书评,也没有做笔记,本来以为两个晚上能看完的,但第二天晚上、第三天晚上、第四天晚上,我只是打开就很快睡着了,当时,正在说丽比……

  直到遇到一个周末,把外出的计划都搁浅了,干脆继续看书。

  思想的密度,很多时候,不能简单的说思想,已经是“判断或者看法”了,密集的各种内容和观点,即没有时间消化,也是普通人的生活里缺乏的,这或许是为什么麦卡锡写此书或者书名是《The Group》的原因。大部分人并不关心自身之外的世界,而在这个群体中,他们关心,她们,在某种意义上,是麦卡锡她自己的许多思辨交织的结果,某种意义上,我觉得她把自己的不同面向多多少少掺合在每个人物之中,当然,每个人身上又有别人,许多真实的人的影子……(在她与阿伦特的信件往来间,在《她们》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包括各种攻击………

  想摘引一段她1973年10月4日写给阿伦特的信:“我并不担心自己的小日子和社会大事件放在一起会让人觉得我不知天高地厚,其实很多社会事件也只不过是些琐碎卑微之事。我只是想以自己作为任何一个多多少少有些“正义感”的美国人的例子——一个非常谦卑的想法。

  书摘:

  这种说法也许是对的,但是任由自己像称盘上的秤砣一样由人摆布,波莉可是连想都不敢想。

  ………

  《她们》读后感(六):被打败的她们

  以凯的婚礼开始,以凯的葬礼结束,7年中生活在罗斯福新政时期的纽约女孩群像。经济危机进入尾声,大战尚未开始,一开始好像所有人都是promising的,她们属于学院里面引入注目的那一群,可是生活渐渐吞没了那些光芒,她们的新鲜和对世界的好奇和野心逐步褪去,生活展现出萧索的模样,对谁都毫不留情。 章节体的结构,每一章聚焦一位女孩,戏剧张力很强但又不俗气,她们面对的那些问题,尽管时代背景不同但这么多年过去依然存在——工作的挫折、婚姻中的背叛、爱情的心碎。小说没有提供解决办法,展示每个问题人物而激发同情和思考。女性的友情和爱情从来不是以非黑即白的样子出现,小说对几个女孩的友情描述得很是微妙——她们对彼此的支持是有限的,这中有暗中计算而非无私的友情显得非常可信,醉时同交欢,醒后各分散,这也是那个年代的镜像吧,社会剧烈动荡,生活的可能性和毁灭性俱在,要求每个人都全力以赴,能分给他人的空间和心力又有多少。可是她们的祝福和悲伤也是真诚的。这种程度的交往,深于表面虚应但绝不是至交,每个人最终只能独自面对生活和内心丑陋。

  是一本关于女性的书,但绝不是女性觉醒和女性力量的主题。那个时代工作女性尚未完全确立,而拖住她们的原因自古以来似乎都未改变,不幸的爱情和周遭的偏见,独立尚未形成之际太容易遭受到各种打击,尤其是来自男性的,而形成悲剧样态。除了凯基——只出现在第一章和最终章,通过他人眼中是个美丽而决断的人——多年之后从欧洲归来带着同性情人,还是那么的自我和傲然。最终她扔下凯背叛的前夫驾车扬长而去,真像一个电影结尾。

  书的前言来自另外一名美国作者,也是这本书的爱好者,后来她写了本当下的《她们》即是《欲望都市》。小说里外的她们在往前走,多好。

  《她们》读后感(七):引发的对爱情的思考

  lt;The group>

第一次用笔记录关键情节和人物性格,希望能养成这样的习惯。

  Mary McCarthy 【美】

  讲了1933年以后关于瓦萨学院33届南楼姐妹的生活。

  八人当中,作者没有说谁嫁给了爱情,凯爱哈罗德吗?好像不是,她更爱名声和仰望的眼光;多蒂爱迪克,但她嫁给了一个她不爱的男人。

  (或者说这本书真的没有特别吸引我,使我有更多额外的想法想要记录下来的吧,我竟然过了这么久还没有写完,可能是太忙了)

  这本书引起我的同感了嘛?有同情吧,对那些女人的同情,多蒂,忍受被抛弃的痛苦和羞辱;凯,活在别人眼里的人,怎么会得清宁,而且丈夫不止一次地背叛自己;普瑞斯,连怎么哺乳孩子都不能自己做主;波莉,听出轨的情人的话,放走爱情,把对他的爱转到父亲身上......怎么她们的人生,我都不太欣赏。

  可是女人就是这样的弱势,需要爱,需要家庭,我们从来就没有拥有过平等,所以完美的爱情,对于我们,也绝对不存在。

  只有到了年老,人的欲望变得没这么多,索取没这么多的时候,两个人的相依为命,才会显得如此重要吧。

  而人终此一生,陪伴自己最长久的,不是父母,也不是子女,只是那个自己选择的伴侣,这样看来,还是不要那么快说,这个人一定是我的命中注定好了。

  万一他不够有趣,或者说,对生活不算是很乐观呢?那就是很悲哀了吧。

  说起来,这和这本书有什么关系?好像没有,只是我会有这样的联想罢了。

  《她们》读后感(八):她们依旧在奋斗

  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女性都有一些她们需要面临的困境,而有些相同的困境却并不会因为她们所处的时代所接收的文化熏陶而有所改变。就如这本《她们》,发表于1963年,讲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八位女孩毕业后的生活轨迹。然而书中她们所面临的许多问题,在我们今天的时代看起来,依然是那样冷酷的存在着。女性,像是一个被社会施了魔法的群体,仅仅因为第二性的身份,不得不面临那种无形又冷酷的魔法所施与的无能为力。

  仅从这本小说里,你或许觉得难以揣测出玛丽·麦卡锡对女性究竟是持同情的态度,还是冷眼旁边的,亦或是热爱的。《她们》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八个20余岁的女孩从美国著名女校瓦萨学院毕业后的人生轨迹。她们受过现代教育,有自己的理想与报负。在写到每个女孩时,作者都给她们一些吸引人的特质,多才多艺、性格好,聪明漂亮……每个女孩身上都带着一些迷人的特质,好像作者深爱着她们。然而在安排她们命运的走向时,却又无比绝情。你找不到一个所谓的“人生赢家”,每个人依旧在为生活而挣扎,谁也不认为谁找到了一个好的归宿。

  从毕业后仓促举行的婚礼开始,又从八年后同一个场所举行的葬礼结束。并未对八位女孩的友情进行过多着墨,她们彼此之间却又互相牵连出彼此的人生轨迹。有交集,又相同点又有不一样的人生模式。大量的独白与现实的交织,映衬出现实的冷酷。有婚前性形为,有埋在心底自认为的“深爱”,同性恋,还有围绕女性才独有的育儿话题,是否母乳,是否训练如厕……这些在如今依旧可以轻易引起女性的共鸣。

  近年来有几部关于女性的美剧风靡中国,“她们”作为绝对的主角登入舞台。像《绝望主妇》、《欲望都市》、《傲骨贤妻》……我们渐渐的熟悉起另一个国度的女性风情。女性的独立、性情生活习惯等通过电视屏幕个性鲜明的深入人心。然而这些20世纪30年代的女孩的生活,还能在今天引起我们的深思。就像《欲望都市》的作者在书中所写的序言一样,读懂了这本书就再也放不下来,被它深深的吸引并在心底引起震撼。

  在看这本书时,对国外人名不够敏感的人,一定要自己边看边列个人物关系啊。八位女孩,各自的全名、昵称,再加上他们的父母、管家、同事等不停出现的人物名字,在看的时候迅速理清各种关系,实在是一个考验。

  《她们》读后感(九):“她们”即“我们”

  文/夏月

  《欲望都市》的作者坎迪斯·布什奈尔说在自己十来岁的时候,母亲向自己推荐了麦卡锡的小说《她们》,但当时的她觉得书中的人物对自己没有什么意义,多年后,当布什奈尔重新拿起这本书开始,她就读了不下十遍,“因为那个年龄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去理解成人的种种失望及其背后复杂的原因”。

  的确,处于不同年龄段的女子会从《她们》中读出不同的东西,可能有曾经失去的爱情,可能有初入社会职场的屡屡碰壁,可能有哺育婴儿的艰辛……诸如种种,《她们》通过生活在美国30年代的8个女孩的故事,写出现代女性走向社会,面对婚姻、家庭、工作等方面的困惑与艰难。即使是过去了这么多年的今天,书中刻画的女子群体就像活在我们的身边,因为过去的“她们”即是今日的“我们”。

  《她们》以瓦萨学院33届毕业生凯和哈罗德的婚礼开场,一开始,读者就可以嗅到这场婚礼背后的危机,给人以各种不适之感,“小礼拜堂里的每个人都注意到事情有点不对头”,特别是牧师在祝词中强调的“他们的婚姻是不合法的”。在这样一场婚礼中,8个女孩竞相登场,她们的家庭背景、性格、身材外形等各有特点,唯一的相同点是她们都毕业于当时非常有名的学校瓦萨学院,有着好学历,有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一个个如同刚刚放出笼子的小鸟,想要在浩瀚的天空中飞翔。然而,真实的生活却非如此,一直在脑海中构想自己井井有条的家庭生活的凯,经历的却是丈夫哈罗德的背叛、暴力,最后以悲剧收场。而其他人呢,自认有才华、精通外语的丽比想在编辑工作上大展宏图,但得到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否定,当工作有起色,自以为遇到了童话中白马王子的男人时,这个男人却粗暴得只想到性;当诺琳觉得自己在哈罗德心中与众不同时,在哈罗德的心中诺琳只不过是个婊子,是个“真正的敲诈者”;当普瑞斯经过几次流产才生下孩子,感到无比幸福之时,对于育儿方法的家庭矛盾才刚刚是个开始……进入社会的女子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就算是个性独立、不受束缚的单身者、同性恋者也要顶住社会、家人和朋友的异样眼光。

  整部小说的人物众多,但通过麦卡锡的精妙构思将各个人物串联起来,丝毫没有给人以混乱之感。小说以婚礼开场,以葬礼结束,寓意发人深省。就算在思想较为开放的当代,女人仍然没有摆脱过去的命运,你的周边一定有许许多多的“她们”。

  原创,转载请豆邮联系。

  《她们》读后感(十):从追求幸福角度谈女性自我独立

  《她们》是美国女性主义作家玛丽·麦卡锡的经典之作,曾有评论这么评价这部著作:这本书开启了关于女性自我解放主题讨论的先河。在我看来,除去对女性自我解放思想的传递,这本书还启迪了女性如何真正收获幸福的思考。

  《她们》一书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八个性格迥然不同的年轻女孩从美国著名女校瓦萨学院毕业后的人生轨迹。女孩们名校毕业,对爱情、对事业、对自己的人生满怀理想,她们不甘做放弃自我的家庭主妇,努力工作养活自己。但当离开学校那个象牙塔,却发现现实社会种种问题让他们措手不及。

  麦卡锡在书中通过对女孩们生活的描述,展示了女性作为第二性角色在现实中可能遇到的挫折与坎坷:家庭生活中的暴力、初入职场的屡屡碰壁、哺育婴儿的种种艰辛、爱情与现实之间的碰撞......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时代的女性,却在阅读过程中一次次引起读者的共鸣。时代的发展,似乎并没有真正解决这群女孩所遭遇的困境,如今的女性在社会中依旧会遇到这些让人头疼的问题,麦卡锡笔下的她们,何尝不是如今正努力挣扎改变命运的我们。

  前段时间关于榆林产妇跳楼的新闻引发诸多关注,有人曾质疑为什么这次新闻会有如此大的连锁反应,让一众女性网友在网上屡屡发声,有人讲述自己生产时的遭遇,有人控诉家属的冷漠......究其缘由,不过是很多女性在这次新闻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无论是这次榆林产妇事件,还是前段时间在家猝死的妈妈,都让人去关注女性这一群体,在当今社会现实中面临的重担,人们越来越强调女性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共担,而忽略对这一群体自身幸福感和满足感的关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既定原则对女性也提出了诸多要求:生儿育女似乎是本职,相夫教子是应有的责任,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是自古以来的标准,除此之外,社会又呼吁女性应该既能貌美如花又能赚钱养家。于是女性在生活中总是需要迅速成长,她需要平衡各方面的力量,她的角色是一个女儿,一个闺蜜,一个妻子,一个儿媳,一个母亲,唯独不是她自己。当然我们应该安慰自己,生命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人类是群居动物,角色的共融也是无法避免的。但当环境无法给予自己一个优良的生活氛围时,或许,我们应该更多地去思考如何让自己过得幸福,或者说,活得不那么辛苦。

  《她们》一书以凯的葬礼结束,而女性关于命运的困惑与挣扎却并未结束,如何让自己的生命不至于在困境中迷路,麦卡锡用犀利的文字回答了这个命题,她告诫了女性应该自我独立的意义:婚姻带给不了你安全的保障,请有养活自己的能力。也许曾经我们都以为爱情、婚姻、孩子可以给带给我们幸福,那是因为我们把幸福交给了别人,我们认为自己不够坚强、不够支配自己的情感,总是以为幸福来自于外界所能给予的东西,却忘记问问自己的内心真实的感觉。

  如何摆脱第二性角色所带来的束缚,或许应该从解放自己思想,撇开外界的干扰,真正面对自己的本心开始,毕竟不论哪个时代哪个国家,通往幸福的唯一道路都是自我的真正独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