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庞加莱猜想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庞加莱猜想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5-01 00:48:2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庞加莱猜想经典读后感有感

  《庞加莱猜想》是一本由[日]春日真人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庞加莱猜想》精选点评:

  ●2016年的开篇书,第一本开篇,第一本读完。对于这个世界,思维的空间是如此广播,现实的空间是如此的渺小,以至于现在已经用烂的“脑洞大开”对于数学家来说仅仅是基本的技能而已。最后还是用庞加莱的那句名言作为这段短评的结束吧:这个问题必将引领我们到达那遥远的世界。

  ●记叙风格通俗易懂,翻译接近中文语言习惯,时间顺序使整本书很有调理...介绍了众多科学家极其学术成果与理论,却不显混乱,整本书吸引力很强

  ●又又又买到书店最后一本,开心!

  ●谁敢相信我不仅一个下午看完了还看哭了!我爱科学我真的很爱(双手合十)

  ●很好的科普读本

  ●对于佩雷尔曼,瑟斯顿,斯梅尔这类天才般的数学家,上帝之子这个称号当之无愧。书写的并不难读,用通俗语言讲几何化猜想和庞加莱猜想,写的很有趣味性,掺杂了作者自己的感情,比许多无聊的数学科普书有趣

  ●好看的简单科普书。最后还是没能采访到庞加莱猜想的证明者。数学家的想象力天马行空。“因为在数学、艺术、科学等所有的领域,一旦产生堕落的念头,那你就已经走在了失败的道路上。”

  ●原来是一堆采访的组合,既不有趣也不深刻,不值一看。而为什么会吸引到我,或许在于个人对于数学的兴趣未曾消减,以及这个作者叫什么真人真是令人好奇。

  ●买的第一本"大科技"在05年, 讲的是我看不懂的"庞加莱猜想" 没想到过去十年了. 书里历史的脉络很清楚, 作为一本通俗读物, 内容不深(深了我也看不懂呀...摔杯...)

  ●主要就是八卦

  《庞加莱猜想》读后感(一):很符合我目前心境的一本书

  2小时时间看完本书,却走过了百年的证明过程。

  一开始有很多人认为证明了猜想,却总是发现有问题,这就是所谓庞加莱猜想的陷阱:刚开始,证明的99%的部分总是能很简单完成,但是最后一步却失败了。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又发现了其它解决的办法,于是很快又专注于研究这个新的思路。而一旦明确这个思路是行不通的,你又马上会想到其它的点子。就这样在精神上不停地被搅乱,渐渐地陷入其中不可自拔。最初还怀有的希望也被绝望所代替,最后你变得越来越难以抑制你的怒火。

  我目前的研究正面临这样一个局面。。。

  《庞加莱猜想》读后感(二):数学家的工作与登山队员差不多,需要勇气,需要毅力

  火车上读书,还是图灵新知的新书,也是日语译本,却不完全一样的风格。

  这是日本NHK特别节目制作组采访俄罗斯青年数学家的手记。数学超人,用七年时间解决了百年的数学难题,却拒绝了百万美元的大奖!

  在数学界里,这样的数学超人可以说是全能选手,他的论文需要田钢教授等多个领域的专家一起审核一年半,一个数学家不能读懂他的所有文章,可是摄制组登门拜访数次却始终没有见到真人。数学家的工作与登山队员差不多,需要勇气,需要毅力,在那象牙塔的顶端可以享受到无穷的美景,可是享受的过程却完全地改变了数学家自己……其实真正的创造应该就如此!

  庞加莱猜想就是说如果有无限长的绳子抛到宇宙中,应该可以收回来,也就是说宇宙不是糖圈面包的样子。这个拓扑学难题吸引了无数数学高手,却在百年后被穷困潦倒的俄罗斯青年破解,而且他还拒绝见任何人!

  本人学习数学七年,能体会到数学家的甘苦。时间所限,先写一些粗浅的感想。

  (庞加莱猜想:追寻宇宙的形状 /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

  《庞加莱猜想》读后感(三):玩科学比玩女人爽?

  据说顶级的创造性快乐非常爽,玩科学比玩女人爽的多,得到一个成果远胜于几秒寒战后的空虚。比如牛顿到死都是个处男。他是皇家造币局的局长皇家科学院院长,还凭一己之力就创造了物理学的光学、力学,以及数学的微积分。对这种人来说,在他们眼里,人类分成了傻逼、大傻逼和他自己三种。

  还有,包括达芬奇特斯拉都没结婚。文中庞加莱猜想的苏联科学家佩雷尔曼也是处男,也不见记者也不去领奖,获得那么大成就却在圣彼得堡一间破旧公寓里对记者吼叫“我应有尽有!” 他的伟大证明华丽而美妙,但最后一步没做,他故意的。

  就相当于罗纳尔多过掉对方防线所有人晃开门将,但却把足球停在了球门线上。这逼装的,82分我再给你三个666!

  当然了玩数学也是非常危险的。基督教那时候十分残暴,虔诚的信徒在街头把不信奉基督教的女性数学家扒光衣服手拿尖锐的贝壳把她分尸,不比如今被人唾弃的某教文明。

  但是佩雷尔曼不该拒绝了Preston的副教授职位,一个人在圣彼得堡家里搞数学不怎么出来。他不去领那个诺奖级别的数学奖是因为他认为那帮评审没资格给他颁奖。他的家据说只有一个桌子一把椅子一张床。他的邻居说他们曾经努力消灭过街道里的蟑螂,结果这些蟑螂可能都搬去和他一起住了。

  嗯,搞数学可能真的很爽吧。

  但是你去美国大学领受一些更好的待遇不行吗?这是你应得的啊。

  《庞加莱猜想》读后感(四):突然有些懂了——苦行僧的日子也颇令人向往

  看完全运会武术套路的比赛,路上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佩雷尔曼会放弃掉如许多的东西,甘心当个苦行僧。

  能明白这些,完全是个机缘。看比赛的时候旁边坐的正是我们的科研秘书,跟我说群里又发了申基金的通知,这当然是好事。可是我对无穷无尽地申基金还是有一些保留意见的,因为实在占用了太多的时间,而基金本身显然也不是(尤其对于数学而言)科研的目的,在此过程中还要不断揣摩评审人的可能的意见,几近吹牛逢迎之能事,实在不是我所擅长的。

  几年前我也算是个愤世嫉俗的青年啊,对于学术的追求是放在绝对第一位的,也曾有过孤独一生醉心学术的幻想,没想却被我现在的媳妇儿迷了心窍。也许是搞数学的,或者是搞科研的,对待任何事情,尤其是感情,都太认真了,有时太过关心了。这也使得原来的愤青劲儿散去了许多。

  生活的羁绊还在其次,关键是世俗的压力很容易让人逐渐陷入一些定势,这对其他行业来说也许不错,对数学研究来说可就不一定了。我的感觉是,当你每天脑子里想的不是数学问题的时候,基本上你已经开始远离真正的科研了。

  可怕的是,遇到一个刚毕业的学生,马上要去上研究生了,见着我就恭喜我获得什么什么狗屁基金了,并不是我傲娇,实在是这么年轻的灵魂怎么会装着如此世俗的观念,实在不够潇洒!

  但我要感谢这些机缘,使我清醒地意识到我得赶紧找回我自己,醉心于自己想干的事情才不负这大好的青春。

  佩雷尔曼是一个绝对的智者,不仅是在学术上,也在对待学术生活的态度上,清楚地懂得该在何时放弃些什么,放弃了美国教授的职位,使他不用耽于带学生和琐碎的事务之中,放弃Steklov研究所位置使他进一步专心于学术。拒绝菲尔兹奖和克雷研究所的奖金更是不在话下。

  这样甘于贫困,在正常人来说也许很难理解,可是一想象到他沉醉于数学的世界里就令人感动。跟他相比,我才是贫穷的那个。

  苦行僧的生活很苦,可是他有他的信念,精神上却反而更加丰盈。

  我想我也不用照搬佩雷尔曼这种神人的生活,但是简化自己的生活,减少自己世俗的欲望确实是应该的。

  《庞加莱猜想》读后感(五):宇宙的形状为什么是个马鞍?

  看大家都给了好高的分数,可我真的不喜欢这本书。

  作为科普书而言,这本书并没有让我了解庞加莱猜想究竟有多重要,破译他又花费了多少心力。所有的东西都是浅尝辄止,关于这部分吐槽我们后面再说。

  不过,作者的写作技巧那真是相当的纯属。故事一开篇就有一个很悬疑的开头。

  作者讲的是,2006年菲尔兹奖(数学界的诺贝尔)颁给了庞加莱猜想的破解者,俄罗斯人佩雷尔曼。

  本来这应该是普天同庆的事情,怎么就悬疑了呢?原来佩雷尔曼根本就没有去领奖,而是一个人偷偷躲了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这位科学家因为破解庞加莱猜想自闭了?还是觉得自己根本没有破解这个猜想而一个人远远躲了起来。

  想知道这一切的答案就要弄清楚啥是庞加莱猜想,还有大家为啥要破解它?

  庞加莱猜想呢…是一个很玄妙的东西。是著名数学家庞加莱在1904年提出,在那一年凡尔纳的小说《月球旅行记》改变的电影上映,现代设计的开端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如火如荼的展开。

  而在距离庞加莱猜想提出前400年,麦哲伦完成了第一次环球旅行,证明第地球是个圆的。

  庞加莱猜想恰好你和这个证明有关。庞加莱认为麦哲伦从东走到西,又回到原来的起点,其实并不能证明地球是个圆的,只能证明地球的表面是链接在一起的,他也有可能是个甜甜圈的形状。

  如何证明地球不是一个甜甜圈的形状呢?庞加莱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是什么,在这里我就不赘述了,有兴趣可以看我做的脑图。⬇️⬇️

  就这样庞加莱证明了地球是个球形。证明了这个问题后他并不满意,于是又进一步拓展,想着用同样的方法证明宇宙的形状。

  这就是著名的庞加莱猜想。

  在经历了几代人努力后,这个问题终于被破译了,最后的结果是宇宙是个马鞍形,也就是双曲面。

  至于科学家是怎么证明的这部分内容我没看懂,之后还会再研究一下。看懂了,会补充到这篇读书笔记中。

  至于故事开头提到的那位数学家为啥没有去领奖…

  作者给出了一个非常《走近科学》的结局。原来那位老兄,并不是自闭,也不是觉得自己的证明不够合理。

  只是在完成证明后,突然有种高处不胜寒的孤独感。毕竟无敌是多么寂寞,这回事也只有独孤求败才能明白。

  也正是不知道自己之后的人生公司做什么,数学家才会躲起来不领奖。

  这个时候有意思的是,作者在这个时候跳出来说,数学家完全不要难过,因为世纪开始时,科学界评选出了世界七大数学难题也只破译了一个。

  你们伤心啥?

  还不赶快找出纸和笔证明起来。科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