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这些流浪的中国人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我们这些流浪的中国人读后感锦集

2021-05-04 02:31: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这些流浪的中国人读后感锦集

  《我们这些流浪的中国人》是一本由梁实秋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3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这些流浪的中国人》读后感(一):当我在阅读梁实秋时,我在想些什么?

  刚看完一部电视剧《血色浪漫》,我把它当成一部悲剧,建国初期的集体主义与个人英雄主义的对垒,特定时代下的百姓生活。随后我开始阅读梁实秋这本《我们这些流浪的中国人》,有抗战时期梁老的爱国主义和颠沛流离,有和平年代的闲情雅致和针砭时弊,也有梁老生活中的所念人、所念物、所念事。

  我看这些影视、文字的时候,我都统称它们为“过去的事”,而不是历史。我爷爷走的早,我出生后也没有机会见过他。有时我会想,爷爷他应该是村里有名的乡绅,他经历过的、吃过的酸甜苦辣,应该能说上一千零一夜,也不带重复。就如梁实秋的文字,每每看到类似的书、文章,我都觉得亲切,好似爷爷与我们一群儿孙的围炉夜话。

  我喜欢听过去的事。兴许是我个人略浮躁,又在这纷繁的信息社会中瞻前顾后,不得始终。唯有旧人、旧事能给我一种很朴素的感觉,能让我沉下心来倾听。阅读这些旧人、旧事,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书中我最喜欢的章节之一是“味是故乡浓”,梁老说美食,就是说吃的,没有复杂煽情的背后故事。烧鸭、饺子、烧饼油条、凉拌豆腐、鸡刨豆腐、锅塌豆腐……旧时旧味,萦绕于心,羁旅在外,不忘美食。这让我想起前一周跟一同事去吃午饭,走一圈不知吃啥。偶然瞧见一家连江海鲜锅边店 ,一小碗5块钱的锅边就一根油条、一块三角糕,我俩吃得心满意足。这就是属于我们这一代福州人的老味道,小时候我们常拿锅边油条当早餐,那时物价便宜,2块不到即可饱腹。如今偶然吃得,价格公道、味道鲜美,不禁感慨川菜、湘菜大行其道之际,记忆中的福州城市味道难免有所缺失。这就如肠粉馄饨之于广州、肉夹馍之于西安、豆汁之于老北京是一个道理,在阅读这些故事中,我也就是想在生活的这个城市里多一点感情与慰藉。梁老之文字,犹如我的怀念之于故土故情,道不尽各人情愫,却能道出一份份相似的情感。

  梁老文字里,我有两大爱,一是梁老文字里有大爱大恨、有大是大非,没有小情小爱。这是我喜欢这类文字的一大原因,看着不累不矫情。二是梁老文字里有文采,简练通达,阅读起来兴味盎然,能觉出很多中华文学的精妙之处。

  总有些故事,娓娓道来,令人心动。在这快速变幻的中国,找个时间坐下来听听梁老讲的中国故事,是件美事。

  《我们这些流浪的中国人》读后感(二):生而流浪

  “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都要去接你。”这句话出自著名散文家梁实秋,他还著有著名散文集《雅舍小品》。这本《我们这些流浪的中国人》论中国人,写中国事,念中国情,回忆曾经,向我们展现那个年代的中国相。

  梁实秋的女儿梁文茜说:“人不管流浪到多远,对于故乡的感情是永远割舍不断的。我父亲死的时候,穿着一身中式的长袍马褂,不要穿西装。他上美国去,人家让他入美国籍,他说我不入美国籍,我是中国人,我以是中国人为自豪。他说如果中国和美国发生冲突,我必然要站在中国这边,因为我是中国人。”人虽然流浪,感情永远扎根中国。梁实秋留学美国,战时颠沛流离,晚年寄居台湾,一生多数的时光都在流浪漂泊,晚年时间远离大陆定居台湾,对故乡对旧时光甚是思念,身在远方,情在故乡。书中的文章,就是对过去的一种记忆,忆胡同、思母亲、忆曾在清华园求学的八载时光、思老友,对以前的一种怀念。

  书中的文章包含很多方面,抗战初期的四处辗转、小学童年的时光、清华园八年的求学,还有忆母亲、写闻一多、老舍,也有定居台湾后收养的白猫王子和黑猫公主,以及饺子酸梅汤烧饼油条这些特色的中国吃食。尤其喜欢的是,通过文字,那个时代仿佛在眼前重现,怎样的生活、学堂如何教学、北京蜿蜒的胡同、青岛与友相聚自称的酒八仙、讲胡适先生的二三事、忆文学大家沈从文。那个年代仿若和我隔得很近,可以触摸到。文字淡、内容琐碎平常,但也正是这样的文字才显真实、才知感情深厚,在他乡思故乡。

  我们从进入大学求学起,就踏上了远离故乡的路,毕业后回乡发展,那么故乡一直是故乡,若去别的城市工作定居,那故乡永远只能留在过去,有空才回去一次,故乡变他乡,异乡成永久。我们现在的工作学习节奏很快,生活日新月异,有时候没有归属感,对故乡有所寄托,生活才不会似浮萍,而是知道自己的来处,能够找到来时的路。

  生而流浪,漂泊不定。不管走的多远,总是最难忘故乡情。

  《我们这些流浪的中国人》读后感(三):【书评人俱乐部】秋的怀念

  文/ 海蓝蒲雨

  梁实秋先生写的散文清新雅致,又透露了幽幽古意,犹如阵阵微风轻盈拂面。透过明亮的灯光,喝上一口茶,翻开《我们这些流浪的中国人》,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一幅明远磅礴的民国画卷铺展开来。

  梁实秋先生长于北京,曾留青岛教书,后留学美国,辗转香港,定居台湾。先生一生都在流浪,虽飘泊不定,但拥有着一颗坚定的中国心。悠然的字里行间透露出浓浓的故乡情。先生的根深深地扎在老北京,整个骨子里都沾满了故乡的气息。

  梁秋实先生从美国回到老北京,立马甩开钢笔改用毛笔,一身中式长袍,穿千层底布鞋,讲的都是北京话。先生爱吃,故乡里的酸梅汤、糖葫芦、烧鸭、饺子、烧饼油条,念念不忘,将纷繁的思念之情落为文字,以解心中惆怅的思恋。

  民国时期,文学大家们互为友人,梁秋实先生的朋友们诸多,关系匪浅的从留下来的文章中可以看出,比如胡适先生、老舍先生、沈从文先生、冰心等,其中书里未收录梁秋实先生写的《忆冰心》。这里面有一段有趣儿的插曲,足以见证两人深厚的友情。当时梁秋实先生误听了“冰心和吴文藻双双服毒自杀”消息而悲痛欲绝,激动之下写了《忆冰心》。后来得知这个消息是误传,梁秋实先生心里有些故意不去,得知朋友安康便由悲转喜了。冰心得知这个消息莞尔一笑,友情依然。其中,让我意外的是沈从文先生,不过想想也自然,胡适先生对沈从文先生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有可能是胡适先生爱才引荐,这到也并不奇怪了。

  看了书之后去详查一些资料,获得了一些意外收获,比如梁秋实先生和鲁迅先生著名的“论战”,两个人因观点看法不同,落为文字发表报端互相“讨教”。好事者甚至将文章收罗起来列出一本书,让梁秋实先生哑然失笑。细细去看这些文字,鲁迅先生的文泼辣坚硬,梁秋实傲气软绵,两人一来一往好不热闹。梁秋实先生曾写过文章谈论过,本来是两种不同观点的交谈,不涉及仇恨和攻击,只是观点与观点的探讨而已。当时拿到书的时候,看见这本书后还收藏着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一文,还很是奇怪。转念一想,便明了了,是纪念,也是致敬。

  先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及《莎士比亚全集》等译作,着实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是一项艰苦卓绝繁重艰辛的工作,梁秋实先生接了下来就一直坚持着,将艰涩难懂的古英文翻译出来,完成之后轰动了整个文坛。37年默默耕耘,可见先生非同一般的坚韧和毅力。

  深秋时节,片片黄叶落下,杯中的茶已凉,但是内心依然沸腾。梁实秋先生对老北京的深情,对老北京小吃的喜爱,对友人绵延友谊的怀念,都流浪到了纸上,化成了一缕缕思念,萦萦绕绕。了以秋的怀念,化作清风,致敬先生。

  《我们这些流浪的中国人》读后感(四):疲马恋旧秣,羁禽思故栖

  梁实秋的散文是极耐读的,细细碎碎又赏心雅致。

  学文学史的时候很是糊涂,民国时期那些才情横溢的年轻人组成这个诗社,搞了那个文学社,出版了这样的杂志,又印刷了那样的报纸。而后又分流派,不同的主张和观点常常让我头昏脑涨,却只得硬着头皮记下来,以备考场胡诌之需。

  在这本《我们这些流浪的中国人》里,当年印在文学史上的名字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在梁实秋的身边、笔下生动地立了起来,从某一个角度上有了更多血肉。林语堂、闻一多好似邻居一般可以拽进来说说家常,讲讲文章。

  最初看到书名,以为主要是写羁旅他乡的思乡情,像冰心的纸船那样,像在异国栽种枣树那样,用一种离开了的心情去抒写怅然不舍。一页页地翻过去,慢慢品出些许味道。梁实秋从未离开,他所写的我们这些流浪的中国人,是颠沛流离战火下的心情,也是远离心灵故土的怀念,是站在原点回忆一幕幕,也是他乡客的小小注脚,是给所有为理想和生活奔波在路上的人一个储藏回忆,储藏故土的盒子。

  读此书的时候,脑海中一直闪现的是纳兰容若的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在书中,梁实秋写了太多过往,从小学到大学,从家人到师长,从吃食到猫星人。既有何陋之有的雅舍说,也有针砭时弊的责之切,既有文章的独到见地,也有我多想回到家乡的深夜之叹。

  常会有一种听老者讲那过去的事的感觉,但这讲法却又不同。最感同身受的是梁实秋讲他读大学那一段。那些小细节的描写着实精彩,以至于让我“心有戚戚焉”的想到我的大学生活。也是一样对数学充满了畏惧,也是一样在体育课上畏畏缩缩,在书中,先生很有兴致地写道男扮女装去演话剧《张约翰》,女友缝制的短裤短裙,借来外教的高跟鞋,虽无图无真相,但却生出一种戏谑的画面感出来。

  再如,他写吃,“火腿、鸡蛋、牛油面包作为标准的早点,当然也很好,但我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形下才接受了这种异俗。我心里怀念的仍是烧饼油条。…海外羁旅,对于家乡土物率多念念不忘。”每次国外的朋友回来,一起聚会。他们总强烈要求吃中餐,一锅暖暖的火锅足以暖胃,一盘过油的锅包肉更是能让人眼眶湿热。

  正是通过这些举不胜数,许许多多的细节,很多温暖或冰冷,平常或非凡的记忆涌了过来,梁实秋好似用文火温热了一壶老酒,只喝一口,便觉满心满腹的旧时光、家国恋辣了喉头,暖了心头。

  《我们这些流浪的中国人》读后感(五):你我皆是,流浪的异乡人

  首发于《南岛视界》2015年12 月刊

  对于有着流浪情结的人来说,流浪生来就流淌着浪漫的血液。但是对于梁实秋来说,流浪却是一种无奈,一种不安,一种痛。但如果是迫于生活而导致身体不断地四处迁移,这个尚可以理解,但只要内心安定,灵魂有依,心守一事地去生活,那么身体上的流浪又算得什么呢?

  但遗憾的是,世间很少有人能到达如此境界。或者换句话说,你我皆是,那流浪的世间人。

  在《我们这些流浪的中国人》中,梁实秋先生说:“人与疲马羁禽无异,高飞远走,疲于津梁,不免怀念自己的旧家园。”这本书的整个基调便是“怀念”,是一个曾经漂泊在外的人,写给故土、写给故人的情书。

  在这本散文集里,随处可见梁先生对往事的追忆,对旧友的惦念。梁先生身处的年月真可称得上是动荡不安,在那个动荡的年月里,流浪便成为了生活的常态,而因了流浪,人与人的相逢与相别便显得短暂如朝露,于是也只能落笔成文,聊以慰安。

  梁先生的流浪看似无奈,却也在无奈之中饱蕴着深情。且看他将童年趣事、年少往事、故乡旧事闲闲地、细细地讲来,似乎是在聊家常,但笔下所言之事,无一不沾染着家国之思。由于长时期的流浪,所以诸如每日的家庭琐事,愉快或不愉快的种种经历,在梁先生看来便都别有一种兴味。

  然而,像梁先生那个时代的文人们,身体虽然迫于现实而流浪,但至少心灵上还是有所归依的。正如梁实秋的女儿梁文茜所说:“人不管流浪到多远,对于故乡的感情永远是割不断的。”因为故乡有根在,尽管故乡的月亮不一定比别处的更圆,但对长期流浪在外的人来说,看到圆月便思念故乡,于是点滴往事也一起翻涌,此乃人之常情,也正是这种情,才使得梁实秋的文字格外地有嚼头儿。

  于此之外,梁先生的散文还随处充溢着一种天然童真之趣。不论是年少时的尴尬,还是成人后的窘迫,梁先生从不刻意隐藏,明明白白地写出来,反倒令人读之倍觉可亲可近。由这些文字,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梁先生的故乡,也能看到自己故乡的影子。

  每一个人的故乡,其实都一样。都是屋内闪烁着灯火,桌上堆叠着书本,床头有做着针线活的母亲,醒来便可看见至亲的笑脸。这原本质朴简单的幸福,到了如今,竟被我们这些惯了流浪的人给遗忘掉了。我们一面感叹着内心的虚空和世间的冷漠,一面又对故乡的简单幸福不屑一顾。诚然,远方有实现理想的可能,但故乡也未必就一无是处。我们可以选择流浪,不论是为了谋生,还是为了爱情,不论是迫于无奈,还是主动选择,但只要心能安定,那便是福气。

  生活总是琐碎的,平淡的,但在这琐碎平淡之中也自能咂摸出一番滋味来。于是,梁实秋笔下的烧饼、油条和豆汁于他而言便另有着深厚非常的感情;而那“久已不复存在的湫隘的陋巷”虽然已经改头换面,变成了平坦的大道,但只有那陋巷才能唤起梁实秋对故乡的思念,只因他是在这陋巷中生长大的,只有这里才是他的故乡。

  人,哪怕走得很远,流浪得再久,只要心头还挂着故乡的月亮,便不算是一个真正孤苦的人。看梁先生文章中的一事一物,全是些不起眼儿的小事物,普通平常得令人都不愿拿正眼多瞧一下。然而在这关于故乡的一事一物之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老派文人优雅又冲和的情感表达:不张扬,不卖弄,不故作深刻,不矫情扭捏,这种刻进了骨子里的对故乡的深情,总能够成为任何一个羁旅在外的游子终生不舍的性格特征。

  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流浪的原因更为多元,我们流浪的方向也多了些选择。但是,我们情感上的缺失,在异乡麻木而苍白的生活,看起来似乎是分外潇洒,但也使我们的内心少了些许情感力度,更丧失了许多坚定和信仰。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灵无根的异乡人,才是真正地在流浪着。如果我们的心中缺少了这份对故乡的情感,我们的心便总是悬空着的。从这个层面来说,现代社会里的大多数人,都是那流浪着的异乡人。

  《我们这些流浪的中国人》读后感(六):总有一些流浪,让人感同身受

  流浪,本意居无定所,不断迁移,生活不固定。而我们现在的流浪,除了身体上的不断移动,更多的是心灵上的居无定所。

  梁实秋,生于大陆,留学美国,战乱中颠沛流离,晚年寄居台湾,一生中很多时光都在流浪中度过。梁实秋的流浪,有主动的,有被动的,有痛苦的,有快乐的,不同的流浪,会对应不同的生活,但是,不同的流浪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对故乡故人的感情。

  他的女儿梁文茜回忆他的时候说:“梁实秋虽然是搞文学的,但是爱国的思想贯穿在他思想里头。从我们家里来说,一直也都是教育子女都要爱国。那时候抗日战争,后院有一个井,我奶奶常年老设一个祭台,摆上水果,就是纪念抗日战争牺牲的这些阵亡将士,我们都去磕头。那时候行礼,不是鞠躬就是磕头。我父亲他对于中国,以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我父亲是老知识分子,所以对于说吃也好,北京一些玩儿的东西也好,过年的风俗习惯也好,都好些体现在他的文章里头,其实这么大岁数了,还想吃这口东西也不见得,一种感情上的寄托罢了。”

  梁实秋的文章,雅舍谈吃也好,雅舍忆旧也好,雅舍杂文也好,其实都是一种流浪在外之后的对故乡故人的怀念之情,所写的内容只是外在,是内在感情在形式上的表现。这应该就是最朴素的爱国吧。爱国并不只是口头上的口号,而是对自己所生长的土地的一种认可,对培养自己的一种文化的认同,当自己漂泊在外时,无论受到怎样的冲击,无论吸收了多少外来的东西,根子里的那种感情还在的话,就是爱国。如果说爱国有点太大了,那么爱家乡,爱故人,应该是更为普通人所能体会到所能感受到的。

  在如今这个生活节奏极快的时代,广义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是流浪的人,从此地到彼地,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快捷,甚至从此国到彼国,也变成了微不足道的轻松小事。在这种现状下,每个人都好像居无定所,每个人都在快速的流浪,无时无刻的忙碌,无止无休的漂泊,让很多人陷入迷茫和郁闷之中。流浪不断出现在很多文学作品里,也出现在广受传唱的歌曲里,无数人传阅着,传唱着,只为宣泄那些因流浪而生的无奈的感觉。

  而曾经在更艰难的岁月中不断流浪的梁实秋,却让流浪并不显得那么匆忙而茫然,而是用自己深厚的文化素养,淡定从容的心态,一笔一笔记录,一句一句回忆,描述出一副虽然有点苦,但是更有情的模样。究其根底,还是在于感情。梁实秋在《我在小学》中记录他经常走去学校的一段路时写道:“这一段路给我的印象很深,二十多年后我再经过这条街则已变为坦平大道面目全非,但是我还是怀念那久已不复存在的湫隘的陋巷。我是在这些陋巷中生长大的,这是我的故乡。”在《烧饼油条》中也曾写道:“火腿、鸡蛋、牛油面包作为标准的早点,当然也很好,但我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形下才接受了这种异俗。我心里怀念的仍是烧饼油条。和我有同嗜的人相当不少。海外羁旅,对于家乡土物率多念念不忘。”梁实秋的感情,寄托在一事一物上,有明明白白的寄托,却又不做刻意深沉的表达,他的感情,就像他本身的性格一样,优雅淡定,这样的感情,更像是一种深入骨子里的真情,不故作浓烈,却又绵长真挚,时时刻刻都能让人感同身受。

  而我们这个时代的人,随着流浪的节奏越来越快,反而对故乡的感情并不像原来那么深,取而代之的,更多的是流浪中的迷茫和疲惫。故乡也好,故国也好,有时候太容易回去了,反而没有了一种寄托,而独自在外的压力,往往无法得到释放。我们这个年代的流浪,于是有了更为复杂的无奈。但是,归根结底,其实还是感情缺失,做不到合理的寄托和表达。

  梁实秋的散文,最好的地方就是淡而真的表达,因为淡,容易让人吸收,因为真,容易让人感受,在他的散文中,我们看不到口号式的宣传,看不到标语式的呼吁,但是我们能感受到感情,感受到流浪在外时的一点孤独,以及孤独中心念故乡故人的欣慰。梁实秋的流浪,有时候是艰苦困厄的,但是,无论怎么艰苦,他都能找到一些淡淡的快乐,比如那个四处漏风蚊鼠肆虐的房子,也能被他称为“雅舍”,并且从中写出了让他闻名中外的代表作——雅舍系列。正因为如此,我们在看到梁实秋的流浪时,并且体会到自己所经历的流浪时,才有了更为细腻的感受,才知道了自己埋藏在心底深处的感情。其实,我们都一样,流浪又坚强。虽然一直在经历身体或心灵上的居无定所,但是,却也在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坚定自己的感情,不断地拥有更多的回忆。

  《我们这些流浪的中国人》并不是梁实秋的个人游记,而是他整个流浪人生的回忆,他并没有细细讲述颠沛流离之苦,他只记事记人,在人和事之中,自有感情。而这感情,也是我们现在这些“流浪人”所最该去感受,最该去珍惜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