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金融可以颠覆历史2》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金融可以颠覆历史2》读后感1000字

2021-05-02 03:52:1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金融可以颠覆历史2》读后感1000字

  《金融可以颠覆历史2》是一本由王巍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融可以颠覆历史2》精选点评:

  ●不错,上次那本的延续,从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到辛亥革命,再到建国后的社会主义改造

  ●内容很好,故事可读性强,不过对于我这个对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浸淫多年的个人来说,很多故事之前都有所了解。总体来说是很不错的启蒙读物,推荐!

  ●科普型读物

  ●续貂之作

  ●很好的金融科普书,值得我等非金融人士开拓视野

  ●金融史给人最大的启示,犯过的错依旧会犯,最难战胜的就是人性的贪婪

  ●入门书,提供了不少入门的视角和抓手

  ●言语较为生动,金融术语较少,易懂,可读性强。

  ●一般,比较失望

  ●科普书籍里面故事性很强的一本书,满满地故事,很好看的

  《金融可以颠覆历史2》读后感(一):金融爱好者的通俗书

  这是作者对第一部金融可以颠覆历史的补充,对整个历史篇幅的各个点上都做了补充,由于只是金融的旁观者和爱好者,对此书没有太多评价但觉得和第一部第二部连起来读的话对整个金融历史会有些浅显的了解。若能在各个点下多下些功夫应该会更好。

  《金融可以颠覆历史2》读后感(二):很好的一本金融启蒙读物

  《金融可以颠覆历史2·大国崛起的秘密》(王巍)

  王巍先生是讲故事的一把好手!确实如周其仁先生在序里说的“能把复杂的事情讲清楚,还能把故事和道理讲得极其生动”,尤其是生动,讲出来能让没有相关背景也能接受和理解,这点难能可贵。

  一个多月前刚发生的宝万之争,提到的门口野蛮人,看了网上很多讲解,总是有种雾里看花的感觉,一篇《KKR的杠杆收购》讲得清楚明白。

  地理大发现、东印度公司、中央银行、工业大革命、摩根、垄断、庚子赔款、托拉斯、凡尔赛和约、美联储、大萧条、布雷顿森林体系、垃圾债券、庞氏骗局、次贷危机、风险投资等等各个要点都挠到了我的痒处,把之前中学时代欠缺的全部理了一遍,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温故知新。

  从1就可以看出,王巍先生是比较敢说,很多事件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当然这也是本书的特色之一,只是没想到居然敢对我朝的金融史和金融政策发表在大众看来非常不和谐的观点(详见《公私合营和社会主义改造》和《中国早期的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自来水厂》),现在的管制确实有所放松,这是好事。不过从行文上来看,有些篇幅还是有被砍过的痕迹。

  一本好书,尤其是对非金融专业出身的读者来说。王巍先生在序言里说“博物馆与提升学问和考据的研究院不同,更重在面向公众启蒙,入门指导,旨在激发公众关注金融和历史”,这两本书其实也达到了这个目的。

  2016.02.23

  《金融可以颠覆历史2》读后感(三):本学期第一本书 get

  其实这也不应该算是本学期最后一本书,因为有历史遗留问题。这是上学期借阅之后,本来在学校多呆了几天,想解决很大一部分书,但是果然一放假,就不适合学习,所以基本上都没怎么看完。加上当时有很多烦心事,现在看来真的是一点必要都没有,纯粹的浪费时间,而且给心理添堵,浪费了人生。但是现在已经慢慢知道怎么调节自己,所以这学期也要加油鸭。

  言归正传。

  其实上学期这本书也没有看很多,充其量就是看了第一章。这本书对我的帮助还是挺大的,里面说的很多知识都是我当初模棱两可或者是没有接触的。以及接触了,但是没有了解背后的故事。比如迈米肯和他的垃圾债券。其实垃圾债券不是垃圾,不像名字说的那样一文不值。之前上课老师说过,这次算是加深印象了。

  这里面讲的东西都很有趣,尤其是让我搞清楚了几个合约和经济体系的关系,以及来龙去脉,比如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凡尔赛合约。真的是大国之间的博弈啊,为什么英美不让法国严惩德国?因为如果德国负担太大,那么最终就不能还上各个国家的赔款,那么美国当初在一战发的战争财也就找不到债主。普法战争是普鲁士赢了,普鲁士就是德国!英法战争谁赢了不清楚,网上说的好多次英法战争,先是英法百年战争,这是英国赢了。再是英法七年战争,是法国赢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什么和美元挂钩?因为大家都欠美国钱呀,美国的黄金储备75%全球第一呀。不过后来因为美国终止了美元兑换黄金,所以这个体系破产了。

  还有日本广场协议也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听了很多次,但是不知道具体来龙去脉是怎么样的。其实这个广场协议就是为了让日元升值,美国那些国家才可以发展制造业。这跟2005年我们国家的外汇改革很像,也是让人民币升值。美国有自己的想法,日本也可以借此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从此,日本开始大量海外投资。作者的观点是,广场协议签订后日本迎来了失落的十年,甚至是失落的二十年,其实日本才不失落呢,人家海外资产读了去了。

  缝纫机效应文中讲得也比较多,主要就是一个问题:允许按揭,允许分期付款。这对美国的消费文化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文章也讨论了大萧条和美联储的关系。观点有点大胆,就是取消美联储。因为作者认为如果没有美联储,经济危机其实可以更快结束而且波及范围没有那么大。

  还有一个单元讲的是摩根大通。原来就是因为摩根的经济实力太大了,以至于都需要他出面救市,所以才决定成立美联储的。其他的关于美国方面的还讲了次贷危机、专利法等等。

  这本书主要讲的还是英国,美国,日本和中国的金融故事。其中,中国和美国占大头。其实中国的金融史我似乎不是很感兴趣,可能是因为没有什么有趣的故事或者标志性的人物吧。中国的金融主要是从中华民国开始讲,一直讲到国共内战。讲了货币政策的制定发行银圆券金圆券什么的,以及混乱的货币,因为当时日本也在中国发行货币,不同的党派有不同的货币。另一个方面讲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公私合营。其实中华民国建立起来的民营企业还是挺可怜的,当初为国家做了那么多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又消失了。这里面的故事比较有意思的是介绍了一个民营企业家卢作孚,因为公私合营改造的事情,被人举报,后来不堪其辱自杀的事情,读来真是令人唏嘘。

  最后一点也是比较有趣的一个地方是,终于清楚了庚子赔款的来!龙!去!脉!庚子赔款就是辛丑条约时候的赔款,后来因为外国自己也承认给中国的赔款太多了,中国抓准时机,讨价还价了一笔。最后外国大发慈悲退了一部分钱用于资助中国学生留美或者留学其他国家,也进行了医疗和教育的资助。原来是这样一回事,知道这个知识好开心呀!嘻嘻嘻嘻!

  over!

  《金融可以颠覆历史2》读后感(四):参加作者在朝阳公园金融咖啡厅的活动,讲了金融发展方向和个人该有的金融观

  用博物馆发现历史 用金融快乐人生

  ——王巍:我所追求的金融启蒙之路

  仲秋的北京,在朝阳公园的僻静一角,黄叶婆娑,红葛掩映,一群人在咖啡厅吃着盒饭,听一位博物馆理事长讲甲午战争与金融的故事,应该是这个雾霾重重的周五傍晚里最奇妙的事情。

  日本预支了自己未来,消费了大清的国运

  由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中国并购公会会长王巍筹划并主讲,人民银行《中国金融》杂志资深媒体人孙芙蓉召集的第一期“博物馆金融咖啡厅”沙龙会,穿梭着的就是下面这样一个个历史故事。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前后两代北洋阁臣的努力下,经历了“同光中兴”三十年高速经济增长的大清朝,俨然已经被世界列强视作一个足以敬畏的东方巨人。因此,当中日在朝鲜半岛的对峙不可避免地将终结为一场战争的时候,几乎所有西方国家都认为大清必胜,就连日本国内也蔓延着“倘或失败,要用失败激励国民”的情绪。

  而最终的结果却令当时的世人大跌眼镜,威海卫的炮声沉寂时,大清已将三十年的家底输了个精光,中华民族也随着这场战败猛然滑向了近代历史深渊。回首历史已百年,大清的败亡固然源自内部的腐败,但还有一条重要的教训——不理解金融的力量。

  早在战争之前的1882年,日本就成立了现代中央银行,统筹债券发行,以国家信誉为抵押向国民以及西方借钱发展工业、筹备战争。而反观大清,直到战端已开的1894年,才开始发行政府公债,无怪乎北洋水师军费一直捉襟见肘,战力被日本赶超。举个例子,黄海海战时战力最先进的巡洋舰、日军主力舰“吉野号”,最初便是由中国支付头款在英国建造的,但由于后期资金不足,尾款无法兑付,最后反而被日本买下。

  日本用透支未来收入的金融手段迅速扩充了战力,赢得了战争,获得了5倍于自身工业总值的赔款。而后来几十年里,中国人却为了偿还甲午战争的赔款,背上了长期的包袱,民族灾难愈加深重。毫不夸张的说,就像刷信用卡一样,日本透支了自己的未来,消费了大清的国运。

  “博物馆让我重新发现历史,参与未来”

  盛宣怀收回铁路为何导致了辛亥革命?莽新政权为什么倒在了币制改革?大明朝一条鞭法如何影响到西欧的近代化?在由权力书写的历史“表”世界的背后,隐藏着草蛇灰线一般存在、但力量巨大的金融“里”世界。

  而通过讲故事,向中国国民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金融自我启蒙,也是这几年来王巍先生在孜孜寻梦博物馆的道路上逐渐清晰的远方。

  王巍先生在沙龙会上一身便衣,讲起了2008年萌生做博物馆想法的有趣缘起。当年10月,他陪同天津市的领导前往纽约考察并与索罗斯一起进餐,但中途被正在与索罗斯闹别扭的其某任“女友”炸了局。作为替代行程,无奈的索罗斯只能安排他们去附近华尔街的美国金融博物馆参观。

  结果,恰恰这次博物馆之旅极大地震撼了他。这家博物馆是一个既有娱乐性、又有知识性的互动式展览中心,金融世界的奥秘以讲故事这样一种最自然的方式呈现给了普罗大众,使他们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他们个人的金融决策中去。而博物馆对当时正不断恶化的次贷危机进行了全面解析和“现场直播”,真正地诠释了什么叫做“发现当下的历史”,颠覆了一直以来国人对博物馆的固有认识。王巍当即与天津市的领导商议,决心要在天津也做这样一个中国金融博物馆。

  这期间的艰辛难以描述。着了魔的他曾经花了四五个月书看了80多本中外关于博物馆的书,曾满世界找留学生拍各地的博物馆用来借鉴,曾为了论证这个没有多少藏品的、只有“金融观念史”的博物馆的存在合理性与相关部门磨破了嘴。五年的坚守,他的博物馆从艰难起步,到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尊敬,而现在已经形成了“北洋金融深度游”这样一个文化绿岛;他麾下的NGO博物馆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天津中国金融博物馆、苏州中国基金博物馆、国际金融博物馆、互联网金融博物馆等)。

  王巍说,我们很多部门的博物馆,是在做仓库陈列,是把文件贴在墙上做展览,而我的金融博物馆主要是摆事实,讲故事,但不谈道理。比如清明上河图有17处用钱的地方在哪里?比如北洋政府时期普通天津人生活如何在金融中体现?“我们是把金融的职能做成博物馆。博物馆能改变社会的观念,很多人不理解金融,我们就要改变社会对金融的认知。”而发现历史和发现未来一样,是一遍遍的价值观梳理,这也是一种创造,是一种对未来的参与。

  扫除意识藩篱 重建金融价值观

  王巍说,真正理解金融的时候是在做博物馆期间,因为“博物馆通过对金融历史的挖掘,让我认识到我过去的错误,让我反思”。

  “我们以前读书的时候说金融的三要素,就是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现在来看,其实这种学习的核心是从监管角度来看的,是一种维护国家垄断权威的金融学。”

  过去一段时间,在金融高度监管的体制背景下,金融作为一种拥有特殊地位的行业被不断神秘化,离大众越拉越远,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我们学金融是为了人人都当周小川行长,这想想就是不太靠谱的事情。”

  另一个对金融的误读是各种阴谋论,也包括上面对历史事件中金融、资本、甚至金钱的作用的妖魔化,其源自对风险的极端恐惧和对变化的排斥。如2007年后,很多人就悲观地认为华尔街垮了,金融市场崩溃了。

  从历史看,过去两千年里,金融与普通中国人的关系其实与其他衣食住行并无二致。“金融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基本的制度安排,它帮助资金通融,让项目找到钱,让钱能投到合适的项目去,让百姓更加便利,让企业家能够自主创业。”

  “目前对金融行业的限制,其实就有点类似于30多年前对北京开饭店的限制一样。那时候,你在自家胡同口也开不了饭店,因为北京是首善之地,万一出点事情,天下就要乱了。当时就是这样的思路。”

  王巍说,回归本源,我们对金融的本质理解,既不应该权威化,也不必妖魔化,而是待之如友,简言之,“让人生更安全、自由和快乐”,这是新的金融价值观的“三要素”。一者,人生安全,善用理财、保险,保护自己的财富;二者,自由,经济上独立,不依赖机构、社团;三者,让自己快乐。

  “怎么让人快乐呢?多年前有人不懂杠杆是什么,我就和他说,比如你在上海谈对象,但是你没钱,怎么办呢?那先借钱买个金戒指,姑娘一感动,和你结婚了,第二天你对她说,我们一起奋斗吧,一起还钱,这就快乐了。”

  王巍说,未来金融的方向,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解决个人体验问题,完善个人金融这个维度。在这方面,互联网金融之所以风生水起,就是因为我们的几大国有行原来都不屑做这些事情。这是年轻人现在的胜过老一辈人的地方,也进一步说明了,如果金融价值观、观念史如果不到位,我们就只能成为鱼缸里的鱼一样,看得见外面的世界,却总也走不到那里去。

  是为全民金融启蒙。此记。

  2015年10月16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