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的妈妈
那天上午去一个辅导机构上课,八点的课,学生一直没到,我在辅导室看书等待。一阵刺耳的高跟鞋声打破了走廊里的宁静,紧接着走廊尽头的自习室传来了一位妈妈训斥儿子的声音。他儿子是迟到了半个小时,妈妈很生气,又是指责、又是牢骚。先说我自己挣钱怎么辛苦,怎么不容易,给你送到这里一年几万块钱学费,而你不珍惜、不努力。然后威胁,这样的话就不要上了,背上书包回家去,不花这钱了。又拉扯出过去孩子在学校怎么怎么偷懒、不用功、不守纪律,妈妈费了好大努力、好大劲还是不行,今天还是这样这样的。一再追问孩子,你想怎样呢?自始至终孩子都是一言不发。最后孩子哭了,妈妈又是一顿指责训斥,你哭什么,你有什么委屈,知道父母有多少委屈吗,你还哭呢,还有脸哭。又是一顿抢白,一大串训斥,一串串指责——
妈妈的声音很大,整个楼道的辅导室都能听得到。刚开始我对这个妈妈有些理解和同情,同样身为父母,懂得父母的艰辛不易,想这孩子也太可气了。随着妈妈的指责越来越多,漫无边际,永不停息,妈妈的情绪也更加激烈愤怒,声音也越来越尖利刺耳,我越来越觉得妈妈毫无理智的可恨可恶。我作为旁观者都已经感到厌烦可恶了,孩子的感觉会是怎么样呢,孩子怎么能听进去并改正呢?妈妈只在乎自己的感觉,完全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孩子内心的情绪,孩子的认知。教育学生重要的是了解受教育者的感觉,他的认知情况,然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不是宣泄你的愤怒,只在乎你的感受。孩子的问题可能都是大人的问题,正是这样的妈妈才教育出了这样的孩子,妈妈的唠叨 、责备、无休止,除了带给孩子厌烦,逆反,并没有让孩子反思改正。孩子今天的所作所为,妈妈有着不可推卸的、重要的、甚至是直接的责任。我对孩子更多了些理解和同情,孩子毕竟是孩子,是要不断地犯错误地,在错误中心理经受折磨、反思、然后选择行动,并不断反复,一步步成长的。
转念又一想,这位妈妈不是也很像自己吗,我在孩子违反纪律受到老师批评的时候,不是也和这位妈妈一模一样吗,她简直就是曾经的自己。曾经的自己在愤怒的怒火上时哪里还有理智,哪里还能意识到自己的非理性、错误及无知、愚昧。纯粹是一厢情愿地发泄自己的愤怒和自我感受。哪里考虑到孩子地感受和认知,哪里还会想到教育方法、理念、规律。今天,作为一个旁观者,从这位妈妈身上看到了自己过去的影子,不,是真实的自己,也是今天的自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这样的一种认识和哲学吧。认识自己、看见自己比认识别人要难的太多,理智和智慧更需要冷静,关键时候、愤怒的时候能保持理智和智慧更是一种教养和修养。这样才能帮助和教育孩子,达到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否则只可能是适得其反,让情况越来越糟糕。
记下这些,以警戒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