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由袁隆平袁老离世引发的思考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由袁隆平袁老离世引发的思考

2021-05-23 10:43:44 作者:不是我吧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由袁隆平袁老离世引发的思考

  1.你真的只有把目光放到足够宏观的位置能够看到历史和整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系统全貌”,才能更好理解“袁隆平”这个名字以及他们那一代的农业科研工作者,对于我们这个国家的意义有多大。

  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中国,是一个底子薄弱、物质贫乏、人口正在急剧增加,同时一大半国民都仍然在土地上辛勤劳作的国家。

  任何事情,均需要搞懂因果,今天我们已经知道,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而言,“人口数量”乃是最基本的核心要素,然而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口数量”却是极其沉重的负担。

  为什么?因为养不活。

  养不活的核心障碍在哪里?农业生产效率太低。

  我国自然灾害多,又极度缺少机械设备和农药化肥,这导致了那时候,一亩田地亩产一两百斤粮食已经是不太容易的追求,且往往还需要一家人都把精力扑到土地上去才行。

  我父母他们那一代,家中经历过有兄弟姐妹因为吃不上饭营养不良而死去,并非多么不可思议的事。

  同一时间,战后的世界秩序在经历重建后,新的全球化变局也正在酝酿着。在全球化浪潮即将来临之际,一个国家在其中能够身处何种位置,将是至关重要的。

  这样来看,你才会更能懂袁隆平和那时的农业工作者们为这个国家做出了多大的贡献。

  袁隆平们研发的高产和防虫害的种子,让我们的土地逐步实现高产——从那时候到现在,一亩土地的产量已经从一两百斤提升到了两三千斤。

  第一,这个国家借此开始能够养活数以亿计的人口,真正能够让“人口”成为一种红利,而不再是沉重负担;

  第二,因为农业的增产,我们国家才能释放出来更多的劳动力和土地,开始去投身于工业化生产和大力助推城市化进程。

  甚至是,整个国家才能借此逐步走上正循环——农业低产的诅咒若不能破,单位土地的产能产值不可能实现增值,政府也将完全不可能从中获得更多税收用于大力发展基建。

  第三,因为粮食的持续高产,我们才能开始发展出口,并逐步争取到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获得国际声誉和资本上的原始积累,并进一步从国外购买技术与设备,完成工业化的基础积累。

  而大量人口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可以投身到城市化建设和加速的进程中去,可以被视作是“改革开放”的最基础条件。

  理解了以上这些,你才能知道,袁隆平们为这个国家做出的贡献,可能是具有历史级战略性意义的。

  以此而言,昨天长沙街头民众自发的“十里长街送袁老”,便绝不为过。

  这个老人,值得我们这一代人脱帽致敬。

  2.对袁老满怀敬意之外,或也可以试着跳出来聊几句关于一个人的个体价值。

  任何一个人,在大历史和时代背景下,其实都是渺小的。那些改变或创造了历史的人,很多时候,或许只不过是在一个时代浪潮下正好处在一个位置上去做了一些这个时代最需要的事。

  因而,一个人若要寻求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背后最核心的命题往往可能是你该把自己放到什么位置下,迎着一个怎样的趋势或浪潮来解决一些重要的问题。

  3.对于上世纪80-95阶段的一代人,我们必然会开始进入一个不断告别的时期。

  你瞧,过去短短2年里,我们已经告别了科比、告别了马拉多纳、告别了赵忠祥、告别了吴孟达、现在又要告别袁老。

  上世纪80年代,是电视、报纸等各种大众媒体真正开始逐步普及进入全家万户的开端。因为有了大众媒体,才有了许多我们所熟知的公众人物,而无论在政治、科学、文娱、经济等领域,从上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期,其实存在不少“全民级偶像人物”。

  现在,30-40年已经过去,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规律,我们所熟知的第一代公众人物、大众偶像们,自然有一部分来到了可能需要慢慢告别我们的时候。

  在未来几年里,这样的告别也许还会为数不少。我们当对此心有准备。

  4.既然聊到了告别,我们也需要知道——

  一个国家,如果不懂得铭记历史,将是悲哀的。

  但换个角度,一个国家,如果只拥有历史可以回味和缅怀,那也是悲哀的。

  我们所经历的过去,是波澜起伏,也充满希望和朝气的,面向它们认真告别和缅怀过去,并没有错。

  但,若如我们仅仅只是大量沉溺于缅怀过去中,则二十三十年后,我们的下一代们是否还能看到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界?他们是否还有一些值得自己缅怀致敬的宝贵东西?

  前人裁树,后人乘凉,于是时代可以进步和拥有传承。

  在这个角度上,我们每一代人,都应该义无反顾栽下属于自己的那棵树。

  当面向过去的告别越来越多,我们这一代人也逐渐来到了30-45岁之间的“成事”阶段,我们身上,或多或少亦将会拥有一个这样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里也多少创造书写下一些值得被铭记的东西,而不是仅仅只允许自己缅怀过去。

  我们必须面向过去认真告别,但也要既往不恋纵情向前。

  5.临时起意,有感而发。可能说得有点大了,您多包涵,不喜勿喷。

  向袁老和他们那一代农业工作者为我们栽下的无数棵树致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