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禅师轮回的感悟

大禅师轮回的感悟

大禅师轮回的感悟 圆观,鉴空,法云,海印信,末山,义断崖,绝学诚公座下之少年僧,及法华尼,念佛婆子, 此多人,皆不念佛,枉受轮回。 而圆观,在生已悟后果,再世不昧前因,其定慧造诣,均非常人所能企及。因其不知念佛求生西方净土,又未到断惑证真境界,依旧滞在轮回,不能自由摆脱。 鉴空,宿生尚为讲主,浮俗已断根源,修持颇称精苦。因尚未及果证,稍有疵颣,转世即为常受冻馁之穷困士。宿生同修五人,只梵僧独得解脱,其

《大禅师轮回的感悟》的相关文章列表

经典的人生感悟,短短93段足以让你感悟一生!
经典的人生感悟,短短93段足以让你感悟一生!

日期:2013-01-26 19:07:47 点击:3704 好评:12

上 篇: 认识自己 1、《人人需要智慧》 托尔斯泰认为:智慧就是懂得生活的任务,以及怎样去完成。一个人能够正确评价环境,能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能够知道自己生活的意义,能够履行自己的责任,能够以积极心态去解决困难,能够知晓别人并与之和睦相处这就...

于支教中感悟,于感悟中成长
于支教中感悟,于感悟中成长

日期:2019-07-22 20:49:12 点击:194 好评:0

在支教的这几天里,我常常和同伴讨论支教的感受。其实,来这里教育别人最后受教育的却是自己。支教的意义往往是双向的,一方面是支教老师给予孩子们的知识思想;另一方面是孩子们给支教老师带来的影响。 那些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对生活的倔强都让我们感触颇...

世上最可怕的是什么?禅师讲了3个故事,告诉你…
世上最可怕的是什么?禅师讲了3个故事,告诉你…

日期:2015-09-23 22:59:37 点击:1355 好评:25

有个人问禅师:“世上最可怕的是什么?” 禅师说:“欲望!” 那个人满脸疑惑。 禅师说:“听我讲几个故事吧。 一、可怕的黄金 一个僧人惊惶失措地从树林中跑过来,刚好碰到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林边散步。他们问僧人说:“你这样慌张是为了什么?” 僧人说:...

无相禅师和打水车青年
无相禅师和打水车青年

日期:2016-11-13 07:04:32 点击:2672 好评:28

无相禅师行脚时,因口渴而四处寻找水源,这时看到有一个青年在池塘里打水车,无相禅师就向青年要了一杯水喝。 青年以一种羡慕的口吻说道:禅师!如果有一天我看破红尘,我肯定会跟您一样出家学道。不过,我出家后不会像您那样到处行脚、居无定所,我会找一个隐...

虚云禅师说“过错”
虚云禅师说“过错”

日期:2017-02-16 20:34:39 点击:706 好评:2

虚云禅师说“过错” 唐效英 虚云禅师在路途中收了两个年轻弟子,那是一对同村伙伴,虚云禅师根据他们喊“师父”的先后定下长次,先者为大徒弟,后者小徒弟。 大徒弟为人机警勤快,心胸也宽阔坦诚,相比之下,小徒弟则心眼比较多,他甚至因为自己是师弟而有些...

虚云禅师说过错
虚云禅师说过错

日期:2017-04-27 04:32:44 点击:950 好评:11

引导语 :无心即无罪,纵有也是无心之过。 虚云禅师在云游途中收了两个弟子。大徒弟勤快,心胸宽阔坦诚。相比之下,小徒弟则心眼多,总在虚云禅师面前说师兄的坏话。 一天,师徒三人来到了江边,渔夫正在收拾渔篓和渔网。虚云禅师想麻烦渔夫载他们过江,渔夫...

涤华禅师精彩语录
涤华禅师精彩语录

日期:2017-07-30 05:48:01 点击:237 好评:0

1、不增者、真心本性、灵识妙用、本来具足、而圆满、不须再增、之义也、不增者、本觉本来、智慧与觉性、无不具足、无有不完整者、不须再增也。 ----《心经注解》 2、揭谛揭谛。“50” 其咒神力。满虚空。遍十方。续三世。净心持咒。无愿不从。 波罗揭谛。“5...

苏东坡巧对妙高禅师
苏东坡巧对妙高禅师

日期:2017-08-18 09:22:15 点击:584 好评:1

苏东坡巧对妙高禅师 钱邦伦 妙高山,距大足城市六十华里,奇峰峻冷,竹丰林茂,山顶寺庙雄伟,名叫妙高山寺。悬崖峭壁上,雕有精美的石刻,还镌刻有苏东坡的《罗汉颂》题词。大足区,古称昌州,系我国著名的石刻之乡。相传,妙高寺曾有“大和尚三千五、小和尚...

最新的涤华禅师的名言名句
最新的涤华禅师的名言名句

日期:2017-08-19 22:34:01 点击:575 好评:1

1、无眼、耳、鼻、舌、身、意者、是六根清净也、六根者、是父母所生、为根本者、故名为、六根也、清净者1、眼所见2、耳所闻3、鼻所嗜4、舌所尝、5身所触、6、意所别。无生其心者、为六根清净也。如无生、贪爱心、无生选择心、无生分别心、无生是非心、无生我...

拈花禅师经典名句
拈花禅师经典名句

日期:2017-09-04 22:46:02 点击:292 好评:0

1、美的心灵必然有美的言行,心灵所承受的苦难必然由它言行付出的代价反映出来。 美延伸到心灵深处,就像我们走进深山见到一汪盛满月光的清泉。 心灵因美貌而容易变得轻浮,美的心灵因平凡而变得坚贞。 人格的魅力来自于心灵的语言,而心灵的语言我们是无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