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书店四季》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书店四季》读后感摘抄

2021-09-08 00:24: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书店四季》读后感摘抄

  《书店四季》是一本由[英] 肖恩·白塞尔著作,理想国|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元,页数:4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书店四季》读后感(一):《书店四季》摘录(大多关于潮人妮基)

  附船长靓照一张

  013 暴雨卷土重来。妮基这种潮人嘛,照例是要迟到的。就连她的黑色滑雪服也挡不住雨——她像一头愤怒的海豹一样猛推开门,把风雨关在外面。店里曾有两个全职员工,一个兼职员工,妮基是剩下的独苗。她是“耶和华见证人”成员。我不信教。她快五十了,有两个成年的儿子。她一直都很搞笑。她一心扑在书店上,非常能干。她觉得我是书店走向成功的绊脚石,从来不听我的指示,而是把自己当成老板来做事。

  039 迟了一个小时开店。开门不到五分钟,店里就挤满了人。也许这就是生意的秘诀:开店时间飘忽不定。

  083 6点回到店里,发现妮基老毛病犯了,又把店里搞得一团糟,地上、桌上,乃至桌子底下都是一堆堆书。彻底背离她正常的行径的是,她竟然遵照嘱托重新布置了橱窗,放了一组关于高尔夫、电影和政治的书,看得人云里雾里。

  099 果不其然,巴里无法确定她是否读过,所以她决定不把钱浪费在一本全新的企鹅版《一九八四》上了,万一读过呢。

  111 今天下午我发现妮基的“大后方”专架已卷土重来,尽管我明令禁止她这么做。一年前,她发现了一箱背景设定在“一站”的传奇小说,决定自创一个作品类别——“大后方小说”——一本都没卖出去,于是我告诉她别让我再看到这些书。一年来,它们一次又一次重新出现,我则一次又一次将其解散。

  152 一个客人拿着一摞书来到柜台,随后抽掉了一本,说:“这本我放回去,刚想起来我已经把书下到Kindle里了。”我顿时来了灵感,打算做成一批杯子,印上“Kindle去死吧”字样。我给露易丝(是位出色的设计师,现居爱丁堡,偶尔会来书店光顾)写了封邮件,看看她是否愿意提供一款设计方案。

  183 因为想省运费,我一直在和皇家邮政一个叫盖里的人联络。今天——对“邮费现状”评价一番后——他在电话里建议道:“我们用一个DMO来替换你的OBA,那样一来,你的STL会转移到一个CRL。”听到我这头陷入长时间的沉默,盖里明显感受到了我发现自己要在一个句子中面对这么多三字母缩写词逐渐上升的怒气,便安抚我道:“没关系的,会有很多培训。”培训,这个词一出来,准保可以让大多数“个体户”学习新知识。只是举凡上班族的“培训”,相当于听某个人讲上三天人人皆知的道理,与此同时,你脑子里想的却是各种其他你本来可以做的、远比听课更有价值的事情。我之所以认为我再也没法回归为打工人的生活,这是一大原因。再说了,头脑正常的人也不可能雇用我。

  249 今天弗洛在店里。她打包了“开卷随缘书”,一共大概150本。她一边打包,一边对我说她“在巴黎做了个梦,梦见你在电脑后面藏了台摄像机,拍下我工作时睡觉的样子传到网上”。啊,今年夏天我店里招的都是能人。

  272 我在店里一面墙上印了伊拉斯谟的一句话:“我一有钱就买书,剩下的,用来买点食物和衣服。”

  453 后记(顾真) 约翰·巴克斯特爱读斯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的诗,有首他格外偏爱,大意是多亏上帝妙手造就变换的日子与季节,人的一生才不会在一成不变中黯淡。他说,所谓“理想的一天”,大概要阳光明媚,惠风和畅,傍晚有美好的落日,夜间的空气湿润万物,但若是日日如此,我们会无聊死。四季轮替,周而复始,何妨让我们的欢欣与悲伤都做无常世事的注脚。日记结尾,暴风雨引发洪灾,威格敦断网断电,工作彻底停滞,肖恩却说这一切不便根本不值一提,因为“除了读书我别无选择,实在是难得的享受”,“仿佛回到了互联网暴政来临前的旧时光”。这一幕想想就很动人。编辑雷韵说书名翻译成“书商自白”固然准确,却嫌呆板,欠缺几分时光流转的意味,建议了一个新名字。我相信她的判断,也欣赏她的创意。最后,希望大家喜欢威格敦书店老板肖恩·白塞尔的新作:《书店四季》。

  《书店四季》读后感(二):《书店日记》《书店四季》里提到的几本关于书的书

  收到王强先生寄赠的牛津版《破产书商札记》,封面淡雅,纸张上佳,很喜欢。翻了两页,注释很丰富,准备重读一遍。说重读,是因为此书的原版早已读过。《破产书商札记》(The Private Papers of a Bankrupt Bookseller)初版于1931年,没有署作者名。此书有续集,名为《破产书商再发声》(The Bankrupt Bookseller Speaks Again)。1947年出过合订本,封面上才有了作者名字:Will Y. Darling。从中译本《破产书商札记》的目录来看,王强先生是翻译了The Private Papers of a Bankrupt Bookseller的精华部分。

  这两本书比较偏门,知道它们的存在是因为三年前翻译《书店日记》。肖恩在书里提过好几次Darling的作品。去年翻译《书店日记》续集《书店四季》,又与这位情绪忧郁、不善经营的苏格兰破产书商相遇了几次。想来肖恩对Darling的这两本书是颇为喜欢的。

  当然肖恩还提到了不少别的书,出现的次数多了,觉得作为译者应该找来读一读。比如娜恩·谢泼德的《活山》(The Living Mountain),买了中译本,读完多少明白了肖恩为何对此书推崇备至。有的太厚,比如威廉·博伊德的《凡人之心》(Any Human Heart)和《新忏悔录》(The New Confessions),时间关系没读。而“关于书的书”是一直以来喜欢和留心收集的,所以想办法(也花了不小代价)把几种都找到了——“破产书商”两种和《书商约翰·巴克斯特私语录》(The Intimate Thoughts of John Baxter, Bookseller)都是难找的书,尤其后者。关于这几种书的内容,我已在《书店四季》的“译后记”里简单写过,此处就不多嘴了。一起看看书影吧。

  《破产书商札记》(王强 译注)

  The Private Papers of a Bankrupt Bookseller(1931年初版,1932年二印本)

  The Bankrupt Bookseller Speaks Again

  The Bankrupt Bookseller(1947年合订本)

  Intimate Thoughts of John Baxter, Bookseller(1942年初版,同年二印本)

  《书店怪问》一、二

  《书店四季》读后感(三):“一头扎进书店里,一切都会好”

  有天快凌晨的时候,“书店”(The Book Shop)来了一个小个子的年轻德国女人,问能否在这里过夜。肖恩后来说:“直到今天,我也不知道她是从哪儿来的,又是如何进来的……大家完全不知道她是谁,但我在店里给她安排了一张床,说欢迎她留宿。”

  德国女人之后又造访了一次。我很喜欢这个小插曲,还有肖恩为其他徒步者、背包客、一时间无处落脚之人敞开大门、腾出沙发和床铺的桥段。不仅因为它们表明了肖恩根本不是他自诩的那个“讨厌人类”的怪老板,它们还是威格敦小镇之所以能吸引八方来客,甚至成为其中一些人精神故乡的魅力所在:既有强烈的社区感,同时对外部世界保持好奇、豁达和包容。

  威格敦地方志上有一个小小的注脚,1712年以前,镇上的文法学校还没有一个固定的场所,于是镇议会颁布了一项命令,要求所有拥有马匹的居民从附近森林带一批木材回来帮助建造校舍。

  众人取材,学校遂成。它也是威格敦郡最古老的一所小学。

  今天的威格敦被称为苏格兰的“书城”,有人甚至觉得它已经可以跟举办海伊文学节(“思想界的伍德斯托克”)的海伊小镇摆在一起说说了。但与海伊不同,威格顿获得书城的地位并非水到渠成,而是当地人为了复兴一座已经萧条败落、不足1000人口的小镇,协力建构出来的。后来他们真的成功了,就像两百多年前他们建起那座学校。

  苏格兰小镇“威格敦”

  威格敦地处盖洛威地区的偏远海岸,“在萧索、散落着绵羊和盐沼的旷野中间”一座遭人遗忘的小镇,“即便对于苏格兰游客来说,步行或者自驾进入盖勒韦都有一丝冒险的意味,因为苏格兰再没有哪个地方这么远离人们常走的道路”。19世纪的威格敦被形容为苏格兰最奇特的市镇,房屋建得千奇百怪不成章法,几乎没有两座一样的。当地经济支柱是一家乳品厂和一家威士忌酒厂,有一条铁路支线打这儿经过,后来铁路停运,直接导致了小镇的衰落。

  1988年,18岁的肖恩回乡小住,第一次看到“书店”的时候,正值威格敦深陷经济低谷。当时他跟朋友玩笑说,“这家店到年底一定倒闭”,却不知道命运会以怎样奇妙的方式到来:十多年后,他将辞去电视台的工作,并以这家书店店主的身份为世界各地的书友熟知。“书店”熬过了那个寒冬,但一年后当地乳品厂倒闭,“143个人随之丢了工作;创立于1817年的酒厂也在1993年关门了”。

  “书城”名片带动威格敦繁荣起来之后,小镇“被苏格兰其他地区奉为重振地区经济的典范”(《独立报》),书店在此麇集,书商安家落户,曾经钉了木板的窗户重见天日,后面是逐渐兴旺的一家家小商号,威士忌酒厂也恢复了生产。威格顿图书节在1999年首次举办,今天已发展成苏格兰第二大图书节,每年吸引来更多作家和书友参与其中。

  书店麇集的威格敦

  肖恩和“书店”的人气,部分原因是他那种乖戾的魅力,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荒诞,总是精确瞄准,一击即中,随后利落抽身,又回去搬他的书,打理他的屋子和花园。虽然肖恩认为他已经变成厌恶人类逃避社交的坏脾气小老板,而且都是拜书商这一职业所赐 (“上门来的许多人不管跑到哪里都是讨人厌的那一类,只不过书店给了他们特别的机会表现”) ,但他描述的威格敦社区分明人来人往,跟书店密切互动。相比《书店日记》,我想这也正是(毒舌依旧的)续篇《书店四季》给人的一个更强烈的感受: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不管是怪咖友邻还是不速之客,甚至那个总对肖恩一脸嫌弃的邮局大叔),有意无意间好像都在协力构建他们的社区,为它添砖加瓦。如果说肖恩在开店的繁(抓)琐(狂)生活之中还能享有一份比较丰富的文艺人生,看来也不是他一个人做到的,“书店”就扎根在苏格兰可爱的乡土生活之中,他背后有一整个威格敦甚至盖勒韦。所以肖恩吐槽归吐槽,但人们在日常小事中展现出来的信任、宽容和善意,也都被他调侃和记录下来了。甚至是对小动物:

  “书店”(The Book Shop)

  臭脸肖恩也在不断回馈他的社区。赚点钱就弄弄花园,把仓库改建成活动场地,棚房建成给志愿者免费居住的小屋,花园边上的小房子收拾出来给朋友开酒吧,没地方排练的提琴手和老年肚皮舞团员来这儿找房间练习……

  在肖恩笔下有为人善良得不可思议,始终握着刷卡机询问你信用卡密码(以便礼貌地为您输入)的加油站老板;有坚信必须在盖勒韦住满二十五年,才能算是在此“安家落户”的剪毛匠,少一年都不行;肖恩的建材物料在门口堆了大半年,那堆垃圾终于从人行道上消失的时候,隔壁邻居前来道喜,同时为这条街感到遗憾,因为那堆东西已经长出青草,是很好的街面装饰;卡勒姆在自家院子里发现了一只巨型南瓜,把这份天赐收获送给肖恩,店员妮基就在南瓜上画一副眼镜再戴上假发,说跟老板像爆了;古灵精怪的意大利女孩伊曼纽埃拉来书店打工,她在其他地方格格不入的怪癖,反而让她很好地融入了威格敦的生活,从肉贩到在慈善商店上班的退休妇女都认识她,她对这座镇子的体验则是“每个人都好好啊”……肖恩好像把自己活成了一部情境喜剧,全威格敦都是他随意调度的卡司,但谁又不想在这样一个小镇安居乐业呢?

  书店是威格敦居民的社交活动中心

  差不多是肖恩写第二本日记的时候(距离《书店日记》出版还有几年),有个名叫Celeste Noche的女孩路过威格敦,在“书店”借住了一个礼拜。她走街串巷,逛镇上形形色色的书店和图书馆,也拜访附近各处的私人藏书室。这趟行程的一个成果是为威格敦留下了一组丰富的影像记录,Celeste好像也变成了一名“精苏”,之后她继续游历苏格兰全境,遍访各地书店,包括外赫布里底群岛边远角落的流动图书馆(车),还回到威格敦做了一场《书店里的苏格兰》摄影展。在外赫布里底的利弗堡,Celeste去当地人家里拍摄,一名退休社工对她说:“The importance of the mobile library is not just the books, it’s human contact.”(流动图书馆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书籍,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结。”)

  Celeste的苏格兰书店系列照片很适合跟同一时期肖恩的日记比照着看,它们同样记录了纸质书在一个日益数字化的时代的价值,“人们如何继续为(实体)书籍创造空间,而书籍反过来也为人们创造着空间”。

  Celeste Noche“书店里的苏格兰”摄影展

  《书店四季》这一年的肖恩在看店、找书、实时吐槽顾客、调侃邻居之余,似乎也更频繁地出门休假,再次提醒我们这家店就开在绝美的苏格兰风景的入口,他和朋友们去蜿蜒的河边露营、垂钓,看野鸭飞过盐沼。就像《波特兰先驱报》有篇评论说的,他在这部续作中“营造了一种强烈的地方感,足以俘获飘忽不定的心灵,让人在他的炉火旁安顿下来”。

  摘一段二月:

  肖恩在苏格兰附近海岸

  苏格兰“夏天的漫长傍晚”

  图书节活动“The Open Book”

  "The book should be a ball of light in one's hands."

  《书店四季》读后感(四):《书店四季》译后记(文/顾真)

  相信大部分人都尝试过写日记,能长期坚持的却不多,十八世纪文坛巨子约翰生博士也不例外。詹姆斯·鲍斯威尔《约翰生传》(Life of Samuel Johnson)中,记下过博士这样一段话:

  “一个人喜欢重温自己的想法”(a man loves to review his own mind),这的确是我们爱写日记的一大原因,但记忆从来不可靠,如果不趁热用文字记录下来,之后难免用想象去填补空白。肖恩·白塞尔大学毕业后在布里斯托尔从事电视制片工作,2001年回到家乡威格敦买下一家书店,从此扎根。操持生意经年,肖恩接待了或者说遭遇了形形色色的顾客,阅历一多,对行业本身自然生出了独到的看法,不吐不快。2014年起,他开始写日记,详细记下每日的订单、客流、流水和新鲜事,穿插以缤纷的感想与犀利的吐槽;给肖恩以灵感的,一是乔治·奥威尔的随笔名篇《书店回忆》(“Bookshop Memories”),一是珍·坎贝尔的幽默作品《书店怪问》(Weird Things Customers Say in Bookshops),而杰西卡·A. 福克斯(即肖恩日记中的安娜)出版于2013年的《关于火箭,你该了解的三件事》(Three Things You Need to Know about Rockets)则激励了他公开发表这些文字。他将日记发给了文学节上认识的一位版权代理。2017年,《书店日记》(The Diary of a Bookseller)出版。

  《书店日记》中文版(2019年,理想国出品)

  封面讨喜、内容有趣的《书店日记》很快成了畅销书,连在肖恩屡屡激烈抨击的亚马逊网站上,此书也杀进了热门榜单。不过,他向出版方提出的两项建议—先在实体书店上架一个月,再让亚马逊销售;不出Kindle版本—均未获采纳,因为出版方同亚马逊有约在先。亚马逊推重“顾客至上”,肖恩却在书中对他们冷嘲热讽,终于得罪了一部分常客,比如“腰包戴夫”(Bum-bag Dave)。《书店日记》在英语世界走红后,各国译本陆续上市,据说俄文版卖得尤其不错,有采访者问肖恩:“说俄语的你是不是更凶了?”他回答:“或许是吧,吼起人来更厉害了。”信笔写成的日记大家热情捧场,肖恩信心大增,《书店日记》推出两年后的2019年,续集出版,书名Confessions of a Bookseller,直译“书商自白”,形式沿用前作,风趣、毒舌依旧,新人物登场,新故事上演,旋即再次赢得读者欢心。

  小猫船长在“书店”(The Book Shop)外

  “书店”内景

  《书店日记》每个月正文开始前摘取奥威尔《书店回忆》一文精华段落,新作保持这一特色,不过这次贯穿全书引用的是一部偏门书:《书商约翰·巴克斯特私语录》(The Intimate Thoughts of John Baxter,Bookseller)。此书是苏格兰作家缪尔(Augustus Muir)假托编者身份创作的小说,不光有编辑手记,还煞有介事请人撰写了导读,游戏笔墨,几乎乱真。读罢书中撷取的十二小段,尚觉不太过瘾,在旧书网上寻觅多时,终于买到一本,三四个晚上追读完。叙述者巴克斯特在爱丁堡一家旧书店服务多年,自叹屈才,虽然年近半百,仍一心想去伦敦闯荡,不负雄心壮志。书店老板帕姆弗斯顿先生(Mr. Pumpherston)是优秀书商的代表,知识渊博,勤勉守信,既洞悉顾客心理,又怀有珍贵的职业荣誉感:

  在肖恩看来,缪尔写于1942年的这段话完全没有过时,如今的新书店依然被迫顺应时代,售卖其他商品,“这种看法似乎非常具有先见之明,直指在亚马逊的冷酷压迫下新书和二手书行业遭受的毁灭性改变,简直像是几年前刚刚写下的”。《书商约翰·巴克斯特私语录》中有一章专门谈光顾书店的各种怪人,并给出了对付不同客人的办法,笔调尖刻,充满不温和的调侃,肖恩从此章中摘出了好几段,想必大有共鸣。同巴克斯特一样,肖恩严加防范的也是“话痨型”顾客(it is the talkers I guard against),毕竟开店多年,他已深受其害:

  面对这类客人的叨扰,肖恩无奈感叹道:“我想以后我得根据他在工作日浪费掉我的时间量按分钟向他收取费用。”

  肖恩看店中。结账柜台上的展示牌:“GO AWAY”(走开)

  “书店”内景

  书海浮沉二十载,肖恩见证二手书行业由盛转衰—老一辈书商枯叶凋零、电子阅读星火燎原、网络销售巨兽压境—原本利润尚属可观的买卖逐步陷入困顿。局外人可能很难想象,一本2005年可以卖10镑的书到了2015年在网上的售价只有6便士,而即便如此,顾客依然会挑剔品相。造成这种局面的祸首是肖恩一再谴责的电商巨头,“顾客至上”的背后是对卖家利益的严酷剥削。细心的读者或许会发现,在日记始于2015年1月的新作中,书店的营业额较之前作似乎变少了,当时肖恩尚未出书,一来缺少版税,二来书店名气局限,经营压力不小。肖恩感兴趣的异代书商不止约翰·巴克斯特,在两部日记中,他还几次提及另一本书,《破产书商》(The Bankrupt Bookseller),作者达令(Will Y. Darling)也是苏格兰作家,后来做到爱丁堡市长。“破产书商”是他虚构出来的人物,开店之余写下拉杂随感,三分幽默,七分酸涩。这可怜人受过战争创伤,性格孤僻又不善经营,最后负债破产,只好开煤气自我了断。威格敦书店的境况当然要好得多,但肖恩常爱翻看此书,多少带着点自况与自嘲吧。

  威格敦及周边地区汇聚了大量书店和私人图书馆,成为当地独特的风景线

  新的一年,肖恩的生活经历着改变。安娜决定同他分手,搬回美国;店里的多年兼职员工妮基也离开了岗位,用肖恩的话来说,这标志着“书店的一个黄金时代要结束了”。后半部日记中,戏份最多的是一个名叫“伊曼纽埃拉”的意大利女人。她高度近视,热爱读书,虽然才二十五岁,却像老年人一样体弱多病,内心也很老成,所以肖恩给她起了个绰号:奶奶。她的英语带着浓重口音,刚来书店上班时肖恩和顾客都听不懂她在说什么。不过她慢慢融入了威格敦,从一开始显得非常突兀,到最后“被吸纳进了这片土地,乃至成了小镇肌理的一部分”。在日记的最后,“奶奶”返回了意大利,可后来又开始在两地间往返,并且最终下决心定居盖勒韦。

  城市更新带来了更整洁的界面,却也让许多小店失去了生存空间。随着那些商店逐渐消失而日益稀薄的,还有曾经的社区感与人情味。威格敦这座小镇之所以特别令人向往,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浸透着人情物理的社区氛围。当然,还有包容性。在这座偏远小镇,没人要求你做一个“正常人”。镇上的各种店铺与社区互相滋养,形成了一股磁场,吸引着在别处—哪怕是自己的祖国—格格不入的“怪人”来旅行,来居住,而当你真正与小镇彼此认同后,哪怕有天你会离开,这分别也是暂时的,就像安娜和伊曼纽埃拉,威格敦已然成为她们精神上的故乡。

  苏格兰“书城”威格敦小镇

  法郎士写过一部小说叫《波纳尔之罪》(Le crime de Sylvestre Bonnard),主人公波纳尔是个老书虫,终生未婚,埋头钻研古老文献,他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虽然身在十九世纪,灵魂却在十四世纪流连。他与一位女管家同住,在她面前毫无主人的威仪;他养一只跟迦太基统帅哈米尔卡同名的猫咪。拉伯雷《巨人传》中写到一个修道院叫“泰莱姆”,那里不设钟表,修士享有充分自由,无须在意时间流逝。波纳尔不允许自己那样,“我仔细地把表上好发条,人只有把时间分成时、分、秒,也就是分成与人寿命的短促相称的小块,才能成为时间的主人”(郝运译)。个体户肖恩有权任性,不必按时开店闭店,甚至可以离店好几天外出游玩,但同时他又会精确记录每件事发生的时刻。在新日记的后半,他时常流露出伤感,因为不管如何力求做“时间的主人”,都无法阻止自己的老去,而身边的人也在不断提醒他这一点:朋友纷纷结婚生子,过上安定家庭生活,镇上的父母辈则逐渐衰老乃至去世,连他已经钓了四十年鱼的父亲也开始犹豫“明年他还要不要去卢斯河试一把”。

  苏格兰的流动图书馆(车),肖恩时常来往于这样的乡间公路,造访各地收购旧书

  约翰·巴克斯特爱读斯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的诗,有首他格外偏爱,大意是多亏上帝妙手造就变换的日子与季节,人的一生才不会在一成不变中黯淡。他说,所谓“理想的一天”,大概要阳光明媚,惠风和畅,傍晚有美好的落日,夜间的空气湿润万物,但若是日日如此,我们会无聊死。四季轮替,周而复始,何妨让我们的欢欣与悲伤都做无常世事的注脚。日记结尾,暴风雨引发洪灾,威格敦断网断电,工作彻底停滞,肖恩却说这一切不便根本不值一提,因为“除了读书我别无选择,实在是难得的享受”,“仿佛回到了互联网暴政来临前的旧时光”。这一幕想想就很动人。编辑雷韵说书名翻成“书商自白”固然准确,却嫌呆板,欠缺几分时光流转的意味,建议了一个新名字。我相信她的判断,也欣赏她的创意。最后,希望大家喜欢威格敦书店老板肖恩·白塞尔的新作:《书店四季》。

  《书店四季:书店日记2》(2021年,理想国出品)

  随书附赠船长看店照小卡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