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他山之石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他山之石读后感1000字

2021-09-06 00:48: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他山之石读后感1000字

  《他山之石》是一本由陈漱渝 / 姜异新编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页数:4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他山之石》读后感(一):他山之石,何以攻玉?

  当时不懂得先生有何之怕,只是一味的跟着众人嬉戏打闹。岁月变迁,从学生到职场人,一切的懵懂都在点滴间褪去,逐渐读懂了他的落寞他的虔诚与期待。

  一部《觉醒年代》让鲁迅彻底成为热门人物,随之而来的是那段被揭开神秘面纱的光辉岁月,是优柔与刚烈,在外是一把手,在家庭里是个十足的妻管严,十分听从妻子的教诲不熬夜更从来不再外面吃早点。他的一生其实也是一代仁人志士的真实写照,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岁月里,踌躇与勇敢,迷茫与决断,痛苦与快意始终相伴相随,让人难以忘记。

  如今跟随先生阅读的轨迹,阅读他读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感受他阅读时的心路历程,在阅读中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不同层面的鲁迅。

  很多人认识鲁迅都是从他弃医从文开始的,也由此开启了鲁迅的另一个时代。本书的开篇章节为日译小说的合订本,结合导读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当时身处日本的鲁迅来说,能够看到这些作品是十分不容易的,因而在日译不标准的前提下,鲁迅依旧精准的认知到了俄国小说内容的趣味性及反讽性以及技巧形式的多样性。结合鲁迅的《狂人日记》我们可以十分清晰的看到他深受果戈理的影响,作品中多出可见鲁迅对于日记体第一人称叙述方式掌握程度之精密,让我们不由得看到先生涉猎之广泛。

  而从鲁迅先生阅读收录的屠格涅夫的几篇作品中我们不由得看出先生为人处世之细腻,结合以往资料及电视剧《觉醒年代》中的一些人物形象,我们能够真切的感受到他为人处世之细腻更能联想到他后续产出的一些作品中表达出的愤怒以及诗意韵律美。

  除了俄国小说鲁迅先生接触的还有域外小说以及写实内容。阅读契诃夫的《在流放中》,是一个十分短小精悍的故事,但他却带给我们无与伦比的震撼。他将人性和生活的磨难描写的平和,全文萦绕着一种悲悯的感觉。让我们不由得联想到“人xue馒头”的无奈和讽刺。

  鲁迅先生是文学家,他创作的作品中或许略带一些偏激和主观性,但是放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背景一下一切便会凸显的并不是那么突兀。他从来没有忌讳过自己是激烈的,是否定的,从根本上来说这是属于鲁迅的策略。在今天我们阅读鲁迅的作品,阅读他看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再次感知到他在从中体现的写做的方法和角度更可以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先生以笔为利剑,撕开了改革的狂潮,他的文章字字句句都在抨击现实,都在努力唤醒百姓的良知。阅读先生读过的外国名著,更加理解先生当时的心痛........

  《他山之石》读后感(二):从鲁迅的目光出发理解鲁迅

  几乎是一看到这本书就想要读它。出于自己的阅读习惯,阅读里面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从作家们的作品里面找寻蛛丝马迹追溯作家爱读的作品。通过顺藤摸瓜找到那些经久不衰的作品或者少人关注的作品进行阅读,好像可以和喜爱的作者进行同频共振,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受。

  应该没有什么人对鲁迅感到陌生,但是对于周树人则似乎停留在那个大名鼎鼎的白话文小说家倒影的模糊形象里。鲁迅是独立的而周树人则属于“会稽周氏兄弟”的一部分;鲁迅是坚定的果断的,而周树人还在应对接收新事物的挑战中不停调整。书里的俄国小说占了大半,据鲁迅在《南腔北调 祝中俄文学之交》里面写:“因为从那里面,看见了被压迫者的善良的灵魂,的心酸,的挣扎......”俄国文学读来冷酷,其实是因为作品翻开,扑面都带着饥寒交迫的风雪和一忍再忍的心酸。这种冷酷像刀子一样划过我们的心,读着很难不生出一种疼痛以及一种愤怒。同情已经不足以表达这么强烈情感,因而几乎不停滞地要引发行动。我猜想周树人也是因为从文字中感受到了这样的愤怒和行动动机才弃医从文,试图唤醒更多人。

  鲁迅最令人敬佩的是他几乎不受到时间的影响,在一代又一代人中间产生影响。甚至用今天的理论来解释鲁迅对于压迫者的描写也是非常地合适。例如,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提出过一个名为“诠释性劳动”的概念,即“在不对等的权力关系里,通常是被压迫者不得不去理解这个体系的运作方式、理解两者之间的社会关系”。这也是者百来篇外国作品在不断探求的主题,即社会为什么会这样运行?被压迫者何以走到无路可走的境地?善良如《外套》,被压迫者最终在成为幽灵之后不再受欺;残忍如《炭画》,被压迫者被一刀一刀砍下了头颅;温暖如《哥儿》,世间纷繁复杂总有阿清无私的惦念。然而无论哪一种故事,总是那些被压迫者兜兜转转试要找个究竟。在鲁迅的故事里阿Q,祥林嫂也是这样,总是毫无防备总是要为发生在自己的身上的苦痛找一个解释和说法。人们很难不喜欢鲁迅,因为鲁迅写到的人物活在每一个时代和社会,活在关心这个世界的人们身边。我们看鲁迅,或者周树人看这些外国作品,就是想要更好地关注我们的周遭。

  书的腰封上有这样一句:“读鲁迅读过的书,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又恰巧读到王安忆在《小说六讲》里面写:“读书就是这样,把喜欢的东西留下来,不喜欢的、看不懂的东西就放到一边,等待将来的日子去认识,好像反刍似的。”我想,读者周树人的阅读中一定也有过迷惑和不解,但是时间和思考让他一步一步成为鲁迅。鲁迅未必比周树人想的更清楚了,但是成为想成为的人本身就是一个走向未知的过程,重要的是因为阅读我们开始关注当下、关注生活、关注人。

  注:整本书的设计都有心掺杂了版画元素,提醒我们鲁迅在版画创作和推广中作出的贡献,也为读者提供了理解鲁迅的另一种眼光。

  《他山之石》读后感(三):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成语他山之石出自《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是: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琢磨玉器。既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也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这本《他山之石》正如后来朱熹在《诗集传》中曾说的:“以石磨之,然后玉之为器”。石头的存在是来帮助玉石成器的。这句诗引申一下,就是指别的地方有才华的贤者,可以用来帮助自己或者自己身边的人改掉缺点,成为一个更加完美的人。

  鲁迅是享誉世界的小说家,但他的经典之作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鲁迅明确说过自己“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也可以说正是这百来篇外国作品作为基石才让鲁迅成为更好的自己,成为中国近代作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他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今天我们就来阅读让鲁迅成为文坛巨匠的那些“石头”们。《他山之石》的两位作者陈漱渝和姜异新历经三十余年孜孜不倦的探寻,终于解开了鲁迅研究领域的这个“斯芬克斯之谜”。

  《他山之石:鲁迅读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分为四部分:“日译俄国小说合订本”“ 《域外小说集》第一册”“《域外小说集》第二册”及其他。收入了鲁迅曾经读过的果戈理、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契诃夫、莫泊桑、爱伦·坡、雨果、夏目漱石、克尔凯郭尔、王尔德等人所创作的三十八篇作品,同时收入多幅鲁迅亲手绘制花边及多幅精美插画。为人们进一步了解和研究鲁迅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鲁迅留学日本本来是学医的,他目睹群众围观日俄战争期间屠戮中国人民,心灵被深深地伤害,意识到了拯救国人心灵的重要性。他意识到学医只能从肉体上去解救人们,而当时的国人思想却十分麻木,麻木到观看外敌屠戮同胞,鲁迅的心灵深受触动,最终决定“弃医从文”,用手中的笔跟黑暗的社会现实较劲,用手中的笔唤醒国人麻木、沉睡的心灵。他开始留心文学,由于当时自己的语言和环境受限,他阅读国外的书籍很困难,他阅读的途径主要有四个方面:

  1、经由日语、德语的学习,广搜浏览日文德文的报刊书籍,被其刊登的本国及外国作品深深吸引。这也是鲁迅阅读的内驱动力所在。

  2、有文明史而入其国家文学,如从对《波兰衰亡史》的阅读到关注波兰文学,从对《印度餐食战争》的阅读到企望关注印度文学。

  3、经由广泛接触文学史及作家评论而涉猎相关文学作品。

  4、经由本国译介而设立原作者作品,也是周树人早期外国文学阅读活动中非常重要的渠道之一。

  受到外国作品思想的影响,小说《狂人日记》,控诉封建礼教吃人,申诉了封建礼教的不合理性,启迪人们去寻找新的出路。鲁迅的很多杂文,像一把把匕首,直戳反动统治者的心窝,他本人也因此身陷被暗算的险境。看客心理、阿Q心态,鲁迅作品中折射出的劣根性,直到今天仍能让读者感到觉针芒在背。鲁迅作品的共同特征是“深刻”,一针见血。

  作者陈漱渝说:鲁迅具有超人的禀赋,丰富的阅历,深刻的思想,惊人的创作力,这些都是成就这位伟大文学家的内在原因,但鲁迅也明确说过,他“做小说,是开手于一九一八年”,“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所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此外的准备一点也没有”。这些就是成就这位伟大文学家的外来原因。

  读鲁迅读过的书,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他山之石》读后感(四):大师读大师:鲁迅读过的100篇外国作品

  国民作家鲁迅,青年弃医从文,写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影响了一代人,他的众多作品除了耳熟能详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人内心深处的震撼。他地文字能把人的“小”惊出来,让你审视自己,直面人生。

  鲁迅的杂文很多,大多也都是短篇。对于小说,鲁迅说:“大约全仰仗在之前看过的百来篇国外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影响鲁迅小说的写作的100篇国外作品被收集在《他山之石》这本文集中,由鲁迅博物馆前馆长陈漱渝和鲁迅博物馆研究员姜异新共同编撰,为我们分析和再现国外著名作家的多篇经典作品。

  一、留学日本,阅读和翻译国外小说

  鲁迅曾经在日本留学有六七年的时间,作者梳理了鲁迅在日本的三个阶段

  1、1902年4月30日至1904年4月30 ,东京弘文学院修习语言

  2、1904年9月至1906年3月,仙台学医

  3、1906年3月至1909年9月,东京从事文艺运动,这一阶段被解读为鲁迅阅读史上的关键阶段

  在1906年鲁迅弃医从文,因为有了日语基础,又精通英语的鲁迅开始翻译国外小说,比如法国的雨果。早在1902年初次留学东京的时候,鲁迅就跑遍日本多地,寻看当地作家文学作品。

  后来,由于日语的精进,鲁迅又读了很多的翻译作品,从小爱读小说的鲁迅开始对《波兰衰亡史》开始关注波兰文学,对《印度蚕食战史》开始关注印度文学。

  广泛的接触外国文学作品让鲁迅开始着手翻译一些优秀的书籍,比如《匈牙利文学史》和长篇小说《魔衫》等。

  在日本,鲁迅因为想阅读原版的俄文书籍,还学过一段时间的俄语,俄国文学对鲁迅的影响很大,他最喜欢屠格涅夫的散文诗,也很喜欢这位俄国作家的小说,在他的影响下,鲁迅后来写了《祝福》。

  二、阅读,是每一个作家的毕竟之路

  有作家说过:“作家的职责就是阅读和写作”。

  对于任何一个热爱文学的人来说,能有机会阅读不同的文学作品是一件很幸福地事情。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大量的接触来自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这让他对文学以及文学之外的东西,产生了很深的思考。

  书中收集了一篇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的《音乐家杨珂》,故事讲一个杨珂这个男孩子生下来就是体弱多病,随母亲住在农田主的屋檐下,8岁的时候就帮人放羊,没有吃的,就

  田野中寻找吃食。

  即便是这样的杨珂,他对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总是问妈妈田野间是谁在演奏,还会自己做一把简陋的大提琴,拉不出声音。

  杨珂最大的愿望就是摸一下农田主仆人的那把小提琴,就是摸一下。杨珂躲在大树的后面,看着那把放在厨房门口的小提琴。杨珂被抓了,大家以为他想偷东西,被人一顿毒打。

  等妈妈把杨珂接回家,临死前的杨珂问妈妈:“是不是死后上帝都会送一把小提琴?”妈妈说:“是的”。

  农田主的女儿从意大利旅游回来,赞美意大利的美。

  此时,杨珂的坟头,只有赤杨的叶子在簌簌地发响。

  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底层人民,仿佛全世界都一样。所以,当喜爱文学的人们先一步觉醒,文学就变成了武器,引导和激发民族对公平和生命的更多的诉求。

  作家,肩负叫醒民众的职责。

  三、写出来,像呐喊一样

  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文章主要记录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笔触犀利,多用白描。有对旧时中国社会制度的鞭挞和揭发,通过小说来揭露深层的社会矛盾,表现出作者对底层民众的关心和同情。

  鲁迅作品中有剖析民族性的故事,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真正的战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

  写作本身就是一种自我挖掘的过程。那些大师们通过写作来挖掘人性和剖析自我。给世人以警醒,这也是呐喊,用文字呐喊。

  《诗经.小雅》中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句子。意思是:“ 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磨琢玉器”,利用他人改善自己的缺点,或者说别国贤才可以为本国效力。

  在鲁迅的文学,正是由于读了众多的国外文学作品,才点燃了他的文学世界,借他山之石,为己所用,雕琢除了众多好文章,也就是文字之玉。

  文学本身具备影响的力量,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喜爱文学的原因。

  《他山之石》两位作者先后在鲁迅博物馆任职,对鲁迅及鲁迅文学研究至深,通过鲁迅阅读过的100篇国外文学作品,分析出这些作品对鲁迅的影响。

  文学是一条很长路,希望喜爱文学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他山之石”雕琢成自己的文字之玉。大师的作品,永远是灯塔般的存在。

  《他山之石》读后感(五):走进鲁迅的文学世界

  作为鲁迅先生的忠实粉丝,提到鲁迅,总让我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

  最近看了《他山之石》这本书,书中选编的“百来篇外国作品”,是鲁迅在留日时期通过日语或者德语、英语阅读的外国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

  我们都知道鲁迅先生的文学创作水平非常高,他的很多文章针贬时弊,带给人们非常大的影响,也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回顾他曾经所阅读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他当时所受到的文化熏陶,从某种角度上可以更加走进这位大人物。

  鲁迅写过很多文章,个人觉得最有趣的一句是——“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有一种无法言明的趣味。

  他对于人性有着非常深刻而准确的把握,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美好的期待,同时又对于现实生活有着清醒的认识。

  他是那个时代的勇气,也是后来人的一个精神偶像。

  想到一件往事,觉得有时候犯错不是一件严肃的问题,还可以很开心——

  初中的时候我把鲁迅的作品《朝花夕拾》写成了《朝花夕搭》,语文老师在讲台上用手指了指我,恨铁不成钢般对我说:“……你这…朝花夕拾还能写成朝花夕搭…唉”,然后老师自己忍不住摇了摇头,笑了起来。同学们自然是很配合地哄堂大笑了,我一脸无辜地看看他们,很无奈地被自己蠢笑了…

  大家都笑了,让我以为犯错是这么好的一件事呢,虽然大家笑的点不一样。可能我当时秉持着一股“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先进思想吧。

  鲁迅看似冷酷的文字下,其实有一颗滚烫的热心。正是因为有一种执着的信念和一颗永远能够看到希望的信心,才让他敢于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他弃医从文的经历,以及笔下的很多人物,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与触动。

  在《他山之石》这本书中,以小说作品为主,其中包括普希金,屠格涅夫,莫泊桑,雨果等人的优秀作品,读来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在契诃夫的《癞蛤蟆》这篇文章中,描绘的是一位愤世嫉俗,整天在抱怨与批判的人物形象,嘲讽某些人像癞蛤蟆一样固守己见,只知道抱怨,却又没有任何有益的实际行动。

  即便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所写的每一行字都冒出来怨恨和哀伤的情绪,只是他无法控制自己,只能写下去,写下去。

  《在流放中》这篇文章同样意味深长,在我看来,它描述的是不同的生活轨迹与人生态度,不过作者并没有给出哪一种态度更加正确的结论。

  一种生活是为了所谓的圆满拼尽全力,家庭事业,个人梦想,人的一生可以有无数理想去追寻。不过,是追逐理想,还是追逐欲望,这是一个问题。

  另一种观点认为,如果想要快乐,就应该无欲无求,这种想法有些接近老庄所说的“无为”。

  要是想要过上平安快乐的日子,应该什么也不需要。

  借助一个个故事,可以用一种比较委婉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思想,这大概也是小说的魅力之一。

  倘若能够细致,深入的把这些文章与鲁迅先生的文章做对比的话,可以发现其中还是有非常多的共通之处的。

  他们的表达方式上有非常多的异曲同工之妙,虽然在语言风格上有一定的区别,但是都能够准确的把握人性,能够把文字当作一把武器,感染人们,影响人们,改变人们。

  倘若用一句现在的网络流行语形容我的内心想法的话,我会说——鲁迅,yyds!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