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白马布朗》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白马布朗》读后感摘抄

2021-09-20 00:36: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白马布朗》读后感摘抄

  《白马布朗》是一本由[法] 勒内·吉约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1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白马布朗》读后感(一):他和白马永远是好朋友,那是他自己挑选的朋友

  渔民的孩子,梦想成为一名牧马人。这个梦想没有所谓的对错;老渔夫指望孙子跟自己一样当一名小渔夫。这个指望也合情合理;农场主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略对陌生小孩的承诺,在成人世界的法则里也算得上无可厚非;就是这样一些既合情合理也没有过分偏离现实的因素,堆到一起却造成了莫大的遗憾。

  《白马布朗》的作者勒内·吉约(1900—1969)是法国儿童文学作家,也是第一个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法国作家。这本书也是国际安徒生奖获奖作品。不知道是不是对法国的刻板印象使然,总觉得就连白马布朗的故事也有了那么一丝丝悲壮的浪漫气息。尽管它的结局稍显沉重。

  《白马布朗》是一本规格袖珍的儿童小说读物,主人公是一个十二岁的男孩和一匹小白马。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感情能到何种地步,一个孩子的梦想能给予他自身多少勇气和力量,读者都可以从故事中感知到。

  故事到最后,结局猝不及防地呈现。说实话,我还是有三分错愕的。大河美丽的波涛载着小男孩和白马,抵达一座奇幻的岛。在那里,孩子与马永远是好朋友。故事停在这里,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光明快乐中见到了奶奶。

  意料之外的结局,又在情理之中。习惯了大团圆大圆满结局的我,居然忘了自己小时候也是听过《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类故事的。升级为家长,就习惯性地把自以为对孩子不好的“负面”去人为屏蔽,殊不知孩子是会偷偷成长的。一个不是大团圆结局的故事而已,小孩子的接受度远超焦虑的老母亲,说出来就像个笑话。

  每个人每个时代都不想遇见悲伤痛苦的事,但是文学就是这样奇怪,悲剧色彩总能引起思考、让人凝神,给故事增加一顶满是光芒的帽子。就像某些物品被某某人穿过或者用过,就小题大做,变成了了不起的宝贝。没处说理去。这简直是个玄学。 故事里的小男孩把他打渔的沼泽当成他的领地,碧水蓝天、广袤澄净的四野都是他的国。在他的国度里,他把白马布朗挑选为朋友。他拼尽全力和白马对抗不讲信用的农场主。小男孩牢牢地抓住他的友情,一直没有松手。渔夫家的孩子,梦想成为一名牧马人。没有什么不可以。 当一个孩子有了梦想,请收起成年人的世故,请尊重他的王国、尊重他的勇敢。

  《白马布朗》读后感(二):梦想,改变孩子一生的力量

  在孩子们还小的时候,除了贪玩儿,除了好奇这个充满新奇的美丽世界,他们纯真的小脑袋瓜里,也会有属于他们的美好期待。或许是对橱窗里展示的玩具的渴望,或许是对明天可以去交新朋友的由衷期待,也或许,是对自己能够达到某种成就的美丽愿望。

  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渴望和期盼,在孩子们的稚嫩心灵中种下了最初的梦想。

  白马布朗,就是小渔民福尔科的梦想。

  或许在成年人看来,梦想往往是一些遥不可及、甚至不切实际的负累,他们往往会心一笑,就将之抛在脑后了。但是梦想的重量,对于孩子来说,却是完全不同的。那是他们对于未来的最美好的定义和最幸福的期待,是他们会为之付出全部努力的最闪耀的目标。

  有了一个坚定的梦想之后,孩子们便会用尽最大的努力,去发挥出上天赋予他们的智慧和天赋。他们的心中会生出远超出幼小躯体的强大勇气,永远不会被现实打到。勇气让他们敢于直面困难,而梦想,则是他们前进的动力。

  福尔科的梦想很简单。他热爱他的小白马朋友,他想要从马场主的手中得到小白马布朗,于是为了能够与朋友在一起,福尔科踏上了一条他从前绝不会去触及的道路。福尔科的梦想给予了他前进的动力,也给了他更加广阔的未来。福尔科的眼光终于跳出了渔人的世界,他用尽全力地为成为一名真正的牧马人而努力着。

  梦想是珍贵的,孩子们的梦想更是如此。有了梦想,他们才有了拥抱完全不同的、更美好幸福的命运的契机。梦想是指引,是勇气和力量的源泉,能够带给孩子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小孩子的心思最是纯粹,同时也最需要去小心呵护。有了朋友、家人的鼓励和支持,小福尔科才能更加坚定地踏出他追逐梦想的第一步。这与对于梦想的渴望程度无关,而是直接关系到勇于实现梦想的最初的信心。

  梦想的美妙之处除了对美好的渴望,还有追梦的过程。那是一条实现梦想的同时,也在重塑自我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只能独行的路。孩子们想要踏上这条路,温暖的鼓励和陪伴是至为重要的。那将是对他们最好的支持。

  白马布朗,是小福尔科的梦想。而追逐梦想的福尔科,则是每一个孩子成长路上的榜样。

  《白马布朗》读后感(三):经典儿童书籍《白马布朗》:永远不要放弃你的梦想

  永远不要放弃你的梦想。

  这是我最近看完一本名叫《白马布朗》的童书有感而发的。

  这本童书来头可不小,获得了儿童文学界的诺奖“国际安徒生奖”。

  也许你对这个名头不熟悉,但安徒生的大名你一定听说过。

  这个奖项就以世界知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命名,由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赞助,由国际少年儿童读物联盟于1956年设立。

  为什么要说这个奖项的背景呢?

  因为这个奖是给作家的奖励,不是给作品的奖励,这个奖每两年颁发一次,和其他奖项不同的是,该奖只授予给有持久贡献的作家。

  如此一来,《白马布朗》的作者勒内·吉约就非常了不起,他被称为儿童文学界的诺贝尔奖得主,这个殊荣,一个作家一生只能获得一次。

  《白马布朗》故事很短,意义却很深远。

  书中主角是一个名叫福尔克的男孩,他是渔民的孩子,按理说一辈子打鱼就是他的人生归处。

  没想到,福尔克的梦想却是成为一名牧马人,他还渴望拥有一匹属于自己的马。

  要知道这种想法的,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是非常不切实际的。

  福尔克没有父母,他跟爷爷和弟弟一起生活。一日三餐尚且靠每日打鱼喝鱼汤,他如何拥有一匹属于自己的马呢?

  所以,当小镇上的马场主得知这个孩子的梦想时,直接无情地嘲笑他。就连福尔克的爷爷也不看好他。

  命运这时格外厚待这个孩子。

  一次偶然的机会,福尔克偶遇了一匹通体雪白的母马,以及母马生的漂亮的小白马。

  福尔克眼前一亮,小白马的出现,震撼了他的心灵。

  他不知道是为什么,他就是莫名懂得小白马的情绪,他给小白马取名布朗。

  白马布朗成了他每日的生活动力。他心心念念想让布朗成为自己的马,虽然布朗是属于马场主人的。

  福尔克的梦想就是驯服布朗并且拥有它。

  他经历了马场主的欺骗,也经历了布朗的离开。

  最后他用行动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他要和布朗在一起,哪怕搂住布朗的脖子,不顾一切跳入湍流之中。

  故事的结局在作者的笔下,成为唯美的情景描写。

  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设想,我更愿相信福尔克和布朗最终顺利脱险,福尔克成就了自己的梦想。

  因为福尔克的梦想弥足珍贵,我不希望它破碎。

  作者借孩子和白马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真相,梦想才是一个人的激情来源,不论我们身处什么样的年龄,孩子也好,成人也罢,我们心中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渴望。

  梦想像一颗小小的种子,我们将这颗种子种在土里,只要有阳光雨露,它一定会破土而出,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就像渔民家的穷孩子福尔克,他的梦想连家人都不支持,他依然坚定地走到最后。

  有人评价《白马布朗》是一本可以培养儿童抗挫力的经典书籍,其实,它不仅适合孩子,更能疗愈承认。

  因为每个大人都曾是心怀梦想的无畏少年,只是走着走着,梦想就被走丢了。

  书不厚,故事不长,花一个钟头看完它吧,相信你会找到久违的感动和力量。

  《白马布朗》读后感(四):童书之《白马布朗》:一个关于爱、梦想和决心的故事

  你相信一个孩子的决心有多大?

  你觉得一个孩子的爱有多深?

  你觉得孩子会有梦想吗?

  ......

  《白马布朗》这本书,让我们读懂了孩子的世界:坚韧,纯真,梦想,未来......

  马场主的话不可信,但纯真的福尔克反复确认后,信了!从此,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布朗属于他!

  小孩心里很简单,很透彻。

  他决定了的事情,就会坚持去做,比我们大人更坚定。

  为了得到心爱的白马布朗,他不怕重重困难,甚至,在布朗有生命危险的时候,他飞奔而来!

  真正的爱,是不论代价的付出,福尔克对布朗,就是如此。

  他倾注了全部的感情,他因为布朗离开而伤心,因为布朗回来而高兴,因为布朗受伤而难过,他爱马,爱布朗,纯粹的爱,深沉的爱。

  相比之下,大人的爱往往掺杂了各种条件和因素。

  一个孩子对动物真挚的感情,感动了大人,也会感动布朗吧?

  那么,能抵消它对人类的厌恶和反感吧?也能化解它对人类的怨和恨吧?

  很多时候,我们其实低估了孩子。

  我们认为童心是幼稚的,其实,童心不是常人心目中的“小儿科”,它是一种既高深又轻浅的儿童哲学。

  我们认为童书是适合儿童翻翻看看的图画文字而已。其实,当你静下心陪着孩子看下去,走进去,你会发现,这里面的世界更真实,更纯粹。

  《白马布朗》插画清新奇趣,文字优美。它呈现了真实的人性:纯真、执着、勇敢、追逐梦想的福尔克;言而无信、冷酷无情的马场主、慈爱善良的安东里奥......他们无一不在诉说着人世间的美好与黑暗。

  国际安徒生奖,被称为儿童文学界的“诺贝尔奖”。这个以童话大师安徒生名字命名的大奖每两年颁奖一次,与其他大奖不同的是,该奖只授予有持久贡献的作家,每人一生只能获得一次。

  《白马布朗》的作者 勒内·吉约,法国儿童文学家,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他创作颇丰,而且成绩斐然。

  富养孩子,就先从阅读好书开始吧!国际安徒生获奖作品,是给孩子挑书的首选,给孩子一生品质打底。

  每一本优秀的童书,如春雨,润物细无声。里面那些看似简单的童话故事,其实都是作者在用更妥帖的方式向孩子介绍这个世界,传递着精神和力量。

  给孩子心中种下一颗颗小小的种子,善良的,勇敢的,美好的,道德的......总有一天,它们会破土而出,成长,开花,结果!

  《白马布朗》读后感(五):国际安徒生奖获作品《白马布朗》:男孩爱马成痴,追逐梦想的故事

  文|橙果妈妈

  给孩子购买童书的妈妈,对“国际安徒生奖”很熟悉吧。国际安徒生奖是世界儿童文学的至高奖项,一生只能获得一次,又称“小诺贝尔奖”。

  国际安徒生奖为作家奖,表彰的是该作家一生的文学造诣和建树,是全世界儿童文学的最高奖项,由国际少年儿童读物联盟于1956年设立,由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赞助,以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名字命名。

  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2016年4月4日,我国的曹文轩荣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大奖。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国际安徒生奖获作品《白马布朗》。很棒的一本书,超级适合亲子阅读,里面送的绘画海报也是美极了,孩子喜欢的不得了,一会给大家展现一下,先介绍下作者。

  作者是[法]勒内·吉约,曾在塞内加尔教授数学,他痴迷于非洲的自然、鸟兽和传说。他从非洲的所见所闻里汲取了无数灵感,一生创作了五十多种儿童小说和童话。曾获法国“传奇文学奖”,也是第一个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法国作家。

  《白马布朗》是一个小男孩福尔科追逐梦想的故事,也向我们展现了人与动物们之间真挚情感的故事。

  书中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主人公福尔科是一名12岁的男孩,他是渔民的孩子,却梦想成为一名牧马人,拥有一匹自己的小马。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布朗:一匹通体雪白的小白马。但布朗却是马场主的,而且它性格倔强、难以驯服,甚至逃了出去。

  马场主许诺,谁能抓住布朗,就把布朗送给谁。于是,勇敢的福尔科孤身一人,踏上了寻找小马的旅程。

  故事的过程画面感很强,还有很多非洲风景的描写,以及动物马的场景化描写,情节跌宕起伏,可看性特别的强,在跟孩子读的过程中,小家伙不止一次问:福尔科真的能找到布朗吗?布朗会不会真的丢了?我也好像要一匹白马?

  看,附赠的插画海报也是特别的漂亮,色彩运用和画面就是结合了书中的情景,让人看得是着急啊,如同屏幕中播放的电影一般,就怕福尔科和白马布朗被抓到,情景生动又形象。

  这本童书,内容读着一点不复杂,家里有5-12岁的孩子,孩子小的可以亲子共读,大一些的孩子可以独自阅读,可以让孩子从中找到梦想的力量。

  我们家长在陪读中,也会发现:当一个孩子有了梦想,便同时具有了直面困难的勇气,永远不会被现实打倒......

  我们会被孩子和白马之间的真挚感情所感染,人与动物之间如果能这么和平、幸福的呆着,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可是总是现实跟我们想的不一样,该如何看待呢?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想法,看家长如何跟孩子诉说这个故事啦。探究梦想、永不放弃、保护大自然、爱护动物等等,都是让家长与孩子讨论的话题,建议读一读这本获得国际大奖的书籍。

  《白马布朗》读后感(六):悲剧让人更加珍惜美好

  吉约相信,人和动物,尤其是儿童和动物之间有一种心灵感应的亲缘关系。这使他的作品产生了独特的魅力。 ——方卫平《法国儿童文学导论》 这是著名儿童文学研究家方卫平对勒内·吉约的评价。 的确,吉约特别擅长动物和孩童题材的写作,他有一套作品,叫做格里什卡系列,里面全部都是孩子格里什卡和各种动物的故事,比如熊和狼,尤其是格里什卡和熊的故事,流传甚广。

  他笔下的小动物有的是童话角色,会说话,会思考。有的就是生活中普通的动物角色,不过比一般生活中的动物多了一些灵气。 吉约很擅长在清丽的文字中写浓烈的情感,他的作品往往起调非常的清平,后续却能掀起惊涛巨浪,他对孩童和动物都能把握得非常好,写来令人动容,孩子的纯真,令人珍惜,动物的可爱,令人心生怜惜,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其他生命的和谐,这个主题在他那里能轻轻松松地被人把握。 好的作品往往是润物无声的。你不需要长篇大论,你不需要大声疾呼,却能够感染人。

  机智的医生生活第二季

  比如现在正在热播的韩剧《机智的医生生活》,只是在写5个医生和他们所处的医院里的点点滴滴,却成为今年的电视剧爆款,很多人看了这个电视剧之后,对医生的工作更多了一份理解,电视剧中多次提到器官捐献,电视剧播出之后,韩国登记器官捐献的人数大为增加。 这就是优秀作品的魅力。 《白马布朗》也是这样优秀的作品,作者只是讲述了一个孩童和小马之间的故事,却让我看完之后几天都不能下笔,一直在心里回味。

  所谓荡气回肠,就是这种感觉。 一个孩子遇到了一匹小白马,一人一马都觉得彼此很有缘分。孩子给小马起名布朗。 开端,如诗如画,如梦。可是没多久,这一片平静就被残忍打破。 布朗的妈妈遇到了盗马贼,盗马贼盗走了布朗的妈妈,还把觉得没用的小马布朗给捆了起来。 布朗也因之对人类充满了惧怕的心情。孩子努力地宽慰着布朗,终于让布朗对他重新找回了信任。 当我们看到对人类失去了信心的布朗拒绝孩子的救助,不让孩子帮他解麻绳,而是自己一口一口地啃断那个麻绳,在作者的这个叙述中,我们真的是对那个残忍的盗马贼充满了憎恨。 当小马找回了对孩子的信任,把头靠在了孩子的肩上。 “男孩明白,这才是他们真正的相遇,友谊的开端。” 布朗是属于马场主的,由于这匹小白马对人类充满了戒备,马场主许诺谁能够抓住布朗,布朗就归谁所有。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以为故事的走向会像《淘气包埃米尔》,在几乎同样的许诺里,埃米尔凭借自己的本事,最终得到了一匹小马,马主虽然后悔,但是还是咬牙认下了。我以为这故事的走向或者像《格里什卡和熊》,那里面由于孩子对熊的保护,那一类的熊都获得了人类的保护。 可是不是。 这个故事最后是一个悲剧的结局。马场主出尔反尔,孩子和马被逼进了河里,“他们游了很久很久,大和美丽的波涛,载着他们俩抵达一座奇幻之岛,在那里,孩子与马永远是好朋友。”

  虽然作者把它写得很浪漫很朦胧,但是我们也知道,这不是一个好的收束。 儿童故事可以写悲剧吗?儿童可以接受悲剧吗? 《卖火柴的小女孩》《人鱼公主》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 当我们耿耿于怀于悲剧的结局的时候,爱与憎已经非常清楚了。 悲剧把美好的东西毁给人看,人们在痛心之后,会更加珍惜美好。

  《白马布朗》读后感(七):白马布朗:永远不要低估一个孩子的决心

  小时候的很多记忆已经忘记了,但有个影像深深地在我脑海中,偶尔跟朋友说起会觉得好笑。

  我六岁的时候,妈妈为了让我剪头发,答应给我买冰淇淋,可是最终妈妈却反悔了。

  而我因为这件事记到现在,总觉得妈妈还欠我一根冰淇淋。

  现在的我看到老人带小孩,为了哄小孩而通过诱惑的方式来达到某种目的,我总是会劝说不要这样。

  不要对小孩子说谎,我们大人说了什么,他们会记得的。

  不要因为小孩不睡觉,就哄骗说快点睡觉,明早给你买玩具。第二天,你已经忘记了这件事,而小孩却记得,也因吵着要玩具却被骂一顿。

  小孩的世界很简单,你说了什么,他也会记住什么。

  不要忽略说出口的话,因为小孩会当真,且会认真去做。

  最近入手了一本童书《白马布朗》,当我看完整本书,也让我重新想起了我的故事。

  这本书的主人公福尔科是渔民的孩子,梦想着成为一名牧马人。

  他爱马,有一次他和一匹小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给这匹小马取名为布朗。可是布朗属于马场主,而马场主为了利益,要捕捉白马布朗。

  布朗因为经历过马妈妈被猎人捕猎的悲惨过程,所以他对人类是厌恶的,抗拒的。

  当马场主捕捉布朗时,布朗顽抗地逃离,甚至差点让马场主受伤。

  马场主气急之下,承诺谁要是捕捉到了布朗,那么谁就拥有布朗。

  福尔科记住了这几话,他反复问马场主:是真的吗?马场主随意答道:是真的。

  因为马场主的这句承诺,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他的布朗将会属于他。

  他爱马,尽管他真的捕捉到了布朗,可是从来没有圈养过布朗。布朗离开,他伤心;布朗回来,他开心;布朗受伤,他难过。

  他坚定,布朗属于他。

  可是马场主那句随口说出的承诺是真的吗?

  不是,马场主反悔了,他又开始捕捉布朗,各种捕捉行动开展,甚至不惜布朗的生命,只为达到他的目的。

  我们从来没有想过一个小孩的勇气有多大,没有想过当一个小孩心中认定了一件事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

  福尔科认定了布朗就是他的,当布朗遇到生命危险时,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布朗是他的,他要救他。

  他不在乎他的生命,只为了他的白马布朗。

  随着我们长大,我们知道世界的真相,也因我们自己的善变,也自认为小孩会善变。

  我们不相信小孩能做好一件事,不相信他们的决心。

  其实小孩心里很简单,很透彻。

  他们决定了的事情,就会坚持去做,可能比我们大人更坚定。

  《白马布朗》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孩子的决心,让我体会到孩子的宝贵纯真的心灵。也看到了人与动物之间流露出来的真挚感情。

  虽然这是一本童话书,但是我觉得更像一本讲“人性”的书籍,爷爷对福尔科的爱,马场主冷血无情,安东里奥对马的热爱以及对福尔科的疼爱,马与人之间的爱恨等等,这些无一不在诉说着人世间的美好与黑暗。

  这本书对于小孩,就是一本童书,福尔科与布朗之间的故事。

  这本书对于成年人,却是一本讲述人性的书籍。

  不管是小孩,还是成年人,都是一本值得一读的“童”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