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开学第一课”受追捧,听听背后的故事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开学第一课”受追捧,听听背后的故事

2022-02-21 12:32:23 作者:xd830517 来源:xd830517推荐 阅读:载入中…

“开学第一课”受追捧,听听背后的故事

  “开学第一课”受追捧,听听背后的故事

  “我是一个身在偏远县城的少年,‘开学第一课’好像一束光照亮了我的世界。” 2月16日是春季开学第一天,晚上8点,湖南省近1000万名中小学生同上一堂课——“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开学第一课《少年的我》。在看完直播后,隆回县东方红小学74班的陈禹棋同学十分振奋和激动。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复兴的未来使命要靠他们来担当。大课播出期间,正值北京冬奥会举行,一大批“00后”年轻人在赛场上崭露头角。他们以充满自信勇敢追梦的崭新形象,走上了与全世界青年同台竞逐的闪亮舞台。这堂开学第一课正是以“少年当自强,一起向未来”为主题展开。

  2019年以来,湖南致力于探索新时代中小学网络思政育人的新模式,打造学生爱看、传播到位、深入人心的网络金课,“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应运而生。截至2022年1月,“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的学习人次已经超过10亿,受到了广大中小学生的热烈追捧。

  全省中小学生共上一堂课

  今年春季开学第一课由“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总班主任、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郭晓芳主讲,分为 “少年时光” “少年担当” “少年启航”三个章节,结合影视化手段,借鉴综艺形式,通过极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舞台呈现与视听感受,给观看者以内心的震动,也为青少年喜闻乐见。

  当晚8点,全省近1000万中小学生准时坐到电视机前收看大课,全网点击数据突破3000万。

  “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远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和航天员汤洪波以视频形式,给同学们发来寄语,勉励同学们仰望星空,心怀梦想,新时代新征程再出发,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美好,让许多坐在电视机前的小观众不禁欢呼。

  在大课教学中,总班主任老师郭晓芳娓娓道来,激励同学们要勇于担当,做新时代的好少年,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远大目标而努力。从古人劝学励志的名篇,到当代学生的双减故事,一堂大课,就是一顿丰盛的教育大餐。武术表演虎虎有生气,青春洋溢的合唱《少年中国说》,亦庄亦谐的相声表演《诗词里的少年》,群体朗诵《沁园春·长沙》更是让人心潮起伏。

  郭晓芳介绍,为了让课堂更贴近孩子们,大课里的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在育人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思政课具备了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于鼓励同学们争当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来自隆回县滩头镇中学329班的曾艺祺同学在观看感中说:”对我来说儿时在课本上接触过曾经的航天梦是那样陌生遥远。”而看到航天员叔叔阿姨发来寄语后,“我感觉到,它变得十分亲切 好似‘身临其境’。航天梦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件又大多数可能的事情,可以通过努力梦想成真的事情。”

  远在新疆吐鲁番的师生和同学们,也通过网络直播收看了大课。 “我心潮澎湃,在骄傲于祖国强大的同时,也更深刻地理解了“少年强则国强”这句话的含义。我们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鄯善县育才学校学生李想说。

  高举网络思政旗帜

  为什么要在全省上这样一堂大课?

  近年来,湖南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说教式、灌输式的育人方式仍然存在,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特别是一些偏远农村学校还存在育人资源匮乏、育人内容陈旧、育人合力不足等问题,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更要引起注意的是,网络不良信息的滋生和蔓延已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湖南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副处长甘文波说,2018年省教育厅曾做过一次调研,发现近年来发生在湖南未成年学生身上的极端事件,大多与网络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因此,如何通过网络加强中小学生思政教育,成为湖南省教育厅思考的重要课题。2019年11月,一堂以中小学思想政治课为特色定位,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传播渠道,以思政德育、心理健康、生命安全、科技探索、文化艺术、法治教育、家校共育等为育人课程,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省级网课——“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应时而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