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牡丹绽放 香飘故里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牡丹绽放 香飘故里

2016-04-11 作者:程世平 来源:程世平投稿 阅读:载入中…

牡丹绽放 香飘故里

  牡丹绽放 香飘故里

  程世平

  每当听到蒋大为唱起“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故乡……”,那优美的弦律,动人的歌词,就勾起我的一丝乡愁。故乡的那山那水,特别是每年阳春3月,故乡满山满坡绽放的牡丹花,赏花游客纷至踏来的情景就浮现在我的眼前……

  一

  在四川盆地东北部明月山山脉一老鹰山脚下,也就是垫江县太平镇龙华一带,有一程姓家族,人丁兴旺,上万人口散居于数个村落。据老辈子讲,入川先祖程富是明朝的一位贡士,其长子程梦舟随明朝征讨明玉珍大军入川。当剿灭明玉珍后,朝廷令其将士就地插占为业,因分得明月山一老鹰山脚下洪角老遗弃的洪角塆。一年后,程梦舟回湖北麻城孝感乡十里村老家,将其父母和一家老小接来,在此安家落户,繁衍生息。所居住的洪角塆后来被张献忠的入川征剿军队一把火烧毁,只好另择地建房。先祖程富和其么儿程梦龙在明月山石宝寨脚下择地建房。新建院子分正屋、下屋,两边有厢房,典型的四合院,因有演戏的台子,人称台子塆。其规模、造形为当地古民居所罕见。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被县文化馆普查登记并列为文物古建筑保护名录。

  老屋程家晓塆,只是龙华一带程姓家族数个村落之一。清朝初期,先祖程富的第七代传人程傅,选择一卧牛坡挖基而建。我儿时记忆的老屋坐西向东,院子分上中下3个堂屋、3个厢房。上中堂屋之间有一个长方形天井,两边厢房也各有一个天井,中下堂屋之间有一块坝子,左边是下厢房,右边是仓库和吊脚楼。在下堂屋与下厢房之间还建了一个朝门,但不知先祖当时有何考究,朝门竟然斜开着。两棵高大挺拔的刺柏树,矗立朝门口两旁,形似两位门神,显得庄重威严。总之,整个院子设计科学,布局考究,全部选用古松为柱梁,七柱穿逗式木板结构,尤其上中堂屋的柱子比脸盆还要粗。历经几百年的风吹雨淋,多次地动山摇,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老屋不偏不塌,保存尚完好。虽不及祖屋坛子塆古老沧桑,但其规模和造型,在方圆十里也是名声远扬。儿时的我和小伙伴们,常在院子里嬉戏疯玩。每逢下雨或农闲时,老人们围坐在上中堂屋两边的长条木凳上,“吹牛”摆“龙门阵”;年轻人则聚集在下厢房的大街檐,下象棋,玩扑克,好一幅农家大院悠闲自乐的图景。老屋古宅大院那别具一格的建筑风貌,人丁兴旺、热闹繁荣的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老屋命运开始转折。一位从外地回乡的族人发起,率先将老屋的朝门拆了,后来又不顾长辈们的反对,拆上堂屋的祖业房,锯下房柱、楼梁,拆下木墙、楼板,用青砖砌柱砌墙替代。用拆下的老屋木料,在塆外新建了一栋砖房。在此人的带动下,其他人纷纷效仿。后来外出打工的人,挣钱回来,也将老屋拆了,在原宅基地盖新房。不过十来年工夫,一座百年沧桑的古宅大院就被折腾得七零八落。俗话说:“人在做,天在看”。那位率先拆祖屋的人,几年后在其新房后挖岩洞时遭遇塌方被活埋,不幸中年夭折。

  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老弱病残留守老屋,田土荒芜,老屋年久失修,衰败加速。3个厢房不是自行垮塌,就是被新楼取代,下堂屋整体向右倾斜,随时可能倾塌,昔日老屋的盛世年华和热闹场景已经荡然无存!每次回乡上坟祭祖,看到老屋破败的景象,我都为之心痛和惋惜。可惜,我既不是腰缠万贯的大款,也不是有权有势的高官,无修缮拯救能力,只能望屋兴叹!

  二

  然而,有3位好人的善举,却让老屋的人们铭记和称道。第一位好人是居住在上堂屋的一位古稀老人,按辈份应该是我的隔房曾祖父。他身体干瘦,具体名字不详,没大没小的后生们都叫他“干缸豆”。老人家发现塆后坡梁上光秃秃,便不顾年迈体弱,不辞辛劳,不要任何报酬,在坡梁上刨石挖土,挖坑植树,连续几年植树不停,终于用汗水浇灌出一片柑树林。他在坡顶上植下的一棵黄桷树,如今已经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形如一把雨伞,老远就能看见,成为老屋程家晓塆的一个标志。想当年,这位隔房曾祖父是多么有远见、有毅力,可以说是用他那年迈的身躯和辛勤的汗水,种下一片树林,福荫全塆人啊!前人植树,后人乘凉。每年春节、清明节,我回老屋祭祖扫坟时,每当看到塆后坡梁上那一片柑树林,那一棵形如雨伞的黄桷树,眼前就浮现出那位老人挥汗植树的身影,心里油然升起敬佩和缅怀之情!

  第二位好人是我父亲。老家那一带历来都有种植牡丹的传统,村民祖祖辈辈都靠种植牡丹、采挖销售丹皮维持生活。尤其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地处山槽的龙华村民成片种植牡丹,销售丹皮,收入颇丰。牡丹皮是名贵中药材,当时1公斤丹皮卖价高达7元多,而1斤大米才卖1角多。山上的村民干一天活就可以挣到3。5元钱,坝下村民干一天只能挣几角钱。由于山上村民种卖牡丹芍药较富裕,其下山上学的子女一个个比城市崽儿穿戴还时尚,令坝下的同学们羡慕,也遭到镇上的一群“天棒”崽儿妒嫉,有意惹事生非,争风吃醋,两帮人经常追逐殴打,老师喝斥拉劝都不管用。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父亲是区供销社负责人,看到塆里粮食产量低,上缴公粮后,口粮不够吃,每年一到青黄不接季节就有几家断粮揭不开锅,依靠政府救济过日子。寒冬腊月,青壮年都上山挑煤到卖,赚点劳力钱来接济家用。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找生产队干部商量,建议拿出部分土地种牡丹、种烤烟、种蔬菜等经济作物,并承诺为其联系销路。队干部依计而行,在向阳坡地上种植了一片片牡丹,在肥沃熟土种植了一块块烤烟和蔬菜。每逢春夏季节,放眼生产队的沟坎坡梁,这边是一片牡丹怒放的花海,那边是一片长势葱茏的烤烟,前边是一冲稻田那郁郁葱葱的禾苗,后边是一片青翠嫩绿的蔬菜,满坡遍地色彩斑斓,美不胜收,好一幅田园美景!(哲理名言大全 www.wenzhangba.com)

  生产队成片种植经济作物,当年见效,收益颇丰。塆里人尝到甜头,种植经济作物的积极性更高,年年种植,逐步扩种,产量一年比一年高,家家有余粮有零花钱,日子比以前好过了,上山挑煤卖的人也少了。如今,我每次回老屋,碰到老辈子、老队长,他们都异口同声地念叨我父亲当年的好处。

  第三位好人便是镇上的一位老领导。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这位镇领导走马上任后,通过调研发现,全镇以农业为主,没有工副业,也没有什么旅游景点,如何走出经济困难的瓶颈。龙华一带村民种植牡丹、芍药的习惯,一些神话般的传说,引起了这位镇领导的兴趣。通过实地考察,他发现牡丹藏于西山内槽,长在山岭沟谷,牡丹花与原生态山林风景结合,野趣横生,风姿绰约。但过去只注重药用价值,忽略了牡丹花的观赏价值,由此萌生了开发牡丹旅游景观的念头。他召集镇上几个头头一碰头,很快统一了思想,一致认为本镇离重庆主城只有120公里,随着渝巫、渝万、沪蓉3条高速路相继通车并横贯境内,在牡丹花上面做文章,大有作为! 在他的倡导和推动下,经过3年多时间的筹备,镇政府成功举办了“首届牡丹节暨经贸洽谈会”。初战告捷,劲头倍增。镇政府继续做好“花”的文章,根据牡丹资源类型、价值及分布特点,选址太平湖、桃花山、百灵山、恺之峰、公主岭、双乳峰、桂花山,打造牡丹生态旅游景区。十几年来,历届镇政府咬定青山不放松,在山水牡丹上做文章竭尽全力。以花为媒,以节为桥,通过精心谋划,几番打造,太平牡丹赏花旅游产业迎来大发展。目前,景区内拥有牡丹旅游接待中心、太平湖山水牡丹园、百灵山牡丹百花园、恺之峰牡丹园生态园、太平寺佛教区等七个功能设施齐全的观赏度假景区。赏花的游客纷至踏来,老家的村民利用自家房屋开办农家乐,向游客提供餐饮、住宿等服务,还兼营当地土特产,赚了个盆钵满盈,过上了小康生活。

  这位原镇领导系我妻姐夫的战友,有一次到我家作客,在闲谈中,讲起了他当年打造山水牡丹园的前因后果和甜酸苦辣,不由连声感叹!这位镇领导虽然已退休多年,但老家村民至今仍然惦记着他的好处,赞叹他的开拓实干精神

  三

  种牡丹、芍药,卖丹皮、芍根,是老家那一带村民的祖传习惯和维持生计的选择。后来,有人赋予了一些神秘的传说。相传,有一年春天,唐代武则天到花园赏花,其它花都开了,唯独牡丹不开。武则天一气之下,责令击鼓将牡丹贬出洛阳,牡丹仙子星夜腾云驾雾到巴蜀忠州以西的明月山龙华一带落地生根。几年后,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患了病,御医补泻兼施,治疗无效,武则天愁眉不展。一天深夜,武则天梦见一绿裳红袖仙女款款而来告诉她:“汝女之疾,系热阻中焦,瘀积少府,巴蜀忠州之西太平铺的西山遍地牡丹、芍药,此二花之根可疗女疾也。”武则天急问:“汝何神耶?”仙女笑曰:“吾是陛下曾击鼓贬出洛阳的牡丹仙女也!往事不提也罢,姑念陛下潜心礼佛,可速派人前往太平取药,以太平之药而治太平公主之疾,公主当太平矣。”武则天一梦醒来,惊喜交集,急召内侍宣旨,以八万里加急传递,星夜飞骑巴蜀忠州,七日后,药到宫庭,煎服数剂,公主康复如初。武则天感念之余,自信奉佛虔诚乃有牡丹仙女之报,遂下令:“于忠州太平铺之西山建牡丹仙子庙以祀之”。

  此传说的真假尚无法考究,但老家那一带村民长期种植牡丹、芍药确有其事。据老辈子讲,早年西山外坡确有一座太平寺庙,太平铺皆因此而得名。寺庙早年毁于火灾,而今看到的太平禅院是几年前重建的。老家那一带的牡丹,虽然不及洛阳牡丹那么硕大艳丽,雍容华贵,也不象园林牡丹那样娇弱柔媚,婉约凄美,但她具有南方山水牡丹的特色和韵味。由于她生长在雨水丰沛、空气湿、云雾缭绕的南方青山绿水,吸取日月精华,沐浴雨露风霜,与危崖相伴,同芳草为伍,听鸟雀夜鸣晓唱,偕山花逍遥浪漫。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使她的杆枝更健壮,绿叶更茂盛,花开得更是娇嫩鲜艳,象南方少女那样粉面含春,娇羞妩媚,惹人怜爱。

  每年早春,故乡的牡丹却含蕊不放,不与早开的山花争春争俏,而是等到山花将要凋谢时,她才竞相绽放,给青山绿水披红挂彩,让幽谷险峰流芳溢丹。无论是白牡丹,还是红牡丹,她们神韵各异,粉面含春,娇羞妩媚。登山远望,满山粉红尽收眼底,远近高低火焰腾空,红花绿草相得益彰,好一幅山水牡丹水彩画卷。凡到我老家赏过牡丹的游客,都赞口不绝:阅尽垫江三花,还是牡丹最佳!

  啊,故乡的那山那水,让我梦萦魂牵;故乡老屋那古宅大院的原貌和热闹场景,是我儿时美好的记忆;故乡牡丹花的国色天香,更值得我骄傲和荣耀!愿故乡的山水更加美丽富饶,牡丹花开得更加艳丽多姿,香飘云天外!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牡丹绽放 香飘故里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