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找工作的一点建议和感悟
点击上方蓝色字,订阅我
你过来,我有个恋爱想和你谈一下
我是17年9月份结课的,加上那段时间我在香港租的房子到期,所以结课之后我就回北京了,回京之后陆陆续续出去玩儿了两三次,然后12月返回香港参加毕业典礼我正式开始决定找工作,就是在毕业典礼之后因为在那段时间还涉及到我学生签到期renew工作签的问题,所以又晃悠了大半个月,大概18年1月才开始我的正式投递简历之旅
正常来说,包括我身边的同学,大多数都是在毕业之前就开始投递简历找工作了本来我对找工作这件事情并没有太着急,然而,事实的情况永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也更艰难,我低估了找到一份还算满意的工作的难度,也低估了找工作的时间长度,同时,我还高估了现在的就业市场和岗位环境于是,本来抱着两周就把工作搞定的心态,却打了一场将近四个月的战
这两年,不管国内还是国外,找工作的大环境都不是那么乐观,处在夹缝中的香港,就更是不那么乐观了,因为就算是local,3,4个月的找工作周期也是很正常的我一个朋友曾经安慰过我:在香港找工作,就像等福利房一样,是需要排队的,资源太少,人又太多,你耐心一点,再多找一找,肯定会轮到你的
最后就是,经历了四个月,100多天投递出去了100份简历,最后只接到了3个面试通知,拿到了2个offer
其实,关于找工作,每个人的情况和面对的环境都不同,我没有什么太针对性的建议,想跟你们分享的是我觉得需要重视的几个方面:
针对岗位备份1+N个简历方案
我想表达的1+N,就是你要有1份最核心的,普适性最强的简历,然后根据自己想要申请的职位,再修改N份比较有针对性的简历
这样做的原因是:1. 所有企业po出来的工作描述都不可能是完完全全一摸一样的,就算是相同的岗位,各个公司也会根据自身企业的性质对应聘者有不同技能和背景的要求;2. 大多数应聘者,尤其是应届毕业生或者工作经验比较少的,对想要申请的岗位并没有特别清晰的目标,所以投递不同的岗位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而不同的岗位则更加需要侧重点不同的简历
虽然没有特别清晰的目标,但你要保证你投递出去的简历是最契合岗位内容的版本海投是可以的,但不要瞎投
据我的观察来看,虽然很多公司会在不同的招聘网站放出来相同的职位,但是毕竟不同的招聘平台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所以多浏览可靠的不同的招聘平台是茫茫找工作之旅中逃避不了要做的事情
另外,你们可以多浏览一些地区性的招聘网站,比如我在HK找工作,通常用到的不是应届生网站,不是智联招聘,而是jobsdb或者linkedin,linkedin上好好完善一下个人资料也会有猎头主动找上你的,我有一些同学就是通过猎头找到满意的工作的
如果你想去大的公司或者企业,可以多投递官网放出来的职位
当然,很多大的企业,可能看起来在各个平台都有po出来自己的招聘岗位,但并不一定是真的想招人,有可能是想收集一下当前环境下应聘者的情况,也有可能只是想给自己的品牌做广告宣传一下,所以哪怕收到的反馈很少,也不要心灰意冷
我曾经看过一篇关于心理学的实验,大概内容是:一个心理研究小组找到了一群志愿者对他们进行催眠测试,在对他们催眠之前,首先对这些志愿者进行握力测试,结果显示这些志愿者的平均握力值是100磅握力测试结束之后,研究小组对他们进行催眠,同时告诉他们你们现在浑身无力,你们现在处于一个想要休息的状态催眠之后再对他们进行握力测试,发现这些志愿者的平均握力值降低了40磅接下来,研究小组又以另外一种信念对他们进行催眠,告诉他们,你们现在强大无比,你们现在充满力量,当再次对他们进行握力测试时,发现这些人的平均握力值上升了40%
这个实验就是想要告诉大家,我们可能经常会被身边的人和所处的环境所左右,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受到比较消极的事情所影响,从而觉得很多事情好像真的坚持不下去了
如果你们也正处于这样一个状态里,觉得考研好难,找工作好难,一定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失去前进的信念你要用你自己潜意识里最强大的那一部分去支撑你的无助和迷茫,你要把你自己从沼泽里抓出来
本来我都已经打算放弃回北京了,接到心仪的电话那天给我朋友发信息,回:果然坚持就是胜利啊
就像我昨天文章标题写的,当你想要放弃的时候,想想当初为什么走到了这里
高考,考研也好,找工作也好,除了硬件实力,更多的是一种对自身耐力和博弈能力的考验得到也好,失去也罢,都逃不开人生中各种俗不可耐的烦恼和忧愁但我想,这或许就是大千世界,千家万户,甚至到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绕不开的选择,和普普通通的人生
还没看够?这里有往期文章
购物 | 在香港生活一年多的我告诉你香港到底哪里好买
分手后,前任问了我五个问题
和不断消耗你的人say bye
那些很少有人告诉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