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红楼共读 | 那些有关恩与义的人和事(上)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红楼共读 | 那些有关恩与义的人和事(上)

2018-06-19 18:01:44 作者:笙歌拂衣 阅读:载入中…

红楼共读 | 那些有关恩与义的人和事(上)

  一梦在红楼你说我说三百年,梦在红楼梦不完

 

  自6月16日至30日,将围绕共读主题“红楼梦中的恩与义”;每周两次推送讲师笙歌拂衣的原创文章,也请书友们有选择性地集中阅读有关章节,以配合共读主题的进行

  ——千江月

  有关恩的成语多不胜数,恩同父母感恩戴德恩重如山感恩图报、衔环结草、投桃报李……

  林黛玉就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父亲林如海去世后,长居贾府,生活起居比三春还好,有最棒的丫头,住最美的潇湘馆,平时想哭便哭,想葬花就葬花。林黛玉多病,王太医鲍太医的换,一会人参一会肉桂,闹得人仰马翻的,林黛玉常觉得心里过意不去。多病的人常性子不好,加上喜欢上了贾府的凤凰蛋贾宝玉,莫名就多了许多生气理由,黛玉和宝玉翻脸比翻书还快,但闹上天,贾府也没人批评黛玉不懂事,更没人吼她“哪来的毛丫头”。

  黛玉有个闺蜜叫史湘云,和黛玉一样孤儿照顾湘云的是婶娘一家。婶娘家对湘云也不错,但关爱有限,湘云常盼着来贾府,来了就很开心,回史家时,她常憋着一肚子眼泪。黛玉虽然写过“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句子,但那是丫头误以为敲门的是丫头,所以说气话不开门,黛玉当真以为是宝玉撵她,才写下来的。误会解除了,她很快就笑了,又忘了寄人篱下回事

  黛玉心较比干多一窍,平时喜欢挑刺,但她评价老太太太太、凤姐姐三个,说对她是没得挑的。她也心知贾府太大,有头有脸的人太多。主子统治下人,能发号施令,但下人也有反被治之道。不仅正经小姐探丫头不能顺心,即便凤姐姐、太太、老太太都有不如意不得已之时,有些看似很容易办的事,也可能会被管家娘子、下人丫头掣肘。

  因此,长大后的黛玉性格渐渐平和内敛,能不给外婆舅妈宝玉添麻烦就尽量不张嘴。诗书之余,她也切实想过管理之道,能自己解决的就自己解决,绝不能学懦小姐迎春,任下人随意揉捏。

  懂得感恩的人,人际关系自然是越来越好。凤姐人前背后都夸她能干,有事也会找她帮忙。平日里,大家有事没事去潇湘馆坐着聊天。病了无力应付礼节,也没人苛责她。感激宝钗,和薛家上下亲热非常,还收了香菱作学生。原来有些嫉妒她的湘云后来也特别关心黛玉。

  并不是当舅舅的都是好的。卜世仁对外甥贾芸似乎就没什么看顾之情。贾芸幼年丧父,贾芸是贾府的正宗子弟,当年他父亲分家独立出去,按规矩是有田地房产的,但贾芸一无所有。其父亲去世,贾府的人都是有礼的,至少,贾赦、贾政、贾珍三人按规矩每人会出二十两,贾家共他亲友三两、十两不等。贾瑞丧事也只有这么多,就丰厚地治了丧事。

  贾芸父亲去世是舅舅们出力发丧,发死人财是常情,即使是至亲有时也不能幸免。贾府亲戚每人那么多银子,卜世仁有没有动手脚,书上没写。但孝敬懂礼的贾芸和舅舅说话,语气中没多少尊敬,倪二说到卜世仁这个邻居,当着人家外甥的面就想开骂。其为人可想而知了。

  贾家有私塾,免费对本家子弟开放,还供应茶水伙食。金荣也是父亲早逝,从小孤儿寡母的,本应和贾芸一样,但因为姑妈璜大奶奶疼顾照看,倾力相帮,金荣便能安安心心在贾府的私塾安心读书,鲜衣华服。许是日子过得太好,金荣反不知生活艰难,在学堂读书并不认真

  贾芸的至亲里,似乎没有璜大奶奶这样热心的亲戚。从贾芸写给宝玉的便笺看,他的文化程度大概小学毕业,很早就辍学自谋生路了。贾芸母亲无病无灾的,并没有特别的事件导致家庭经济条件继续恶化,贾芸又上进聪明,若有条件继续上学,他和他母亲怎会轻易让他辍学呢。但贾芸家的确远不如贾瑞、金荣宽裕,为了谋个差使,连给凤姐送份礼的钱都没有。

  从贾芸和舅舅的对话看,感觉不出贾芸对舅舅的尊敬。贾芸孝顺母亲,对人懂礼,又感恩图报,如果舅舅尽了亲戚情分,他怎么可能对舅舅不尊敬有加。但他和舅舅借钱时,却并不低声恳切,而是埋怨长辈“舅舅说的倒干净”、又吐槽“还是有一亩地两间房子,如今在我手里花了不成?”而且,还认为自己可以“死皮赖脸三日两头儿来缠着舅舅”,贾芸为人过硬,可不是那种纠缠撒赖的人,他凭什么认为可以撒赖?读者只能凭自己的阅历和对文字的感觉去揣摩加工了。

  封肃为女儿婿办事都能半哄半骗,拿着甄士隐的银子,只将薄田朽屋给他们过活,弄得甄士隐没两年就露出下世的光景来。卜世仁是否干过同样的事呢?作者没细写,只是作者用谐音骂他不是人。

  俗话说得好,亲戚朋友不借钱是本分,借你是福分。如果卜世仁当年帮助处理丧事尽心尽力,如今觉得外甥大了,不再照顾借钱贾芸,哪能就拐着弯骂人家“不是人”呢?

  谋职屡屡受挫,原因是没钱没礼没机会让凤姐认识他。贾芸想改投凤姐,却无钱送礼。找亲舅舅借,却被灰得土脸地赶出去。低头只管走路的他,却和街坊邻居倪二撞个满怀。

  听闻这甥舅俩的事儿,倪二有点怒发冲冠味道,说如果卜世仁不是你舅舅,我就骂出不好听的话来了。不管是亲戚还是朋友,人家借都是天恩,不借是本分,咋就該骂了?倪二应该是对卜世仁的人品家世了解,才敢这样当着人家亲外甥的面这样作愤怒状。

  古代的街坊邻居,乡里乡亲的,几十年共居一地,为人品性家长里短,大家一清二楚,谁家有个风吹草动,没一会就全知道了,能瞒也只瞒得了一时。贾芸家从前的事,若是卜世仁像个当亲舅舅的,邻居看到甥舅有矛盾,只会劝解——住一条街上,总是要见面的,若是该劝和的却挑拔了劝离,迟早会传出去被人指戳脊梁骨——能让一个义气直爽说话算数的人直想开骂,无疑的,卜世仁不比封肃好到哪去。

  亲戚是天定的,没得挑的余地。真到不仁不义的地步,也只能撕破脸断绝往来。但朋友却是自己挑的。一个困难,一个帮助,朋友关系建立了,再一来二往的,关系就稳固了。

  倪二的职业是讨债的,中国重农抑商,不论过去还是现在,放高利贷的和为高利贷讨债的都是讨债鬼,没啥好名声。倪二是黑道中人,草莽人士,贾芸却是白道上的,公侯贾府的正宗公子贾二爷,即便已是贾府的边缘人士,且落魄寒素,那也是金盆虽在分还在。

  倪二看贾芸不是小白脸,贾芸也闻得倪二的义侠之名。但自古黑白不同道,虽是近邻,二人却并没相与结交。尤其贾芸,因为年轻,阅历有限,与黑道的人来往,还有些能力不足,感觉自己HOLD不住。兼之没有家底,更不敢主动和倪二借银子。高利贷在传说中就像吸血鬼一样恐怖。一个不慎,万一到期还不上,无处挪措,利滚利的,债务将是无底洞般没完没了无穷无尽

  但今天是个打破僵局的日子。骂完了卜世仁,倪二便说要借钱给贾芸。贾芸的确很缺钱,毕竟年轻胆小。但醉中的人本就不好说话,多容不得别人顶撞拒绝,酒气上来,可不是好玩的。何况这倪二的脾气,和晴雯有些相似,一句不投机,就立起两个眉毛。贾芸就这样接过了倪二的银子,十五两三钱四分二厘,足以让刘姥姥喜得全身痒痒的金额。对贾芸来说,这笔钱并不算多,难得的是雪中送炭,是倪二的仗义相送。

  有了倪二的相助,贾芸采买了端午节需要的香料,送给了凤姐,成功地承包了大观园的花木工程。二百两工程款到手,很顺利地还了倪二的银子。从此,他的人生搭上了幸运的顺风车:包了贾府的工程,才得以认识小红。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作者赞倪二是醉金刚,果然当得起。

  宝玉和贾芸长得像,也同姓贾,但却是两个世界的人,但宝玉不怀任何个人目地称赞过贾芸,还特邀他到怡红院聊天说话。只这一份尊重,就赢得贾芸的心。

  人的关系很奇妙金钱决定关系的远近,但比起金钱,尊重更能拉近心的距离。这种尊重,大概就是知遇之恩吧。

  古往今天,知遇之恩比金钱、血缘更能让人上刀山,下火海,更愿意为对方两肋插刀肝脑涂地。

  诸葛亮因为知遇之恩为刘备为蜀国鞠躬尽瘁。豫让为报有知遇之恩的智伯,两次为他报仇,为此不惜用漆疮烂身体,吞炭弄哑声音,最后事败,甘愿伏剑自杀。当凤姐宝玉在狱神庙看不到阳光月亮时,贾芸和小红,应当还有江湖兄弟倪二,一起倾力搭救。

  《红楼梦》满纸的人情世故,虽读起来津津有味,但读多了,难免觉得不够舒展,束手束脚的令人憋气。狱神庙则是难得风光霁月的篇章,若能坐穿越机回去,读到曹公的文字,该是多么快意恩仇酣畅淋漓

  图:网络

  文图版权归原作者

  如侵权,立即处理

  本平台致力于推广普及《红楼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