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红楼梦》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红楼梦》读后感10篇

2017-12-09 20:1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红楼梦》读后感10篇

  《红楼梦》是一本由曹雪芹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裝本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94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楼梦》读后感(一):历史看红楼

  堪称中国著作--《红楼梦》,虽起于言情,终于言情,但绝不止于言情,首先,我觉得这本书并不只是单单一本爱情小说所能概括的。作者为写此书,寒窗几十载,对医药、园林、建筑、书画、诗词、烹调、服饰、花草、古董等,都有所研究。整部书对研究探讨清朝风俗民情很有帮助,它仿佛是当时生活的小百科,无所不包无所不有,读《红楼梦》那是在高二,那时了解到曹先生真乃全才,你可以说他是美食家,也可以说他是理财家;可以说他是建筑家,也可以说他是统筹学家;可以说他是经济学家,也可以说他是关系学家;可以说他是诗人,也可以说他是服装师,发型师。他的知识之渊博实在让我这个高中生感到钦佩。现在来到大学,又一次拿起我久违的书。渐渐的发现这本书,越读越吸引人。要了解古老中国的大家族制度的生活方式、礼仪规范和人间趣味,不可不读此书,同样,要了解中国文学的大家风范和中国语言的奇妙魅力,也不可不读此书。可谓是一部写得极其精细的社会历史,怪不得至今还有许多红学家专门研究此宝。此书所现之人情世故,官场是非,在今天都屡见不鲜,这也许就是历史反映生活吧,其内涵之深,可真谓看一遍两遍不少,读十遍八遍不多,第二,《红楼梦》也反映出当时中国的社会封建专制下新兴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萌动。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我总觉得《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体现了一种败落的趋势,不管是家族的,爱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没落,这在喜聚不喜散,爱好大团圆结尾的中国古典小说中并不多见。这一本书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种种黑暗和腐朽,进一步指出了封建社会已经有走向覆灭的历史趋势了。总之,用历史看红楼,看不一样的红楼。

  《红楼梦》读后感(二):推荐庚辰版,也说说通行程甲本劣质的文本删改

  初读红楼时未考虑红楼的版本差异,便买了中华书局的2005年出版本,当第二遍阅读试图更深入了解细节揣测人物性情与曹翁深意时,每每发觉与讨论人的诸多情节细节与文本内容有差异,诸种不解后对照人民文学出版社以庚辰本为底本的红楼,才发现程甲本实在动了太多(前八十回)。总体而言并不推荐阅读程甲本(流行面更广的程乙本离原作更远,也不推荐),一则阙文删改较多,影响到很多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与推知,二则缺少脂砚斋批语,诸多作者伏笔难以尽数洞明。

简略说说程甲本与庚辰版

  从红楼的版本学来看,程甲本(通常认为是程伟元书商运筹排印,高鹗续写后四十回)的底本并非直接取自庚辰版,而是从接近甲辰本的某抄本,所以不能说程甲本对庚辰版的改动如何不好,下文所枚举的程甲本与庚辰版的不同并非来自程甲本的改动,实则程甲本所依据的甲辰本就已经有改动。

  事实上程甲本与庚辰本相差五万余字,甲辰本与庚辰本相差三万余字,与程甲本相差一万余字。本文之所以直接对照程甲本和庚辰版,不过仅仅做个事实对比,说明通行的程甲本的问题,并推荐读者不要以程甲本为主要讨论底本,并不涉及版本学的工作。

  下文主要具体说说中华书局的此本程甲本为底本的各种问题,主要以枚举阙文和文本删改 会确凿影响到阅读体验者,所谓影响阅读体验具体但不仅限于如下几种:

  1.删改文本造成前后情节不搭,似前言不搭后语 让人费解之处 ,此种实在硬伤,稍有细心的读者便可发觉;

  2.删改文本削弱情节造成阅读味同嚼蜡者,此种实在有贬损《红楼梦》的艺术价值,让初读者小看了红楼;

  3.删改文本,修改人物对话 造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性格气质描写有损失者,此种实难发觉,不认真对比发现容易错过,而且会造成人物形象的刻板印象,接受未经检验的流俗论调;

  4.因删改文本等各种问题导致对本书总体主旨、立意,作者的态度立场等的偏颇认知,实际也跟五四以来对《红楼梦》的反封建反礼教的总体解读作为文学书和一般宣传相关。

  5.因删改文本造成对文本中”大家规矩“”大家规范“的起居日常礼仪规制种种造成了弱化,削弱曹翁写此书以纪念回眸的王公贵族生活的用意,也削弱其”百科全书“的成色。

  至于程甲本为何会对之前已经成稿的前八十回改动诸多,以及其改动的规律和原则是什么,此文不表,不过确实是红楼梦版本学比较值得讨论的问题。

  删改的文本在传统中称为异文和阙文,其实没有一部所谓“正确”的红楼梦,各个版本的红楼因创作修改不及或誊抄笔误等各种缘故都有不完美之处,不过学术界比较公认的是庚辰版(78回,缺文两回)和甲戌本(16回,缺文64回)最接近曹翁的创作初衷,故而主要对比庚辰版,摘取其中颇有问题的具体实例,供初读者有所知晓。

删改枚举

  以下为笔者搜寻的程甲本删改枚举(肯定不全),有些属明显劣质删改,有些属细节删改,大家评价不一定相同。

  1.补天石和神瑛侍者的关系不同(第一回)

  假如抛开甄宝玉和贾宝玉的关系(简单认为真假宝玉合而为一),程甲本中“石头=神瑛侍者”(设计了石头能行走,来到赤霞宫被封为神瑛侍者),而庚辰版 石头是石头,神瑛侍者是神瑛侍者,二者的关系是 石头被神瑛侍者夹带下凡,只是石头的心性会有彼此影响。

  此处改动未必劣质,但严重地影响到对红楼梦中俗界-幻界的关系认识,以及红楼梦的神话阐释。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处关键,程甲本的问题在于石头如何能自由行走?能自由行走的话,补天石为何需要别人帮忙再带入凡间?还有 石头怎么又能力自己变化?它能有此神通,何需要僧道的帮忙变化?这些问题仔细琢磨不免让人对原作者的水平生疑,相对来说庚辰版并无此问题。

  2.补天石入凡界主动/被动关系不同(第一回)

  程甲本的描写是一僧一道发现了石头的无用(僧道为主动),石头被和尚变化后带入凡间历练(补天石是被动),而庚辰版则是石头自叹无用,听到一僧一道讲人间富贵繁华而动了凡心,主动同僧道搭讪,要求进入富贵场、温柔乡去享受,一个被动(程甲本)一个主动(庚辰版),实在有太大的差异。

  此处改动劣质,石头和神瑛侍者的共同点都在于主动地尝试下凡,皆因动了凡心,否则何来被一僧一道口口声声称作“蠢物”,倘若是被迫扔到凡间,不存在自由意志选择的结果就很勉强了。

  而此处改动,对于整体把握红楼梦的结构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红楼本身的整体情节设定上跟唐传奇一直到宋明以来的“度脱小说”保持了一致性,主人公要经历迷乱或误入到遭厄、顿悟再到被智者/仙人/僧道度脱的过程,庚辰版的设定毫无疑问更符合,在艺术性上也更高明。

  3.封肃得知贾雨村看上其丫鬟的讽刺语褒贬不同(第二回)

  细节处的异文,程甲本写甄士隐的岳父封肃得知信任的县太爷贾雨村看上其丫头娇杏后的用词“眉开眼笑”,中性词,而庚辰版写的是“封肃喜的屁滚尿流,巴不得去奉承”,用的非常贬义又传神的“屁滚尿流”。程甲本的改写对 读者理解作者对封肃(谐音“风俗”)的态度会有影响,引申来说对曹翁如何看待乡间传统的风俗与人情事故的态度讨论也会受限。

  4.林黛玉进贾府后也曾要求看看通灵宝玉被删(第三回)

  程甲本描写林黛玉进贾府第一天末了见到袭人并未特别描写,而庚辰版则专写黛玉对宝玉的通灵宝玉颇有好奇,因此请求袭人给他看看玉,只是因为天色已晚而作罢。

  庚辰版 “黛玉道:“姐姐们说的,我记着就是了。究竟那玉不知是怎么个来历?上面还有字迹?”袭人道:“连一家子也不知来历,上头还有现成的眼儿,听得说,落草时是从他口里掏出来的。等我拿来你看便知。”黛玉忙止道:“罢了,此刻夜深,明日再看也不迟。” ,对应程甲本全部删掉。

  5.秦可卿之死贾珍办丧表态话语被删 (第十三回)

  程甲本删去了庚辰版本有的形容贾珍极力希望给秦可卿办好丧事的一句对白(待补充)

  6.来旺没有抱纸钱(第十四回)

  程甲本在文本中多加了一个行动主语,实际抱纸钱的并不应该是来旺,而是地位更低的某小厮。程甲本的改写违背情理,也不符合贾府的辈分规矩,来旺和来旺媳妇(或称“来旺家的”)权力比那些在忙于苦力活的众小厮要高,纸钱肯定是辈分低者帮辈分高者拿,岂能颠倒。

  7.秦钟之死对宝玉的劝诫(第十六回)

  程甲本删去了秦钟临死前规劝宝玉好好读书博取功名的劝诫,让勾魂二使和判官的对话成了没有后文回应的奇怪之谈,劣质处理。因为此种删去,制造造成了上下文的文气断裂,情节脱离。在秦钟之死前有描写其鬼魂央告勾魂二使给其片刻还阳时间,好让其对好友(即宝玉)有个交代,并且判官的确也答应了(原因也挺值得寻味),删去这段规劝实在难以续接。

  除了情节不续接外,此处删减对理解《红楼梦》的创作主旨也会产生干扰,按照脂砚斋的批语,以及很多回目的各种曲笔,曹翁其实对无才补天抱有非常的愧疚、悔恨之意,这一会秦钟之死也是侧面从秦钟的遗言表达这种悔恨。

  8.石头回忆大观园的文本(第十八回)

  程甲本可能是无法理解第十八回此段文本的主语转换,所以从庚辰版删去(从版本学的角度程甲本并非直接从庚辰版修改,这么说仅仅作对比,前文已说)。实际上此段是补天石自叙(因为整部红楼梦都其实是补天石的自叙,大部分时间是一种上帝视角描述,其实此处则是插播了补天石的一段内心感悟,似乎前八十回只有此处有过补天石内心感悟的插播,后四十回可能还有)。

  程甲本删去此段补天石对大观园的回忆,一则弱化了对大观园的描写,二则会影响对后四十回文本的推知。

  9.贾政猜灯谜,包括灯谜和贾政心理描写(第二十二回)

  首先是灯谜内容和出灯谜的人不同,这里很难说庚辰版一定是好的,不过程甲本和庚辰版对灯谜和人物的关联方面有较大的出入,程甲本的关系为 (元春-爆仗,迎春-算盘,探春-风筝,黛玉-更香,宝钗-竹夫人,宝玉-镜子),庚辰版的关系为(元春-爆仗,迎春-算盘,探春-风筝,惜春-佛前海灯,宝钗-更香),对比差异:元春、迎春、探春 部分完全一致没有问题。而后面的部分则差异较大,庚辰版有惜春、宝钗,程甲本则是黛玉、宝钗、宝玉 ,最关键的差异是宝钗的灯谜 ,按程甲本,宝钗的灯谜写出“恩爱夫妻不到冬”这样的诗句,很多人都认为不符合宝钗的格调。

  按庚辰版贾政在猜前面几个小姐的灯谜时已经感觉到各种不详的预兆,所以在最后用的“更觉不详”,突出一个“更”字。而程甲本则直接让贾政猜出前面几个灯谜,随后没有任何心理描写,此处删文非常拙劣。虽然我们无法确定到底灯谜的对应关系究竟如何,但贾政的心理活动被删减,不仅文气全无,而且非常影响到读者从灯谜之谶推知出谜者各人的日后命运

  10.宝玉凤姐被巫蛊后的苏醒情节,林黛玉被宝钗取笑(第二十五回)

  程甲本的情节细节存在跳跃,删去了宝玉和凤姐当天晚上醒来的情节,直接写后来二人情况越来越好实在突兀,劣质的删文。庚辰版有较好的过度,首先说清楚二人醒来的状况,再交代后来的情形。

  后来林黛玉被取笑的细节的改写也不好,宝钗取笑黛玉佛祖还要管她的姻缘的过度生硬。庚辰版阅读起来前后流畅,合情合理

  11.元宵节后贾府的亲朋应酬细节删减(第五十四回末)

  程甲本对庚辰版五十四回末本有的元宵节后贾母同亲戚、下人们家的应承关系的描述,看似无关痛痒,但对于读者尝试理解贾母对人情世故的处理颇为受限,庚辰版的细节不仅帮助我们知道了这些世家大族(“大家”)是如何真实地过节,而且从侧面点明贾母的亲厚。

  庚辰版对应五十四回末的描写如下:

  “十七日一早,又过宁府行礼,伺候掩了宗祠,收过影像,方回来。此日便是薛姨妈家请吃年酒。【十八日便是赖大家,十九日便是宁府赖升家,二十日便是林之孝家,二十一日便是单大良家,二十二日便是吴新登家。这几家,贾母也有去的,也有不去的,也有高兴直待众人散了方回的,也有兴尽半日一时就来的】。凡诸亲友来请或来赴席的,贾母一概怕拘束不会,自有邢夫人、王夫人、凤姐儿三人料理。连宝玉只除王子腾家去了,余者亦皆不会,只说贾母留下解闷。【所以倒是家下人家来请,贾母可以自便之处,方高兴去逛逛。闲言不提,且说当下元宵已过──】” (其中【】内的语句 程甲本要么删去,要么做了缩减)

  12.宝玉同芳官的对话删去对孔子遗训(第五十八回)

  程甲本删去了宝玉同芳官关于不必烧纸钱的一小句论证,此处细节的删减让我们少了一处推知宝玉对孔孟二者(而非后世敷衍附加的所谓“孔孟之学”)本然的态度,会误以为宝玉对孔孟及其后人一概反感,实则未必。

  ”这纸钱原是后人异端,不是孔子的遗训” ,庚辰本宝玉能够说出此句话,可见宝玉对孔子的遗训甚为尊崇,管中窥豹,这些许的细节让我们更能体会到宝玉并不是反对读书,也不反对真实的孔孟遗训,内心里面倒是非常尊敬他们。

  13.宝玉等人将芳官、葵官、荳官打扮为小男童的情节被删(第六十三回)

  程甲本删去了宝玉跟芳官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中宝玉给芳官赐名为“耶律雄奴”,同时删去史湘云和李纨跟风等将葵官、荳官打扮为小男童的情节。

  这段删减尤其删去了对贾府早期奴才得来的介绍,“究竟贾府二宅皆有先人当年所获之囚赐为奴隶,只不过令其饲养马匹,皆不堪大用” 庚辰版。

  14.尤二姐和尤三姐跟贾珍吃酒的描写(第六十五回)

  程甲本删去庚辰版一句形容尤三姐浪荡的一句话“竟真是她嫖了男人,并非男人淫她”,多半为了保持尤三姐的烈女形象。

  15.尤三姐自刎后柳湘莲的反应描写有删(第六十六回)

  程甲本删改去了尤三姐含羞自刎后柳湘莲大哭的细节,庚辰版是“扶尸大哭一场”,程甲本仅为“大哭一场”。这种修改不太好对应好后面语词的“又抚棺大哭一场”,此处异文不算非常重要。

  16.柳湘莲同贾宝玉关于尤三姐的对话(第六十六回)

  程甲本删去了柳湘莲得知尤三姐品性不端后的一句激愤之话 “我不做这忘八”,同时对贾府东府淫乱的形容也被弱化,可以对比对比。

  程甲本 “这事不好,断乎做不得!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罢了!”

  庚辰版:“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我不做这忘八!”

  17.嫁入贾家后尤二姐梦中与尤三姐的对话(第六十九回)

  程甲本为了维护尤二姐稍微好点的形象,删去了尤二姐同尤三姐对话当中关于尤二姐黑历史的词汇"麀聚之乱"。

  18.放风筝时双凤凰和喜风筝搅合在一块缺(第七十回)

  程甲本非常劣质的删文,庚辰版此处其实有三个风筝搅合在一块没有分开的描写,暗示探春的命运。程甲本删掉此处情节,大大削弱了小姐们放风筝此段情节的趣味性,也让人难以理解曹翁此处的写作意图,难道仅仅是描写这种欢快的生活?

  19.王熙凤替尤氏惩治两个管家婆子经过的一处环节缺(第七十一回)

  七十一回的背景是贾母寿辰,然后尤氏进荣国府协理,有两个管家婆子吃酒不理会尤氏的传话,尤氏大怒,然后要惩治两个管家婆子。程甲本将一处中间过程给删减,本来王熙凤做决策是参考其心腹周瑞家的禀报和参考意见,“这两个婆婆就是管家奶奶,时常我们和他说话,都似狠虫一般。奶奶若不戒饬,大奶奶脸上过不去。” 庚辰版周瑞家的这句话被删掉,失去了两个管家婆子的介绍,尤其“奶奶若不戒饬,大奶奶脸上过不去“更是王熙凤为何要做此决策的关键动机。

  20.赵姨娘煽风点火间接鼓捣邢夫人与王熙凤不和的情节被改(第七十一回)

  承接19条,七十一回王熙凤接受周瑞家的建议后将两个管家婆子抓了起来,然后赵姨娘运用其贾府的”眼线“获知其事,跟林之孝家恰好碰面,故意添油加醋刺激说王熙凤此举是故意嘲讽林之孝家的,程甲本删减此情节,大为削弱赵姨娘喜欢在贾府搬弄是非,鼓捣传播各种小道消息的人物形象。

  【赵姨娘道:"我的嫂子,事虽不大,可见他们太张狂了些。巴巴的传进你来,明明戏弄你,顽算你。快歇歇去,明儿还有事呢,也不留你吃茶去。" 】 庚辰版赵姨娘添油加醋的话。

  21.邢夫人因两个管家婆子而与王熙凤闹不和的动机表述模糊(第七十一回)

  程甲本初读此回交代邢夫人为何接受费婆子挑唆,当众使王熙凤不好看的动机交代的模糊,尤其是说”且前日南安太妃来,贾母又单令探春出来,自己内心早已怨忿“,这里非常没有来由,贾母宠爱探春缘何一定会导致邢夫人怨忿? 而庚辰版的描写就非常清楚,实际上是邢夫人拿她名下(非亲生)闺女迎春同探春做了比较(之所以没提到惜春,多半是惜春太小),参看庚辰版的文本

  ”邢夫人自为要鸳鸯之后讨了没意思,后来见贾母越发冷淡了他,凤姐的体面反胜自己,且前日南安太妃来了,要见他姊妹,贾母又只令探春出来,迎春竟似有如无,自己心内早已怨忿不乐,只是使不出来“

  同时,程甲本对邢夫人受费婆子的挑唆情节也做了删改,其实肥婆子为了给那两个被绑的管家婆子求情(因是她的自家亲戚)故意挑唆王熙凤和邢夫人之间的矛盾,也是添油加醋说了一顿话,程甲本也删去

  ”先不过是告那边的奴才,后来渐次告到凤姐“只哄着老太太喜欢了他好就中作威作福,辖治着琏二爷,调唆二太太,把这边的正经太太倒不放在心上。”后来又告到王夫人,说:‘老太太不喜欢太太,都是二太太和琏二奶奶调唆的。’ “ 庚辰版

  22.贾母寿辰对庶民的四姐儿和喜姐儿的专门呵护情节被简缩(第七十一回)

  贾母寿辰当晚想起四姐儿和喜姐儿会留在贾府过夜,心细之处专门传话给下人不可怠慢的了,程甲本对贾母的传话做了简化处理,在庚辰版中贾母的传话非常清楚的说明贾母此举的动机,从侧面让我认识到贾母的厉害处,贾母真是洞悉贾府上下个人的心性,根本不糊涂。

  ”到园里各处女人们跟前嘱咐嘱咐,留下的喜姐儿和四姐儿虽然穷,也和家里的姑娘们是一样,大家照看经心些。我知道咱们家的男男女女都是‘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未必把他两个放在眼里。有人小看了他们,我听见可不依。“ 庚辰版贾母的话,后来由鸳鸯亲自传话。

  23.贾琏和鸳鸯典当贾母嫁妆一千两事件一处关键细节被删(第七十四回)

  在置办贾母的寿辰诸事之后贾府的现金流出现问题,主事人贾琏求鸳鸯偷运一箱子贾母的私产用来周转典当出一千两银子,这个情节之后不知何故被王夫人知晓,所以在七十四回本有王熙凤和平儿私下议论到底谁走漏消息,并有王熙凤担心鸳鸯受牵连的情节,这些程甲本都没有什么问题。

  程甲本的问题是删减了平儿回王熙凤的一段话,在庚辰版的这段话中平儿透露非常重要的一个信息,其实鸳鸯根本没有背着贾母偷一箱东西出来,而是实实在在地禀报了贾母(肯定也是私下禀告),只是贾母装作没听到,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讯息,程甲本删了此段话,让偷运贾母私产这个事件永远没有下文,鸳鸯还可能背上一个监守自盗的恶名,其实鸳鸯在此事的选择上真乃机巧合宜,足见其“政治智慧”。

  24.因入画问题惜春同尤氏的争吵对话的删改(第七十四回)

  因绣春囊事件,七十四回会末尾王熙凤被迫和王宝善家的先后去各个小姐房里查抄,然后到惜春房里查出了其大丫头入画有私藏了其哥哥的一些物件。然后惜春因处置入画的问题同尤氏有对话,实际上发生了比较激烈的冲突,程甲本对冲突中惜春说的冷话、狠话做了削弱性的处理,严重削弱对惜春的厌世、弃世形象的塑造,此处的删改对读者阅读产生较大影响,笔者在阅读程甲本此回末尾时感觉文气不通畅,有些意识含含糊糊,读庚辰版就非常了然。

  比如庚辰版在评价惜春时,在此处本有一句总纲性的评断,(惜春)“却天生一种百折不回的廉介孤独僻性”,而程甲本削弱成为 (惜春)“天性孤僻”。 还有下文惜春的对话里面关键的一个词“了悟”改成了“参悟”,还删掉了对惜春“狠”(至少在尤氏和一般人看来算是“狠心”)的相关对话,比如删掉庚辰版本有的惜春的一句话 “古人也曾说的,‘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替换为“怎么我不冷”。

  25.前八十回五儿命运的暗示被删掉(第七十七回)

  庚辰版在前第七十七回王夫人处置宝玉身边的众“不顺眼”的丫头(比如芳官)时有一段对话,暗示了柳五儿的命运(“幸而那丫头短命死了”,王夫人语),而在程甲本则删去,因为程甲本在后四十回的续写中五儿有出场。

  这里是红学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对于分析判定后四十回是否为曹雪芹续写也是一个反面证据点,不过笔者认为曹雪芹在对五儿的人物设定也可能有变化,庚辰版定稿设定已死后面再改稿时也可能会做修改。

  26.晴雯之死前跟贾宝玉的对话和要求(第七十七回)

  晴雯死前多有悔恨之意,程甲本删去了晴雯的一句比较关键的话,“不料痴心傻意,只说大家横竖是在一处,不想凭空里生出这一节话来,有缘无处诉” ,庚辰版的这句话对于我们推知晴雯的心理和晴雯对宝玉的态度,以及之前种种情节都有关键的提示,程甲本删掉实在很不该。

  情节和对话上程甲本的重大修改是晴雯同宝玉有违主仆关系的换袄和交付指甲,程甲本的描写中晴雯死前是宝玉会意晴雯的意思,将自己的贴身衣服脱了下来给晴雯穿上,而在庚辰版则是晴雯对话中主动要求宝玉如此。

  27.晴雯之死前的登姑娘的滥情描写(第七十七回)

  程甲本可能为了少暴露一些色情语句,将曹翁在庚辰版本有的讥讽淫荡的登姑娘的语句给做了“洁”化处理。

  28.贾母对宝玉的女儿身投胎议论(第七十八回)

  庚辰版有一段贾母的对话,贾母对宝玉的行为举止的理解非常难得而且到位,宝玉对女孩子的亲近欣赏非好色,非因对男女之事(即性冲动)而另有其因,“想必原是个丫头投错胎了不成”,而程甲本删去此段,让读者难以琢磨贾母对宝玉的认知,或者让贾母的形象塑造又缺了一份,她其实细细地观察、考察了宝玉很长时间(不过这也非常自然,毕竟亲奶奶)。

  对应段落誊抄如下,程甲本的阙文此处用【】内文字表示。

  “我为此也耽心,每每的冷眼查看他。只和丫头们闹,必是人大心大,知道男女的事了,所以爱亲近他们。既细细查试,究竟不是为此。【岂不奇怪。想必原是个丫头错投了胎不成】”

  29.贾政对宝玉读书态度转变的阙文(第七十八回)

  程甲本为了后四十回的情节,刻意删去了贾政对宝玉读书管教的内心变化,也删去了贾政自己早年举止行绩的描写,庚辰版提及贾政早年也是“诗酒放诞之人”,实际上贾政慢慢也发现其实贾宝玉这种人让其读书走功名仕途基本上不太可能,“遂也不强以举业逼他了”。

  庚辰版对应值得注意的文本如下,程甲本完全没有。

  “近日贾政年迈,名利大灰,然起初天性也是个诗酒放诞之人,因在子侄辈中,少不得规以正路。近见宝玉虽不读书,竟颇能解此,细评起来,也还不算十分玷辱了祖宗。就思及祖宗们,各各亦皆如此,虽有深精举业的,也不曾发迹过一个,看来此亦贾门之数。况母亲溺爱,遂也不强以举业逼他了。所以近日是这等待他。又要环兰二人举业之余,怎得亦同宝玉才好,所以每欲作诗,必将三人一齐唤来对作”。

  《红楼梦》读后感(三):后四十回里最大的败笔

  我小时候第一次看《红楼梦》后四十回就觉得不对劲,感觉完全不是一个人写的,后来才知道果然不是一个人写的啊。当时年纪小也说不出来哪里怪异,就只揪着调包计的主使是贾母和阿凤这一点,现在再看才发现后四十回里匪夷所思的地方简直太多了,调包计只是最明显的一处而已。

  后四十回里的宝姐姐变得莫名刻薄?贾母居然当众说黛玉小性?黛玉病那么久都无人问津?原来只听着黛玉要回家去就吓得发疯了的宝玉,居然能渐渐地“将爱慕黛玉的心移到宝钗身上?”没看出来“到底意难平”啊,还有让妙玉请神?(话说高鹗真是个神棍,搞得我老以为自己是在看玄幻)“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就是宝玉在雪地里磕了个头?

  这些都不是最让人不适的地方,只能说是不好,毕竟曹雪芹只有一个,高鹗也只能凭着前面的一点线索写一个【他认为的】结局,这样我都理解了。

  然而在一百一十六回,我的忍耐已经到极限了,宝玉又去了太虚幻境里,又看了册子,知道了十二钗的命运,但是作者好像生怕读者看不懂,硬是把它直直白白地写出来:这是林妹妹吧,那是宝钗吧,当姑子的是惜春吧,啊袭人不能和我一起啦。说实话,看到这我已经很不能接受了,到宝玉清醒过来跑着跟惜春说,啊我知道你的命运啦,你就是做姑子的命啊。跟袭人说你就没那么好命啦。(excuse me???)我已经想撕书了。

  我很理解作者想要接近吻合原作的想法,想要来一个前后照应,但是他写得实在太不好了,尤其还是在前八十回的映衬下。好的文学作品是不会把什么东西全都说出来的,一定会有留白,作者什么都说了,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就少了,中国古代文学里最讲究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至就没有了,艺术美感就会大打折扣,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也有这样的观点:“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曹雪芹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好,前八十回里所有的细节所有的谶语都是拐了个弯的,连对人物的直接定论性评价都很少。而高鹗给人的感觉就是很迫不及待地告诉读者,看看看,是这样子的,不像是续书,倒像是注解书了,莫名让我想起我朋友吐槽的一句话“有的人用英文骂了人,怕人听不懂又用专门中文骂一遍”

  还有一处就是最后的贾府复兴了,被叫“狗尾续貂”可真是一点都不冤枉,从《飞鸟各投林》的词来看,贾府是必定要走向衰亡的,“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基本是谁都不好过了,死的死,嫁的嫁,坐牢的坐牢。别的不说,就李纨来讲,判词“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一个“空”,一个“枉”,怎么看都不像会幸福的样子啊,最后居然还弄出个兰桂齐芳来了。传统文学大多寄托了人民的美好希望,基本都是以大团圆的喜剧结尾,但《红楼梦》从根上说就注定是一部悲剧,硬把它掰成喜剧可以说是毁坏他的艺术价值了。

  对其他的续书也不了解,大略地看了一下,发现真是写什么的都有,什么黛玉还魂,玉帝下旨让宝黛在一起,对比起来,高鹗至少不是在闹着玩……

  《红楼梦》读后感(四):在这样的一本书面前我只有沉默

  好像是帕斯卡说过“无限空间的永恒和和辽阔使我感到沉默”,面对这样一本书我也想说“在这样的一本书面前我只有沉默”,尽管这样,还是要说几句话。

  1.我同意俞平伯先生的话,“这是一本文学作品,不是政治小说。如果连这点都不明确,很多问题没有讨论的必要”。尽管我同意俞先生的话,可是刘心武的探秘红楼写得真精彩,就像侦探小说一样,当时读的真是废寝忘食啊!不过我觉得他的推论靠不住,因为就像数学证明题一样,只要有一个假设错误,后面的推论都不成立。

  2.这是一本从哪都可以开始读的书。很多书都是这部分有意思精彩,另外一部分枯燥无趣。而《红楼梦》是你从哪都能读的书,而且只要你了解基本的人物关系,前后不影响,因为它的情节不是特别连贯。这样的书翻到哪一页读哪一页。

  3.后四十回还是没怎么看,一本书缺一回两回还可以是说是不完美,缺几十回却只能说是遗憾了,尤其还是这本书。

  4.终归是“虚无”——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暂时就这些吧。

  《红楼梦》读后感(五):三品红楼

  三品红楼

  一品紫鹃

  遍观红楼群芳,吾最喜者,乃黛玉之丫环紫鹃是也,紫鹃虽未入金陵十二钗,然此女冰雪聪明,最知黛玉之心,黛玉之心事,唯有紫鹃最能心有灵犀,其试宝玉之事,虽惊得一场波澜,贾府上下,可谓惊天动地,然紫鹃不以为然,可见其真诚之性灵,黛玉病重,知其心事者,贾府上下,紫鹃一人也,真可谓忠心赤诚之黛玉之姐妹也,其与黛玉,非主仆也,实则姐妹也,故吾最爱人物乃紫鹃也。

  二《秋窗风雨夕》品读

  入红楼之群,需答红楼之题目,问吾最爱红楼何诗何句?窃思多年读书所得,吾中学时读黛玉《秋窗风雨夕》之句,至“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不觉入书,难以自已,联想黛玉生平,窗外亦秋雨绵绵,不禁泪下,少年读书,难以深解,然感情之挚,却为至真。今日思绪旧事,感怀良久。

  秋窗风雨夕作于《红楼梦》四十五回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这里黛玉喝了两口稀粥,仍歪在床上。不想日未落时,天就变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秋霖霢霢,阴晴不定。那天渐渐的黄昏时候了,且阴的沉黑,兼着那雨滴竹梢,更觉凄凉。知宝钗不能来了,便在灯下,随便拿了一本书,却是《乐府杂稿》,有《秋闺怨》《别离怨》等词。黛玉不觉心有所感,不禁发于章句,遂成《代别离》一首,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词为《秋窗风雨夕》。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故读此诗,当先读张若虚之《春江花月夜》,此诗乃唐诗大气象,孤篇横绝,四句一转韵,春江,明月,潮水,离人,既有哲学之美,亦有相思之情,可谓寓情于景之上品佳作,黛玉拟此诗,当深知此诗之妙,知此诗之法,故读红楼梦,绝非抱守此一书可已矣,读红楼,一窥堂奥,当饱读诸书,于诗词,历史,当有深刻之领悟,方可读懂,此书不同之时间读,必有不同之体会,少年,中年,老年,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此亦诗之旨,亦红楼之梦也在。

  复观此诗,秋花,惨淡之,花本无情,作者眼中,却似哀怨,秋雨乃助凄凉之意,初读此句,深为感遇,故每逢秋雨,必想此诗,秋窗秋不尽,风雨助凄凉,人世之间,父母远去,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黛玉之心,谁人能懂?风雨潇潇,吾亦何在?动人之处,确在此也,读之而不动情者,不知黛玉也。

  联想诸位红楼友人,必是有此心结,必有此恻隐之心,方为黛玉感动,方为红楼感动,不能通读全书,真乃吾至今之憾事,故每日读书,决不可中断,有生之年,博览群书,一息尚存,永矢弗谖。

  谨以此文,纪念吾中学感动之情怀,惟愿此心常在,此情常留。

  小舟

  2014年7月3日星期四

  三品渔翁渔婆

  吟罢搁笔,方要安寝,丫鬟报说:“宝二爷来了。”一语未完,只见宝玉头上带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黛玉不觉笑了:“那里来的渔翁!"……

  黛玉又看那蓑衣斗笠不是寻常市卖的,十分细致轻巧,因说道:“是什么草编的?怪道穿上不象那刺猬似的。”宝玉道:“这三样都是北静王送的.他闲了下雨时在家里也是这样.你喜欢这个,我也弄一套来送你.别的都罢了,惟有这斗笠有趣,竟是活的.上头的这顶儿是活的,冬天下雪,带上帽子,就把竹信子怞了,去下顶子来,只剩了这圈子.下雪时男女都戴得,我送你一顶,冬天下雪戴。”

  黛玉笑道:“我不要他.戴上那个,成个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了。”及说了出来,方想起话未忖夺,与方才说宝玉的话相连,后悔不及,羞的脸飞红,便伏在桌上嗽个不住.

  ——自《红楼梦四十五回》

  以上描写,摘自红楼梦,黛玉秋雨秋思,作诗之后,宝玉来访,聊及斗笠蓑衣,有渔翁渔婆之故事,读来不禁暗喜不已,黛玉脸红了,真是可爱,终于知道那么多文人墨客,对黛玉的喜欢了,黛玉是一个非常有灵气,非常可爱,非常冰清玉洁的女孩,多愁善感,同情弱者,大观园里的女孩,黛玉像一朵兰花,花中之君子者也。此段虽短小,然可见作者之用心,曹雪芹之笔,真是独具匠心,呕心沥血,读红楼梦,需体会作者之深刻之用心。如此,才可入其境界。

  小舟

  2014年7月5日星期六

  《红楼梦》读后感(六):重读红楼梦

  春节在家时,所见所闻所感不自觉让自己想重新读红楼梦。初读红楼梦,大概是在高一,如今已有差不多十年。再读时,还能记得当初看黛玉悲苦命运时哭得稀里哗啦。那个时候只喜欢读宝林之间的爱情故事,只喜欢看林黛玉的出场戏,甚至于看其他戏份都无感觉。如今再看时,却是对宝林之间的爱情更多了一分理解。也对贾府荣宁两府的错综人物关系、复杂人情世故多了一些理解。真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重读时,也很有很多不解之处,按照自己的一家想法,还以为曹雪芹怎么这样写,譬如秦可卿,只在前几回出现,后面就消失了,但是却废了大笔墨来写,到底是个什么写作结构?贾府主要人物之元迎探惜春,其中元春、迎春、惜春,也可以说是戏份非常少的,这些人到底为什么是金陵地区的十二钗,金陵地区的重要女子?而书中有很多细节,完全不知到底意义何在。在重读红楼时,又找来了《刘心武解读红楼梦》的听书,听刘心武在讲红楼梦时,算是明白了,为什么红楼梦能成为“红学”了,故事不完整,线索不明朗,人物不清晰,而我们却是个个福尔摩斯,在探究历史真相、小说真相时,真真意味无穷,这里夹杂了政治、文化、经济、爱情、亲情、人情、社会关系等,真可以说是中国的断臂维纳斯之美。

  高中时,自己喜欢和黛玉这样的人相处,尽管会有些小性子。到了大学后,自己觉得可能更喜欢宝钗这样的人,相处起来更舒服。只是如今再读时,不禁又产生了疑问。的确,宝钗是个聪明伶俐的人儿,也极懂得人情世故。但是在她小心处事时,她身边的人也深知她的心性。香菱学诗,找的不是宝钗,而是黛玉,论亲疏,论学诗方便度,论才学,香菱都应该找宝钗,但是她找的是黛玉;宝玉在妙玉为自己祝寿送来祝寿词时,自称槛外人,宝玉想着去请教谁,这时他想到了宝钗和黛玉,却最终准备找黛玉,虽然是最后遇着邢岫烟解释了这个问题;王熙凤在探春和李纨协理荣国府时,对整个荣国府的人儿基本做了一个点评,黛玉是个花瓶,吹吹风儿就病了,而宝钗则是不关自己的事不会管,逾越自己分内的事情不会做。包括高鹗在续写红楼梦时,也对宝钗基本是这个态度。可知,宝钗虽然处处小心,事事为人着想,最后也不过是落得众人面子上的喜欢。

  高鹗续写了红楼梦后四十回,并改写了前八十回的部分内容,虽然说高鹗基本在按照曹雪芹给人物设定的遭遇结局来写,语言文字也秉承一贯风格,但是在很多情节的连贯性和人物的心态上,难免牵强之处,这也是被后来人抨击的原因。这续貂之事,不小心就会成狗尾。在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我能看出的就是贾母对黛玉的态度反转,那些话儿听起来真是十分的触目惊心。即使在贾母见到宝琴后,十分喜爱时,都不曾冷落了黛玉,却是在黛玉为宝玉生病时,说出黛玉太小心,露出极为不喜悦不关心之态,真真让人寒心。

  红楼梦真是大观园,这里有政治、历史、文化、阶级、经济、人情等等不一而足。常常被人谈论最多的是宝玉、黛玉、宝钗的三角关系。从前也许并不理解黛玉死前的一句“宝玉,你好……”,如今却能理解,那是千万种感情,不知从何说起,满心的爱却是含恨而终,真真的一颗心却遇着负心的人。很多人都在说黛玉的尖酸刻薄,可是黛玉在初到贾府时,不是个处处小心的大家小姐吗。我想在贾府那样一个大社会里,不学会保护自己是不行的,尤其是黛玉这种寄人篱下,也许更多了这种心思,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变强,也许流露出来的就是刻薄。王熙凤不刻薄吗,只是她懂得奉承,面上和面下完全是两副面孔。在对待宝玉的感情上,也许更是因为无依无靠,又有多个情敌的存在,如金玉之说的宝钗,贾母喜欢的宝琴,金麒麟的湘云,黛玉满心的醋意更是显得小性子。若是论对待别人,黛玉也是不劳烦下人就不劳烦,甚至连病了也不愿紫鹃去要粥要燕窝。在看到贾府入不敷出时,也满心的想着能省就省些,为贾府的做法担忧。黛玉教香菱学诗,也是十分的公正尽责。看戏时被湘云指出像戏子也并未生气,诗社作诗没排的头位也不争辩。宝琴来之后,贾母非常喜欢,连宝钗都要吃醋,而黛玉却与之交好。可以说黛玉的小性子大多是对待宝玉这份感情上,如有其他,也是其自我保护意识下催生的刻薄。黛玉怎能不比宝钗更讨喜。平在形容宝钗时,用了一个词是明哲保身,我想再准确不过了。谨言慎行,左右逢源,活得大众而没有灵魂。但是其实我们每个人大都有宝钗的一面,也有黛玉的一面。

  关于故事的年代背景,曹雪芹不愿意写,书中关于政治的描写也是十分的隐晦和颇多矛盾。听了刘心武讲红楼梦,自己也对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历史了解得更多了。历史上的曹府从顺治年间开始繁荣,曹雪芹的爷爷与康熙是发小,在康熙年间也是极为繁荣,但是历史朝代变更,雍正时期曹府是遭受了大的打击和践踏,曹雪芹不愿意写这段历史,也没有在小说中写出,到乾隆时期才稍微好一点。经历了富贵和贫穷,看到了世人的富贵心和势利眼,这不能不说对曹雪芹产生冲击,人情冷暖尝遍。其实想想如今,不也是这样吗,朝代更迭,带来影响最大的就是那些官宦人家,农庄普通老百姓反倒照常过日子。历史上那么多的忠臣有功臣,在历史变更时,不也很多落得一个惨死,叫人为之叹息惋惜愤恨不平。

  借着红楼梦,我们也对清朝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首先是衣着,虽然很多不太懂,但是可窥一二;第二是封建礼教,从贾府女子的婚配,宝玉黛玉的爱情就可以看出,女儿没有话语权,那时也并不讲究爱情,元春迎春探春嫁的人都是从未谋面之人;宝玉和黛玉在大了之后,也不能像小时一样时时相处,让人说闲话;男子娶妻娶妾都很正常,但是妾的地位却低很多;丫头也不过任人指派的奴隶,这还包括指派婚姻,说要撵出去就能撵出去,简直比资本主义还资本主义,要知道撵出去的丫头是很没有面子,晴雯就是被撵之后病死;用钱可以解决的事情都不是大事,贾琏与别人偷情被王熙凤发现后,女的上吊死了,女的的丈夫也只是欢喜领了银子,并不计较自己女人的死;第三是阶级观念,这可能是整个社会环境造成,连曹雪芹在列金陵十二钗正副册、又副册时即是如此。主子的命金贵娇弱,而丫头、奴隶,则命比纸贱。王熙凤第一次见刘姥姥给了她20两,刘姥姥说够他们用一年,却不知贾府动辄用上千,真是两个阶层;第四是中药,秦可卿、宝玉、黛玉等人生病时均由写到药方子,中药是慢疗,是养身养神之物,这里曹雪芹还秀的一手好医学知识。

  很多人在读红楼梦时,理不清里面的人物关系。原来我也以为贾府真是人物复杂,后来一类比,其实自己家族也差不多是贾府主要人物的构造,只是少了红楼梦里的那些奴才丫头关系。其实贾府只有荣宁两府,并不算多,而宁府也可以算不是人丁兴旺,到了贾蓉是三世单传。仔细一理,也并不复杂。说道家族,就是一个小的社会,人情世故,礼仪教书,等都在那个时代必不可少。怪不得曹雪芹要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做人不易,皆在此。红楼梦里,人物说话都是一大段一大段的,并多为说理伦教,逻辑清晰,考虑全面,不得不为之折服,感叹一句说的漂亮。

  红楼梦可以说将人物刻画的非常鲜明,而在我的生活中,我也确实发现了红楼梦里的那些人儿,有如宝钗明哲保身大众讨喜的,有像黛玉痴情的、说话尖酸的、自我保护意识强的,有像宝玉奶娘倚老卖老的,有如迎春软弱的,有如王熙凤威严能力强的、极懂奉承的,有如湘云性格爽快的,有如贾琏好色的,有如赵姨娘没脸没臊的,有如贾兰懂事好读书的……曹雪芹真是文笔非常厉害,活生生的人物就好像在我的生活中。

  再读红楼时,更多了一些理解,却也更多了一些思考。也许还会再读红楼。好书值得反复读。

  《红楼梦》读后感(七):明月照诗性

  「红楼梦」卷第一回贾雨村望月诗吟:"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清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其诗媚态窘出,卑世欺俗,蠢蠢之心欲动,烂诗。有其上吟对联为证:"玉在匵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儒腐大多兼营"买卖人"的活计古今共有不赘述。

  移人;移景;移时;移诗。

  诗人黛玉心境无瑕洁身自爱其挚烈果敢为诗,诗亦为之真!同书卷第七十六回为联湘云得鹤机枢绝句"窗灯焰已昏。寒塘渡鹤影,"出奇句云:"冷月葬诗魂。"!悲从中生一联切破。

  王国维「人间词话」卷六云:"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此评黛玉亦是恰切!"魂"之一境贩夫走卒龌龊小人何能对耳!?此辈只在地界。

  月色磊落夜色凄清,一个男人一群男人竟不如一个姑娘几个姑娘!?女儿们性情刚烈至善完美,"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黛玉 葬花吟)搁笔...可叹!"十万将士齐解甲,竟无一人是男儿""老男人"诡诈的经营着一切人间世故,机关算尽瑕满人生。

  心地沉明感怀涤荡"易水萧萧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苏曼殊句)世态炎凉沉浮几许,黛玉之死悲烈而命定,敢于死是人间的一种美德其难度不亚于敢于活的干净。

  唯迷津渡口白雪茫茫方觉大梦初醒,痛快淋漓。元人句:"我本将心问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机锋返转亦现生机,世间等等丑态或许正孕育着度脱几个命定中的热血儿女吧。深深的为雪芹先生叫好!鞠躬...

  《红楼梦》读后感(八):秦可卿之死之讨论

  刚刚翻读《红楼梦》,读了不到十四回便有了秦可卿的命丧黄泉,阅读过程中若干疑问特此写出并附上个人的个别解释,或许可以在相对严肃艰深的理论性阅读之外稍微放松一下。

  其实最初的疑惑比较简单,秦可卿死的太早,死因很不明确,之前交代她患有疾病而第十三回很突兀地就交代她的离世。这种体验类似于理论阅读当中的断裂感,所以这是整个的首要发问。

  首先是秦可卿死的太早,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表字兼美,在曹雪芹的安排里面,秦可卿是兼有薛宝钗和林黛玉的美貌,如此美貌的女子,仅仅在全书的前十三回有出场,因为某个不知名的病就挂掉,实在让人起疑。

  然后是秦可卿的死因交代不明,身为贾蓉之正妻,实在不会因为一点小病就挂掉。而且中间又有前后换了多名大夫诊断,其中各个大夫的诊断又前后不一,第十三回秦可卿的死前却又托梦给王熙凤,前前后后难以在情理和逻辑上连贯起来。

  目前对这两个问题的阶段性回应:

  第一个问题,秦可卿在曹雪芹的之前版本很可能不在十三回就挂掉,而是在后面的回目。后来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是应脂砚斋的要求,为的要隐去至少简化对秦可卿的诸多描述)然后将秦可卿之死移到了前面并简化处理,这种解释可参见学者戴不凡的《秦可卿晚死考》。从红学的考据派看,曹雪芹对秦可卿的删改比例确实挺大。

  第二个问题,秦可卿的死因可以基本判定为自杀,而且基本肯定是因为跟其公公贾珍的丑事。这个情节因为涉及到曹雪芹所在曹家的家族丑闻,本来曹雪芹是有两个回目专门描写秦可卿(有一回的章节名为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其情节有包括“更衣”“遗簪”两个重要情节,后来全部删掉,所以秦可卿的死因只能用曲笔写。

  后来的一系列问题也都因为这两个问题带出来,回读相关重要的段落愈加发现连串的相关疑问。有些疑问大概自己也能给个差不多的解释,而有些疑问则现在还不能解答,还是列一列。

  对我而言,目前遗留最大的问题是秦可卿死后为何要专门托梦于王熙凤,嘱托王熙凤注意贾府可能走向衰亡,早做安排。这个问题必然跟秦可卿的死因相关,也就是跟上面第二个问题相联系。这个联系就是,假如秦可卿是被贾府的人逼死害死的,那么秦可卿就没有死后对贾府建言献策的动机——只会怨恨贾府、报复贾府,而如果秦可卿的死不是贾府的能力范围所在,有一种超越贾府之人的力量在左右,迫使秦可卿必须死,那么秦可卿有可能出于贾府的恩待而在死后报答。对于后一种说法,红学家刘心武先生阐释的比较多,核心解释是秦可卿乃是被废太子的女儿,本来是贾府做的政治投资,但在政治斗争当中废太子无机会东山再起,秦可卿因朝廷政治的缘故不得不死,以期待不牵连贾家。

  刘心武的这个看法对我这个疑问的解答是目前看到最强力的,而且这个能够顺带解释秦可卿的葬礼规格(奔丧人员、棺木使用等等)。但这种解释的证据链条似乎偏少,而且跟秦可卿与贾珍有奸情的衔接还是不够好,按这种解释,贾珍应该是不敢动秦可卿的——除非秦可卿主动(当然,刘心武先生的红学我也没全面阅读过,欢迎大家讨论)。

  目前从秦可卿死前的文字安排来看,分析得出的一个前后连贯的说法是这样的:

  秦可卿被公公贾珍看上,然后在某次更衣的时候与公公发生关系,然后事情败露。然后怀上了贾珍的骨肉,因此身体有很多不适的反应,包括饮食变化、经期不来等都有所表现,请来号脉的医生觉察出秦可卿的喜脉,这个不伦的孩子一经生下便成为贾府永远的家族污点。所以秦可卿后来就被贾珍等人弄来的医生给做掉了孩子。

  再后来,秦可卿或许是被身边的人各种折磨打击,然后可能出于某次的精心安排或者是偶发事件,最终秦可卿支持不住,选择了天香楼自杀,以抗议命运的不公。

  《红楼梦》在前十四回的不少疑点或者莫名其妙之处可以在这个框架中得到一种协调,而且这个框架让故事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化,很多本来很细微无心的谈话、举动能够得到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当然小说这种文学作品本来也是虚虚实实,很难给100%讲实。

  秦可卿非病死而是自杀

  首先还是一点点说起,这个框架的第一个重大问题就是确证秦可卿非病死而是自杀。

  这个最重要的证据是秦可卿的判词和诗画,在第五回的交代当中,秦可卿的判词附带的画交代如下“诗后又画一座高楼,上有一美人悬梁自尽”。而第十三回的交代,也并未直接说明秦可卿死于疾病,反而是贾宝玉试图去“第一现场”的时候遭到了劝阻,贾母不让他去,理由说的是刚死人的地方不干净而且夜里风大,咋看这个说法也是有道理。不过还有一种可能的解释,那便是秦可卿的死状太过难看(需要知道悬梁自杀和服毒自杀的人不同死相),贾母怕宝玉受惊吓。

  对于秦可卿的非病死亡的另一个有力支持便是丫鬟瑞珠的死,在秦可卿去世不久(大概一个时辰不到)瑞珠也触柱而亡,这个阐述是“此事可罕,合族都称叹”,关键在于“罕”。对于这个细节,也是阅读时感觉非常诧异的,这里也不能完全确证瑞珠的心理状态。只是可以基本肯定的是她必然知道了秦可卿和贾珍的丑事,而且别人(很可能贾珍、贾蓉等)也知道了她知道了这件丑事,因此只要秦可卿一死,所有的秘密、危险都集中到她这里。瑞珠实在扛不住,别人也不会让她抗,考虑再三她决定一死,也痛快。

  这里的问题细节就是瑞珠如何知道的丑事,这里我阅读的脂砚斋批语不够多,可能有两种情况:

  第一,瑞珠在天香楼直接碰到了秦可卿与贾珍的缠绵,而且他们是互相发现。

  第二,瑞珠是秦可卿的贴身丫鬟,秦可卿的身体状况和饮食变化,瑞珠能够从中也得以推断。

  从逻辑看,单纯第二种不足以构成瑞珠的自杀动机,是第一种为主,辅之以第二种吧。第二种可以让瑞珠确信秦可卿怀了贾珍的孩子,知道了更多的秘密。像那个嚷嚷着“扒灰的扒灰,偷小叔子的偷小叔子”的下人焦大只能知道“扒灰”的丑事,奈何也不知道会怀孕,所以焦大只会被暴打一顿,无性命之忧虑吧。

  秦可卿与贾珍的丑事

  估计对于红楼梦有研究的人已经将这个作为常识来看待了,不过自己是初读,还是从目前流行的版本的文字当中寻找蛛丝马迹得以确证这个事情,并给阅读做个阶段性总结。

  第一个有力证据便是贾珍得知秦可卿之死的表现。整个宁府和荣府上上下下这么多人,怕是最伤心的人本应该是贾蓉,秦可卿的丈夫,但是小说里面却是贾珍。“贾珍哭的泪人一般”。

  在这个证据链条上,还同时能够发觉的是贾蓉对秦可卿之死的淡然,尤氏干脆称病没有参加秦可卿的葬礼。这三四条可以锁定这个家庭的人伦关系并不正常。

  第二个有力证据便是老资格的佣人焦大的说辞。在第七回,焦大受了贾蓉、王熙凤等人的气,之后说了一段让众小厮吓得魂飞魄散的话里面,他揭露宁府的主子们“每日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而这里的“爬灰的爬灰”应该也有做“扒灰的扒灰”就是指“翁偷媳”,这个词语的转换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解释,大概是“扒灰”来源于中国人上坟烧纸钱的情境,烧的纸钱出了所划的圈子要往回扒,而纸钱多用锡纸,所以爬灰转化为“偷锡”,谐音为“偷媳”。

  宁府人就那么几个,媳妇也就是秦可卿,所以凭借焦大的老资历说出爬灰这种事情,不由得让人怀疑是否确有其事。

  出了这两个主要的证件,其他的都是一些旁证,算是不是权重很大的证据,这些证据本身单独在文中出现总是让人非常纳闷。以这个背景理解,一些对话可以得到一些或多或少的阐明。

  在最后,还是再次留一些自己的疑问,这些疑问还可以进一步地讨论:

  如果秦可卿被周围的人排挤,那么王熙凤是否实质参与?从目前阅读的情况看,王熙凤跟秦可卿的交好似乎没有太多证据说凤姐是为了搞掉她,而且秦可卿死前的托梦给王熙凤可见秦可卿与她还是比较信任。根据中国的神鬼文化,人死后大概都能够明确谁害死自己,生前很多真相都会被鬼把握,如若王熙凤背后下过阴招,秦可卿为何不报复一下还要托梦,这个我体会不来。很多人认为王熙凤在这里背后有阴招,这个倒是需要再读。

  贾宝玉和秦可卿之间的关系。这个从目前的讨论看,大部分人还是认为他俩之间没什么。不过至少可以看出,贾宝玉跟秦可卿还是感情很深。在现在的阅读,并没有怎么特别关注贾宝玉的相关反应,或许可以再回翻一下。贾宝玉对秦可卿的死,难道就这么放过,不闻不问了么?即便他们之间没有发生什么,秦可卿也是跟他在梦中有过相会的缘分,贾宝玉是否看到了秦可卿的死相,或者他只能对此保持沉默?

  《红楼梦》读后感(九):红楼背后下的黑

  贾宝玉,一个集众人宠爱一生的公子,从小在丫鬟堆里长大的,他心思细腻,温柔,在与林妹妹相处中互生情倷,可是他的父亲是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从小用读书人的方式教育宝玉,宝玉虽生性聪颖,当不想受框架束缚,他与黛玉就如知己般默契,都想突破世俗的枷锁,可最终还是没能走在一起,黛玉自小丧母生性敏感,多疑,好作诗与读书,自尊心特强,虽贾家对她很好,可是她总是产生“寄人篱下”的悲哀之情,在得知宝玉和宝钗成婚后,烧掉就帕含恨而死,薛宝钗,一个知书达理有很懂世故的小姐,喜欢宝玉,但是结局却是孤独终老。随着众小姐出嫁,元春以及贾母的去世,贾家大家族便从此衰落下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