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抓住的大鱼 最后只剩了骨架
《老人与海》我想大部分读者都已经读过,更有可能读了不只是一遍,即便没有读过你肯定听到过。
一是这本书够薄,译者吴芳版本的只有100多页,片刻即可读完没有压力;
二是这本书太经典,海明威最广为人知的作品,《老人与海》的中译本就有30个左右,可谓是“人丁兴旺”。
颇为传奇的是,第一个翻译《老人与海》的竟然是张爱玲。散文大师余光中也有译本。
三是这本书人物事件简洁明了,但故事此起彼伏,犹如身临其境。
老人竭尽全力要证实自己的力量,不肯屈服于自己的命运,最后,他钓到了一条大鱼,虽然鱼肉被鲨鱼吃光,那巨大的骨架令人惊叹,而他已精疲力尽……
他是否因此而满足呢?在面对一条优美的生命时,他要以钓鱼者的身份征服,其实是一种自我实现的冲动在驱使。
当他在试图对抗自己的命运同时,自我受到挑战,最终也难逃挫折的痛苦,并被击败,在绝望的同时,老人开始惋惜那条被他征服又被鲨鱼攻击的大鱼的生命……
我们在生活的漩涡中挣扎,努力的向上生长,在这一过程中有得有失,当你的手掌用力握紧的时候,必然有些东西是被拒之拳外的。
老人的内心反映了我们很多人心里的矛盾,冲突,与寂寞……我们终生都在寻求力量的实现,成就的到达,想从这种自我证实与他人的认同中得到满足与快乐。
可是,欲望是无止尽的,而生命很短暂,最终我们可能都像老人一样精疲力尽,而最终回到自己简陋的小屋,面对自己的空虚与孤独。
我认识一些做企业做的很优秀的老板,他们在功成名就之时选择了去做善事,青岛有一个慈善餐厅叫做:雨花斋。
可能有些朋友听过,正面负面的新闻倒也不少。
但我有幸亲身经历过,中午提供四菜一汤的免费午餐,用餐者多是老人,环卫工人,和残疾人,确实是分文不取,来了就餐,用完就走,确实是在做一件善事。
而在这边支持运营的是经营娱乐场所的老板,他说:生命是公平的,我虽然有钱了,但精神的空虚靠金钱是难以填充的,帮助别人才能成长自己。
可能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讲,大谈特谈帮助别人成长自己有点为时过早,因为自己还没能解决生计问题,没能摆脱生存的压力。
你穿戴干净整洁品牌的衣服,涂抹美丽端庄知性的妆容,打啫喱喷香水,穿梭在职场商场中,熬夜在一节一节的培训班中,在各种会议之间像个交际能手一样交换名片,改天约您吃饭……
一天下来,看似风光无限的外表,最终却不得不撕下面具,守在自己10几平米的出租房内,打开一盏小台灯,呆呆的坐着,孤独,冷清,疲惫。
或许这才是真正的你,不带社会面具的你。
为了能让自己安心睡眠,会在睡前悄悄的对自己说:
明天的我会更好,加油。这么努力的你肯定会成功,得到你想要得到的。
曾经的老人与海的故事,希望你可以在这个年纪再读一遍,我相信你会有新的感悟。至少向上生长可能会有多种选择。
老人与海(当当网此版本销量遥遥领先!人可以被毁灭,却不可以被战胜。后附《太阳照常升起》)作者:[美]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