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朋友圈全部开放的你,后来是怎么了?
荔枝校园号解锁青春记忆来,我们聊点好玩的
听点好听的,看点有意思的
毕业以后,曾经一起逃课一起八卦的好友,都奔赴在不同的城市。时隔三年,有的结婚生子,有的出国深造,有的创业成功。只是,天南地北的我们,*朋友圈成了了解彼此生活最重要的来源。
前些年,朋友圈还没有设置权限的时候,想起哪位老友了,还会想着去翻一翻,看看最近过的如何。
但自打查看范围可以修改后,发现大家的票圈痕迹越来越少,从全部开放,到最近半年,慢慢地仅限三天成了主流。往往点开主页,看到的只是一条清冷的横杠。
究竟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用仅限三天来保护自己的隐私?
1.朋友圈不完全是生活了
@Yang:*朋友圈里,领导、同事、学生家长越来越多,你不能再像从前一样,记录自己的生活、情绪,也可能是成长的因素。
朋友圈设置成三天可见,不愿再把自己展示给公众,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欲,不想被别人窥视自己的生活,不想被过多的了解。
2.随心情而变
@朱吉吉: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喜欢把朋友圈设成三日可见,心情好的话,就会全部打卡。哈哈,这也算是一种宣泄情绪的方式吧??
3.昨天VS今天
@是大瑶瑶啊:朋友圈三天可见,是因为昨天的朋友圈配不上今天的自己
4.习惯隐藏情绪
@未来的他:不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负能量,这或许是成熟,但却心酸……
我身边有越来越多的人,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发朋友圈了。
因为你的负能量不想让每一个人都看见,朋友圈的你永远都是积极向上的,有多年的老友,也有新进的朋友,你们到处旅游,吃喝玩乐,都是生活中的小确幸。
5.懒
@努奥克斯:懒得分组,懒得删以前动态,懒得设置私密,花那么多时间还不如一键“三日可见”来的更快。
今日话题:
“是什么原因让你设置三日可见呢?”
欢迎底部留言,跟小耳朵们分享吧
晚安,My D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