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可以没有上限,但必须有底线
点击每日一读,订阅 最震撼心灵的阅读!
01
最近一则新闻刷爆了朋友圈。
河南郑州一小区里,一个年过六旬的父亲,坐在七楼的窗户台上,情绪激动,不停的哭诉着女儿谈了外地的男朋友,想要远嫁的事情。
周围的邻居和警察、消防人员苦苦相劝,但是40分钟后,父亲还是选择从七楼跃下,头部着地不幸身亡。
这位父亲的确“深爱”着自己的女儿,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
但这种极端的方式,可能会让女儿的后半生都活在无尽的自责与愧疚中。
重庆沙坪坝一位母亲,酒后去到江边,想要轻生。
原因是女儿成绩很好,很可能会考上北大,但是母女平常交流有限,女儿不愿意和母亲沟通报考学校的事情。
于是母亲为了让女儿听自己的建议,选择了极端的方式。
看到不少网友评论,不知道这种表达“爱”的方式,到底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还是鱼死网破的仇敌。
的确,在亲情中,爱可以没有上线,但是请保持住底线。
02
看过《欢乐颂》的人必定都会记得樊胜美的母亲,那个重男轻女,将女儿一次次逼入困境的可气老太太。
现实里像樊胜美这样的女儿还有很多,在他们心里跟亲人说“不”需要更大的勇气。
哪怕心中百般不愿,也抵不住一句“我生你养你这么大容易嘛”,加上各种敬老倾向的舆论压力就更是无力抵挡了。
不单是老人对儿女的捆绑式亲情,现实中儿女对父母的“压榨”往往更甚。
邻居老太太在第一个孙子出生的时候主动欢喜地照顾儿媳和孙子,为了让小两口休息好还一直晚上带着孙子睡觉,儿子儿媳乐得自在,一切相安无事。
过去好几年,孙子上小学了,老太太眼看终于可以放松下来享受晚年生活,谁知儿媳又怀上了二胎。
这本来是件喜事,但老太太这几年下来身体已大不如前,于是提出第二个孙子晚上就不带了,孩子一口答应。
孩子呱呱坠地,全家开始忙碌起来,老太太白天洗衣做饭,照顾孩子和儿媳,晚上回自己屋睡觉。
可没过几天老太太就发现小两口吵架了,原来一直没真正带过孩子的儿子儿媳发现晚上带孩子太累了,几天下来就互生埋怨。
老太太好生劝说,没想到儿子还觉得都是因为老太太自私不够尽力。
亲情很容易出现一方一味付出的情景,但所有的感情说到底都是双向供养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健康平衡的状态。
03
有些时候我们愿意在亲情里面吃亏,并不是我们傻,而是我们更加珍惜这一份感情。
一个人善良,一个人宽容,那都是美德,但做人必须有底线,尤其是善良的人。
亲爱的,别让亲情成为你人生的绊脚石。
亲情,是一个让人感到特别窝心的字眼,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