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百年《红楼梦》,为何我们如此怜爱林黛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百年《红楼梦》,为何我们如此怜爱林黛玉?

2018-10-29 09:00:43 作者:清晨 来源:麦家陪你读书 阅读:载入中…

百年《红楼梦》,为何我们如此怜爱林黛玉?

  按 |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今天【麦家陪你读书】与大家分享一篇好文,看一看作为经典文学著作红楼梦》中的众多人物之一,林黛玉为何能够如此深入人心

  y 阿谷君 

  1987年,电视剧《红楼梦》播出,成了无数代人心中无法超越的经典,才貌双绝的“林妹妹”,也成了众多观众心中难以忘却的白月光

  今天,是87版《红楼梦》中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的诞辰当时的陈晓旭,不会知道,在二十多年后,她的一颦一笑,一哭一闹,仍然牵动无数人的心。

  很多人说:“陈晓旭把林黛玉演活了。”

  更多人说:“陈晓旭是我心中唯一承认的林妹妹。”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1987版)

  时光荏苒红颜不再,但人们对陈晓旭的怀念、对陈晓旭扮演的林黛玉的关注丝毫不减。

  那么,黛玉身上究竟有什么魅力,能让我们怜爱至今?

1

  怜爱她惊才绝艳

  黛玉出身书香门第,自小才貌双全。

  10岁进大观园,就被王熙凤盛赞“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后出落得愈发水灵,令薛蟠“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

  黛玉酷爱读书,记得刘姥姥参观黛玉住的潇湘馆时,看到窗下案上设着笔砚,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直以为是个哥儿的书房,一点不像小姐的绣房。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1987版)

  黛玉读过多少书?才进荣国府,她就说自己在读《四书》,后日日手不释卷。就是给刘姥姥起的绰号“母蝗虫”,也是从“春秋”中化用而来的。

  黛玉有旷世诗才,在众姐妹数一数二

  元妃省亲时,她替宝玉作了首《杏帘在望》,被不知情的元妃连连称赞;她教香菱写诗,有模有样。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1987版)

  就是葬花时脱口而出的“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都令宝玉听了不觉痴倒。

  有一回,海棠社内写诗,出了题目后,大家都各自悄悄思索起来。唯有黛玉或抚梧桐,或看秋色,或和丫鬟欢笑,在大家写完后,才提笔一蹴而就,掷与众人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1987版)

  一个“掷”字,将黛玉的自信彰显得淋漓尽致

  黛玉是世间少有才女心思灵巧细腻,无论搁到哪个时代,都是芙蓉一般惊才绝艳的人物,无怪乎曹雪芹先生说她“堪怜咏絮才”。

2

  怜爱她真实通透

  有一次,薛姨妈送宫花给各个姑娘们,送花人绕来绕去,最后才送到黛玉这里。

  黛玉得知给自己的宫花是最后两支,多了心,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1987版)

  其实黛玉明明可以故作高兴地接了,哪怕在心里埋怨,也不必摊到台面上,惹大家难堪

  但她偏不,心里不爽就说出来,不刻意奉承谁,也不怕得罪谁。

  北静王送给宝玉一串珍贵无比的香串,宝玉转手欲送黛玉,讨她欢心。搁了旁人,见是王爷的稀罕物件,只怕早感恩戴德地收了,黛玉却不要。

  不要便不要吧,婉言谢绝也行,她偏不:“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它。”遂掷而不取。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1987版)

  湘云和宝钗都曾劝过宝玉考取功名,为官为宰,令宝玉无比厌烦:“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得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

  独独林黛玉从未劝他去立身扬名,更没说过那些“混账话”,故而宝玉深敬黛玉。

  黛玉真实、坦荡,把喜怒哀乐都摊在阳光下,纵使为人所不喜,也依旧我行我素,不改本心。

  她并非不懂人情世故,只是她活得太通透,知世故却不世故。

3

  怜爱她恩怨分明

  自从薛宝钗来到贾府,“钗黛”便成了丫头婆子们眼中的讨论对象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1987版)

  感情上,她们之间有“金玉良缘”的矛盾冲突容貌才情上,二人平分秋色不相上下;但为人处事上,宝钗却不知胜了黛玉多少倍,搞得黛玉总觉得宝钗少了点真实。

  因此,黛玉每每拿了宝钗的话柄,总不免阴阳怪气冷嘲热讽一番。

  一次行酒令,黛玉不经意说出“良辰美景奈何天”,被宝钗抓了小辫子。原来,该词出自《西厢记》,对她们这种大家闺秀来说算不上正经书

  宝钗留了心,私下“拷问”黛玉,劝道:“看书要看正经的,被那种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1987版)

  宝钗的坦诚令黛玉感动不已,她没有兄弟姐妹,从未有人这样教导过她。至此,黛玉便跟宝钗交了心:“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

  黛玉感激宝钗的提点,便敢于承认自己的过失

  简单真挚真心待她好的人,她亦会拿真心回报

  世人都说黛玉心性高傲,不肯服软,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她终究是恩怨分明,敢作敢当的。

4

  怜爱她纯真痴情

  在宝玉和黛玉身上,我看到了这世间最纯粹美好、却也最令人惋惜爱情

  宝黛初见,宝玉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1987版)

  互诉衷肠,宝玉瞅了黛玉半天,说道:“你放心”。

  黛玉怔住:“我有什么不放心的?”

  宝玉:“你皆因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宝玉挨了打,在旁人面前只管吱哇乱叫,一见黛玉哭,却说:“我这个样儿,只装出来哄他们,其实是假的,你不可认真。”

  弄丢了玉,宝玉神志不清,但听说要娶林妹妹,心神便一日好过一日。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1987版)

  文中有个情节,在我看来最是心酸:黛玉听说宝玉要娶宝钗,前来找他,二人一个疯疯癫癫,一个恍恍惚惚,只相互看着傻笑。

  黛玉问:“宝玉,你为什么病了?”

  宝玉答:“我为林姑娘病了。”

  记得宝黛二人有一次吵架,黛玉:“我回家去!”

  宝玉:“我跟了你去。”

  黛玉:“我死了呢?”

  宝玉:“你死了,我做和尚!”

  一语成谶。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1987版)

  只可惜有缘无份,情深不寿。

  在这样的封建大家族中,黛玉懂宝玉,更用一份通透、纯粹、痴情,给了他最纯粹的一段幻想

5

  怜爱她高洁决绝

  得知宝玉要娶宝钗,林黛玉心灰意冷,她的地位现状不足以帮她去争取什么,于是她一心求死。

  那样破败的身子骨,愣是饭也不吃,被也不盖,衣也不填,只合着眼睛装睡。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1987版)

  宝玉大婚当日,黛玉心如死灰,烧了宝玉所赠的旧帕,焚稿了断痴情,那种决绝,令人无比揪心

  她的心里明明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却只看到烟。

  此后,黛玉再无留恋,泪尽而逝。

  关于黛玉之死,众说纷纭,大家总觉得高鹗续写的这段情节,不够符合黛玉骄傲高洁的品性

  在众多解读黛玉之死的大家中,我更倾向刘心武“沉湖自尽”的说法

  以黛玉的性子,就是死,也必是壮烈诗意的,绝不该如此难堪。

  孤冷凄清的中秋夜,微风袅袅,湖面映月,花魂一步一步,沉至湖底。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1987版)

  比葬花的情节来得更加诗情画意,才应了那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黛玉一生清高孤傲冷艳决绝,自尊要强,不肯将就。

  留不住的东西,便狠心舍却。

  特别赞同三毛的一段话:“说起不负,当然想到红楼梦,黛玉不讨贾府众人喜欢,无非是她坚持为了自己的心而活,不肯做人周全——倒不一定是不会,宝钗从来不提心字,廉洁寡欲,只恐人前人后失了照应,这颗心才叫真苦。人都说黛玉命薄,我却不如此看法,起码对于自己,她是不负的。”

  是啊,对于自己,黛玉到底是不负的。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1987版)

  在寄人篱下环境成长,她无依无靠,缺乏安全感完全可以靠察言观色来讨人欢心,但她没有。

  她想哭就哭,想笑便笑,活得真实而坦荡。

  这世间,每个人本都天生棱角,却被生活苦难打磨光滑柔软

  我们怜爱黛玉,向往黛玉,大抵是因为,人在生活的打压中,很容易懂变通、知世故,却极难坚守本心,活成棱角分明的林黛玉。   

  本文为原创,转载请联系我们。

  作者:叁叁。文学专业硕士毕业。多平台专栏写手,自由职业者

  图片来源:豆瓣,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

  往期回顾:

  麦家:二十年后重读“红高粱”,是一次冰凉的相遇

   麦家陪你读书 设置星标

  一起读书,一起成长

  ————————

  天才疯子是我们人类向外延伸的两头。

  一头得到追捧也伴随逼迫,

  另一头遭受漠视但享受平静

  这既是一种宿命,也是选择

  点击链接,即可购买

  ▼ 

  ————————

  欢 迎 分 享 文 章 到 朋 友 圈

  ▼点击阅读原文,“解密”天才和疯子的故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