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丨趋利避害是人之本性
▲点击上方蓝色小字,立即关注元知共读
作者 |姚七月
各位书友我们将继续共读卡夫卡的《变形记》。根据我所拆的主题点,建议跟随本篇共读,读完第41页至45页。
在上一篇的共读中,格里高尔被妹妹的琴声吸引,情不自禁走出了房门,吓到了租客,也惹恼了父亲和妹妹。
他的处境堪忧。父亲和妹妹到底会怎样对待他呢?
妹妹简直太生气了,她用手拍了桌子,说:对着这个怪物,我没法叫哥哥。我一定要把他弄走。我们照顾过他,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谁也不能责怪我们半分。
父亲自言自语:她说的对极了。母亲眼中露出恐惧的神色。
妹妹再一次重申:我们一定要把他弄走。妹妹的语气很坚决。她痛哭起来,她再也不能忍受格里高尔的存在了。
她不知道,就在前一秒,她的甲壳虫哥哥还在心里盘算着送她去音乐学院的事情。当然格里高尔再也没有能力做到。
可是他已然在心里爱着自己的家人,虽然他的家人都在想着怎样赶他走。
格里高尔呆在原地,不敢动弹,等待着裁决。
妹妹早就不认为甲壳虫就是自己的哥哥。
她之前最亲近哥哥,而此时她对甲壳虫厌恶透顶。
她想,如果这只甲壳虫是自己的哥哥,他应当自动走开才对。他没有自动走开,所以甲壳虫一定不再是自己的哥哥。
因为这只甲壳虫在毁掉他们的生活,赶走他们的租户,想要独霸所有的空间。
在这一刻,当生活的压力显出原型,所有的温情都消失不见。他们想的最终只是他们自己,是自己怎样过更幸福,他们想的从来都不是别人。
妹妹的话尤其寒凉,她认为哥哥从变成甲壳虫的那一刻就应当自觉走出去自生自灭,不要影响了家里人的生活。
换句话说就是,当哥哥不再产生价值的时候,他就是一个废物,最好离我远点。
血脉亲情在这现实面前逐渐变得脆弱不堪。而父亲高度赞同妹妹的话,胆小软弱的母亲也只有默认的份。
格里高尔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想要知趣的爬回自己的屋子里。
他此时已经异常的虚弱,连转身的力气都没有了,但是他一心一意要爬回去,他拼命地爬,最后他用僵化的脖子回望了家人一眼,就在他进入屋子的一瞬间,门被重重关上,还上了锁。
他的整个身子都酸疼酸疼的,但是好像在逐渐减轻了,他的背上是腐烂的苹果,周围发了炎,蒙了一层尘土,似乎也没有那么疼了。一切都在变得模糊。
他依然爱着家人,此时,他消灭自己的决心比妹妹还要强烈的多,他恨不得自己马上就死去。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说:一旦成年了,就意味着我们要在这满是势利鬼和冰冷面孔的世间争取一个位置。
尽管也有朋友和爱人承诺说永不抛弃我们——即便在我们破产和名誉扫地之时,他们也会和我们共同度过——现实却相当残酷:
我们身边多是势利小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他们势力的眼神下生活。
卡夫卡无疑更残忍,他写的是亲情。最稳固和长久的血脉亲情,也抗拒不了人性趋利避害的势力本性。
当格里高尔能够挣钱养家的时候,他受到全家人的尊重,当他遭遇意外变成无用的大甲虫的时候,他最终被全家人厌弃。
亲情如此,还有什么能够信任呢?追求好的,规避坏的,就是人之本性吧!
当将死的老人,耗尽了家财治病,他的亲人会不会偷偷在内心期待过他的早日死亡呢?
我听过的最心痛的故事,便是一个女人在街上遇到乞讨的残疾男孩叫自己妈妈,当她认出了这个男孩是自己多年前走失的亲生儿子时,只是轻轻地说了一句,你认错了,然后默默走开。
我在想,那医院里被遗弃的身患重病的婴儿,养老院里儿孙满堂却孤苦无依的老人,这些被亲人放弃的弱者,他们不就是格里高尔吗?
当他们成为家人负担的那一刻,他们便被无情地遗弃了。
总而言之,在生活的重压之下,人们更懂得怎样趋利避害,怎样让自己活得更好。
卡夫卡对人性有着深入探索,把人性不堪的一面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但是亲爱的书友们,在我们的生活里,家人依然是我们最亲的人,我们也会听说有人收养残疾儿童、照顾孤寡老人的暖心新闻,总有些人,心中有爱,愿意温暖人间。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心中有爱的人。
- END -
共读丨《变形记》预告
共读丨 意外常常会在你计划好一切的时候到来
共读丨让人感到无处不在压迫感,到底来源于哪里?
共读丨突如其来的中年危机有多可怕
共读丨人活着的价值哪里?
共读丨警惕他人将你的付出当成理所应当
共读丨是什么决定了你是你?
共读丨你没有你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
共读丨沟通障碍是人与人之间最坚硬的壁垒
本期编辑丨鲸鱼
作者丨姚七月,有书智库签约作者。现从事文化相关工作,热爱阅读,坚持写作,文章散见于各大新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