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变形记》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变形记》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1-27 22:54: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变形记》经典读后感10篇

  《变形记》是一本由卡夫卡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45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变形记》读后感(一):坚强如你—— 一只虫的梦想怎么碎掉

 “他只有妹妹和她最亲近,他心里有个秘密的计划,想让她明年进音乐学院,她跟他不一般,爱好音乐,小提琴拉的动人……”
    我们每个人也许都有一个或者多个梦想,在心里一处安静的角落存放着,像一种不可以被触碰、一旦被触碰就会碎掉的精致瓷器一样。一个四面都附着着红外射线的玻璃柜子就在心里嵌着,用以保护、用以堤防,保护梦想的脆弱,堤防心绪的决堤、倾泻而下、冲毁一切。
因为梦想很美,所以更害怕它被损伤,害怕它被夺走,甚至自行远离,或因疏忽而遗失。
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变得患得患失畏首畏尾敏感而脆弱,胆小而隐忍,隐忍着自己从未隐忍过的一切。一个梦想,仅仅是一个梦想而已。改变了你的一切。
然后又有一天,突如其来的变故一把敲碎了看似安全的保险柜,随着那一声巨大的破碎声,心也碎成一片一片,任防盗警报肆无忌惮地响彻云天,没有人来解救,没有人投来一丝关心的目光,甚至好像只有你才可以听到这一声带着深深讽刺意味的噪响,因为梦的破裂,你终于垮了,脆弱的你无法抵挡这一重重的一击,终于跌入谷底,摔得粉碎。
单纯如你,将梦想深情地植入内心,封锁自己的心绪。
可爱如你,有了梦想,忘了自己,一层又一层,一遍又一遍,隐藏的那叫一个深。梦越来越厚重,却没见你自己靠向它丝毫。
笨拙如你,为了无用的守护和隐藏,轻易地扔掉了曾经那个无所畏惧的自己,百毒不侵、刀枪不入的你变成了万疾在身、弱不禁风
可终归,勇敢如你。我要看到你一梦溃败之后的重燃,我要看到你失掉一切以后的白手起家,我要看到你为新的梦想全力奔跑的身姿。
聪慧如你。在梦想面前,守护无罪,可守护不是堤防,是争取。
告诉我,纵使今天痛苦得快要死掉,明天你也会按时起床、洗漱打扮、认真工作,努力学习。
坚强如你。

  《变形记》读后感(二):从家庭社会

故事线索看,变形记说的是一个家庭成员的变故,其他家庭成员的反应。只是这种变故被夸张到荒诞,结局自然也会面目全非亲情被割裂的非常严重。就像照片曝光到极致,就是一片空白。
我不能不说卡夫卡对家庭的悲剧性思考的本质决定了格雷戈尔的命运,也许他就是那只格雷戈尔。这或许是名人的反思,就像近来一个上榜说唱歌手的歌:
我上了电视,妈妈为我感到高兴,说那看起来不像曾经的我。可是我还是原来的我,只是每天晚上努力到两三点的时候你们根本看不到。一个美女过来和我搭讪,可是今天前你连我的名字都不想知道。
对比变形记和这个歌手自述般的歌,一个是变得没有价值,一个是变得更有价值。相同点是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和态度就会截然不同。这就会让变形的主体感到疑惑,我的意识和之前一模一样,无论我变成什么样,我始终是我啊!
可惜,别人并不是这么看的,从家人到社会都是从自己的立场来看待别人,这是必然的。长在我肉身的脑子里的想法难道会想你的肉身的脑子里是什么?打破脑瓜子我也想不到啊,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我只能根据你的言行猜测你想干什么。如果你言行不便,我只能更多的思考你的存在对我的肉身有什么用。
有人说,人类是世上最残忍的动物,以非正常死亡来看,死于人类手里的人远远多于死于其他动物。我们人类很伟大,但是它远不是上帝,它的本质是动物,残忍一直没消失过。
悲观的人总是担心残忍会显露,好比有些情侣总想知道自己最惨的时候对方会不会放弃自己。我觉得山穷水尽时,残忍一定会出现的,放弃也是必然。卡夫卡的认识也符合这一点,只是他的时代生产力落后,很多社会矛盾解决不了,他夸张的表现这一点,可能寄希望于人们反思以便道德底线的提高。这是改良路线,在文盲一大堆的社会里作用微乎其微更何况总道德治国是落后政权的做法,行不通的。
残忍不会消失,最重要的办法是改善生存环境,再在环境基础上谈道德。让要面临饿死风险的人谈道德,对他们的生命而言就是种不道德。
格雷戈尔是全善的,符合主角的完美光环,因此必然是假的,真的变形了,他更可能会咬断翻脸不认人的家人的脖子。
格雷戈尔一家所作所为是荒诞情形下推导出的真值,人就是这样。悲剧是社会发展阶段不高导致的。

  《变形记》读后感(三):《变形记》——卡夫卡的水真深

看完《昆虫记》再来看《变形记》感觉多少有一点神奇。这两本书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吧?当然作为一本卡夫卡的精选集,这本《变形记》显然不可能是只有一篇的。卡夫卡的作品很早就听说是文艺青年的最爱,大概爱他就是因为文艺青年倾向于是一群抖M,一定要看到看不懂的东西才会死心吧。村上春树原来是我心目当中一般人能看懂的极限了,(《尤利西斯》和《哈扎尔词典》这种天书不算),原来卡夫卡也可以算是这其中的一员。难怪连爱因斯坦都直感叹卡夫卡的小说让人觉得自己是如此愚蠢。这让我联想到的是美术作品当中越来越怪诞的现代作品。被描绘物体的形象、真实的色彩变得越来越不重要,艺术家自己的参与和想法成为了艺术表达的主要目的。恐怕所谓高雅小说和进入20世纪以后的文学艺术,也和现当代艺术品一样,有这样一个趋势吧。
说说内容吧。绝大多数只有一两页的短篇都没有给我留下太过深刻的印象,除了大名鼎鼎的《变形记》自己以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万里长城建造时》和《法的门前》这两篇。前者的隐喻意味实在太强,在一篇虚构的学术报告里写出了马克思·韦伯的社会学观察水平,恐怕也是非卡夫卡所不能为。这篇小说里让人精神为之一奋的词句实在太多,以至于看完有一种沉重而真实的感觉。那种所谓的君权、国家概念,每个人都可以对它忠诚无比。可是它究竟有什么值得附着的实体,值得大家去崇拜呢?后者则是我和一位法官朋友交流之后得到的惊人结论:这篇小说是法理学的哥德巴赫猜想!所有研究法理学的人都知道这篇小说写了什么,可是没有人能讲清楚卡夫卡在讲什么。是的,如果只看前半部分,你可能会以为是在表达“衙门朝南开”这样老生常谈为民请命。但是不是的,看完后半部分就真的是一头雾水了。我也不想去查找什么书评和分析文章了,就让这一篇小说在我的脑海里扎根,看自己死前能不能把这个哥德巴赫猜想想出点门道来。
看完这本书,完全没有我预料中阅读短篇小说集的快感,反而觉得包袱一个接一个,爆点无数。其阅读体验甚至比《百年孤独》还要差,至少那是一个故事——尽管没头没尾。每一次都是满怀期待地打开一个新篇章,硬着头皮看完,然后就是满脑袋的问号。果然高级的小说鉴赏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我还是回家再练过吧。

  《变形记》读后感(四):所有人都是一个人

首先,我声明,这不是书评,这是评书。我的意思是说下面的话感性大于理性,故事大于意义。(不过最后会回归的)
看完卡夫卡的《变形记》,我难抒胸意。
下面的文字难免失去理性, 当然最后还会回归理性,这也是卡夫卡的魅力
刚开始看,还不觉,只是发现是一个人突然变成甲壳虫,刚看几页图书馆就关门了,幸好如此,给我不自觉的情节脑补时间。我也不知道哪来的什么思维。一个人早上醒来突然变成肚子朝天,大大的甲壳虫了?肯定是因为,他没做好事,作孽了,遭报应了。这人肯定不是什么好人。或者说,小说里面写格里高尔是一个勤快的旅行推销员,那他一定是一个狂热的拜金主义者、满身铜臭的资本主义腐败分子,看吧,变成大甲壳虫再让你逍遥!剥削我们无产阶级!不管怎么想,我都想的是坏的方面,这或许得益于我因果福祸的中国式思维,再或者不怪中国,怪我个人,思想太阴暗,最近都在看文革时期背景的资料、小说。可以说,什么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都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所以我对人性忽然抱有深深的质疑和恶意。直到以一种想寻求报复性的快感去看这本书,直到看完,不,看到格里高尔的自白,包括为了家庭付出什么,还有后面对妹妹的碎碎念的时候,鼻子一酸,眼睛专注,正襟危坐。
看看这些让我不得不认真的句子:
父亲从后面给了他真正解救性的猛力一推,格里高尔猛地远远弹进了他的房间里,顿时满身鲜血淋漓。”
“妹妹(一转过)”身去,格里高尔(就)从沙发底下爬将出来,舒展身体,(拼命)呼吸。
“为了不让妹妹看见他的身体,一天他整整花了四个钟头,用他的脊背硬是把一条床单驮到沙发上,把它铺好,使它完全能够遮盖自己,妹妹即使弯下腰,也一点看不见他。”
“相反,只要你把门打开,他马上就进屋,消失不见。”
“他为自己最近很少为别人着想几乎没有感到惊奇。而以前他总是为别人着想的,并因此感到自豪。”
“他的可怕形象会首次对她有用,他要同时守卫房间的各个房门,对着入侵者们吼叫。但对妹妹他不会勉强她留下,而是让她自愿留在他身边。”
……还有最后格里高尔死去的那一幕。
这些无不让我感到心如刀绞,这么说或许重了,可能我再长大一些就不会如此敏感而脆弱。正如我明白时间是解药,时间能抚平一切创伤,哪怕是创伤的终极——死亡。当正因如此,我才深深地感到人性的可怕!这多令人恐惧的啊,再爱,过了一百年,你还爱吗?再痛再舍不得,有了新欢(包括一个人对待自己生的总是比对生自己的好的多的多。),还会痛吗?以前,这有这个发现让我时常感到临时性的解脱而又转向永久性的绝望。可今天,卡夫卡又告诉了我,还有比时间更让我需要思考的,那就是人性。我最爱我的爸爸,我爸爸也最爱我,我看完感到毁灭性的悲伤,我不知道如果我某一天突然变成甲壳虫了,或者一个不是人的动物,爸爸会不会同样拿烂苹果砸我,任由苹果镶嵌在我背里,发炎糜烂直到我死。我不知道,我甚至想问问他,可他肯定会笑我。有朋友说,这是讽刺资本主义社会的,咱们社会主义是不会这样的。这当然是半真半假半认真半玩笑的回答,可我还是不这样以为,我想不到如果真的是那样,会不会有谁对我还像从前一样?甚至比格里高尔的妹妹还好,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毕竟刚开始妹妹还是为他着想(我不想深究这件事,我明白她背后有深深的自卫和由自我保护而可能随时爆发的危机和无情一面),但我想,会不会有人对我一样,后面还和他妹妹一样,对我好,这还是小芳啊!不过成了可爱的小乌龟嘛!然后不歧视我,一如既往爱我,吻我,给我擦洗身子,让我吃不馊的饭菜。会吗?
其实,看起来是人对一个人变成动物之后的做法,我更愿意相信,是人对待人本身。人与人本身存在的不信任和一些其他什么因为人性的不好而不体面的事情,一直小心翼翼的维护的一些随时可能变脸的东西。
所以我想反问,如果格里高尔的爸爸,妈妈或者,妹妹格蕾特变成甲壳虫了,他,会怎么做?
我愿意相信,
但我不确定。
或者把面临选择的人换成我也无妨,
这就是初读卡夫卡给我的思考。
——2016.6.12雨

  《变形记》读后感(五):其实我是个演员

      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奥地利小说家,20世纪德语小说家。他作品中别具一格甚至捉摸不透的东西就是那深深地蕴含于简单平淡的语言之中的、多层次交织的艺术结构。他的一生、他的环境和他的文学偏爱全都网织进那“永恒的谜”里。他几乎用一个精神病患者的眼睛去看世界,在观察自我,在怀疑自身的价值,因此他的现实观和艺术观显得更加复杂,更加深邃,甚至神秘莫测。文笔明净而想像奇诡,常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人言人殊,暂无(或永无)定论。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赢得世人惊服,与马塞尔•普鲁斯特,詹姆斯•乔伊斯等并成为西方现代主义的先驱和大师。
      成书于1912年,用夸张、荒诞的手法描述了现代人类的精神压力之大以及人类关系的脆弱、肮脏和虚伪。
       旅游推销员格利高尔一夜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甲虫,他的第一反应竟然是赶不上上班的火车而不是自身如何应付。他的父母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第一反应并非是如何救治反而是将其当作怪胎,并一步步地将他逼上了死亡的道路,而格利高尔的死亡对他们来说竟犹如新生。
      一个人变成了一只甲虫。这个人变成甲虫之后最想干的事情是赶下一班火车去出差,最担心的事情不是怎么能变回人而是怎么能保住自己的工作。这怎么可能?唯一的解释只能是,这个人从未觉得自己是个人类。人生本是他乡,他一直在艰苦的装作一个人类,而变成一只甲虫则不过是回到了原形而已。那么只有他一个人不是人类吗或者说什么才是人类,谁才是我?一个人,只有当他被排除在现行制度之外,成为完全的局外人时,他才清楚地看到这个世界的荒谬性。
       卡夫卡的小说是"梦与真实的绝妙混合。既有对现代世界最清醒的审视,又有最疯狂的想像"。卡夫卡的叙述语调平静得近乎冷漠。人变成甲虫,本来是一个凄惨而又令人触目惊心的故事,但作者以不动声色、不动感情、不加议论的平静笔调写出,给人一种似乎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感觉,这不禁更加令人警醒:当可怕变得平庸时,平庸就成为了更加可怕的事实。人对自己命运的无能为力,人失去自我就处于绝境。

  《变形记》读后感(六):人就是他所穿的东西

在一个寒冷的下午,终于看完了这篇小说,对于人性的淡漠和绝望,我并没有更加多的体会,这本来就是生活的本质。令我思考的是,真正定义一个人的,是什么?

格里高尔算不上一个有志青年,由着生活随波逐流,但至少能扛起重担,为一家人的幸福而努力。有自己的小埋怨,有自己的小理想,想到能供妹妹上音乐学院,兴奋又有些被自己感动——一个活生生的人,鲜活地就像我们每一个。

上天不公,起床发现变成了屎克郎君,从此身体每况愈下,家里缺少了顶梁柱,舅舅不爱姥姥不疼的。全文因为完全是站在格里高尔角度描述的,照理说,会多多少少与主角同仇敌忾,但结尾终于咽气之后,连我都舒了一口气。我突然想起早先看的一部电影,叫《芋虫》,只剩躯干的战争英雄被送回家乡,保有旺盛的食欲与性欲,妻子忍着恶心满足军神蓬勃的欲望。同样是异化,军神如果不受到良心的谴责,可能过得要比格利高里好很多。

人就是他所穿的东西,也是他所吃的东西。格里高尔作为一个正常人所拥有的价值就是养家糊口,为家人起早贪黑,劳累奔波苦。当从他身上抽离了这些之后,他就不再是那个格里高尔了,但卡夫卡更加狠,这些他所珍视的东西除外,他还要剥夺他人的外形。

那么让我们试想一下:一、格里高尔生了大病,失去了工作的能力,但是依然以一个人类的模样生存,结局当然不会相同,但也许就是时间问题,久病床前无孝子,家人们可能顾及他人类的外表,不至于如此撕破脸。

二、格里高尔变成了屎壳郎,但每天都会拉金子出来。这种情况下,家人可能还是将他锁在房间里,但是,会好生伺候着吧,妹妹也不会希望赶走它。如果这时候出现了可以治愈他的药水,我还是相信,家人们还是会讲格里高尔变回人形的吧,但是是立马吗?

三、格里高尔变成了可爱的小兔子,而不是屎壳郎。。。。。。

可能性有无数种,我想说的是,内心的格里高尔,永远是那个格里高尔,但是外形的变化,能力的变化,却分分钟改变了大家的态度。

人生在世,怎么想没有多少人在乎,怎么做无论被动主动,做什么才是定义一个人的标准,细想其实也有些无奈吧。

  《变形记》读后感(七):变形记

在读短篇小说《变形记》之前,我是带着一种怀疑的态度去推想故事的情节,是欢乐的?是悲伤的?还是奇幻的?可是在刚开始读到主人公格里高尔某天早晨醒来变成大甲虫无法起床上班时,我就意识到这位表现主义先驱的作品中是充满着荒诞大胆却不缺细腻真实的。平淡、拙朴、凝重和冷漠的叙事风格,带上一股淡淡的悲伤是表现主义的典型之作。它正以表现主义的风格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 高尔·萨姆沙是一个旅行推销员,某天早晨,他从恶梦中醒来时,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当然,公司秘书主任为他没上班由此找上门来,父母和妹妹也来询问情由,都见状大惊。从此他成了一个沉重包袱,受尽亲人的冷遇和折磨,甚至被迫害至死。
    后来我详细了解到,《变形记》创作于1912年,发表于1915年,小说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写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甲虫,惊慌而又忧郁。父亲发现后大怒,把他赶回自己的卧室 。第二部分格里高尔变了,养成了甲虫的生活习性,却保留人的意识。格里高尔失业在家,过着甲虫生活,只能爬来爬去。但是他还想着给妹妹实现“美梦”。他一听到家人出去做工挣钱,就“羞赧和伤心得浑身燥热”。他“受到了自责和忧愁的压抑”。第三部分,为了生存家人只得打工挣钱,忍受不了格里高尔这个负担,妹妹终于提出把哥哥弄走。格里高尔最后陷入绝望,最后死掉了。他的家人开始过着自己养活自己的新生活。 我在读时,认识到卡夫卡《变形记》中有以下三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格里高尔由人到虫的“变形”,及身体“变形”。它象征性地说明了社会环境对人构成的压力以及人承受不了巨大的社会重负而走向人的反面一路。第二层含义是有格里高尔的身体“变形”而产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和生活条件的“变形”,即经济“变形”。第三层含义是由格里高尔生理“变形”和萨姆莎家经济“变形”所引起的格里高尔家人的心理“变形”。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的浊化、人际关系的恶化以及亲情关系的异化,即陌生化的家人 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变形记》艺术上的特色是成功地把虚幻和现实结合起来了。在二十世纪初,著名画家蒙克的作品《呐喊》倍受关注,他就是借用夸张变形手法来表现人物内心变化,借用怪诞的形式表现真实的内心,通过窥视创作主体的内心把握现实的“荒诞”,这一艺术流行在各个方面。无独有偶,卡夫卡的《变形记》就具有《呐喊》式荒诞真实的特征。在小说中我们能看到卡夫卡巧妙的笔法。其中象征是小说的主线 ,小说通过荒诞的手法来变现人与人间的异化来反映资本主义制度摧残人性的本质。《变形记》中的“变形”其实是一种间离技巧。作者揭示人与人之间——包括亲情——表面亲亲热热,内心里却是极为孤独和陌生的实质。之所以亲亲热热,是因为互相有着利害关系。作者利用平淡、拙朴、凝重和冷漠的叙述风格将原本是悲剧的《变形记》写得不动声色、不带感情、不发议论,也不作任何评价,读者便能够去感观到荒诞与真实。 当然,我认为书中最妙的地方在于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刻画了格里高尔这个人物。格里高尔过去的生活、变甲虫后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点,都是通过心理描写表现出来的。面对变形、面对亲人厌弃、面对死亡,格里高尔惊慌、痛苦、绝望,最终死去。从这一点看,他还是一个清醒、坚强的人。我认为卡夫卡塑造了格里高尔这个有血有肉的小人物形象,由这一形象让我想到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人们盼望的是有钱的于勒归来,而不是身无分文的于勒归来;鲁迅笔下的《祝福》中的祥林嫂,想到了社会中“弱势群体”,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承受着社会给他们带来的巨大生活压力,我们应该理解、帮助他们! 由此, 我非常喜欢卡夫卡的《变形记》,这部小说犹如一片奇妙的丛林,吸引我去探索。我认为这里有一种阴郁和荒诞的美。正是这种美妙的感觉让我了解到卡夫卡的其他作品,如《城堡》、《法的门前》等,相信我会更深入了解卡夫卡所创造的意境,去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变形记》让我的认知再次得到了提升,原来小说可以写的这么美妙!

  《变形记》读后感(八):爱原本就是幻象


题外话是,我读书有个毛病,一遍读下来,基本上记不住任何人名,尤其是译本。
言归正传。男主角变形之前是家里的经济支柱,在家里除了同父亲,和母亲妹妹之间都算是关系融洽。小说里多次描写到男主角对妹妹的那种疼爱,即使经济并不算宽裕,即使父母都不同意,男主角还是下定决心,要在圣诞节宣布,送妹妹去音乐学校。然后某个清晨,他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跳蚤。之前所有的生活都发生了改变。先是家人的慌张无措,母亲和妹妹的眼泪,父亲的沉默。他们一边期望他会变回来,成为一个正常的人类,一边没办法面对他,一家四口即使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他们也尽可能的,不去直面他,大概是借此逃避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时间慢慢消磨了耐心和所谓的亲情,父亲开始对他使用暴力,妹妹越来越不耐烦的照顾他的饮食,母亲渐渐放弃了他会变回原状的想法。一家人没有说出口,却心照不宣的,想要摆脱他。他们将他边缘化,对他的存在几乎是视而不见。直到最后,他们觉得,但凡他对这个家还有一点爱意,就应该自己主动的离开这个家。这个荒诞的故事结局,变成跳蚤的男主角死在了一个平凡的清晨,一家人如释重负。
非常怪诞的一个故事。如果可以续写的话,我会把这个故事写成男主角的一场梦,早上他醒来,发现自己还是那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承担着整个家庭的经济压力。母亲仍旧对他有着那种教条式的爱,父亲大概是不再作为一个经济输出主力,又无法对儿子养家糊口这样的行为表示感谢尊敬,只能拿着长辈不尴不尬的架子无言的沉默。妹妹更像个吸血虫,不停的索取。在那个梦醒来面对这一切现实的男主角,还是要微笑着,和他们在同一张餐桌上吃完早餐,亲吻妹妹的额头之后出门工作。大概会在走出家门那一刻深吸一口气,然后安慰自己,那只是一个梦,这些爱意,父爱,母爱,妹妹依赖的眼神,才是真实的。
毕竟,把生活的真相撕开看,何必给自己找不痛快呢?我们总是要骗骗自己才可以还不错的活下去。而且没有人会一大早醒来就变成一只可怕的跳蚤吧?
我们只是会在某一天,比如说适婚年龄的时候,决定不要结婚。比如说婚后生活不愉快也无法修补的时候,决定离婚。比如决定不要所谓的铁饭碗。比如找了一个父母并不接受的对象。比如我们决定不要孩子。或者某一天我们突然决定不再隐瞒自己像父母出了柜…
然后呢?然后这个家里或许就会多了一个令人尴尬的怪物,和沉默冷眼的家人。
世界上一定有毫无缘由的爱意的。
你还是要相信这个,然后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要好好活下去。

  《变形记》读后感(九):外忘形骸,内德充实

卡夫卡的叙述是你看了之后觉得就那样,但你即使要模仿也模仿不出来,形式上可以做到类似,内涵上就差远了,带着先入的模仿心态创作,余华的很多早期作品就是这样。
格里高利是庄子所说的“外忘形骸,内德充实”的其中一个,虽然他没那么高的内德,但他出于为家人考虑的初衷实在是太纯良了,即便在一个人与人之间气氛非常冷漠的环境里。这小说虐就虐在即使受到无论怎样不公的待遇,也出自纯真善良地为别人考虑这个主题。其实同样一个主题,到了雨果那儿是浪漫主义,到了卡夫卡这儿就被人忽略了。异化怎么能是这小说的主题呢?明明是一种被疏离的孤独感,在人与人之间弥漫,即使是最亲近的人。虐就虐在,共同生活的亲人竟然那么在乎你的形骸,竟然无法从最根本上理解你,竟然没法再体会你善意的初衷。格里高利有三次无法忍受,最后一次升级到被父亲拿一个苹果砸伤,他终于放弃任何自己还是家庭成员的一个的期望,最后一次用死亡让家人摆脱耻辱和负担。
“他怀着深情和爱意回忆他的一家人。他认为自己必须离开这里,他的这个意见也许比他妹妹的意见还坚决呢。”“他的鼻孔呼出了最后一丝微弱的气息。”
母亲是很善良的,相对来说是最爱格里高利的;父亲的角色同卡夫卡自己父亲角色有重叠,父子之间从来就无法交流和沟通,在格变形之后父亲一直用暴力对付他,暗示了卡夫卡父子之间矛盾;妹妹是格里高利寄托希望的存在,却也是伤害哥哥最深,妹妹年纪小凡事只从自己出发,几乎没有体谅过哥哥,最后也是她让格里高利彻底放弃继续生存的希望。这一家人索格里高利于形骸之外,而格里高利与之游于形骸之内,显然他几乎并不对自己的外形有多注意,他的目标明确而清楚。
如果一切都只是晨起之前的一个梦呢?卡夫卡也未尝没有这种意图在里面。从一开始的变形就是一笔荒诞,接下来秘书主任的亲自到访,从逻辑上来说也不大可能实现。格里高利醒来之后按时赶上火车去上班,他会想起这个梦吗?他纵然也许知道家人对他变形之后的反映,下班回家之后也依旧要笑脸相迎,为了暂时的幸福和成就感。
人们观察事物有了徼相和轨辙之后,也随物所转,与物俱沉俱浮。要打破这种把握事物的方式,庄子提出了“齐物”,事物的长短、高矮都是相对而言,要“齐物”以打破这种特定的观察视角。难得的就是七窍未开的混沌。

  《变形记》读后感(十):温柔的守夜人

要了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也许应当从卡夫卡谈起;而要了解现代社会,也应当从卡夫卡谈起,他的作品里,有我们现今艺术和生活的一切母题。正如林和生在《地狱里的温柔——犹太歌手卡夫卡》一书中所谈到的那样:“物化”是特殊的“异化”。卡夫卡的小说里充满了“异化”,而我们的现代社会则充满了“物化”,其间的恐惧、欲望、迷惘乃是一脉相承的。
这个复杂的卡夫卡。身上有着太多的迷。我们如今谈论什么,都像是在谈论卡夫卡;我们在做什么,也都像是在做涉及卡夫卡的事情。但“卡夫卡”到底谁?“卡夫卡”又到底什么?也许这段话真的是最好的回答:
深深地沉入夜幕之中,像一个人有时沉入某种冥想一样,人们都睡着了。认为他们正谁在房间里,谁在安全的床上,可靠的屋顶下,平躺或蜷卧在褥垫之上,睡单之中,毛毯之下。如果真是这样认为的话,那可是无害的做作,天真的自欺了;事实上,正像从前一样,他们又都挤在了一起,挤在荒郊,挤在野外一块宿营地上,不可计数的一大群人,一大群平民百姓,挤在寒冷的露天下,冷冷的地面上,倒卧在他们早先曾经站过的地方,额头枕着胳膊,脸朝着地,安详地睡着。而你正在看守着,你是一个更夫,你挥舞着一根从你身旁柴堆中捡起的燃烧的柴枝,发现了你最亲近的人。你为什么要看守呢?据说必须有个人看守,必须有个人在那。(卡夫卡《夜晚》)
卡夫卡是这样一个温柔的守夜人,不管他的作品里曾经出现过多么丑恶的人类形象,他终究是爱人类的。这份爱,固执地想要被藏起来不被发现,同时又深沉得让人感动落泪。他企图拯救人类在沉沦前的最后一丝灵魂,并为之好好保存;这种拯救,是不分对象的,不管是男人女人,老人少年还是所谓好人坏人。他守着他们,“挥舞着一根从你身旁柴堆中捡起的燃烧的柴枝”,驱散了来自黑暗中的邪恶与狰狞,那是只有他能看到的邪恶与狰狞啊,因为他身体的一半已经深深融化在黑暗中。可是人类却对此半信半疑,因为没有证据证明了这曾经发生过的一切,他们还以为,是火堆守护了他们,帮助他们度过了夜晚的寒冷。
某位老师曾经说过:“三毛的独特之处,在于她完成了‘三毛’这一个作品。”而卡夫卡的伟大之处,也正是如此——他完成了“卡夫卡”这章鸿篇巨制,它值得后世不断咀嚼,不断品味与研究。从开始阅读卡夫卡起,我心中就存在着深深的担心:最初是担心自己完全无法理解他的作品,后来变成了担心自己没有理解他的作品,却自以为理解了,再到后来,这种担心变成了当自己偶然灵光一闪理解了某个层面是,却害怕自己理解的不是他所真正要表达的。带着无时无刻不在战栗的灵魂去阅读,是多么可贵的体验!你会发现,这确实是一个精神分裂的世界,无神的(上帝死了)、异化的世界,肮脏和疾病无处不在,生命要与整个世界搏斗。活着成为越来越难办到的事情,“存在本身就是不安”。这种“存在性不安”,折磨着包括卡夫卡在内的一切现代人(也许是一切人类),像是我们头上悬着一把达摩克斯之剑,还是加强版的——有人头上的剑是当你作为的时候会掉下来,有人头上的剑是当你不作为的时候会掉下来,而有人头上的,是不管你作为或不作为,它总会掉下来的。
生活充满了矛盾,选择本身就是一种矛盾。现在我们言及的“选择恐惧症”,虽为调侃,但也多半显示了埋藏在我们灵魂中的深深不安。如果说现代以前,“选择”还是非此即彼,非彼即此,现代以后,“选择”就变成了悬而不决,因为要选择的范围绝不仅仅是两个那么简单。这种悬而不决,在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人看来也许不是什么大不了,生活无非是“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但在天生敏感的诗人们眼中,则变成了巨大的威胁。就像那只《地洞》里的老鼠,无时无刻不觉得会有人入侵自己的地洞。倘若这敏感没能遇上坚强的心灵,而是加之脆弱的话,则足以摧毁一个人,摧毁一切。所以,卡夫卡说:“在巴尔扎克的手柄上写着:我在粉碎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上写着: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共同的是:一切。”
这种敏感脆弱,使得他最终走上了为艺术而献身的道路。正如《饥饿艺术家》里所描写的那样,他身上的敏感,让他足以察觉到现今所有的食物都不适合他,而他只能挨饿,并且他能够一直挨饿,其实所有人都能一直挨饿的这诸多事实;但他的脆弱,却让他无法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食物。“‘因为我找不到适合自己胃口的食物。假如我找到这样的食物,请相信我,我不会这样惊动视听,并像你和大家一样,吃得饱饱的。’这是他最后的几句话,但在他那瞳孔已经扩散的眼睛里,流露着虽然不再是骄傲,但仍然是坚定的信念:他要继续饿下去。”诗人总在我们之前察觉危险和苦难的到来,并尝试着找到解决的办法。但其命运往往是悲剧性的,他们只能代我们死,以换取我们更多的时间。
如若心中没有怀着对人类深沉的爱,诗人是没办法成其为诗人的。卡夫卡爱人类,也渴望着人类的爱。他渴望建立家庭,却发现自己做不到这一点:
事情看起来如此可怕:做一个单身汉,变成一个老人,拼命维持自己的尊严,然而又不时想与人共度黄昏,因而渴望一份邀请;不得不自己照管自己……不能跟妻子一道上楼;卧病在床,偶尔坐起身子,透过窗户得到一份可怜的慰藉……在自己家里感到陌生;只有通过婚姻才有可能与家庭保持密切关系,首先通过父母的婚姻,然后……通过自己的婚姻;不得不夸奖人家的孩子,而且还不能说:‘我自己没有。’”写作于他而言,是阻止孤独的方式,也是造成孤独的来源。“我将心如古井,与所有热隔绝。与所有为敌,不同任何人讲话。
他一直想找到另一种更合适的方式,去爱人类,去接受爱,却没成想在种种原因下写作成了他能选择的最好方式。所以,他对自己作品的态度那么复杂。但至少,他还有六篇作品是连他自己也不舍得放弃的。
《变形记》正是其中一篇。格里高尔变形为一只脆弱的甲虫,因此失去赚钱养家的能力,终于成为与以前完全不同的格里高尔。变形为一只甲虫,似乎是卡夫卡隐藏的愿望,在《乡村婚礼筹备》中也有着类似的情节:主人公安排自己的躯壳去参与婚礼筹备,而真实的自我却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到了《变形记》中,则不管是躯体还是真实来看,主人公都成为了一只有着无数使不上力的细小的腿的甲虫。不能保护自己,需要人照顾,宛如婴儿般的无助,卡夫卡似乎有着一种“患病情结”,就像我们小时候,总希望自己生病,然后不仅不用去上学,还会得到爸爸妈妈的怜爱和精心的照顾。这是一个行走在成人世界的儿童,以一种接近于儿童的方式去求得爱。一开始也的确成功了,尽管父母向来不负责任,但亲爱的妹妹却成为了他的保护人和照顾者,这也足够了。
“不管人们怎样卖力工作,还是无望得到所有人的以爱相待,反倒愈加孤独,形同陌生人。”所以,他放弃了工作,以纯粹的脆弱去面对全世界,却依然在他人的眼中看到了厌恶与嫌弃。是的,即使是妹妹,也会有自己的生活,也终究会将他抛弃。失去了庇佑的格里高尔,会变成怎样……他只能走向死亡。如果说“在人的一生中,死并不是难事;更难的是,怎样把生活继续下去”,那么选择死看起来是比选择生更容易办到的。一谈生死之题,终归会有些抑郁。“要活着,是多么痛苦,多么艰难。”这世界充满了疾病、恐惧和罪恶,我们实在太容易被摧毁,所以卡夫卡渴望那样一份爱,一旦有了这份爱,那么无论在我们的一生中发生了什么,我们总归会剩下些许力气让自己恢复。《变形记》是卡夫卡的解释,解释为什么他无法从亲人身上得到那份爱——因为父母的失职,以及身为同辈人的妹妹注定无法完全给予这份爱的悲剧。
多么可怜的格里高尔(卡夫卡),从此他只能身在地狱,发出最温柔的歌声。在黎明到来前的雾气中,他看到了伸出爪子的妖怪,和远处诡异的红光。当他回过身来注视着安睡着的人们,他知道自己已经离开了他们所在之处,也知道自己无法将他们从各式各样的梦中叫醒,他终将孤身一人。但他还是举起了手中的火把,用力挥舞着……每一个了解了此种情形的人,都会想起约翰·多恩的这一段话:“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部分;如果海流冲走一块泥土,大陆就失去了一块,如同失去一个海峡,如同朋友或自己失去家园。任何人的死都让我蒙受损失,因为我与人类息息相关;因此,别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它为你而鸣。”
啊,守夜人,守夜人,请守护我们的安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