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说话的人都有这6种毛病
“有个难沟通的上级真是心累啊!”
后台有位年轻的小伙子,向熊爷吐槽起了他的上级。
他说,他每次跟上级交流工作时,都要很小心翼翼;
因为他特别容易因为一句无足轻重的话,就开始甩脸色,发脾气……
“我都是实话实说啊!大人物就是难伺候!”
熊爷觉得,其实不管上级难不难伺候;
作为职场新人,确确实实要在说话方面下点功夫;
特别是,应该要避免去犯那些“不会说话的人”,经常犯的毛病。
不然遇到再善解人意的上级,也会吃亏噢!
所以熊爷今天,想为大家推荐一本职场人必备的“说话宝典”:《会说话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书的作者,是日本超高人气主播,知名沟通达人:矢野香。
矢野香是风靡日本的“正统派演讲”指导第一人;
在NHK主持新闻报道节目的17年中,曾创下收视率突破20%的纪录。
在这本书中,她分享了一些职场说话技巧,还指出了职场沟通上一些不该犯的毛病。
熊爷今天,就将作者所提到的这些说话毛病分享给大家;
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毛病1:
频繁地使用转折连词。
“这个……那个……”
“但是,这不就更难办了吗?”
作者指出,像上述这般,以连词起句,以疑问句结句的说话方式;
听起来感觉并不好,可能会给人吹毛求疵,爱找碴儿之感。
她还强调,特别是刚入职场的年轻人,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因为,如果上司、前辈在指导我们,却得到这样的反驳时;
就会给他们一种犹豫不决,靠不住的感觉,很有可能因此失去很好的工作机会。
可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一边考虑要说什么一边说话,就会不自觉以连词开头:“但是……”、“那个吧……”
对此,作者则建议我们,在考虑接下来该说什么话时,沉默就好。
这样不仅避开了令人反感的转折连词,还能给人以沉着冷静、深思熟虑之感。
毛病2:总喜欢打断别人的谈话。
“这我知道。”
“这我明白,你别说了!”
作者说,像上述这般,总喜欢打断别人说话的行为,也是一种不会说话的表现。
因为打断别人,会给人以狂妄、没有耐心的感受。
而且,换做任何人,话被中途打断,都会心生不快。
所以,作者提醒我们,在谈话时,就算我们知道、明白对方要说的话,也不要打断对方。
但如果实在聊不下去了,我们也不能做出任何拒绝吗?
当然不是的。
作者说,所谓不打断,只是说不用话打断。
如果真的希望对方结束话题时, 其实可以用态度传达给对方;
比如,对他说的话不再做出反应、不再看他的眼睛等等。
毛病3:
说话没有重点。
“不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索性都说了吧!”
可能有不少人,会抱持上述这般想法,认为多说无益,说多点别人肯定就能明白自己的意思了。
然而作者说,像这样怎么想就怎么说,或是把整个思考过程都原封不动地实况转播的谈话,并不能带来什么好处。
反而,会让人认为我们没有整理能力,还有损别人对我们的印象。
“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时候,就保持沉默。”
对此,作者建议我们:说话要抓住重点,那些该说的可以放心说;
对于那些不知道该不该说、没把握的话,可以暂时选择沉默。
“因想说什么机灵话而开口,结果往往会成为‘多嘴’。”
毛病4:
以“忘记了”作为万能挡箭牌。
“我忘记做了。”
“忘记告诉您了。”
作者说,像上述这般,总是以“忘记了”为万能挡箭牌的行为,会给人留下做事马虎、不认真的印象。
可能有人会疑惑了,不应该实话实说吗?撒谎不是更不好?
对此作者说,当然不是要我们去撒谎。
只是我们可以不那么特意地去强调“忘记”这一事。
比如,有个文件一时疏忽忘记发给上级,可以这么说:
“刚刚我去检查了一下,发现还有个文件没发给您。”
如此一来,就没有那种找借口、敷衍的感觉了。
在书中,作者还列举出了在职场中,跟上级说话时,要避开的两大禁词:
1.“知道了知道了。”
作者说,“知道了知道”虽然是常用语,但用于职场,特别是对上级,会给人不耐心的感受。
2.“可以参考。”
作者说,“可以参考”同样有失礼仪,因其带有以下语感:“虽然会参考,但你的话我可不听。”
毛病5:
说话爱带一些不好的口头禅。
或许不少人在说话时,都会带着一些不那么好听的“口头禅”。
在作者看来,这也是一种不会说话的表现。
不过作者也说,或多或少,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达习惯,而且我们自身也很难意识到。
所以,想要改掉自己的口头禅,还需下点功夫呐!
在书中,作者分享了一个很有趣的方法:“想象—打字”法。
即:想象脑子里有一个电脑键盘,然后自己所说的话要一边想象在键盘上输入一边说。
这样语速就会慢下来,自己所说的一字一句就会听得非常清楚;
平常自己爱说的口头禅,也就会被发现了。
然后下次谈话的时候,就下意识地去改掉它。
毛病6:
聊天的时候,眼神游移,心神不定。
作者说,在与人交谈的时候,眼神是非常重要的;
眼神游移,心不在焉,就会给人一种“不想聊天”的错觉,印象也会大大减分。
“目光有力的人,会让你感觉到一种干劲和认真。”
那如何能让目光有力起来呢?
作者在书中提到一个很可爱的小方法,十分有助于加强目光力度。
她说:“说话时,眼睛要去找对方的睫毛。”
如此一来,才能传入对方眼睛深处,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认真和干劲。
契诃夫有句话说:
“书是音符,谈话才是歌。”
那就祝大家
活成一架行走的钢琴
且歌且行,一路动听
各位,晚安~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熊的治愈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