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切境界都是梦,修行常作如梦观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一切境界都是梦,修行常作如梦观

2018-11-03 09:16:48 作者:真如妙心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切境界都是梦,修行常作如梦观

  一切境界都是梦,修行常作如梦观

  我们白天见闻的一切境界都和梦一样。提起正念,就是想白天的境界全都是和梦一样。

  修行要在醒时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大大小小的显现中,都作如梦观。所谓“一切有为法,应作如梦观”。如果静时观如梦,动时不观如梦;上座时观如梦,下座时不观如梦;无事时观如梦,有事时不观如梦;大事观如梦,小事不观如梦;顺心时观如梦,不顺心时不观如梦;行住坐卧观如梦,吃喝拉撒不观如梦;见陌生人观如梦,见亲人爱人不观如梦;境界平淡时观如梦,声色正浓时不观如梦。这都不是“紧把念绳系醒者”,都是有漏(生死业)。反过来,无论大事小事、独处聚会成功失败欢喜忧伤山林城市、静闹闲忙,小至穿衣吃饭,大到生死关头,一切时处都不离“这是梦”的作意。这就是如梦观。古语说:“道者,须臾不可离也。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暂时不在,如同死人”。这样就知道这个法是何等广大。我们要知道,无论在哪里,都是修如梦观的道场,无时不可修、无处不可修,不像其它法,有时间地点、威仪、环境等的局限,如梦观是时时处处都可以串习的。

  为什么如梦观要求在一切境上观?一切境本是如梦如幻、无生而现的假像,不论何时何处,你不观其如梦,就会被假像骗走,从这里就有了执著烦恼、有漏业和生死业;你观其如梦,知幻即离,就能离开执取。所以,迷悟染净在一念中分判:不观就是迷、染,观就是悟、净;不观则执求、观则放下,这如梦观有多么重要!有句话说:“因地而倒,因地而起。”你在哪里跌倒的,就在哪里站起来。因为过去就是在一切显现上颠倒的,所以现在要在一切显现上生起觉悟。就像生命时时不能离开空气,修行的人时时不能离开般若观照,般若观照就是如梦观。所以道歌最后说“不许离”,就是过去片刻不离、事事不离执显现为实有的颠倒心,现在让它完全翻过来,变成片刻不离、事事不离如梦观。这样的观照恒时相续,就可以让如梦观打成一片,执著实有的心就会被打死,打死之后,就可以放松了。这个实执心,起染污烦恼、造染污业、受染污果报,所以要打死它。打死了便无贪无惧无忧了。

  民国江味农居士在般若上有很深的造诣,他在《金刚经讲义》中讲述自己的学佛经验。他说:“不慧学佛以来,前二十年,虽修种种法,作种种观,毫无进步。一日于此四句偈忽若有悟;依此修观,初亦若即若离,若明若昧,未成片段,并无甚效。继悟应于一切境缘上,极力作意以观察之。虽一极小之事,或极顺心,或极不顺心之时,皆以如梦幻道理印之。即修持佛法,亦以如梦幻等道理印之。行住坐卧,不离这个。如是久久,虽于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功夫尚浅,然实从作此观起,此心渐觉空空洞洞,于一切境相,渐能无动于衷。看经时眼光便觉亮些,念佛时亦觉踏实些。今请诸君试之,必有受用。当知博地凡夫,欲回光返照,舍此无下手处也。”

  《心经》曰:“远离颠倒梦想”。颠倒者,视妄为真也;梦想者,认幻为实也。若有颠倒梦想,即起我法两执,继而生贪嗔痴等诸恶行。佛说无我,乃澈匠人生观。生命躯体乃四大合成之色蕴,其活动乃受想识行诸蕴之综错表现。《心经》云“五蕴皆空”即无我观,教人醒觉生命如梦,原本是空,不必待死后才空。此身如梦境,此心如幻觉,当即属空。妄执生命为实有,正是大梦未醒,世俗人生观皆如是。当知昼夜之梦为小梦,生死之梦为大梦。不可只知夜间之梦为梦,而不觉一生亦属梦。吾人此生正是在梦中。世尊怜悯众生迷于梦境而不自知,乃起大悲之心,创大觉之教,促使众生由梦中清醒,离幻归真,离苦得乐。佛即大觉义,三贤十圣皆在梦,唯有诸佛称大觉。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信愿念佛,求生净土。花开见佛,亲侍弥陀,授菩提记,圆满佛果。普度众生,悉皆成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